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實用的網絡作文三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網絡作文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網絡作文 篇1
我與電腦網絡有著特殊的關系,這得從一年前我去姑媽家第一次接觸電腦開始說起。
那天,陽光明媚,我的心情也像天氣一樣好。媽媽笑瞇瞇地說:“艷婷,我們去你姥姥家玩,好嗎?”我很不開心,因為,我正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戲呢!媽媽推起自行車,自言自語地說:“不去就算了,姑姑家的新電腦,我可以學一學了!”什么?電腦?我馬上拉住媽媽的手說:“您別生氣,我這就跟您去!”
就這樣,我懷揣著夢想,來到了姑姑家,纏著姑姑教我玩電腦游戲。無奈,姑姑只好放下手中的活,教我玩起了電腦游戲“植物大戰僵尸”。很快,我就玩熟練了。玩著玩著,夕陽的余暉已經灑在了地板上,媽媽不停地促催著:“艷婷,該回家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姑媽家。
到家后,我纏著爸爸買電腦,爸爸不答應,說:“這可不行,萬一你迷上了電腦游戲,該怎么辦呢?”我再三保證:“爸爸,您放心!我不會玩太長時間的游戲,我要利用網絡來學習!睕]有辦法,爸爸只好為我買了一臺學生動腦。
此后,我就迷上了電腦。學會了許多本領:查閱資料、欣賞歌曲、電腦繪畫。電腦網絡真是個奇妙的世界,我愛電腦網絡!
網絡作文 篇2
“作業寫到晚上10點,真是杯具!”一名小學老師日前在某論壇發帖稱:最近看學生作文,看了半天才看懂,原來“杯具”是“悲劇”的諧音,是時下很流行的網絡語。
“孩子的作文中出現越來越多的網絡詞匯怎么辦?”近段時間以來,不少網民對此熱議,百度搜索“中小學生網絡語言”顯示相關網頁達171萬個,中小學作文中大量涉及網絡語言的現象已經十分普遍。那么,網絡語言“入侵”中小學生作文會否影響孩子的語言表達?中小學生使用網絡語言該如何引導和規范?針對網民質疑的焦點,新華社“事”記者進行了調查。
網絡語言新、奇、特
備受中小學生追捧
“大蝦”表示“大俠”,“餐具”就是“慘劇”,“醬紫”表示“這樣子”,“菌男”“霉女”指相貌丑陋的男女。一些中小學生告訴記者,如果你不知道這樣的詞匯,那你就“OUT”(落伍)了。記者在海南一些中小學調查發現,學生熱衷網絡語言并應用到作文中的現象普遍存在。
海南省海南中學高三(二)班班長吳貽達說,他和同學都喜歡使用網絡語言,比如“神馬”“浮云”“給力”等都是時下流行的網絡詞語,在作文中使用這些詞語不僅不會影響語言表達,而且形象生動,還可以增加新鮮感。而諸如“童鞋”(同學)、“油墨”(幽默)、“稀飯”(喜歡)、“鴨梨”(壓力)等表達,詼諧有趣。
海南省海南中學高一語文組組長李紀鏡認為,網絡語言進入中小學生作文,和孩子們從小接觸網絡有關系。與“手寫時代”不同,現在學生的文字表達呈現“鍵盤化”和“拼音化”的特點。
網民“蝴蝶小筑”說,中學生思維活躍,叛逆心強,喜歡獵奇探險、趨新求異,正因為如此,網絡語言的新奇、混亂、怪異、不受規范約束的特點才會對他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司長王登峰表示,網絡語言因實時聊天、及時互動的需求而產生,強調的是及時性、互動性和簡潔性,往往呈現簡約、快捷、詼諧幽默等特點,但相對淺顯,缺乏系統和雕琢。這種求快、求新、求異的特點與當下人們的感受比較合拍,所以流行得較快。
網絡語言“入侵”作文
直接影響漢語規范
不過,網絡語言“入侵”中小學生作文,更多人表達的是擔心。一些網民憂慮地說,寫作文的初衷是為了提高學生對文字的駕馭能力,在作文中使用不符合語言規范的網絡語言,不利于學生學習規范用語。而互聯網上流行的一些粗俗網絡表達,更形成了“語言公害”,已經影響到很多年輕人的漢語言表達能力。
王登峰說,網絡語言的核心特點是“以書面形式呈現的快速口語”,很多情況下既不注重語法,對遣詞造句也缺乏精心考慮,一味地追求簡便、快捷。中小學生正處于語言文字的學習階段,語言規范知識和應用能力尚不穩固,辨別能力差,如果平時經常使用這樣的語言,隨意省略、隨意用錯別字等,難免會對正確、規范的語言學習和使用造成影響,并養成不良的語言習慣,影響他們語言表達能力的正常發展和提高。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網絡語言給中小學生帶來的影響已然顯現。海南省華僑中學學生吳湘雨是初三年級的優秀學生,她說,過多使用網絡詞匯讓自己變得“詞窮”了,語言表達很單一。
海南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教授仲冬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受網絡語言的影響,20xx年以后入學的大學生漢語表達能力明顯比前幾屆差很多,文字表達不規范、不完整,病句、錯句、歧義的現象層出不窮,經常張冠李戴、錯字連篇。
“最好讓網絡語言‘留’在網絡里,離開網絡后還是盡快‘轉換頻道’為好!蓖醯欠逭J為,如果一些網絡特性太強的語言、甚至所謂的“火星文”過多進入中小學生作文,或者進入新聞報道、公文等公共服務領域,勢必造成信息交流和溝通的問題,也會對漢語的規范使用產生直接的影響。
網絡語言現實應用
應加以篩選和規范
“如果不對中小學生熱衷網絡語言的現象加以引導,長期下去,漢語的規范用法有可能漸漸地被遺忘,這是很可怕的事。”?谑械诰判W副校長吳少蘭擔憂地說。
王登峰表示,漢語言文字有著幾千年的歷史,一直處在不斷發展和變化之中,尤其是詞匯。某種意義上看,網絡詞匯也是語言的創新和發展,有些生動、貼切的新詞匯,如“給力”“浮云”等,符合漢語言的表達規范,它也可能逐漸進入到漢語的基本詞匯中。
但面對“杯具”“童鞋”“菌男”等諸多完全網絡化的網絡詞匯,作為中小學老師,一定要引導孩子用得適時、適度、適量,并學會自覺地篩選網絡語言。
