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節的來歷和習俗

時間:2023-06-16 15:32:09 賽賽 習俗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乞巧節的來歷和習俗

  乞巧,是漢族的傳統節日,又叫“乞巧節”、“七夕節”、“七巧節”或“七姐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乞巧節的來歷和習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乞巧節的來歷和習俗

  乞巧節的來歷

  七月初七日為七夕節,亦稱“乞巧節”、“少女節”、“情人節”。

  七夕節,主要是慶賀天上牛郎與織女的一年一會。來源于神話故事,民間習慣稱為天河配。

  依照七夕節天上牛郎、織女相會的情節,山西民間有扎像慶賀之俗,就是在街頭巷口用樹枝等物扎成一對青年男女像,代表牛郎、織女相會。在像前敬獻瓜果桃李以示祝賀。星漢燦爛之際,如果看到天河中有奕奕正白氣,閃耀著五色的光芒,就被認為是牛郎織女相見的征兆。舊時此刻要下拜,乞求牛郎、織女恩賜。據說牛郎織女是勤勞的化身,所以跪拜者求農求織求婚均可。求金求銀求暴利則要適得其反。一人只能乞求一事,求多則不靈。在吉祥征兆面前,連續三年誠心誠意乞求一事,則必然應驗。山西氣候,七夕前后多降雨,能夠連續三年乞求一事當屬不易。民間傳說,七夕節如果天上降雨,就是牛郎織女哭訴衷腸,預兆著夫妻和睦,家庭興旺。

  七夕節里,姑娘媳婦還有許多向織女討教手藝的活動,稱為乞巧。

  晉南地區習慣用當年產的新麥秸編成一座橋,配以牛郎、織女,男孩、女孩、老牛、喜鵲等編織物,置放案頭;蚴怯貌噬,剪成上述景物,貼在墻上。祈禱后,拿七根繡花針,用彩色線來穿針孔,能夠一次順利穿過七個針孔者就被認為乞得了巧。

  曲沃縣盛行男、女孩童以星星草、香節投水乞巧。

  晉北地區習慣白天在院里曬一盆水,因微塵飄落,盆水的表面形成了一層薄薄的膜。將繡花針涂油以后,輕輕放置水面,能夠飄浮者則被認為是乞得了巧。

  晉西北地區是在盆水中放置豆芽,將節前生好的豆芽,放置水面。在陽光照耀下,經過盆水的折射,水底倒影會顯示出各種動態,或蜈蚣、或水蛇、或水狗、小雞。倒影顯得越復雜越逼真,意喻藝巧越多。

  晉東南地區女孩子,七夕節要逮一只吐絲的蜘蛛,圈在匣子里。第二天觀察蜘蛛的結網疏密狀況,越密乞巧越多。

  與少女一樣,少男在七夕節也要向牛郎討教耕耘本領。

  晉南地區,習慣在木板或石板上覆土,土上制作茅屋小景,屋旁作成田園。田地中種粟生苗,稱之為“谷板”。

  晉北地區習慣將小麥及各種豆類用水浸泡,促其生芽。七夕節,用彩線纏芽,稱之為“種生”。

  晉西北牧童要為耕牛編戴花環,稱為“老牛過生日”。

  晉東南流傳有夜深人靜,躺在葡萄架下偷聽牛郎、織女說悄悄話的說法。

  七夕節,民間喜用白面或糕面加油、糖、蜜做成各種糖果,稱為巧食。山西境內,家家要吃西瓜,喜歡在西瓜上刻畫花紋圖案,稱為“花瓜”。

  乞巧節的習俗

  習俗一:喜蛛應巧

  這種乞巧的習俗出現略晚于“穿針乞巧”,但卻是大人小孩兒都喜聞樂見的乞巧方式。五代時的王仁裕在《開元天寶遺事》中說:“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蓖ǔ4蠹視崆昂芫萌ナ屑险乙恢粷M意的盒子,用它來裝蜘蛛,有的是簡單的木盒,有的則雕工繁復精美,都是為了討個好彩頭。

  習俗二:拜織女

  “拜織女”純粹是少女和少婦們要參與的習俗,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的朋友或鄰里約好聯合舉辦,在月光下擺一張桌子,桌上放些茶、酒、水果、五子等祭品,再加上幾朵鮮花插在瓶子里,花前放一只小香爐。等大家沐浴停當來到舉辦人的家里,在案前焚香禮拜后,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著織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少女們多半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少婦們則祈愿早生貴子。

