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習俗作文(10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過年習俗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過年習俗作文1
說到過年的習俗,我想不用我多說,大家都知道有哪些吧:炸油饃,熬年夜,吃餃子,拜年。不過呢,不同的地方,過年的習俗也不一樣,就讓我給你講講我外婆家過年的習俗吧!
外婆家位于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那里的過年習俗與咱西峽的習俗大不相同,我就隨便挑兩件給你講講吧!
1、包包子
說到炸油饃,大家肯定很清楚,是"二十六,炸油饃",而外婆家是"二十六,包包子"。在外婆家過年,就不是吃油饃,而是吃包子了。另外,就是在包包子的時候,全家人要坐成三桌包包子:小孩一桌,女性一桌,男性一桌。全部坐好之后,就可以包包子了。我先拿起一張米面團放到左手上,右手拿著勺子,從餡盆中挖出一點餡,放至米面團中間,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餡包起來,捏出一個形狀,我的第一個包子包好了。之后,我繼續照這樣的方法包,直到所有米面團全部包完為止。
2、沙公沙婆
說到沙公沙婆,這便是外婆家過年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大年三十的上午,拿著祭品,去沙公沙婆廟祭拜,祭品中有:紅鯉魚,雞,酒,豬肉,大蔥,鞭炮,香紙,香火。而且每樣東西上面都蓋有一張紅紙,至于為什么,那我就不知道了。祭拜的步驟是:1、先把祭品放至相對應的位置;2、點燃香火,拜上三拜;3、把香紙點燃,燒上一沓,4、放兩掛鞭炮。等這些步驟一一做完后,便可以回家了。
我外婆家的過年習俗是不是和咱西峽的不一樣呢?
過年習俗作文2
無論是什么節日,應該都有一些習俗吧,正因為這些習俗,我們才感受到了節日的美好。
吃餃子
今天是過年的前一天除夕,媽媽正在包餃子,先是搟幾個圓形餅,然后把餃子餡放進去,再用手把餃子皮給捏好,這樣就可以下鍋了。我也想學一下,不過包了幾個都歪歪扭扭的,什么也不像。餃子煮熟后,我們一家其樂融融的吃起了餃子,享受著我們勞動的收獲。我想干什么都會有困難,但只要我們認真努力,就會有好的結果,我以后會更加努力。
貼對聯
春節早晨,我正在睡覺,忽然把爸爸我叫起來,告訴我起床幫他貼對聯,我只好勉強答應了。貼對聯時,爸爸讓我按著對聯,他負責把對聯用膠帶粘起來。對聯可真難貼,我才貼了一個就不想干了,我心想什么對聯,貼一次就行了,干嘛年年貼,真是累死人了,我把我的想法告訴了爸爸,爸爸告訴我這是人們過年的習俗,這樣才稱得上過年。
放煙花
春節傍晚時就已經有人開始放煙花了,不過人還很少,煙花也不多,過了一會兒,人就多了起來,煙花也多了,顏色絢麗多彩,有藍色的,有銀色的,有紅色的等等。許多人都出來了,我也不例外。煙花中最美麗的就數藍色的了,藍色的煙花點燃時,天空猛地一藍,真是漂亮極了!煙花放了許久,真是震耳欲聾,等煙花放完之后,人們還遲遲不肯離開,沉醉在其中。
過年是我們的節日,它的習俗是流傳很久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尊重過年的習俗。
過年習俗作文3
我的家鄉在廣西北流,按照我們的家鄉的習俗。過春節從臘月十二的年夜就開始了。
小年夜這天,人們要包粽子,還要做年糕。第二件事是上街買鞭炮和玩具,貼近除夕就去買年畫了。
到了除夕可真熱鬧!家家戶戶趕做年菜,貼對聯。掛燈籠。掛年畫等。男女老少穿起了漂漂亮亮的衣服。家家燈火通明,鞭炮和煙花徹夜不絕,出門在外的人們還要守歲。
大年初一更熱鬧,一早,人們走出家門,到親戚或朋友家去拜年。同時,風景區。游樂園。網吧等也更熱鬧了。大人小孩特別喜歡去游玩。
元宵一到,更是最熱鬧的時候。除夕很熱鬧,可是沒月光,元宵呢,恰好是明月當空。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燈火通明,家家的燈籠不一樣,有的是波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紙燈。宮燈,還有的燈籠里面有叮當作響的小鈴鐺呢。外面有燈,家中也有燈,走馬燈。紗燈。冰燈除了看漂亮的花燈,人們還會吃湯圓,湯圓有用紅豆沙做的。有的用花生做的。還有的用芝麻做的。吃元宵飯,人們預示新的一年快樂吉祥。
一眨眼到了正月16日,春節就結束了。人們又開始了往常的生活。
過年習俗作文4
“寒”是十月,“冬”是十一月,“臘”是十二月,所謂“寒冬臘月”說的就是這三個月。到了臘月人們就開始為春節做準備了,從小年到除夕每一天都是一個習俗。要做的事情還真多,如:貼春聯,包餃子,放鞭炮等等。要做這么多事情真是讓我頭暈眼花,但有一句話一直鼓勵著我“過年準備好,春節無煩惱!”
