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讀后感的作文匯編10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后感的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后感的作文 篇1
今天,我在《經典閱讀》這本書里讀了一篇文章名叫《小數點的代價》。讀完我深受啟發。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1967年8月23日,因為一個小數點的失誤,而導致了蘇聯的一艘宇宙飛船的墜毀。這樣悲慘的場面,也讓一位宇航員在茫茫太空中與全國人告別。雖然他死了,但他對女兒說的那番話,我永遠銘記于心。
讀完這篇文章后,我深深地懂得了一個道理:對待任何事,決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馬虎。
故事中的主人公之所以會死,飛機會墜毀,是因為在檢查計算飛船的時候,忽略了一個小數點。如果沒有在計算時忽略這個不引人注意的小數點,宇宙飛船和主人公就不會墜毀,不會死了。
由此,我聯想到了我自己。有一次數學考試,我因為太過驕傲而沒有檢查。結果老師吧試卷發下來的時候,我看到我的試卷,驚呆了,我竟然考了87分!要是我沒有錯那幾道計算題和應用題的話,我就能考100分了。現在想想,我還真后悔當時沒有看清題。89×103竟然被我看成86×103了,因為這幾道題,我在學校里被老師批評,在家被媽媽罵。
讀了這篇文章后,我懂得了:對待人生不能有絲毫的馬虎,否則即使一個細枝末節,也會讓你付出沉重的甚至是永遠無法彌補的代價。
讀后感的作文 篇2
寒假里我讀了《鋼琴小精靈》這本書,書里寫了一個鋼琴小精靈的故事。他本來和家人在一架鋼琴里生活,一次偶然的時候,他鉆到了另一架鋼琴里了,那架鋼琴被別人買走了,他就跟家人分開了。新家的小女兒丹妮爾不喜歡彈鋼琴,可有一次彈鋼琴的時候,看到了鋼琴小精靈,她很驚訝,鋼琴小精靈說:“請給我彈一首曲子吧,因為我已經好幾天沒吃飯了。”
原來音樂是鋼琴小精靈的食物,不愛彈鋼琴的丹妮爾不得不天天練習彈琴,這可讓丹妮爾的父母很是吃驚。后來丹妮爾知道了鋼琴小精靈因為來到了她的家所以跟自己的家人分開了,就跟幾個小伙伴一起千辛萬苦幫助鋼琴小精靈找到了他的家人,他們也成為了好朋友。 我覺得這本書很有意思,也很有意義。 鋼琴里如果真的有一個小精靈,那該多有意思啊!我以后要好好彈鋼琴,希望也會有一個鋼琴小精靈來到我的家里,陪我一起玩。 在書中,三個小伙伴和鋼琴小精靈互相幫助,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我以后也會跟同學們互相團結,熱心幫助身邊的人,做一個文明的小學生!
讀后感的作文 篇3
合家團圓的溫情還在心間,舉國同慶的歡騰尚在眼前,20xx年的春天轉瞬即逝即將成為過往。再三拜讀尹家緒董事長在新年伊始寫下的?奮斗,在新時代的春天?,對尹董事長的遠大理想和抱負不由得心中贊嘆。董事長激勵著我們在新時代的春天里珍惜時光、不負使命,拼搏奮斗、砥礪前行。
奮斗從來不是一個輕松的話題,必然伴隨著苦痛、挫折、掙扎、前進,不管是否執著,是否不悔,屬于我們的青春正漸漸遠去,我們必須珍惜當下,決不能再躊躇不前,畏難退縮,我們擁有最充沛的精力,最豐盛的情感,我們已經成熟,我們要發奮向前,勇挑重任。
一、找準方向,精益求精
在901所良好的科研氛圍中,作為激光材料研究室的一員,我負責激光材料的研制,雖然工作比較繁瑣,但必須精益求精,將組長安排的工作細分細化,發揮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精準解決每一個問題和故障,深入根源,歸納總結,積累經驗,不斷克服難題,在完成任務的同時,獲得能力的提高。
二、調整心態、不急不躁
作為女性科研工作者,我們要調整好心態,不急躁、不焦慮、發揮我們的沖勁和韌性,控制情緒、平衡家庭與工作的關系,不斷充實自己,做自立自強、內心平靜的新時代女性。
三、做堅持不懈的奮斗者
工作中、生活中不斷變化的訊息,不斷提醒人們必須時刻跟隨時代變化的腳步,我們更是要緊跟行業的發展,拓寬視野,不斷開拓創新。在技術創新上,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我們更要抓住機遇,不空談,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堅持不懈,爭做新時代的奮斗者!
