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作文大全(5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理教育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理教育作文 篇1
11月x日,有幸參加了中心學校舉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專家報告會”。報告會上,陳教授就班級心理輔導活動課的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結合大量案例做了精辟分析。專家的報告深入淺出,理念新穎、實用性強,深深地吸引了與會人員。下面淺談幾點體會:
一、教師應具備健康的心理
十九世紀德國資產階級教育第斯多惠說:“教師本人是學校里最重要的師表,是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學生最活生生的榜樣”,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斷言:“人只有用人來建樹”,教師要塑造青少年的靈魂,必須首先具有健康高尚的心靈,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榜樣。而教師良好的道德修養是以良好的`個性心理狀態為依據的,因此,教師要塑造學生健康的靈魂,必須首先具有健康的心理狀態。
健康的老師才能教出健康的學生,教師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極大,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一個心理健康的老師,思維活躍、精神飽滿、情緒積極,有耐心、愛心,包容心,對于孩子的錯誤予以客觀的看待,而心里有問題的教師往往心煩意亂、情緒波動較大,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對于孩子的錯誤往往不能客觀的看待,極易出現偏激的行為,輕則影響師生關系,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現代高速發展充滿競爭的社會,素質教育對教師的要求更高,社會輿論對教育的過分關注,使教師教育壓力更大。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對重重壓力教師極易產生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因此,教師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樂于為工作奉獻,并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潛能。
二、開展扎實有效的心理輔導
教師的天職就是“教書育人”,對待問題學生更應該盡心盡責,針對特殊學生的特點,應有側重地選擇團體輔導的主題。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通過一系列的團體輔導活動,不僅讓全體學生獲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關知識,也拉近了同學間、師生間的距離,融洽了師生關系。
在考慮學生一般心理規律的同時,也要對暴露出來的個別學生的個別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幫助。在對學生的個別輔導中,一方面通過心理輔導室兼職心理教師的個別咨詢輔導,另一方面也要進行個別談心與輔導。通過學校開通的心理咨詢箱,打通教師和學生的心理通道,及時了解學生的真實思想,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惑。
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同時提高學生思想修養水平,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是一個同步實施的過程。它對學生高尚品質、人格和情操的形成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同時也會影響智力發展。我們將盡心盡力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
心理教育作文 篇2
作文是客觀生活在作者頭腦中的反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鏡子”。這一特點決定了作文在心理教育滲透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面對知識社會和學習社會所帶來的巨大變革,國際21世紀委員會提出了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學會求知、學會共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其中學會做人是教育和學習的根本目標。做一個獨立自主、勇于創新、開拓進取、有責任感、人格完善的人,即全面和諧發展的人,是21世紀教育所關注的核心目標。
“以人為本的作文教學范式”觀點的提出,著手于學生現狀,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對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學會做人,學會共處,學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導向作用。強調寫作教學要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從生活中獲取寫作素材,使學生有話可說;還要啟迪悟性,引導學生感悟社會、人生、自然及文學、藝術、現代科技,激發學生的情感和靈性,使學生有話要說。注意學生的心理特征,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拓展學生的視野,力求體現"使生活成為作文的內容,使作文成為生活的載體"這一理念。
學作文就是要使學生鑄造自己健全的人格,使自己成為符合社會需要,時代需要的人。為此,教師要努力使學生作文過程中成為學生思想品德內化的過程。以教學藝術為支撐,引導學生把做人轉化成自己的心理需求。
一、兒童作文心理發展。
按照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兒童心理與所有其他事物一樣,其發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內部,在于兒童心理的內部矛盾,這個內部矛盾也就是兒童心理不斷向前發展的動力。在兒童作文心理的內部矛盾中,代表著舊的、比較穩定一面的原有作文心理結構和水平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是包含復雜構造的多種心理因素的總和。它大致由下列成分組成:1。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等各種作文心理能力的發展水平;2。語文知識、寫作知識的水平,語言理解、表達能力的水平;3。興趣、愛好、情感、意志、習慣等非認知因素的水平;4。生理、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征及表現;5。注意力、心境、態度等當時的心理狀態。
原有的作文心理結構與水平既有積極的因素,又存在著不足的、或有待發展的一面。兒童作文心理內部矛盾的另一方面--兒童在實踐中產生的種種作文新需要,在兒童的心理發展中,則是經常代表著新的、比較活躍的一面的。兒童的作文需要通常是由社會和教育對兒童的要求轉化而來的。這種需要是多層面的,它主要有--完成學習任務、避免作文不合格或作文成績下降威脅的需要;渴望同父母、老師、伙伴交流見聞感受的需要;完成集體交給自己匯報、總結、調查等任務的需要;希望自己作文成功,使自己的才能得到他人公正的評價和稱贊,獲得同伴尊敬的需要等等。
