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班人人有別號》作文
孩子們需要自己的快樂,我們的責任便是盡可能地維護它。
——題記
學生們到了六年級,對事物觀察得細致了,駕馭語言的功夫也嫻熟了,由此及彼的聯想總讓我感到一陣陣驚喜。班里有一位寫作特別棒的女生馮杰,在寫“一個可敬的人”的主題作文時,把我這個大腹便便、戴著黑框眼鏡的班主任當作寫作對象,在作文里稱我是“七班的熊貓老師,是同學們喜愛的國寶級老師”。當我懷著一份欣喜的心情,把這篇文章讀給全班聽時,大家都津津樂道于“熊貓老師”這個別號,仿佛有人替他們說出了心中想說而不敢說的話。
學生們見我十分樂意地接受了這個別號,高興地鼓起了掌。而我,被學生當成國寶級的老師來喜愛,能不高興嗎?
因為有了學生給我起的別號,我開始對別號產生了研究興趣。我在班里做了一個調查。我問:班里有多少同學有自己的別號?結果,全班57名學生,人人都有自己的別號,有的甚至多達三四個。
我把學生的別號歸類后發現了諸多有趣的現象。別號里有可愛的卡通人物的名字,如:唐老鴨、米老鼠、一休哥、大頭兒子等;有英雄人物的.名字,如:霍元甲、黃飛鴻、趙子龍等;有體育明星的名字,如:小姚明、奧尼爾、小劉國梁等;有與植物、食物、動物相連的名字,如:含羞草、饅頭、冬瓜、小貓咪等。
別號挺有趣,而且細細品味,皆能對號入座。比如脾氣火暴的叫“雷雨”;善出謀劃策的叫“軍師”;做事說話扭扭捏捏的叫“含羞草”……別號一多,不期而遇的“巧事”自然也就多了起來。有一次,學生們朗讀峻青寫的《第一場雪》,當他們讀到“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這句諺語時,不由自主地把“饅頭”一詞讀得特別重,而且讀過后,偷笑著,斜著眼看著那位別號為饅頭的女生。那位女生雖然臉被羞紅了,但從她那得意的神情看來,便知道她心里甭提有多么高興呢。
或許是學生年齡大了,那些不文明的別號像泥沙一樣盡沉河底。因此,學生們對自己的別號基本上沒有意見。當然,也有例外。那位叫梁婉嘉的女生氣呼呼向我“投訴”說,她不喜歡同學給她起的“牙買加”的別號,覺得怪難聽的。我尊重梁婉嘉的意見,便在班上鄭重宣布從即日起,“牙買加”這一別號停用。但同時,我讓梁婉嘉去查一下地理書籍,具體了解一下“牙買加”這個國家。隨后,我找來給梁婉嘉起別號的幾個學生,問他們的理由。幾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開了:牙買加和梁婉嘉,連著讀,多押韻呀!牙買加人民熱情似火,能歌善舞,皮膚黝黑發亮,跟梁婉嘉多么相像啊……沒過三天,我在教室批改作業,聽到坐第一排的阿朝小聲地對后排的梁婉嘉說:“牙買加,今天下午放學后,我們幾個人一塊去上劍橋英語班,不見不散喲!”“沒問題!”梁婉嘉干脆地回答?磥恚研母是樵附邮芰恕把蕾I加”這一別號。
班里最讓我心動的別號便是學生們給阿權起的“大智”。阿權由于小時候的一次高燒留下了后遺癥,學習一直很吃力。我將“始作俑者”阿均拉到一旁“審問”:為什么會給不聰明的阿權以“大智”的別號?是不是有譏諷別人的味道?阿均一聽,瞪大眼睛,一本正經地說:“誰說阿權不聰明?別看他學習成績不怎么樣,但在處理人際關系問題上,他比誰都聰明。還有,叫他大智,是想告訴他大智若愚的道理,讓他對自己有信心!边祝悬c道理!孩子們的用心,在這一刻顯得多么可愛!“大智!”我破天荒地當眾叫起了阿權的別號。由于我這個班主任帶頭,學生們喊“大智”的次數遠遠超過喊“阿權”的次數。而大智就在同學們和我的一次次招呼聲中,變得愈來愈自信,每天總能見他臉上掛滿笑容。
現在,我雖無法深刻體驗學生們在別號里尋找到的快樂,但我已能從“熊貓老師”的別號里,感受到一種心貼心的親近。這種親近的感覺,哪怕過了幾十年,都還能被喚起。
我用心品味著學生們的別號,珍藏著一個個由別號勾勒出的生動而可愛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