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古詩作文合集九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收藏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古詩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古詩作文 篇1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中華詩詞是民族文化的瑰寶,是一朵絢麗的文學奇葩。古詩詞不僅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歷程,更是一個傳奇!它所代表的是一個永遠令人陶醉的王朝。
唐詩詞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振作生命的活氣,也可以為我們療傷,更是一種享受。每次出去玩,等到高高的山上去,就會想起李白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頓時覺得充滿活力,有了勇氣。每次遇到困難或挫折時,就會想起王維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讓我感受沒有事情是克服不了的,眼前困難只不過是一時的。
古代的人要是和好友送別時,總說“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表達了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如果國家慘敗了,心中有許多“離愁”的情緒,總說“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這表達了詩人身為亡國之君的哀之痛和思之切。每次走到山頂時,心里忽然想起了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似乎萬物都可以,盡收眼底。
在所有的古詩詞中,我最喜歡的是抒情這一種。如每次心情不好時,心里特別愁時,總會說起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覺得自己跟詩人有同感。我還喜歡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一句比喻對意中人至死不渝的愛和無盡的思念;還有人用這句表達對老師的贊美。
每次讀到古詩詞時,我都會覺得充滿了精神,這也許就是古詩詞的魅力所在吧!
古詩作文 篇2
野渡無人舟自橫。我的筆名叫做舟自橫。自從看了舟自橫的課下注釋,是自由自在漂泊的意境,便毅然決然地選擇它為我的筆名。韋應物可以用三個精煉的字眼去概括,我只能厚顏無恥地“引用”了它。
唐詩、宋詞,還有“輕小說”。在1840年前,它們蓬勃地生長在自己的朝代里,詩人詞人層出不窮,詩作是他們的江湖。如今的我們只能捧著紙卷,去咀嚼他們江湖的盛世。我只能像現在這樣打著大段的文字去剖析他們幾句精悍干練的詩詞。
自從唐玄宗把詩賦作為科舉考試的重要內容,開元盛世里更是蘊含著大唐詩國。不知最早學過的唐詩,還記得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腦袋里似乎最初記憶的就是這首李白的《靜夜思》。當時只覺得朗朗上口,牙長不全也不影響我咿咿呀呀地背誦。一輪圓月在上,一個詩人在下,詩人時而仰頭時而低頭;“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這位詩仙小時候就對月亮有特殊情感,從小就以為天上是掛著個白玉的盤子。余光中稱李白“酒入豪腸,七分釀成月光,三分嘯成劍氣。”李白三大愛好,耍劍、賞月、喝酒,綜合后生出個叫做“詩仙”的蛋。“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李白喝多了,拿著酒杯在月下晃悠,心理一團糟,只能舉杯問月。“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最后喝得心胸豁達,結尾處終于疏散心結。喝得爛醉的李白悟出了人生哲理。
離老遠又走來一位醉漢,蘇東坡啊。“夜飲東坡醒復醉”,喝得短篇了。“敲門都不應”被關在了門外,吹著風醒酒。可巧的是,背景便是江河,不由得令這位貶官感慨萬分。“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與舟自橫的已經相似,象征著能行駛在充滿驚濤駭浪的人生江河之中。最喜歡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這是一篇豪邁的望景抒情。聽蘇軾娓娓道來,還原赤壁,個人認為此詞比起杜牧的《赤壁》,多了生動的刻畫,更能還原赤壁三國鼎立前的血雨腥風。
曹雪芹,“輕小說”里夾雜著唐詩宋詞。“一把辛酸淚,滿紙荒唐言。”《紅樓夢》在此時此刻醒過來。所有的人物都有詩詞來解鎖,所有的人物都被詩詞預示著結局。最喜歡薛寶釵以柳絮為題寫的《臨江仙》。樂觀和具有創新精神的她,把這本無根輕如鴻毛的柳絮寫得大氣凜然,“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云!”。林黛玉對海棠的遐想也是無限的“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還有吃螃蟹時薛寶釵的突發奇想“眼前道路無經緯,皮里春秋空黑黃”,螃蟹橫著走路著實被薛寶釵笑話一頓。
漫步唐詩宋詞,閱讀輕小說,在詩苑中漫步,在古中品味人生。
古詩作文 篇3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我愛充滿了浪漫色彩的《安徒生童話》;我愛充滿了生活色彩的《一千零一夜》;我愛充滿了愛國情懷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愛充滿了豪情壯志的《水滸傳》;但我更愛充滿了濃厚的文學色彩的古詩文。