二、通過作文教育來促進兒童心理健康發展。
葉圣陶先生說:"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歇。"葉老的話形象地說明了生活與作文的關系。我們要抓好作文訓練這個"流"就必須抓好生活這個"源"。所謂"生活"包括的面是很廣的。讓學生觀察大自然是生活;讓學生接觸社會,與各種人打交道是生活,帶學生參加各種班隊活動也是生活?傊,我們應當把作文訓練的觸角伸向學生的每一個角落。讓學生在生活中長知識、受教育、得到啟發,用情感的波瀾、生活的需要,激起他傾吐的欲望。
我們力主提倡學生"真實地做人,真實地思想。"學生在寫作的'艱苦勞動中,要隨心所欲,愛寫什么,就寫什么,只要是積極奮進,健康向上的,都可以大寫特寫。陽光明媚,春風輕拂可以寫,電閃雷鳴,風雨交加也可以寫,一草一木,一顰一笑,一俯一仰,凡人凡事都可以寫。整個寫作過程中,應該要積要參與作者的感情體驗,做到感同身受,撞擊出心靈的火花。讓一個活生生的人寫出他自然而然的內心噴涌而出的生活感受來。
培養學生審美觀,通過感知陶冶學生情操。教育學生要寫好作文,必須做好人。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習良好的道德是不可忽視的內容。把國情、養成教育同作文有機聯系,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審美教育,使學生認識大自然和社會發展中美的潛力,不斷鞭策自已創造價值的事。讓學生在作文的構思中悟出真、善、丑惡,捕捉生活中的靈感在作文中,使作文不空假,寫出自己獨特的東西,從而突出作文的個性。
通過作文教學來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心理學認為,人的意志可以調節人的內外活動,它會推動一個人去達到一定的目的或排除與目的相矛盾的愿望與行動。小學生身心正處于幼稚和半幼稚狀態,意志力的培養十分重要。在作文中,要培養學生的恒心。要讓學生認識到寫作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在認真觀察、長期練筆,特別是通過反復修改自己的文章來不斷克服困難,增強耐挫力才能提高。由此可見,學生意志力的發展是要建立在自覺性、堅持性和自制力的基礎上的。那么,頑強而不急于求成,堅忍不拔而知難而退,持之以恒而又不一暴十寒等優秀品質就會逐漸養成。這將使學生在其他學科的學習和今后人生道路上終身受益。
堅持寫好日記是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徑。寫好日記是學生心理健康的必經之途。學生學好心理日記,讓學生在日記中宣泄心中的喜怒哀樂,遷移情緒和升華感情,有助于克服心理狀態。完善自我,從而逐漸形成健康心理。同時,也可通過日記這篇反映學生的心理活動的“窗口”,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為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依據。
心理教育作文 篇3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育和教學過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動現象,及其產生和變化規律的心理學分支。它是一門介于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之間的邊緣學科。教育心理學主要關心以下兩個方面:理解教與學的過程和發展促進這一過程的方法。主要說明在教育教學條件下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及其應用。它的研究也對教育學的理論發展起重要作用。這本書從對新手與專家的教學方法的比較帶我們進入了對教學的科學性與藝術性的探討。
讓我們從宏觀上了解到教學過程的四種變量(教學內容、學生特點、教師特點、教學環境),三種過程(學習過程、教學過程、評價/反思過程)。 在微觀上,教學過程又包括確定教學目標 考慮學習過程的特點(學習/動機原理、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原理、教師特點、課堂環境),執行教學過程,評價和反思過程。美國《心理學年鑒》綜合各方面比較一致的意見,認為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任務和對象應包括八個項目:教育評評價和測量;兒童發展的特點;特殊兒童及其教育;有關學習心理學的教育方法;特殊學科的學習;學習輔導和心理健康;教師人事和促成學習的教師行為;教育心理學的方法。觀察法是教育心理學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觀察的.實施是在班級集體的活動中或在個別交談中進行的,可以對外部的活動和表現進行觀察,也可對受教育者的心理反應進行觀察或對學生的書面材料進行分析。
其實我覺得教育心理學應該是每個老師都要學習的課程。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在影響著周圍的人,也同樣受周圍人影響。利用教育心理學的方法,能讓你周圍的人被你好的言行所同化,而你也會在與周圍的人交流過程中吸取他們好的經驗,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利用《教育心理學》帶給我們的知識,我們能夠更加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學生,大大提高各位老師的效率,減輕各位老師的工作壓力。《教育心理學》,一本好書,與大家分享。
心理教育作文 篇4
我們上了很多節心理課,但是這節課是從此以來最有趣的心理課。
首先老師給我們看一張圖片,這個圖片是鉆頭,老師問:“可以做什么?”有的同學說可以蓋房子,有的同學說拿鉆頭打人,我們哈哈大笑起來。
老師給我們又看了第二張圖片,這個圖片是報紙,老師問:“那么它有什么用途?”一個同學說可以當書皮,另一個同學說可以做筆帽等等。最后老師說:“一班同學真聰明,但是沒有我聰明!边@時老師給我們看了一張圖片,圖片上畫著用報紙做的筆筒。
漸漸地已經過了很長時間。最后老師教我們如何算出自己的名字值多少錢。老師首先說:“把你的名字用英語寫下來。”這時我們便拿出一張紙開始寫,寫完了老師說:“一共有26個字母,a是1元,b是2元,c是3元……z是26元!蔽覀兙烷_始數。頓時熱鬧起來。最后我們算完大家都比誰的.名字最值錢。正在我們比得高興的時候,下課鈴響了。老師說:“安靜!”我們安靜了下來。我多希望多開展些這樣的有趣的課堂。
心理教育作文 篇5
心理健康是人類思想的關鍵,如果心里不健康就會做出一些不正常的事情。我來講一個小故事吧。
一天,一個患有癌癥的人去檢查身體,另一個沒有患病的.人也去檢查身體。體檢報告出來了,由于病人太多醫生把體檢報告弄錯了,那個沒病的人看到報告十分傷心,而有患病的人相反,很開心。沒病的人每天生活在痛苦里,不知道哪天會死去,所以提心吊膽的;加邪┎〉娜嗣刻焐钤诳鞓分。一年之后他們過來復檢,沒病的人真的患了疾病,而本來有病的人卻好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心理健康真的很重要。心理健康了什么事都能解決。
【心理教育作文】相關文章:
心理教育作文11-03
學生心理教育作文01-28
心理教育作文(精品)08-11
心理教育作文【優】07-27
【精選】心理教育作文3篇03-12
心理教育作文9篇03-13
精選心理教育作文4篇03-03
心理教育作文四篇03-06
精選心理教育作文3篇03-03
心理教育作文3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