讀后感的作文 篇4
暑假里,我讀了一本書是意大利作家德·阿米琪斯寫的,我非常喜歡,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這本書是主人利柯和他的同學們,還有家長們發生的事情,很有教育意義。讓我們懂得愛是什么,本書中有許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列如:《隆巴爾第的小偵察員》、《小抄寫員》……
隆巴爾第的小偵察員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他為了自己的國家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有一句令我印象最深,他說:“我什么都不要,要是敵人,殺了我我也不干,我這是為自己人,都是倫巴第人嘛!”這句話展現了男孩活潑的個性和高貴的愛國品質。
當看完《小抄寫員》時,我已經淚流滿面,我被朱里奧為家人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然而,他的父親不但沒有理解他、信任他,還責怪他,不過最終朱里奧還是得到了父親的愛和信賴,能得到父母的愛就是最大的幸福。
愛是什么?愛是每個人將心連在一起,一起拯救自己的國家、拯救地震還僥幸存活下來的人。假如世界上沒有了愛,將會怎樣,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更加美好。
讀后感的作文 篇5
不論何時,不論風雨,它永遠都忠心于你,跟隨于你,它是人類最好的朋友—狗. 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的好友可能與他作對,變成敵人;他用慈愛培養起來的兒女也可能變得不忠不孝;那些我們最感密切和親近的.人,那些我們用全部幸福和名譽所癡信的人,都可能會舍棄忠誠而成叛逆。
一個人所擁有的金錢可能會在最需要的時候它卻插翅飛走;一個人的聲譽也許會斷送在考慮欠妥的一瞬間;那些一貫在我們成功時來屈膝奉承的人,很可能就是當失敗的陰云籠罩在我們頭上時投擲第一塊陰險惡毒之石的人。
在這個自私的世界上,一個人唯一不自私的朋友、唯一不拋棄他的朋友、唯一不忘恩負義的朋友,就是他的狗。不管主人是貧困或富貴、健康或病弱,狗都會守在主人的身旁;只要能靠近主人,不管地面冰冷堅硬,寒風凜冽,大雪紛飛,它都會全然不顧地躺在主人身邊。哪怕主人無食喂養,它仍會舔主人的手和主人手上因抵御這個冷酷的世界而受的創傷。縱然主人是乞丐,狗也像守護王子一樣地伴隨著他。
當他所有的朋友都掉頭離去,它卻義無反顧。當財富消失、聲譽掃地時,它對主人的愛依然如天空運行不息的太陽一樣永恒不變。假如因命運的捉弄,它的主人變成了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者,這只忠誠的狗也會依然陪伴主人,有難同當,對抗敵人,此外毫無奢求。當萬物共同的結局來臨,死神奪去了主人的生命,尸體埋葬在寒冷的地下時,縱使所有的親朋好友都各奔前程,而這只高貴的狗卻會獨自守衛在墓旁。它仰首于兩足之間,眼睛里雖然充滿悲傷,卻仍機警地守護著忠情,忠貞不渝,直到死亡。
讀后感的作文 篇6
《簡愛》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和《呼嘯山莊》的作者艾米莉是姐妹。雖然兩人生活在同一社會,家庭環境中,性格卻大不相同,夏洛蒂.勃朗特顯得更加的溫柔,更加的清純,更加的喜歡追求一些美好的東西,盡管她家境貧窮,從小失去了母愛,父愛也很少,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美,但也許就是這樣一種靈魂深處的很深的自卑,反映在她的性格上就是一種非常敏感的自尊,以自尊作為她內心深處的自卑的補償。她描描述的簡。愛也是一個不美的,矮小的女生,但是她有著極其強烈的自尊心。她堅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種光明的,圣潔的,美好的生活。
簡·愛生存在一個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環境,從小就承受著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待遇,姨媽的嫌棄,表姐的蔑視,表哥的侮辱和毒打……這是對一個孩子的尊嚴的無情踐踏,但也許正是因為這一切,換回了簡.愛無限的信心和堅強不屈的精神,一種可戰勝的內在人格力量.
