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童年的秘密》有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童年的秘密》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些兒童之所以不能正常地發育和成長,主要是因為受到成年人的忽視和壓抑。正因為如此,父母和教師必須努力去了解尚未被自己認識的兒童,并把他從所有的障礙物中解放出來。——蒙臺梭利”
古往今來,人們對兒童的天性、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和社會發展特點等內容的研究不斷充分,社會發展對人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兒童越來越專業,兒童的潛能也不斷得到開發,但是作為施教者的成人們,真的了解了兒童嗎?兒童的喜悅,兒童的苦惱,兒童的悲傷,緣何所起,又如何因勢利導而因材施教?讀蒙臺梭利所著的《童年的秘密》,能讓人簡單了解兒童的精神和心理發展,兒童心理畸變的原因與表現,以及基于不同情境,我們成人如何與兒童相處,如何保護兒童的權利,實現兒童的發展。
“一個兒童在社會中是孤立的;如果一個“成人”影響他,那就是一個具體的成人,一個與他接近的成人。通常,這個人首先是他的母親,然后是他的父親,最后是他的老師。(p10)”
環境對兒童的影響始于胎兒時期。我國對兒童的教育始于胎教。西周文王的母親太任最早實施胎教,從外部對孕婦進行約束,《烈女傳·周室三母》中言“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邪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之”。這個時候就已經重視環境對胎兒的影響了,母親作為胎兒連接外界的載體,她所接觸的外界物象會直接感應到體內的胎兒。
當胎兒孕育成熟,成為獨立個體的.那一天開始,環境對他的影響就開始直接作用到他的身上了,外界的溫度、聲音、光線、色彩,一切對他們來說是新的,他們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不斷接受外界環境對他們的影響,各種刺激的綜合作用下,不同的兒童有了不同的應對方式。聽到悅耳的聲音他們會側耳去聽,聽到熟悉的親人的聲音,他們會轉頭去找,眼耳口鼻一起使用,腦部快速發育。
慢慢的,幼兒成長到入學的年齡,正式開始了他們的學校生活。在托班、幼兒園里,他們開始拓展自己的生活圈,有了新的伙伴,在交往中社會性得到發展,并且在與伙伴們相處的過程中,秩序感、規則感不斷組建,他們有了自己的相處模式和原則。教師的組織,有趣的活動和游戲,他們對這個社會的認識越來越多了。
幼兒園結束,進入小學,孩子們的學校生活開始變得與眾不同起來,不管是所接受的課程,還是在學校的作息時間,與幼兒園生活還有家庭生活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他們需要約束自己,需要遵循規則,但是,由于成人的耐心有限,往往會用激烈的言語來訓斥孩子,甚至更有體罰這么可怕的事情,在成人的壓力之下,有許多兒童被迫服從,去適應成人們制定的規則,出于對成人的愛,兒童會遵循教師制定的規則,并在日復一日的相處中,適應不同教師的教學和管理風格,“事實上,激起最大興趣和為教育理論提供最多養料的一個事情,恰恰就是只有在秩序和紀律的基礎上才能有自由這一事實。(P155)”要想有秩序,有紀律,需要有完整可持續使用的方案,孩子們在秩序敏感期建立的秩序感,將會受益終生。良好的紀律有助于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有助于兒童良好習慣的建立。
兒童帶給了成人歡樂與苦惱,也帶給了成人鮮活的生命體驗。“沒有兒童的幫助,成人將會頹廢起來。如果成人不努力自我更新,一層硬殼就開始在他周圍形成,最終將會使他變得麻木不仁和冷漠無情。(P118)”
兒童是一個謎。當我們看著兒童那很像一個玩具的有效的卻富有魅力的身軀,同時傾注著我們對他的巨大關懷時,我們才開始真正理解古羅馬詩人朱維諾爾(Juvenal)所說的那句話:“應該把最崇高的敬意獻給兒童。”(p37)
【讀《童年的秘密》有感】相關文章:
讀《童年》有感12-08
偉大的童年——讀《童年》有感01-21
如此的童年——讀《童年》有感09-22
童年的陰影——讀《童年》有感02-20
童年之苦——讀《童年》有感02-08
讀《童年的影子》有感01-20
讀《童年的回憶》有感08-23
讀《童年》有感01-22
寫讀《童年》有感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