精選童年的作文錦集8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童年的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童年的作文 篇1
童年這個熟悉的名詞,還在我的腦中回蕩著。看著在街上玩耍的孩子們,我心中不由地激起了一層層漣漪,心中的什么東西仿佛被觸動了一下。曾經,我也擁有這快樂的童年啊!而現在被考試與作業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我,只得面對現實。別了,我的童年。
曾幾何時,我是那么的無憂無慮,享受這快樂幸福的童年,那時侯,每天只需要和小伙伴們做做游戲,父母看著我們玩的開心也露出了笑容。童年時,我們一家是這般的和諧,歡樂。這是多么的令人歡愉啊!可是,現在我每天都被沉重的學習任務壓得喘不過氣,我們一家也失去了以前了和諧,溫馨。這讓我也失去了許多曾經擁有的快樂。別了我的童年。
現在,在學習的壓力越來越重的同時,我也清楚地感受到了童年的遠去。但是,仔細想想,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啊。告別了童年,失去了幾分原有的幼稚,卻添加了幾分成熟,幾分懂事,幾分可以為父母分擔煩惱的精神,還多了幾分承受壓力的能力。這樣看來,我應該要知足了吧!畢竟,失去的只是一些在精神上的,只要習慣了,應該就沒有什么大問題。可是我得到的卻是對我終身都受益的東西。
別了,我的童年。我將漸漸地淡忘你,我將用最隆重的儀式來迎接成熟,我將會漸漸地懂得許多許多事情,我將要遠離幼稚,成為一個全新的人。告別了童年,我照樣可以和自己的兄弟在學習的領域中大展身手,學習得不亦樂乎;我也可以憑借自己的努力,與自己的成長來回報父母。讓父母看著我一步步成熟了而露出開心的笑容:兒子終于長大了!長大了,我們一家也照樣會十分和諧的!
別了,我的童年!
童年的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并不遠,最多只用坐半個小時的車就可以到。
記得小時候,媽媽常常帶我回去看外婆。外婆家有個小菜園,那里簡直就是我的天堂。
隨手拽下根黃瓜,放在井水里撈兩下就可以吃了;隨手撿起兩石子,學著別人打水漂;隨手拿起塑料袋用線串起,蠢蠢地放風箏;隨手搭著兩塊磚,我以為自己也能蓋房子……
玩累了就坐下,隨處都有大石頭,看看遠處的山,想的卻是中午吃什么,玩什么?
那是我最快樂的日子!沒有作業,沒有考試,沒有一切壓力,沒有父母的嘮叨,沒有課堂的嚴肅。自由自在的悠閑生活。那時的我仿佛是一只蜜蜂,每天早上自己很早就起床,玩到晚上吃飯。
可是如今,我回老家的日子越來越少,有時候才回去兩天,便要趕回家里去寫作業。我想念我的童年,那段天真無邪、活潑悠閑的日子。
我一直記得,上一年過年,我們一家人去外婆家過年,可是僅僅待了兩天,剩下的日子都是在拜年。
在上個星期,我父母忽然帶我回外婆家,外婆有事需要出去一趟,爸爸媽媽陪著外婆一起去,我自己在家門旁玩。
我開心的不知道做些什么。啊,等這一天等的太久了,我一直以為我再也不能像小時候一樣,過那種悠閑自在的生活了。
我像小時候一樣坐在石頭上,看著遠處的山,卻在想著我的作業。
我過的的確是像童年一樣的生活啊,可是那份滿足呢?那份快樂呢?它們去了哪里?我久違的家鄉啊,為什么童年時的感受都不見了呢?
我想,人都是會改變的,但那份美好的回憶是不會變的,它一直存在我的心中。那份童真一直流淌在每個人的心靈中。
我久違的家鄉生活啊!你與那份童真,一直是我心中不可抹去的回憶!
童年的作文 篇3
我在老家吃得最多的是田螺。記得我剛到鄉下的第二天,我的堂房小阿姑帶我去撿田螺。一人提了一個小籃子,拿著一根用竹竿和蚌殼做的勺子,在田埂上一邊走,一邊尋找稻田中的田螺。見到有田螺,就用勺子舀起來,放到籃子里。
田埂,是南方水田的分界線,也是人行走的小路,只有大約30公分左右寬,寧波人叫做田繩。有一次,小阿姑讓我猜謎。她說:“是繩,不能打結。那是什么?”我想了半天,也不知道什么樣繩子是不能打結的。她說:“是田繩呀!”