仲冬梅教授認為,應加強中小學語文教材的創新,以及教學方法的創新。她說,中小學語文教材既要體現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繼承,也要增加童心童趣,通過生動有趣的語言學教育,讓孩子們能真正領悟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字學問。
網絡作文 篇3
21世紀是一個充滿競爭的信息時代。隨著科學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電腦已來到我們的身邊,網絡更是呈現給我們人一個美麗而精彩的世界。我們需要它,上網查資料、畫畫、放松時玩一玩游戲。但是電腦上的網絡信息有好也有不好的,我們應該文明使用網絡,上文明網,做文明人。
從20世紀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美國軍方發明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起,在經歷發展中,對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網絡的發明標志著人類信息時代的到來。當今上網也成了一項越來越頻繁的活動;ヂ摼W是一個信息內容、種類和數量空前豐富的媒體,它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學習生活方式,對我們的日常生產生活有極大幫助。
互聯網是高科技的產物,是歷史發展、社會進步、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迄今為止所擁有的容量最大、內容最全面、傳遞速度最快的信息中心。網絡的應用是一把雙刃劍,有利又有弊。我們上網,要發揮網絡的積極作用,避免“網毒”的傷害。
網絡,為我們了解時事、學習知識、與人溝通、休閑娛樂等提供了便捷的條件。網絡交往,不僅包括橡樹朋友之間的交流溝通,也包括陌生人之間方方面面的交往,如網上求診、網上尋親、網上求教等。以健康的心態把網絡作為生活的補充,我們就可以享受網絡交往的諸多益處,如開闊眼界、放松心情、學習新知、結交新友等。
一個有理想、有目標、有追求的人,總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而不會把時間浪費在對自己無益的事情上。在網絡交往中,我們要注重瀏覽、尋找與學習工作有關的信息、不應在無關信息面前停留,更不應該在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要學會“信息節食”,學會抵制網絡上的不良誘惑。我們要善于利用網絡科技,解決工作學習生活中的問題;幫助別人解決一些困難,做一些對他人和社會有用的事情。在為他人、為社會服務中,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上網易受網上游戲和其他不良信息的影響,長期沉迷于此容易使學生荒廢學業,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而且誘惑詐騙的事情也時有發生,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對于沉迷于網絡的同學,我們應該講明危害,勸其改正,告訴他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要依法自律:及時告訴家長老師或有關部門;幫助其離開不良網絡、網站,積極倡導健康上網,注意瀏覽與學習相關的信息。
網絡不是生活的全部,我們不應該成為網絡的俘虜,而要做網絡的主人。
網絡在提高人們社會勞動質量的同時,可能對部分網絡使用者造成傷害。我們要正確認識網絡的兩面性,用其所長、避其所短,發揮網絡交往對生活的積極作用,享受健康交往帶來的樂趣。
面對網絡,我們必須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識,不輕易泄露個人資料,不隨意答應網友的要求。有問題時,盡可能找熟悉的朋友或師長幫助解決。網絡信息良莠不齊,作為網絡游客,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辨別覺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誘惑能力,才能保護自己。
網絡可以開拓視野,增長知識。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要科學合理安排時間。同時網絡還存在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因素,中學生應增強法制觀念和自我保護的意識。依法自律,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培養高雅情趣,遵守網絡公約,不瀏覽不健康信息,不隨便約會網友,自覺抵制問不良誘惑,文明上網。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網絡已逐漸成為人們交流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它應用領域越來越廣闊。所以就要求我們從意識上做起,做到健康上網。網絡世界五彩繽紛,但也存在相當一部分不健康的內容,為了避免受害,讓我們攜手并進,遵紀守法“綠色上網,健康上網”,惜光陰,勤奮學習,樹立遠大理想,共創一片明凈藍天。
【網絡作文】相關文章:
網絡啊網絡作文11-25
網絡話題作文:網絡的利弊01-15
關于網絡的作文:網絡的誘惑11-19
有關網絡的作文相約網絡12-15
關于網絡的作文:對網絡的依賴09-18
網絡作文01-20
網絡作文08-18
網絡的作文10-07
網絡的作文12-10
網絡作文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