  習俗三:防病去火

  七夕佳節有抓藥焚香的習俗,人們常用松柏等入藥配方,甚至還主張用松實、柏子、荷葉一起輔佐,并稱它們為長生不老的仙藥,認為久食松子健身心,滋潤皮膚,延年益壽。就像《玉楸藥解》中記載的:“松柏潤肺止咳,滑腸通便,開關逐痹,澤膚榮毛!碑敃r還把祛濕辟邪作為七夕全家人都要做的事,由男丁去抓藥,女孩子縫制出一個個漂亮香囊,再由長輩配好草藥放入香囊,分發給家中各人。

  乞巧節的習俗:

  七姐會

  姑娘們湊錢集資組成“七姐會”,七夕前三四個月,“七姐會”就開始籌備過節所需要的用品。姑娘們用彩紙、米粒、芝麻、瓜籽等材料制作成微型花朵、器皿、人物等各種精美細致的小工藝品。到了農歷六月,還將谷種、綠豆放入瓷碗浸泡發芽,制作成作“拜仙禾”和“拜神菜”,供“擺七娘”用。

  擺七娘

  七月初六晚上,姑娘們各自在家門前或廳堂中擺設八仙桌,插上香燭,點起最好的檀香,將親手制作的手工藝品配上古董珍玩、鮮花時果和胭脂紅粉一起擺設陳列,供人參觀欣賞,這就是“擺七娘”。

  睇七娘

  從七月初六開始一連三晚,本地或四鄉群眾便前往姑娘們家里參觀姑娘們的手藝,名曰:“睇七娘”。哪家“睇七娘”的人越多,哪家的姑娘就越體面。香霧繚繞中,男士們認真窺視各位姑娘的一舉一動,有中意的便在日后托媒人去說親。

  拜仙

  初六至初七一連兩晚,姑娘們靚妝艷服,焚香點燭,遙對星空跪拜,這便是“迎仙”。自三至五更,連拜七次,向織女祈求幸福美滿,稱為“拜仙”。

  乞巧

  拜仙后,姑娘們手執彩線登上繡樓,對著月光將絲線穿過針孔,名曰:“乞巧”。連穿七枚孔者叫得巧,否則叫輸巧。少女們在稀星朗月下,穿針引線暗卜未來。

  乞巧節介紹

  農歷七月初七晚稱為七夕,也稱為乞巧節。當晚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牽?椗牵呦σ郧皵等,皆竟夜經天,至陽升而始沒,故古人比之為人間夫妻,經年而一相會!讹L俗通》云:“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眰髡f牽?椗志犹旌觾砂叮磕昶咴鲁跗撸碎g喜鵲飛到天河搭成橋讓他們相會,謂之鵲橋。杜牧《七夕》詩云:“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币箾鋈缢,銀河清淺,牛女星輝,仰天閑臥而望,悠然自得遐思無限。《荊楚歲時記》云:“七月七日為牽?椗蹠,是夕,人家婦女結彩樓,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鍮石為針,陳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于瓜上,則以為符應!泵耖g傳說,是日午間,放一盆清水于院中,日中生膜,投針則浮?此嗅樣埃舫驶ú菪危阋詾榈昧饲桑瑒t喜笑顏開。

  還有傳說,當夜,在瓜棚豆架下,靜靜聆聽,可以聽見牽牛織女的情話。五代·和凝《宮詞》詩:“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嬪乞巧忙!笨磥砥蚯晒澰诠糯菋D女普遍的節日,無論是帝王之家或是百姓之家的婦女都在過。楊樸《七夕》詩:“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年年乞得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幾多!眴柎鹬獗阌行├悟}了。杜甫《牽?椗吩娫疲骸盃颗3龊游,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看來老先生是不相信這回事的,F在有人把七夕稱為中國情人節,恐怕有些不妥,一年才能見一次,而且還要喜鵲幫忙,情人們可能都不愿意過這個節吧?

【乞巧節的來歷和習俗】相關文章:

乞巧節的來歷01-27

有關乞巧節的作文:乞巧節的來歷01-27

冬至節的來歷和習俗「精選」01-30

乞巧節的來歷與傳說03-11

關于乞巧節的來歷01-27

關于乞巧節作文:乞巧節習俗01-27

慶祝乞巧節作文:乞巧的習俗08-05

中元節的來歷和習俗01-28

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12-2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人成在线天堂 | 亚洲午夜成人国产福利 |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无遮挡 | 日本一本区免费高清视频 | 五月天丁香婷婷激情综合 | 五月丁香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