在羅切斯特的面前,她從不因為自己是一個地位低賤的家庭教師而感到自卑,反而認為他們是平等的.不應該因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也正因為她的正直,高尚,純潔,心靈沒有受到世俗社會的污染,使得羅切斯特為之震撼,并把她看做了一個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談的人,并且慢慢地深深愛上了她。他的真心,讓她感動,她接受了他.而當他們結婚的那一天,簡.愛知道了羅切斯特已有妻子時,她覺得自己必須要離開,她這樣講,“我要遵從上帝頒發世人認可的法律,我要堅守住我在清醒時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瘋狂時所接受的原則”,“我要牢牢守住這個立場”。這是簡愛告訴羅切斯特她必須離開的理由,但是從內心講,更深一層的東西是簡愛意識到自己受到了欺騙,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戲弄,因為她深愛著羅切斯特,試問哪個女生能夠承受得住被自己最信任,最親密的人所欺騙呢?簡愛承受住了,而且還做出了一個非常理性的決定.在這樣一種非常強大的愛情力量包圍之下,在美好,富裕的生活誘惑之下,她依然要堅持自己作為個人的尊嚴,這是簡愛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這本小說設計了一個很光明的結尾--雖然羅切斯特的莊園毀了,他自己也成了一個殘廢,但我們看到,正是這樣一個條件,使簡愛不再在尊嚴與愛之間矛盾,而同時獲得滿足--她在和羅切斯特結婚的時候是有尊嚴的,同時也是有愛的。
這本小說告訴我們,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嚴加愛,這本小說的結局給女主角安排的就是這樣一種生活。雖然我覺得這樣的結局過于完美,甚至這種圓滿本身標志著浮淺,但是我依然尊重作者對這種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嚴加愛,畢竟在當今社會,要將人的價值=尊嚴+愛這道公式付之實現常常離不開金錢的幫助。人們都瘋狂地似乎為了金錢和地位而淹沒愛情。在窮與富之間選擇富,在愛與不愛之間選擇不愛。很少有人會像簡這樣為愛情為人格拋棄所有,而且義無反顧。《簡愛》所展現給我們的正是一種化繁為簡,是一種返樸歸真,是一種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覺,是一種不計得失的簡化的感情,它猶如一杯冰水,凈化每一個讀者的心靈,同時引起讀者,特別是女性讀者的共鳴。
讀后感的作文 篇7
窗外的雨“嘩嘩”下著,不知停歇,我瞟了一眼,又回憶起那一本令我觸動很大的書——《雨過天晴》。
這本書分別從姐姐林夏晴和妹妹林夏雨的角度敘述的。七年前,姐妹倆被人販子拐走了。妹妹逃脫了,但忘記了以前的事,在父母的幫助下,重塑記憶。七年后,姐姐也終于被找回了。但妹妹卻不記得她了,而且開始嫉妒父母對她的愛。在通過一番曲折的事件后,妹妹得知林夏晴得了血小板無力癥,事情在妹妹看來更加離奇了。妹妹林夏雨對姐姐的討厭與日俱增,但在楊茜熙阿姨的口中明白了真相,與姐姐重新和好。
這本書,對我的影響很大,故事告訴我的并不只是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須要珍惜,所有的親情都要珍惜,親人之間應架起一座堅固的信任橋梁。1949年美國洛杉機發生了一次較大的地震,有一位父親堅信自己的兒子還活著,在廢墟邊挖起來,人們多次勸說他離開這危險的地方,可他只是說:“誰愿意幫助我?”。就這樣,38個小時過去了,下面終于傳來了他兒子的聲音,并且還發現了其余14個小孩。由此可見,親情是寶貴的,應知道珍惜。在讀這本書前,我還是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孩子,真是說來慚愧呀!
在那個平靜的夜晚,我剛被父母責罵,回到房間后心中一直憤憤不平,心想:真是的,要是我沒有父母該多好呀!沒有人打我,沒有人罵我,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就這樣,我心中懷著遺憾與憤怒入睡。那一晚,我睡得一點也不踏實。直到讀完這本書,我才明白做孤兒是十分痛苦的,書中的林夏晴幸虧被好心的山藥蛋爺爺收養,不然,還不知能不能活到現在呢!父母的罵,完全出自于他們對你的愛,俗話說得好“打是情,罵是愛”,他們只是想讓你變得更好,長大后可以過上好生活。當然除了長輩,兄弟姐妹也不能怠慢,他們比父母更了解你,更體貼你,他們像你的另一半,也對你有著深深的愛。這愛不浮現在言語之中,而被埋在心底。親情是無私的,愛是無私的,請珍惜吧!
想罷,我的嘴角向上揚了一下,又看了看窗外的雨,心想:也許親情像雨一樣,外表陰冷,卻能滋潤萬物吧!“吃晚飯啦”,媽媽的話打破了我的思緒。
“來啦!”