我愛古詩文的圖畫美。“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一千古名句,描繪了一幅宏偉的畫面:大江之上,沉舟之側仍有千帆競發;大自然中,病樹之旁萬木依舊爭春。這也揭示了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的人生哲理;“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描繪了一幅回望秦嶺,云遮霧鎖,家今何在?眼前藍關,大雪擁塞,馬亦不前的悲涼畫面,讓人不禁鼻頭一酸。“野芳發而悠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山間四季的景色之美。
我愛古詩文的哲理美。“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飽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當我們面對困難時,別害怕,迎頭而上,堅持不懈,總會有豁然開朗的時候;“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讓我知道了站得高,看得遠。只有登上頂峰才能俯視一切,努力戰勝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中,告訴我們面對挫折,迎難而上,鍥而不舍,繼續前進,總會出現一片新天地。
我愛古詩文的人情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體現了李白與汪倫的友誼之深厚,讓我們感動;“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中看到故鄉的水“都不忍離開他,要送他萬里,這是對故鄉多么眷戀的情感啊!“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現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這幾句詩寫出了詩人杜甫由自己的遭遇想到了其他可憐的人,同情他們,想讓他們有一個“風雨不動”的庇護所,為他們遮風擋雨,這是多么高尚的道德境界啊!
中華民族的文化閃耀著他們獨特的光芒,引領我們前進,讓我們進一步探尋它們的奧秘。
古詩作文 篇4
古詩詞,如絢麗繽紛的絲綢、如悠揚婉轉的樂曲。我漫步在古詩詞的長河中,努力讀懂他們。而他們,也陪伴著我,度過漫長歲月。
小時候,我喜歡古詩詞中童真的詩句。如“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筆下的天鵝,白毛紅掌,浮于綠水,倒影相映,白鵝戲水的場面,令我回味無窮;如“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高鼎筆下的學童,趁著東風刮起,放起了風箏,他們的歡聲笑語,讓我感到了放風箏時的歡樂;又如“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楊萬里百無聊賴時用泉水去澆芭蕉,驚得兒童誤以為突然下起雨來,詩人無聊時的惡作劇,令我捧腹大笑。小時候的我,努力讀懂古詩詞中的童真。
長大一些后,我又愛上了古詩詞中獨特優美的意境。在春日暖陽中,我踩著松軟溫暖的土壤,安靜地爬上山坡,享受著“閑上山來看野水,忽于水底見青山”的愜意,更不愿打破“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寧靜;我漫步在煙雨茫茫的西湖旁,感受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清新,體驗著“湖邊多少游觀者,半在斷橋煙雨間”的朦朧;我登臨泰山之巔,領略著“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的神奇秀麗,體會著岱宗“孰謂方域廣,回環睥睨前”傲視一切的.雄姿。長大一些的我,努力讀懂古詩詞中的意境。
現在,我更喜歡古詩詞中含蘊深刻的哲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我體會到挫折帶給我們的不只是失望,同樣也給了我們重新開始的機會;“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我了解到人需要源源不斷地讀書,從書中汲取新的知識來充實自己;“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明白了要想真正理解書中的深刻道理,必須親身實踐;“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我認識到人生短暫,應以樂觀的態度對待人生。現在的我,努力讀懂古詩詞中的哲理。
我努力讀懂古詩詞,每一次成長,都伴隨著不同的閱讀感受。古詩詞,如一幅巨大的山水畫、如滾滾東逝的江水,雄偉壯麗,正一點點地展開在我的面前。我在古詩詞中成長,在努力讀懂古詩詞時,擔當起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的責任。
古詩作文 篇5
中華民族有5000年的悠久歷史,有無數燦爛的藝術瑰寶,其中古詩是一顆璀璨的明珠。
從上學到現在,我在課堂內外都讀過很多古詩。“生活裹在粗布里,詩歌和書法在肚子里陶冶情操。”它有一種說不出的獨特魅力,使人不由自主地跟著它在浩瀚的文學海洋中暢游。
