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作文

時間:2021-03-12 13:26:46 心理 我要投稿

【必備】心理的作文3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理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必備】心理的作文3篇

心理的作文 篇1

  在當今的社會,心態平靜只能是一種境界,誰不想過一種小資生活呢?自給自足、豐衣足食之余來一杯清茶,一個躺椅、一本書,多么悠閑!多么愜意啊!

  可是現在社會辦得到嗎?我們的父母老了,他們甚至不認識表、不認識回家的路,現在正是需要我們贍養的時候!我們會置之不理嗎!他們住院了,難道我們心態平靜的了嗎?孩子學習需要我們幫助!現在哪是孩子學習,都是家長的任務!幫助他背詩、默寫、講數學題等等,哪方面沒復習,成績下降老師還要找家長談話!心態平靜的了嗎?房子還貸、需要我們掙錢!現在的職場競爭大,同事之間更是使出渾身解數比學趕幫,心態平靜的了嗎?我們不是生活在原始森林,鄰居、同事、朋友,這家搬了大房子,那家孩子考了重點高中、哪怕誰換了高檔手機,人們都得夸贊半天,這些都是無形的壓力,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再加上身體的有形壓力,一起擠壓一個人,人們再想圖內心平靜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啊!

  我們都是平頭百姓,沒有“李剛”那樣的父親,也不是“高富帥”,我們只有靠自己打拼,資質淺薄,只能掙扎在社會底層,今生有幸找到了精神慰藉,那就是書,從中懂得了許多道理,認識了世界上還有許多境遇不及我們的人們!這也是“阿q”精神啊,人們有時是需要阿q精神的!

  雖然我們是草根,但我們不要妄自菲薄,看扁了自己!我們追求的是內心平靜,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正如徐志摩的詩“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們沒有帶來什么,更不會帶走什么,我引用一句著名的話:“人最寶貴的生命,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他不因沒有孝順父母而悔恨!也不因沒有養育孩子而羞愧!當他臨死時候,他能夠說,我把我全部該經歷的生命都經歷了,我一輩子對的起作為人的一撇一捺!這樣的評價也就夠了!

心理的作文 篇2

  一、自信。

  首先是要樹立自信,要知道即使9分的雅思作文都還是1詞1句砌出來的,我們復習只要從1詞1句做好了,就不會考不高。雅思大作文一共只有250個字,掐指算一下我們一般只要寫出15-18句就差不多了。而段落也很明確:開頭,中間論述和結尾。所以只要確定好自己的作文結構,每段至少需要幾句話能說清楚,就可以寫出一篇完整的雅思作文了。不管你英語好與壞,寫作曾經失敗或仍在失敗中,都要有自信我一定可以寫出好的文章。

  二、勇氣。

  要有把自己當笨蛋的勇氣。笨蛋不能和牛人比!笨鳥就先飛!笨鳥就不要等到最后一周才開始復習雅思作文,起碼在考前1月開始。同樣,我的觀點也是一樣的,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鳥,但我一定能飛得高。

  三、魄力。

  要有把自己當機器的魄力,機器就是不停地寫作文,下午1篇小作文寫完再寫1篇小作文晚上再寫1篇小作文。一定在開始就告訴自己:自己是上邊第二條說的那種人,多寫1篇,就能多得 0.1!這種強化下來,用不了幾天你就會覺得輕車熟路,那時候就不用當機器人了。其實如果每天堅持寫一篇大作文一篇小作文,等你寫了3天之后你就會形成習慣,這個東西叫習慣性幸福,你如果第四天沒有寫反而會覺得沒有復習到很不舒服,其實不一定要把自己看成機器,而是通過多寫來形成一個習慣,這樣你每天都會有成就感,自信心也會提升。

心理的作文 篇3

  乙:從陳老師這一教學片斷中,我們可以看到,陳老師很注意引導學生在比較的過程中,以中心思想為標準區分主次。

  譬如,在布置要求時,她說:“如果以‘溫暖的集體’為中心思想,應該重點寫哪些材料?”在學生思考回答后,陳小平老師小結道:“一個突出老師,一個突出同學,作文以這兩個材料為重點就把中心思想突出地表現出來了。”自始至終強調以文章的中心思想為確定重點材料的標準。

  甲:陳老師這樣的安排是符合“比較”的個性特征的。心理學研究指出:有一定的標準才能進行比較。人排隊以個兒高矮為標準。文章材料的排隊,得看文章的中心。如果沒有標準就談不上比較;如果標準不明確,“比較”,也就不會有什么結果了。

  (三)比較過程——一種特殊形態的分析與綜合

  乙:從陳老師這一教學片斷中,我們還可以剖析出兒童在比較階段的心理過程。

  譬如,當老師提出“如果以‘溫暖的集體’為中心,確定重點材料”的要求后,兒童為了找出最能突出中心的重點材料,他們首先得把與中心有關的所有材料具體地加以分解,弄清每一個具體材料的實質意義。

  甲:這實際上是一種分析,是對一個個具體材料的再認識。

  乙:緊接著,兒童還需將這些材料的意義與已確定的中心聯系起來,進行橫向比較,從而弄清哪些材料與中心關系最密切,找出重點材料,確定它們之間的主次關系?梢哉f,這實際上又是一種綜合。

  甲:對!從心理學角度看,比較,實際上就是一種特殊形態的分析與綜合。

  兒童只有以文章中心為依據、為標準,同時又深人分析每個材料的意義,通過綜合比較,才有可能正確地確定材料的主次關系。我們的教學就應順應兒童這一心理過程,有效地培養他們的能力和習慣。

  乙:在剛才的教例中,陳老師的提問與小結,則正是順應了這一心理過程。這對發展兒童通過比較確定主次的能力,培養他們以文章中心為標準,進行分析、綜合的習慣,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甲:當心理活動進入比較階段的時候,學生可能遇到新的問題:比如感到對已選取的材料不滿意、不滿足。這反映了在取舍階段的認識還不夠深人,分析不夠細致。這是思維深化以后,常常碰到的事。 發生這種情況,就要重新認識有關材料,以至重新搜集這方面的材料,直到滿意滿足為止。這又是對所取材料深化認識的過程。

【【必備】心理的作文3篇】相關文章:

【必備】心理的作文8篇05-14

【必備】心理的作文5篇05-11

【必備】心理的作文八篇05-10

【必備】心理的作文三篇05-10

【必備】心理的作文四篇05-09

【必備】心理的作文合集9篇05-20

【必備】心理的作文合集10篇05-15

【必備】寫心理的作文4篇05-15

【必備】心理的作文合集五篇05-13

【必備】心理的作文合集6篇05-1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日本乱码伦不卡视频 | 最新久久偷拍视频 | 在线精品免费看国产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免视国产 | 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