有一次爸爸正在貼春聯,我發現爸爸把福字貼反了,我連忙說:“貼錯了,貼錯了!”爸爸微笑著說:“沒貼錯,因為“福”字倒了,說明福氣就到了。”我好奇地問爸爸:“為什么要貼春聯?”爸爸給我講了一個關于“年”的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猛獸叫“年”,他住在深海底。每到除夕的晚上這個“年”獸就出來吃人,作亂人間。有一年,天上的一位神仙來了,拿著鞭炮穿著紅衣,把“年”獸給嚇跑了。原來“年”獸怕紅、怕聲、怕光呀!從此每年除夕家家戶戶就貼春聯,放鞭炮,一整晚燈火通明的守歲。這個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成了我們中國最隆重的習俗。
聽了爸爸的講解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每一個習俗背后都有一個傳說呀,這里面還藏著這么多的知識呢!
過年習俗作文5
我們終于等到了夢寐以求得春節了。
這里得街道上車水馬龍,兩旁得路燈桿上都掛上了大大得紅燈籠。
廣場里園丁們把五彩得鮮花擺成了各種各樣得形狀,最多得當然是羊了,因為今年是羊年嘛!晚上得時候樹上得霓虹燈就會像星星一樣閃耀著,又是一道亮麗得風景線。
車站里人上人海,大家都拿著大包小包準備回家和親人團聚,每個人臉上都露出燦爛得笑容。
菜市場里四處都是喧鬧聲,人們不停地買著這些新鮮得菜,大袋小袋得拎回家,給家人燒一頓難忘得年夜飯。老板們個個忙忙碌碌地賣菜,大把大把得錢數都數不及,高興地嘴都合不攏,要是天天過年就好了!
老人們也很高興,他們又可以見到自己得兒女了。
但最高興得當然數我們小朋友們,我們放松地心情去吃,去玩,去旅行,還可以穿上漂亮得新衣服去做客,還有壓歲錢可拿了!
家家戶戶得大門上都貼上了新對聯,家里都打掃地干干凈凈,迎接新得一年得到來。
過年了,一切都沉浸在歡聲笑語中……
過年習俗作文6
俗話說得好:“中國文化,博大精神”!確實是這樣得。從中國得傳統節日里就可以看出那種精神!
“春節”是每年都會過得節日,也是大家喜歡過得節日。因為每年春節大家都會聚集在一起,熱熱鬧鬧得吃上一頓年夜飯。這只是其中得一部分,晚上還有更好得春節晚會。
春節也是有許多習俗得,下面我給大家簡單得介紹幾種。
第一種:貼春聯。這是春節必定要做得事。春聯由上聯、下聯、橫批三部分組成,對聯上、下字數相同,橫批均為四個字。如果你得腦袋夠豐富,自己也可以創造噢!
第二種:貼福字。這就是個十分有趣得字。一般貼福字都是正這貼,而許多家都是倒這貼,據說這里隱藏得意思是“福倒了(福到了)”就這樣,它也是重要得環節。
第三種,也是最重要得一種:吃餃子。這就是全家人都喜歡得事,光包餃子可不行,還要在餃子里放入特殊得東西,例如:硬幣、花生、棗等。每種食材都蘊含不同得意思,也讓家人在吃餃子得時候分享自己得喜悅!
“春節”得習俗還有好多,我就介紹到這里,希望大家馬到成功、心想事成!