田繩很窄,在上面走路好像是踩平衡木,要十分留意。如果不小心,踩到稻田里,或在稻田里撿田螺,讓田主人看見會很不高興,甚至會挨罵的。剛開始時,我走在田繩上,既要顧腳下,又要觀四方,很緊張,撿不到田螺。小阿姑的籃子里已經有了許多田螺,而我的籃子還是空空的。
后來,我慢慢地習慣了走田繩,也能撿到田螺了。鄉下老人說:“太陽落山,田螺擺攤。”每當太陽快要落山時,或一場雷雨過后,田螺就會爬出來,是撿田螺的好時機。放學后,我經常去田里撿田螺,把撿來的田螺,養在水缸里,讓它把泥水吐干凈,隨時可以做來吃。
那時正值解放前夕,阿爹剛失業,上海寧波十來口人要吃飯,生活很拮據,處處得考慮節儉。平時,阿娘很少做炒菜,常常用咸菜鹵煮田螺。您別說,用這方法做出來的田螺,透著一股雪菜的清香,別有風味,特別好吃。
如今,回到寧波鄉下,阿弟告訴我,因為長期使用化肥和農藥的結果,稻田里的田螺已經絕跡了。我感嘆,童年時檢田螺的回憶,已成為永遠的過往。
童年的作文 篇4
每個人的童年是五彩的,是天真的,我的童年也不例外,現在想起來真是讓人笑破肚皮。
記得在我四歲時,整個夏天我光著腳丫滿地跑,如果用那時候的我來理解,那便是典型的“腳踏實地”“感受大自然”……
署去寒來,天氣逐漸轉涼,我仍是光著腳丫,父母一再要求我穿上鞋子,但我一直不肯,父母無奈。
父親穿了一雙皮鞋,母親也穿著一雙鞋子,看來我沒有理由不穿鞋子。我再次看了一下四周,突然把目光停留在我家的寵物狗身上,我就像發下新大陸一樣的激動,大聲說道:“狗都沒有穿鞋子,憑什么我要穿呀?”
父母是哭笑不得,哎,畢竟童言無忌嘛!誰會和一個小孩子計較這些?
小時候,我和一群孩子玩耍,我和他們玩過家家,于是我們“掘地三尺”,挖出一口“鍋”,用樹葉草根當做菜,我的一個伙伴忽然叫起來“快來快來”我們走過去,她手中拿著一個草根,幼稚的我們認為它就是動畫片中的'人參,可以治百病,還可以長生不老,于是我們拼命的拔,以至于最后臉上都弄起了泥巴……不過幸好我沒有把“人參”拿給父母,真不知道當我把草根拿給父母卻說它是人參的時候父母會有怎樣的神情呢?……
童年啊,是多么的有趣,又是多么的幼稚啊!
童年的作文 篇5
我的回憶被時間偷走,留在了無法觸及的昨天。那純真的微笑,仿佛還一直漾在心中,久久回蕩。十多年的光陰白駒過隙,轉眼即逝,大大小小的記憶點綴成了如夢的童年。誰的童年不像一顆顆流光溢彩的珍珠?誰的童年不值得回憶?誰的童年沒活出天真獨特?
童年多么豐富多彩,怎么不令人向往與憧憬呢?童年,有我無盡的遐想,現在,也只剩下無盡的思念。造物-如果只允許我有一次懇求,我希望時光倒流,去做天真的夢,去唱兒時的歌。
我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像黑夜里一顆無名的小星星,即使渺小,我也會活出精彩,活出快樂。還記得嗎?二零零二年的一天,迎著陽光,你來到了這個世界上,你躺在母親的懷里,像溫室里的花朵,禁不起一點風吹雨打,父母把你照顧著無微不至,你倘佯在愛河里,注定被幸福照耀,被愛鎖定!
幼時,我還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在媽媽的懷里牙牙學語,在爸爸臂膀下蹣跚學步,在外婆的歌謠里睡熟,在外公的呵護下領悟人生。那是不論做什么臉上總不忘掛上笑容,那純真的笑,可以讓你心融化了,將所有的煩惱拋之腦后。
兒時,我已經是個頂天立地的女孩子,雖然有時會有些懵懂,但我知道自己肩上的責任,我依稀還記得寒風凜冽的一天,我冒著皚皚白雪,坐在樹樁上等兔子,這就是守株待兔的故事,也是天真爛漫的象征。那時的稚氣真像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小精靈,演繹著如花似錦的童年,多么令人神往啊!
而現在我已經是個少女了,從女孩變成少女這是一個多么美妙又有趣味的經歷呀!現在我們要活出自信,活出精彩,去填滿整個浪漫的花季,去揮灑整個激昂的青春!青春無悔!上我們共同去編織!
曾幾何時,我們穿著泛白的校服肆意奔跑?曾幾何時,我們舉起稚嫩的小手在課堂上積極發言?曾幾何時,我們帶著懵懂步入了青春?
