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讀后感的寫作方法
讀后感是議論性較強的讀書筆記,要用切身體會,實踐經驗和生動的事例來闡明從“讀”中悟出的道理,如何寫好這類作文呢?一起來了解下讀后感的寫作方法吧:
1.寫好讀后感的三點要求
(l)理解原文抓要領。要想“讀”后生“感”,不僅要讀懂原文,而且要求能夠理解原文的精神實質,抓準文章的要領。這樣才能領悟其中的道理,從而引發出自己的感想。
(2)突出重點談感受。讀的內容往往是豐富的,涉及的問題較多,讀后的感受和啟示也是多方面的。而讀后感則應當圍繞某一中心有重點地來寫,要在思考、分析的基礎上,選擇感受最深、最有啟發教育意義、確有獨到見解的內容來寫。要突出重點,切忌面面俱到、中心模糊或內容空泛。
(3)聯系實際深開掘。寫讀后的感受必須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來談,要把所讀的內容與自己在生活中體會較深的有典型意義的人和事有機結合起來,要盡可能使感想有一定的針對性和深刻的現實意義。
2.讀后感的一般寫法
根據以上要求,讀后感的一般寫法可概括為四個字:
(l)引,概括地引述原文觀點或具體文字的內容。
(2)議,以所引內容為基點生發展開,發表議論。
(3)聯,在所引原文的基礎上聯系個人生活實際或現實生活中相關的現象或問題。
(4)結,提出看法,小結全文。
當然,任何文章的寫法都不應該受某種框框的局限,以上所講的寫法只是給同學們提供一個參考的內容和思路。具體寫起來應靈活掌握。
3.克服常犯的毛病
根據以往經驗,最常見的毛病有四點:
〔1〕大量引述原文。讀后感,顧名思義,主要是寫“感”,引述是為寫“感”服務的,但有些同學偏偏忘記了這一條,本末倒置,大量抄錄或復述原文,結果犯了以“引”代“感”、代“聯”的毛病。
〔2〕脫離原文空寫“感”。任何事物都非憑空而生,都有個由來。“讀”是“感”的基礎,“感”由“讀”而生發。只寫感想而不交代其來由,不知“感”從何來,使“感”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讓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就里。因此,寫“感”應當與原文自然結合起來。
〔3〕內容雜亂無中心。寫出的讀后感無中心,是犯了作文之大忌,也不符合寫讀后感應“抓要領”、“突出重點”的要求。因此,一定要確定好中心,不可漫無邊際地想到什么寫什么。
〔4〕感受認識太膚淺。讀后感要求寫個人在感情上最受觸動,在認識上最受啟發的內容。因此,一定要聯系和對照生活現實和個人實際,寫與個人真情實感相結合的內容。但是,在不少同學的讀后感中,看不到作者讀后的動情點和深刻的啟示點,內容膚淺雜亂。聯系實際常常是做自我檢討,或者在文章結尾寫一些空洞的表態的話。這些都是應當注意克服的缺點。
【讀后感的寫作方法】相關文章:
的寫作方法02-03
新聞寫作方法08-24
新聞的寫作方法02-10
制度的寫作方法02-28
常見寫作方法12-27
文章的寫作方法02-11
新聞寫作方法01-22
敘事的寫作方法02-01
作文的寫作方法01-31
文章的寫作方法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