我喜歡“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美,也將被“讓頭發蓬亂,皇冠倚欄,雨歇”的愛國情懷所鼓舞;我崇拜“第二天早上,他發現他的白色羽箭,指向堅硬的巖石深處”的李光將軍,當我看到辛棄疾“完成了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贏得了他的死亡前后的名聲,可憐的窮人”時,我不禁為他的失敗感到悲傷和憂郁。用毛主席的話來說,“北方的風景凍了幾千里,雪飄了幾千里”,好像是北方的一望無際的風景。然而,王維的詩“當人們閑著的時候,桂花落了,春天的夜晚,山是空的”把我帶到了夜晚寧靜的山澗。李白的《飛下三千尺,疑是九天銀河落》也讓我領略了廬山瀑布的美麗和壯麗。
在這些古詩中,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情懷,欣賞到了祖國許多地方的美麗風景。同時,這些詩也啟發了我。當我遇到困難時,我會想到“如果不是嚴寒,我怎么能讓梅花聞起來”。它讓我鼓起勇氣,克服困難。當我做事情不成功的時候,我會想到“江東的孩子很有天賦,不知道他們會如何東山再起”,我不會灰心,會繼續努力。
"讀幾千本書,走幾千英里路!"將來,我會更加熱愛古詩,并從中汲取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營養,這樣我的生活會越來越充實和廣闊。
古詩作文 篇6
我愛古詩,現在我已經把我們這學期需背誦的古詩都背了個滾瓜爛熟。
我從古詩里學到了許多做人處事的道理,媽媽夸我長大了,懂事了。“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對我們的關愛是大公無私的,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比山還要高,比海還要深!我們做兒女的是永遠報答不完的,所以我們要尊敬父母,不讓父母為我們操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給父母分憂。我每天放學回家后,先把作業寫完,再去接妹妹,把妹妹接回來后,輔導妹妹做作業;有剩余的時間就和妹妹一起做游戲。既減輕了媽媽的負擔,又豐富了我的課外生活。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從這首詩里我感到時間的寶貴,時光一去不復返,所以我們從小就要珍惜時間,不能浪費一分一秒;合理利用分分秒秒,好好學習;長大了,有學問了,才能更好的報答父母回饋社會。年少時不珍惜,到老一事無成,后悔也來不及,世界上是沒有后悔藥的!你等時間,時間不等你喔!
自從我喜歡研讀古詩文后,老師夸我學習比以前有進步,但還需要努力,才能達到好的成績!我喜歡文學,但更喜歡中國的古詩文。
古詩作文 篇7
翻開一本古樸馨香的歷史書冊,呈現在眼前的是每一位歷史名人的風采;這些都會使我們的思想得到充實,因為他們有著無限的魅力,讓我們如癡如醉。
有愛月如癡、嗜酒如命的李白——
《將進酒》“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君同銷萬古愁”,《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客中行》“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無不體現出了”詩仙“李白的豪放自然,瀟灑飄逸,頗有俠客風范,讀他的詩,仿佛置身于群山之巔,置酒一壺,靜賞明月!
有憂國憂民的杜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然而他的詩中也不失懶散的田園風光:《江畔獨步尋花》“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他的詩與他的人生一樣,樸實無華卻名滿天下,不得不令我們尊敬這“詩圣”杜甫!
有宋朝的大才子蘇軾——
《赤壁懷古》“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盡管蘇軾的仕途并不順利,他的詩卻無處不煥發出對生活、生命的熱愛,并借著古代的許多例子,想讓身邊的人也熱愛生命,熱愛生活。
有憂傷凄美的詞人李清照——
《尋尋覓覓》“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蹴罷秋千》“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暖雨晴風初破凍》“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她的詞溫柔細膩,雖與其他豪放的詩風格不同,卻也深受我的喜愛,在月下人靜時讀上一讀。
水何澹澹,綠水迢迢,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站在文學的門口,我已聞到墨綠的清香,牧笛的優雅。那一刻,我化作一江春水,流入理想的境界,與大地,陽光,風,雨,肩并肩的舞動我身邊熱情,燃燒我心中的激情。
古詩作文 篇8
在中國浩瀚的文化藝術寶庫中,有這樣一朵瑰麗奪目的奇葩,她雖然篇幅短小,但詞句鬼斧神工、惜字如金,要么借景抒情,要么寓情于景,描繪了讓人心曠神怡的意境,表達了意味悠長的情感,她就是中華文化的經典--古詩,也是我最喜愛的文學藝術。
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高飛的白鷺,浮水的鵝。這正是古詩中的意境。我讀古詩,覺得那就是祖先在向我訴說。
訴說什么呢?訴說著他們的喜怒哀樂,七情六欲;訴說著他們的家鄉、友人;更訴說著“天下興亡。”
我喜歡讀古詩,喜歡聽祖先向我訴說。
我喜歡讀李清照的《夏日絕句》,喜歡那種凜然風骨、浩然正氣。我讀到“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仿佛是李清照在對我說,她痛恨宋朝的皇帝、文臣武將茍且偷安的時政。在讀這首詩時,我好像在和李清照對話、討論。她說她崇敬項羽失敗后不肯茍且偷生、烏江自刎的氣節,而來諷刺南宋朝廷的逃跑主義。聽了她的話,我不禁熱血沸騰,會對她說,現在的中國不比以前,如果危險來臨,所有人都絕不會茍且偷安!我們必會奮力反擊,絕不向惡勢力低頭!
