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之我見范本
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是一項重要內容,從某種意義上說,能否寫一篇像樣的作文是衡量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一個重要條件。在平常的教學過程工作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一部分同學在寫作時往往是為了完成任務,寫完作文后,伸直腰桿,把作文本一合,便以為是大功告成。老師把作文本發下來,要求學生自己修改,有的學生非但不按老師的要求做,而且還振振有詞的說:“如果大家都能自己修改了,還要老師干什么?”這種現象是很令人擔憂的。從古至今我國有很多大文豪在寫文章時,無不經過反復的修改,最終成為名篇佳作的。我國北宋詩人王安石在寫《泊船瓜洲》一詩時,對“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反復推敲修改好幾次,最終才用了“綠”字,恰到好處、生動傳神。可見,正確引導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是教師提高學生作文水平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
當前,我們語文教師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可以說,沒有一個人不想提高自己的教學成績的,在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上也是絞盡腦汁,挖空心思,可有時就是事倍功半,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在這一點上,我們教師是值得靜下心來認真研究的。結合我自己平時的作文教學,我發現老師在作文批改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教師對作文的批改過于細致,錯別字,用得不恰當的詞包括病句都一一用紅筆圈注,沒有留給學生自我修改,探究性學習的空間。另外,教師對學生作文的批語往往就是:“中心不明確”、“條理不清楚”等判評性的評語,對學生沒有指導性,學生不明白自己的作文到底是哪里需要修改。這樣時間一長,學生對作文的修改便失去了興趣,就自然形成了:“學生寫,老師改。”這樣一個作文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如何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習慣呢?根據我平時的語文教學,在此談幾點拙見,與語文教學同仁共同交流切磋:
1.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一定要嚴謹,將文中的主要錯誤用規范的`修改符號標出,并加上精煉的眉批和總批,批改切忌面面俱到。
2.對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共同問題,在全班進行集體講評之后,還要與學生面對面進行評改。教師將作文本發下去之后,讓學生認真體會老師下的評語,然后請他們逐一上前邊讀自己的作文,對不合理的地方說自己的修改意見。對于提不出修改意見的,教師應當面指導修改。對離題作文應執導他重寫。對作文水平較好的學生應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導他們豐富內容,更提高一步。
3.在完成面對面批改之后,讓學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步驟認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刪、補、調、換”的書面修改,要求切實落到實處,不走過場。
4.教師對學生修改后的作文再次進行批閱,肯定學生修改得好的地方,進一步指出不足的地方,然后批上成績,這對學生是一種肯定和鼓勵,能提高學生作文的興趣。
5.教師在進行第二次作文講評時,重點表揚認真修改自己作文的學生,讓大家品讀好的篇章或段落,這樣學生便會有成就感。
通過以上環節的落實,學生漸漸地便會具備修改作文的意識和能力,教師及時引導學生獨立修改自己的作文并自然而然地成為一種作文習慣,這樣教師便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的作文水平也會大大提高。
【培養學生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之我見】相關文章: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10-10
探討如何培養學生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10-10
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01-04
培養認真做事的習慣作文06-25
如何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10-17
習慣之我見高一作文06-20
培養學生批改作文習慣05-27
培養習慣作文12-21
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文習慣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