讀后感的作文 篇8
這本書一共有四章.描寫了中主人公郝帥住在姨媽家里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情.媽媽希望他能夠照顧好自己,也照顧好身邊的人,成為真正帥氣的人,所以給他取名郝帥。但是在媽媽的無微不至的照顧下,他卻和媽媽的希望恰恰相反,他不會照顧自己。在下面我們一起來分享他的故事吧。
郝帥跟表姐斗嘴,不吃早餐就自己上學,一路上玩啥,又去玩具店,結果遲到半節課。被老師批評。淘氣的郝帥不肯認錯被老師罰站,結果和班級里的“大鴨蛋”發生爭執。幸運的是,在他餓到驚慌失措的時候,王小虎同學拿出自己親手做的壽司分享給他,郝帥很受震撼,有一點點觸動他的心。回家又遭到表姐的無情嘲諷。第二天他依然沒有抵擋住游戲的誘惑玩到很晚,表姐的惡作劇把郝帥嚇的一晚上沒有睡好,第二天上課睡覺,又遭到老師的批評,這次郝帥很認真的說出了這些天自己狀態不好的緣由,得到老師的理解。表姐也不像以前那樣“大呼小叫”了。郝帥的表現在一天天發生著變化。自己起床疊被子,雖然得不到表姐的表揚,但卻會得到他的幫助。
在去植物園郊游的時候,郝帥帶了自己親手做土司三明治,還有一些零食。“大鴨蛋”韓小雨在匆忙之中忘記帶吃的,郝帥和他分享了自己的三明治。在三人兩足的游戲中,在郝帥的鼓勵和堅持下,他和韓曉雨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績,雖然不算好,但是對于總是最后一名的韓小雨來說是莫大的鼓舞。他們倆成為了好朋友。就這這樣,郝帥變得懂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收獲了好習慣。他是不是應該感謝在姨媽家的經歷呢。
我讀完《媽媽不是我的大保姆》這本書后,讓我學習到很多怎樣與別人相處和獨立生活的好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難必須謙虛地請教身邊的人,做錯事情要勇敢的站出來承認錯誤和道歉。
讀后感的作文 篇9
李歐梵先生是我敬重的海外中國現代文學的研究者,我至今仍清楚地記得當年讀大學,第一次捧讀《鐵屋中的吶喊》時的震動和愉悅,及至讀到他的《狐貍洞囈語》,始在語言的輕松機智和見解的獨到深刻背后了解到歐梵先生“狐貍型”的治學方式和為人的性情,更添了一份學術之外的親切。
近來歐梵先生又有新著《我的哈佛歲月》面世(江蘇教育出版社,20xx年5月第1版),我耳聞后忙找來一睹為快,同時也在關注網上報端的書評;其間有兩則評論、商榷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先是9月7日《中華讀書報》上刊登了徐慈威的一篇《一流學者的“二流”著述——評李歐梵的新著〈我的哈佛歲月〉》,其后半月余,《新京報》“書評版”又登出了一則與徐文商榷的文章(9月23日,《“二流”學者的“三流”著述——兼與徐慈威先生商榷》),署名“舒平”。
讀完《我的哈佛歲月》,我原本想寫點什么,一時沒有下筆,正巧看到這兩篇評論,還是把自己的一點想法寫出來。這兩篇文章的名字放在一起有點繞,先要解釋一通。徐文題為“一流學者的‘二流’著述”,在文中有一段關于“刺猬型”學者和“狐貍型”學者的論述,坦言“我寧愿相信,事實上李先生也是一流學者”,同時他認為“李先生的這本《我的哈佛歲月》,即使不用學術的眼光審視它,充其量只是二流著述”;而題中的引號一方面表明引自原作,另一方面也隱隱體現了徐先生的善意。舒文名“‘二流’學者的‘三流’著述”一看即知化自徐文,舒平先生堅持稱《我的哈佛歲月》是“二流”學者的“三流”著述,其實是以退為進的法子,說到底還是想讓人承認《我》是“一流”學者的“一流”著述。
