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心理教育作文三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心理教育作文3篇,歡迎大家分享。
心理教育作文 篇1
健康不只是身體的健康,心理健康同樣很重要。心理健康是現代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
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
——個體能夠適應發展著的環境,具有完善的個性特征;且其認知,情緒反應,意志行為處于積極狀態,并能保持正常的調控能力。 生活實踐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自覺控制自己,正確對待外界影響,使心理保持平衡協調,就已具備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現在人們對心理健康的標準是這樣定義的:
一、具有充分的適應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適度的評價;
三、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
四、不脫離現實環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六、善于從經驗中學習;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八、能適度地發泄情緒和控制情緒;
九、在不違背集體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發揮個性;
十、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前提下,能恰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行為協調統一,其行為受意識的支配,思想與行為是統一協調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與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亂,語言支離破碎,做事雜亂無章,就應該進行心理調節。
做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要自信。玫瑰就是玫瑰,蓮花就是蓮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較。一味的比較最容易動搖我們的心態,改變我們的初衷,而比較的結果,使人不是自卑,就是自傲,總之是流于平庸。一個人一旦沒有了自信,就會脫離正常的生活軌道。
做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會欣賞。人生不必苛求完美,只要你擁有一個輕松自我的微笑,只要你擁有一份向上進取的心境,只要你滿意于自己的踏實努力,便能夠好好地欣賞到別人,別人也能欣賞你。
做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要安心。圍棋多占一格就勝,缺一格就敗。勝敗是根據一定的條件決定的。如果沉湎于勝敗之詞,則必然形成各種精神上的苦惱。“圍棋的對手,恨之入骨,卻又愛不釋手”。我們很想一格不漏地獲勝,這就是人生的努力。努力乃是我們人生的本來面目。如果放棄了勝敗和努力,這時的人生則一無所有。安心并我們的目的,安心而努力才是目的。不肯枉自沉湎于勝敗之詞,就是安心。
我們要做一個身體健康的人,更做一個心理健康的人!
心理教育作文 篇2
大家都知道,生命對于我們來說是最寶貴的。失去生命,也就失去了一切?墒牵F實生活中,人們往往忘記了生命的可貴,致使意外事故發生。
有一次,我放學走在回家的路上,有一個小學生正和同學玩耍,旁邊的胡同里突然沖出一輛轎車,馬上就要撞到他身上,路過的同學都嚇呆了。幸好司機及時停住了車,才沒發生意外。
這樣的事情太多了。由于沒有產生惡果,很多人一轉身就忘記了。我也曾經目睹過更嚇人的場面,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外婆家,一輛小車飛速的從我們的車旁開過,很快的就消失了,等我們在看到這輛車的時候,它已經翻入路邊的溝中,里面的人生死未卜。我想,如果車里的人能活著的話,他們永遠都不會忘記這件事,可是已經晚了。
翻開報紙,打開電視,幾乎每天都有交通事故的新聞報道,那些忽視安全的人們,因交通事故或受傷、或慘死車輪下,一件件血的慘案給人們敲了一次次警鐘。
然而,血的教訓并沒能引起人們對交通安全的足夠重視,忽視交通安全的人還大有人在。仔細看看車水馬龍的大街,你就會發現,有開摩托車不戴頭盔的,有闖紅燈的,有超速超載的,有酒后駕車的。還有的行人不走人行道,不看紅綠燈,在大街上左避右閃,大搖大擺地穿行。人們都懷著僥幸的心理,挑戰著交通規則。直到發生意外,才去追悔莫及,可惜,太晚了。
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而且生命并不只屬于我們,還屬于我們的家人和朋友。珍愛生命并不難,只要遵守交通規則,不把交通規則當兒戲,我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故是能避免的`,不幸與災難也會越來越少。
心理教育作文 篇3
中學時期是中學生身心發展變化的關鍵時期,對他們的教育,比起其它階段的教育更具有特殊的意義。在這個時期,正確而及時地對他們進行教育,教他們學習如何做人,懂得如何做人,就是促進他們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時期。因此,要做好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教學的本質是教師價值引導和學生自主構建的辯證統一。教師角色的轉變主要在于創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心理環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動獲得新知識,并在認識發展中得到輕松、愉悅的成功的情感體驗,從而促進學生的社會化成長。傳統教育只關心學生的知識學習,忽視了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內心體驗、個性差異和創造性培養。教師因此要樹立現代教育觀念,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教育的整體范疇,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由傳統的支配者、控制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由重智育培養轉變為德、智、體、美、勞并重的綜合素質培養。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當知識的傳授者、團體的領導者、家長的代理人、親密的朋友、心理輔導者等諸多角色,而扮演好每種角色都對教師心理產生巨大的壓力,教師自身的心理素質不僅對教師本人和工作生活帶來影響,而且也會嚴重影響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如果教師在工作中情緒消極、焦慮、緊張、沮喪壓抑,就極容易引起學生的情緒波動。除此之外,教師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理論知識與技能,按照青少年成長的心理特征,既要發展學生的智力因素,又要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這對廣大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加強自身建設,以適應素質教育及新課改對教師的要求。
農村一部分家長文化層次低、觀念陳舊,只單純注重子女的學習成績,不關心成績之外的東西,更不明確自己孩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實際狀況,無法準確地為子女的成才設計出切合實際的奮斗目標。對此,學校應設法為家長創造條件,進行不定期的理論輔導和專題講座,在條件容許時邀請教育專業教師和心理學教師為這些家長進行指導和培訓,還可以舉行家長會、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討論會,引導和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努力改善家庭育人環境,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而家長要學會以良好的行為、正確的方式、和諧的氣氛去影響子女,為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長創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
總之,要實現教育的全面發展,離不開社會、家庭、學校的同心協作、互相支持和共同進步。努力營造良好的家庭、學校育人環境,轉變教育觀念,以學生為主體,才能實現青少年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推薦】心理教育作文三篇】相關文章:
【推薦】心理教育作文4篇03-09
【推薦】心理教育作文3篇03-07
【推薦】心理教育作文四篇03-05
心理教育作文6篇03-09
心理教育作文九篇03-07
心理教育作文四篇03-06
心理教育作文五篇03-05
心理教育作文7篇03-05
心理教育作文八篇03-03
心理教育作文4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