過年習俗作文7
新的一年又來到了,而今年的我們,是在松口過的年,在這里,我們和舅舅舅媽一家還有公公婆婆一起告別20xx,迎接20xx。
年三十的晚上,每家每戶都在家里聽著春晚,看著手機搶紅包,一大家子其樂融融的在一起,很有過年的味道。俗話說:煙花炮竹迎新年。從晚上六七點開始,就陸陸續續的會有人放煙花,絢麗的煙花在空中綻放,大家都站在家門口欣賞著這美麗的“煙花秀”。
緊接著,到了十一二點,就輪到鞭炮的表演了,大家都十分有秩序,就像互相約定好了似的,你放完了我放,我放完了就他放……鞭炮們不間斷的演奏著屬于它們的樂曲,一直到十二點的鐘聲敲響后才肯結束。( )
第二天早早,鞭炮樂手們也不肯放棄這個好機會,六七點開始,它們就像鬧鐘一樣,叫你起床,迎來20xx嶄新的第一天。
如果你們問,在松口,大年初一最具象征性的是什么?那當然要數每家每戶門前的“紅地毯”了,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放完的鞭炮,像一大堆小蟲子似的趴在門口,就像鋪在地上的紅地毯。
松口過年的習俗是不是很有趣?
過年習俗作文8
以前我只是圖個開心過習俗,并不知道過習俗是要干什么,為什么有這個習俗;今年,我終于明白了。
以前,古代帝王繼位,為了顯示“天子”得權威,自立歷法,因此歷代元旦月日都不一致。漢武帝繼位,決定重修立法,使之統一。今日我們所采用得歷法是漢武帝以后,經過多個朝代修定得。所以農歷二月二十三日是灶神升天得日子。
今年得農歷二月十三日,也就是灶神上天言好事得那一天,我、哥哥、爸爸和媽媽一起在廚房為灶神做好吃得。這次我們用得不是煤火,而是液化氣、電磁爐。哥哥負責揉面,我負責搟面,爸爸和媽媽負責把這些面“變”成灶神最愛吃得“火燒”。不一會兒,所有得面都讓我們“變”成了“火燒”,我們便把火燒分成四份,兩份讓天帝吃,一份讓土地爺爺吃,剩下得一份讓灶神吃。媽媽在每個神仙前面得土杯里插進三根點燃得香,并向他們說了許多祝福我們得話。隨后我在灶神面前隱約看見了灶神得一縷青煙飛上了天。
我相信灶神會在天上說我們得好話得,只有灶神說好事,下界才能保平安。
過年習俗作文9
在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曰——春節,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春聯,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是最快樂的曰子。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爭了個第一,因為極想聞聞那香氣撲鼻的爆竹煙味兒。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聲音真大,四處飛濺,仿佛要把每一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戶,一陣陣爆竹聲接連不斷,噼里啪啦的,熱鬧非凡。吃過餃子后,我們一家人就去給各位長輩拜年了,我們小孩子最開心的就是收到壓歲錢了。
中午是豐盛的團圓飯。下午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街上玩,在街上點燃的爆竹在地上開出了美麗的花,漂亮極了,袋里裝著長輩們給的壓歲錢,甭提多高興了。今天的小鳥也出來湊熱鬧,大概它們心里也很高興吧。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樣樣俱全。看到的大多數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有的三五成群的在放鞭炮,有的在吃炒涼粉,有的在買來的白石膏存錢罐上涂顏色,有的在游樂場里開心地玩耍……我還看見有的在賣氣球、手*、跳繩、鞭炮,有的在賣小吃、點心、水果,吃的玩的樣樣俱全,真是無奇不有。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飽眼福二飽口福了。最為幸運的是那些賣主了,今天可是生意興隆啰!
真心希望今天全國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樂樂,沒有煩惱。
過年習俗作文10
春節是我國得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里,不同得地區有不同得習俗。
我得老家就有一個習俗:干什么事不能說“完了”,而要有“好了、滿了、圓了”。比如包完餃子不能說“包完了”,得說“包好了”或“包滿了”;吃完飯得說“吃好了”或“吃飽了”。我在想,那要是違背了這一條習俗會怎么樣呢?
大年三十,為了避嫌爺奶得忌諱,爸媽特意交待我不要亂說不吉利得話。吃餃子時,我想:“假如吃完餃子說‘吃完了’會怎么樣?會被訓斥幾句?會不讓拿壓歲錢?還是會怎樣?”一個個問號從我腦子里“蹦”出來,環繞著。“對了,就這樣!”一個鬼點子從我腦海里跳出。我吃過飯,故意說了聲:“吃完了。”旁邊依就是吃飯聲。突然,爸爸意味深長地抬起頭,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然后又意味深長地在我背上不輕不重地打了一巴掌,我悻悻地走開了。
這就是我說話給我得教訓。
“完”在字典里得意思是“盡,沒有了”,誰想在新得一年剛開始得時候就過完了呢?所以這一習俗也是人們想在新得一年里祈求幸福美好得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