我喜歡讀蘇軾的《題西林壁》和鄭板橋的《竹石》。當我讀《題西林壁》時好像蘇軾就在我面前,侃侃而談。“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更顯現了廬山的“奇”與“美”;“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讓我體會到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人生哲理。而《竹石》讓我看到了竹子扎根巖石中卻穩而牢固,竹子任風雨千錘萬擊還頑強屹立,毫不動搖,不就是告訴我們做人要像竹子一樣堅韌不拔,頑強不屈嗎?古詩能告訴我們不同的人生哲理,我喜歡讀古詩。
我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感覺好像聽李白在向我說他并不為孟浩然的離去而悲傷,并且還向往揚州。讀完詩我更是看見了黃鶴樓、煙花三月、長江等景色。想到這里,我不禁感嘆中國的景色、山水是多么美麗、壯觀。
我喜歡讀古詩,不但喜歡詩人們抒發的豐富情感,而且喜歡那優美的詞語、押韻的詩句,字字精辟,“多一字太多,少一字太少”正形容了古詩的“絕”。我們中國的古詩是英語所不能完全翻譯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相思的紅豆,巫山的雪,邊塞的戰士,回鄉的客。古詩中有苦有樂,耐人尋味,更是祖先在向我訴說。
古詩作文 篇9
有同學抱怨:“背古詩多枯燥啊,毫無趣味可言。”但我覺得,在理解古詩的寫作背景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基礎上去背誦,背古詩也是一種享受。
一樽酒,一輪月,李白把它們當朋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李白浪漫不羈的寫照。這個晚上,他有月、影兩友同歡。可愁總是有的,他因沒受重用有些失落,但他并沒有因此憤憤不平或氣餒,而是瀟灑地提筆寫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背誦李白的詩,我享受到了豪放爽朗帶給我的思想沖擊。
人生慘淡、命途多舛的李清照,既有“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無奈,也有“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的憂傷,又有“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思念……她是寒風中一枝怒放的蠟梅,不畏嚴寒,傲霜斗雪,用她清麗婉轉的筆調來打破不幸的命運。背誦李清照的詞,我體會到了不向命運低頭的豪邁。
那位歸隱田園,住在南山下的大文豪,你一定認識,他就是“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淡泊如菊,不慕榮華富貴,為的只是在山水田園中尋求一分平淡與充實。背誦陶淵明的詩,我感受到了田園生活的自由閑適。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是劉禹錫對自己陋室的贊美。他一向樂觀,被貶謫到最偏僻的地方,住的是極小的陋室,可他并沒有因此失魂落魄,而是笑對人生,用犀利的筆法描繪自己對世界的看法。他很開朗,雖然漫漫人生路上遇到過不少挫折,雖然也曾迷茫,但最后都是抬起頭來,笑對一切。背誦劉禹錫的詩文,我享受到了樂觀豁達帶給心靈的慰藉。
背古詩也許比較累、比較難,但如果你能投入其中,與作者同呼吸共思想,你就會覺得這也是一種享受。
【【精選】古詩作文合集九篇】相關文章:
【精選】改寫古詩作文合集九篇05-09
【精選】改寫古詩作文合集5篇05-03
【精選】改寫古詩作文合集八篇04-27
精選改寫古詩作文合集10篇04-21
【精選】改寫古詩作文合集8篇04-15
精選改寫古詩作文合集7篇04-10
【精選】改寫古詩作文合集6篇04-09
精選改寫古詩作文合集六篇04-08
【精選】改寫古詩作文合集10篇03-30
精選改寫古詩作文合集5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