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范文:文明的悲哀
還記得《愚公移山》留下的那個至今無法回答的問題:愚公和智叟倒底誰是真正的智者?從作者的觀點上來看似乎傾向于愚公,而我卻不完全認同。既然能夠用簡單的方法解決的問題為什么要弄得這么復雜,若不是玉皇大帝派人將兩山搬走,不知會連累多少人。所以這算不上什么智舉。
愚公所處的時代并非文明時代,不然也不會有玉帝這說。但是這個非文明時代的“愚人”算不上什么智舉的行為卻依然讓我感動,落后的生產力用堅韌的毅力來稱補“子子孫孫無窮盡也”的豪言壯語,令人敬佩。所以才被大流傳,而這種“愚昧”的文明也被后人所贊嘆。
而現在的社會中“義務教育”普及了,多種學習活動的宣傳如雨后春筍……這應該算是到達文明的標準了吧。然而“時代”進步了,人們的意志卻退步了。“老黃牛”精神沒有了,愚公移山的堅毅頑強沒有了。留下的卻是文明的悲哀。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幫,自古以來都是禮儀待人。遵守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的結晶。而在當代,老人受到虐待,嬰兒遭到拋棄的例子數不勝數。這難到也算文明。而且還是在社會主義國家里,實在令人發指。
一百多年前自視“文明”人的歐洲人來到亞洲的原野,他們所知道的只是亞洲的野蠻,卻未知到他們的文明。侵略者堅船利炮哪一件不是來源于那野蠻的國度。三天三夜的瘋狂搶掠。最后再加上一把大火,人類文明的結晶就這樣化作了歷史。不知道到底是誰野蠻?
社會發展很快,從機械化到數字化。從單一的陸地活動沿伸到太空。人類進步了。但為什么還會出現連傳統美德都無人遵守的現象呢?答案只有一個──文明的悲哀。這是一種社會現象。公共場合毅然豎立著禁止吸煙,禁止隨地吐痰的標志。然而很多的人是漠而不視。其中不乏西裝革履的紳士們,自命不凡的名人。名人的言行就這樣被人們所效仿,終成文明的悲哀。
文明的范圍是廣義的。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如何直接影響國家的繁榮、富強。一個人的言行往往決定一個國家的形象。某著名歌手被記者問到抗日戰爭打了幾年,不知道也就算了,當記者說是八年時,她說出了一句最讓人氣憤的話:“怎么那么長?”新聞媒體披露后立即引起廣大網民朋友們的抨擊。有的人用上了“賣國賊”的'稱乎,但我認為這是不夠確切的,而是只能為其感到悲哀。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早在兩千年前就已經成為了文明有中心。到了大唐盛世,朝拜者何止千萬?八年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地道戰、夜襲戰更是廣大軍民的智慧結晶,是中國軍民戰勝侵略者的法寶。
余秋雨登上古埃及金字塔的時侯,首先做的不是對金字塔的雄偉而贊美而是從文明的角度出發,文明繁榮在三千年前凝結在這里。或許這就是史前文明在尼羅河畔交融。而現在卻是一片荒涼。現在的科學技術是多發達,今天航天飛船,明天火星探測,然而屹立在尼羅河畔的金字塔卻是一個無法解開的迷。
科學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但與此同時繁榮的今天給我們留下的卻是那么些多文明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