童年,忘不了你,你是我腦海中永久閃爍的繁星,每當想起你,嘴角總會揚上去。
童年的作文 篇6
長大了,會懷念一些事。
尋找,曾被丟在角落的美好,昨天的印記,今天依舊很妖嬈。在長滿青苔的古城墻外,在抹去棱角的青石板上,在在開滿淡紫色花朵的梧桐樹下,在郊外金色油菜花的田野旁……我嗅到了,那是我們歌謠的味道;我看到了,那是我們飄曳的身影;我聽到了,那是你對我的呼喚。伸開雙手,讓淚滴下,撿起斑駁的記憶,疊進白色的紙片上。放在天空,會發光。
長大了,會遺忘一些事。
淺淺月色,伴著夜色漫進來,相片的灰塵如同薄紗,模糊了天真的眼睛,模糊了那年的我們。你的樣子已記不清。只知道,頻頻出錯的時候,會為我握緊雙手;只懂得,瑟瑟發抖時,會數落我的大意;只了解,鳴鳴自得的時候,會調侃我的幼稚。可,那黑白編織的思念,也在慢慢退去,不經意的,淡忘了等在舊時光的你。
長大了,也會明白一些事。
即使,踮起腳尖,天空仍然很遠。如那兒時的空想,那些青澀的夢,似遠卻近,觸及不到。于是,在仰望默許時,千載年華如流水般從指縫間滑落。昔日的童年,昔日的你,像一只被剪斷線的風箏,牽扯著,越飄越遠。空中散落的敗絮,纏綿,不絕,是對一個少年的思念……
Myfriend,Mylove。
童年的作文 篇7
從書架的最底下翻了一本《城南舊事》。書上布滿了淡淡的灰塵,看樣子是好幾年前買的了。我用手掃開灰塵,翻開一看,書本卻停留在了夾著一枝楓葉枝的一頁。我拿了出來,仔細端詳著,腦海中突然閃過了一場場清晰的畫面,想起了從前,我與楓葉的童年。
我初識楓是在幼兒園前。那一整天,雨在不停地下。媽媽不在家,只有我一個人在家中玩耍。我聽著悅耳的雨聲,眼睛卻望向窗外。有一顆楓樹,在用樹枝輕輕敲著窗子,像是一位旅客要借宿一般。我從廚房拿了把剪刀,打開窗子,把楓樹枝剪了下來。我觀察著它,枝莖柔韌,葉脈分明,還帶著雨珠,真如一位流落他鄉的旅客,敲門而入,收起傘,擦了擦露珠,抱歉地說了一句:“打擾了。”我把旅客留下了,夾在書中,烙印在記憶中。
幼兒園,我已認識了世界,分清了是非,懂得了黑白。也理解了楓葉。放學后,總到小區草地里尋找楓葉。楓葉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也脈清晰分明,還要火紅的顏色。我喜歡撫摸那如地圖般的葉脈,喜歡楓葉的柔韌感,喜歡他火一般燃燒的品質。就算生命即將流逝,也要在最好一刻釋放出最出的本質。
我與楓葉成為了好友。
長大了,我的任務多了起來,苦惱也多了。往哪傾訴呢?還好有楓葉。可任務的繁重,我也沒時間理會楓葉了,草地孤零零,十分寂寞。爸爸告訴了我一個方法:“將苦惱寫在楓葉上吧,讓它在歲月中為你尋求答案。”我想了想,還是照做了。爸爸拿來一個盒子為我裝楓葉信。就這樣,我有了第一個楓葉郵箱。
思緒來到了虛幻的童年的世界,我陶醉其中,微笑著,一遍遍翻動著書。讓我的童年像翻動書一般流暢、快樂、富于色彩吧。我會像楓葉紅一樣燃燒!
童年的作文 篇8
今天中午的菜不合我的胃口,我只象征性的吃了一點點就氣呼呼拖起書包去學校了。
下午放學了,我剛一到家,老遠就聞到空氣中迷漫著一陣陣誘人的香味。到廚房一看,“哇﹗”全都是我平時最愛吃的飯菜﹗
開飯了,爸爸媽媽都往我碗里夾菜,他們笑瞇瞇的問我:“好吃嗎?”我心滿意足的點點頭說:“要是每餐都這么豐盛就好了。”爸媽聽了我這話,沉思了一會兒,和顏悅色地對我說:“孩子,你知道這盤中飯菜是怎么得來的嗎?”我無言以對,臉和脖子刷的一下全紅了。看到我的窘態,爸爸語重心長地說開了,爸爸告訴我,糧食是人們用辛勤勞動和汗水換來的,要經過浸種、犁地、播種、施肥、除草、滅蟲、收割、晾干等管理過程。每一個環節都馬虎不得,否則影響收成。俗話說,一滴汗水一滴谷,粒粒皆辛苦。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聽爸爸說,他小時候八歲就在生產隊掙工分,早晚還要割豬草、砍柴、挑水、帶弟妹。一年之中只有年三十和大年初一兩天休息。吃的是粗茶淡飯,穿的是粗布破褲,住的是土筑瓦屋,出門靠的是雙腳。生活雖然清苦,精神生活卻是充實,有成就感。現在的孩子是甜水里長大的,不知道生活艱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又挑食又浪費糧食,物質豐富卻精神頹廢。再不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如何肩負起復興中華、實現中國夢的歷史責任﹗古來興衰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聽了爸爸一席話,我仿佛一下子長大了。
【簡評】
小作者以第一人稱手法剪切平時生活中常見的吃飯細節,巧妙地引出話題,非常自然非常貼切地展開對話,在與父母一起回憶今昔童年的對比中水到渠成地在篇末點明文章中心思想。這對于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是難能可貴﹗在這篇文章里,小作者采用普通的語言有條不紊地娓娓道來,夾敘夾議,使文章顯得立意新穎,結構緊湊,主題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