舒平就這個問題首先向徐文發難:李先生在書中明確地說過自己只是“二流學者,三流作家”,(書中歐梵先生說的是和“西方傳統中的名家”相比,“以世界大師級的尺度來衡量”,“有時自嘲”,以此自況,這其實是看似自謙實則自負的說法),你非把他歸入一流之列,莫不是想“借批判的對象來抬高自己”?進而以此猜測竟得出結論:“國內的批評界還有一種現象值得注意,有些批評家專門喜歡拿名人開刀,借此打通自己的成名之路,即使批評的對象不夠一流,也非要把他說成一流,否則自己的批評便會顯得缺乏分量”。看完這段話我大吃一驚,徐慈威的文章寫得很是平和中肯,(相形之下倒是舒平的文章到處顯得尖酸),我竟沒有看出包藏了這樣的禍心,忙按圖索驥地把徐文又讀了一遍,除了讀出諸如“由于李先生骨子里是位學者,所以看似漫不經心的敘述,還是在在地透露出它所蘊含的或者說內斂的學術價值”等句子和為文的坦率真誠外還是沒有其它——似乎是舒平虛驚了一場。
其實舒先生的話也并不新鮮,是文壇上的故伎了,前幾年有個滬上文人就慣用此術,把一切批評者都看作“攀援的凌霄花”,這種話的惡劣之處就在于以自己已獲得的話語權力而制止別人開口,幸而不是歐梵先生本人;我看到這類話一向有些憤懣不平,時至今日居然還有人發此舊論,讓人不免驚訝,不過聽來既頗為耳熟,就不會如小兒女羞赧而退,還要照做凌霄花。
舒平的文章存在兩大問題,剖辨清楚,許多問題自然水落石出。舒文的第一類問題在于往往把一個問題推向極端,或抓住一點不及其余,這樣就歪曲了徐文的原意往往導致謬誤,他再緊抓不放加以發揮,結果討論的其實不是一個問題;我無暇指出文中無數的邏輯漏洞,僅舉兩例。
一例是徐慈威先生認為“以一個貨真價實的哈佛教授而與哈佛女孩的媽媽去比試,去打擂,起點就不高”,舒平先生則說出這樣一番話,“如果一個人總喜歡戴著有色眼鏡看人,喜歡將人分成三六九等,那就是思想有問題了”,“哈佛女孩的媽媽怎么了,人家能把女兒培養成才難道沒有資格將自己的經驗與眾人分享嗎?”前者提出的問題是歐梵先生作為在海外多年的學者、知識分子在書寫個人記憶時應該具有怎樣的精神高度,這種被期待的精神高度使得論者認為李先生不應以一個暢銷書作家——哈佛女孩的媽媽作為參照(至于到底應不應該,下面會詳細討論),后者并沒有在這個問題的本質上作出回應或駁難,而是粗暴地給對方首先扣上“總喜歡戴著有色眼鏡看人”,“喜歡將人分成三六九”,“思想有問題”的大帽子,然后是近似胡攪蠻纏的發揮,回頭一看讓人覺得莫名其妙:什么時候前文中講哈佛女孩的媽媽不能寫書了呢?
讀后感的作文 篇10
讀了列那狐的故事,我覺得列那是個狡猾的狐貍,它捉弄別的動物,卻自己在那暗自偷笑,不過他也有倒霉的時候。但是往往比他大十倍的動物都斗不過他,連他的舅舅葉森格都被他捉弄了數十次,他靠自己的計謀去制服別人,去對付別人,因此獅子國王很重用他,他總是用花言巧語去迷惑獅子國王、王后,使得獅子國王、王后更加重用他。列那狐非常的狠毒,我們可不能做他這樣的人,我們應該去幫助別人,而不是去害別人。被花言巧語所迷惑,不知這樣的事同學們見到過嗎?
花言巧語所指的就是不真實得事,而說花言巧語的人也一定不是好人,他們用不真實的好話去迷惑別人,只是為了得到利益,我們不能做這樣的人。生活中,我們往往會看見一些人,做出讓我們注意不到的事,而這件事也是美好的,比如:把塑料瓶子扔進垃圾桶,把看到的紙屑拾起來,副盲人老爺爺過馬路…這些都是我們平常注意不到的小事,但往往是我們注意不到的小事,竟然促進了我們的文明發展!我們也應該做這樣的人,做一個文明發展的好榜樣!
【讀后感的作文】相關文章:
讀后感作文04-10
讀后感的作文01-27
讀后感的作文06-09
讀后感作文精選:《歐洲筆記》讀后感12-25
《作文里的奇案》讀后感-讀后感04-12
《童年》讀后感_讀后感作文800字06-29
童年讀后感作文400字_讀后感03-04
讀后感作文:《云南看云》讀后感12-26
童年讀后感作文600字_讀后感03-08
童年讀后感作文700字_讀后感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