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春日》詩意及賞析

時間:2021-06-14 16:46:19 文學常識 我要投稿

朱熹《春日》詩意及賞析

  《春日》表面描繪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實則是一首哲理詩,表達了詩人于亂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朱熹《春日》詩意及賞析,歡迎閱讀。

朱熹《春日》詩意及賞析

  《春日》原文: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日》注釋:

  1、春日:春天。

  2、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尋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5、濱:水邊,河邊。

  6、光景:風光風景。

  7、等閑:平常、輕易。“等閑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8、東風:春風。

  《春日》詩意:

  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春日》賞析:

  人們一般認為這是一首詠春詩。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也很像是這樣。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點明天時;“泗水濱”點明地點;“尋芳”,點明主題。一句中分三層敘說,特別是以“泗水濱”結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尋”字不僅寫出作者逸興,也給詩歌添了不少情趣。次句“無邊光景一時新”,描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無邊光景”逆承首句“勝日尋芳”,說尋芳的結果。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一時新”,既寫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煥然一新,也寫出了作者郊游時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覺。這里不做細碎描寫,不在一草一木一石上做剪貼,而是從極廣大的空間落筆。

  后兩句用形象的`語言,具體描繪了光景之新,抒寫了尋芳所得。“等閑識得東風面”,句中的“識”字承首句中的“尋”字。“等閑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征是很容易辨認的。意謂勝日尋芳,本不期望有無邊光景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鮮感受,不禁歡欣雀躍。“東風面”,把春氣、春景形象化了,擬人化了,把“識”字落到實處。末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這就具體解答了為什么能“等閑識得東風面”。而此句的“萬紫千紅”近承“東風面”,遠承“無邊光景”,對偶修辭,意象色彩強烈。詩以“總是春”收綰,逗落到“春日”上。

  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游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游春吟賞。其實詩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為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弦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無邊光景”所示空間極其廣大,就透露了詩人膜求圣道的本意。“東風”暗喻教化,“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圣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燃萬物的春風。這其實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詩。哲理詩而不露說理的痕跡,這是朱熹的高明之處。

  《春日》作者簡介:

  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哲學家和教育家,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字元晦,一字仲晦,又號晦翁,別稱紫陽。祖籍婺源,生于尤溪,長于建州。紹興十八年(1148)進士。任泉州同安縣主簿。淳熙時知南康軍,改提舉浙東茶鹽公事。宋光宗時,歷知漳州、秘閣修撰等職。宋寧宗時任煥章閣待制。卒謚“文”。他廣注典籍,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貢獻。有《四書章句集注》《周易本義》《詩集傳》《楚辭集注》等,后人輯有《朱文公文集》《朱子語類》。

【朱熹《春日》詩意及賞析】相關文章:

朱熹觀書有感的詩意08-19

朱熹《春日》寫作背景及作者簡介04-18

袁枚《所見》詩意及賞析04-13

賀知章《詠柳》詩意及賞析04-05

孟浩然《春曉》詩意及賞析04-13

林杰《乞巧》詩意及賞析04-05

李商隱《常娥》詩意及賞析04-05

張籍《秋思》詩意及賞析04-15

辛棄疾《清平樂》詩意及賞析04-1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99热精品只有 | 午夜福利院中文字幕 | 亚洲综合国产在不卡在线亚洲 | 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看片不卡 | 在线人成视频午夜福利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