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十大習俗

時間:2025-02-07 17:24:53 賽賽 習俗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元宵節的十大習俗

  元宵節,亦稱為上元節、小正月、元夕、小年或燈節,時間是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下面應屆畢業生網為你整理了元宵節的十大習俗,僅供參考。

元宵節的十大習俗

  元宵節的十大習俗

  1.元宵節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俗,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份風味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俗語有句話叫和氣生財。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團圓對于一個完整的家庭來講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節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元宵節“送花燈”

  “送花燈”簡稱為“送燈”,其實質意義就是送孩兒燈。即在元宵節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表示希望女兒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愿女兒孕期平安。

  3.元宵節耍龍燈

  龍是中華的圖騰,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龍燈,載歌載舞的喜氣氛圍,流傳于很多的地方。

  4.元宵節舞獅子

  舞獅,又稱“獅子舞”、“獅燈”、“舞獅子”,多在年節和喜慶活動中表演。獅子在中國人心目中為瑞獸,象征著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托著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愿。

  5.元宵節猜燈謎

  每逢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今年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的內容。

  6.元宵節踩高蹺

  高蹺會一般由群眾自發串連組織起來的。正月十一、十二開始踩街,寓意告知人們在眾多的民間花會中,今年掛個號。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結束。

  7.元宵節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8.元宵節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夜婦女相約出游,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9.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占卜蠶桑,并占眾事。每到迎紫姑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與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真實地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10.逐鼠

  逐鼠在農歷的正月十五舉行。養蠶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墻角、邊放嘴里還邊念念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傳說這樣做,本年的老鼠就不會吃蠶寶寶。

  元宵節的習俗

  吃元宵

  吃元宵是最有代表性的習俗之一了,每逢元宵節各種餡料的元宵都是大熱門。在古代元宵比較單一,現在的元宵有豆沙餡兒、芝麻餡兒、果仁餡兒、甜的咸的應有盡有。烹飪方法也不再是單一的水煮,大家可以油炸、煎炒等等。吃元宵象征著一家人團團圓圓,對農歷新的一年也是美好寄望。

  猜燈謎

  猜燈謎我們提到過,從古流傳至今。在元宵節當天,很多地區的主街道會點亮燈籠,掛上準備好的燈謎條等大家去猜。各種謎語對應著各類獎品,猜對了快樂加倍,猜錯了也能樂呵一段時間。

  看燈展

  元宵節的夜晚是絢麗且熱鬧的,每逢正月十五,鬧花燈看燈展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從西漢開始就傳承到現在了呢。到了正月十五,大街小巷都會掛滿燈籠,各種形狀各種顏色的燈籠裝扮整天大街。有小朋友喜歡的動物,也有大人們嘆為觀止的宮燈等等。

  舞獅子

  舞獅子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在很多的節日活動中都能見到,元宵節自然也不例外。從唐朝開始,舞獅子這一絕活就延續至今,兩個人藏在獅子服里,利用手腳優勢來進行配合,給群眾們奉獻了一場又一場的精彩表演。

  元宵節簡介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元宵節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源于民間開燈祈福古俗。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全國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燈習俗的興起也與佛教東傳有關,唐朝時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于是遍布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

  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游龍燈、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元宵節的美好寓意

  1、元宵節舞獅子,象征著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托著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愿。

  2、元宵節楊枝插門,寓意著陽能的生發。

  3、元宵佳節,全家人在一起吃湯圓,“湯圓”與“團圓”字音相近,象征著團團圓圓,和睦相處。

  4、元宵節有很多信仰活動,祈求神靈保佑。象征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愿望。

  5、元宵節可以說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古代元宵節由于開禁,人流如織,男女相遇,易于產生愛情。千百年來,在元宵節上演的兩情相悅的愛情故事,舉不勝舉。

  6、元宵節的文化價值在于它是全民的狂歡節,人人參與,樂在其中。

  7、元宵節到來時,節日經濟被攪熱。

【元宵節的十大習俗】相關文章:

元宵節習俗02-24

家鄉元宵節的習俗03-21

元宵節各地習俗02-27

元宵節習俗作文04-26

元宵節的來歷與習俗02-22

元宵節習俗的作文07-26

元宵節習俗作文01-04

元宵節的習俗作文最新06-19

元宵節習俗初中作文10-16

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06-2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在线观看国产激情麻豆 | 日韩欧美一级一中文字幕 | 色窝窝播放视频在线观看 | 色偷偷91综合久久噜噜噜 | 色多多视频在线导航 |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