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節日習俗作文合集五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節日習俗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節日習俗作文 篇1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發,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多,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著貼,媽媽告訴我,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么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于“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后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獲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仿佛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管他迷信不迷信!
節日習俗作文 篇2
不盡我們漢族有節日習俗,我們中國的蒙古族也有他們自己獨特的節日習俗。
蒙古族的新年也和我們一樣,很繁忙,農歷正月,大家都會穿新衣,互相拜賀,獻哈達、送禮品等,與此同時,你也會收到相應的禮品。
蒙古族的一年一度達慕大會也非常的莊重,這好比是傳統的體育比賽大會,多半是在每年七、八月,這個牲畜肥壯,秋高氣爽的黃金季節舉行的。人數繁多,可達十多萬人,那達慕大會起碼要舉行7——10天,在會上蒙古族的一些強悍的人會進行摔跤、賽馬、射箭。這三項比賽是蒙古族最為重視的三項比賽。蒙古族的摔跤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摔跤比賽時,他們也有固定的服裝,他們比賽是用淘汰制的方式,決出冠軍、亞軍、和第三名,分別授予榮譽稱號和獎品。賽馬分兩種:快馬賽和走馬賽、射箭則是蒙古族很古老的項目,也分兩種:騎射和步射兩種。他們的比賽也很公平,無論是哪一個民族與宗教信仰的人,都可以報名參加比賽,名額不限,想參加就可以參加,不過想要參加比賽,要先背熟規則,蒙古族的比賽和我們一樣,也是有規則的,如果犯規了,就要被淘汰。
中國的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鮮花都有自己獨特的節日習俗。
節日習俗作文 篇3
元宵節有很多很有趣的活動,放許愿燈、吃元宵,屬于這個節日的活動一結束,就表示過年也告一段落,大家要乖乖的工作和上學,期待明年新年的到來了。
我編了一個關于元宵節的傳說,大家聽聽看,我是不是很會說故事呢?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宇宙中有一個地方,名叫元宵島的地方,他們跟我們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非常的愛吃湯圓,不管早、中、晚餐都要吃湯圓,有趣的是,那里的湯圓都是飄在半空中,想吃多少都有,吃到你撐死為止。
有一天,有兩個小朋友阿元和阿宵,突然靈機一動,把要給國王的湯圓,拿去油炸,沒想到國王吃了后,居然說很好吃。
從今以后,人民都變成吃炸湯圓,并且紀念阿元和阿宵,所以把他們掛掉的那天取名為元宵。
你吃過炸湯圓嗎?試試看吧!那是阿元和阿宵發明的美食哦!
節日習俗作文 篇4
我家鄉的春節,大約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開始,小年,其實是大年的彩排,人們都慌神似的搶購過年必備的物品,如,蔬菜、水果、鮮肉等。
到了除夕,春節的高潮便到了。街上忽然涌現了許多“小賣部”,專門賺小孩子的錢,他們有的賣玩具槍,賣棉花糖,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小玩意,再我們這兒,這些都是新年的“特產”。
大年初一,小孩和老人都會起得很早,小孩是起床磕頭掙壓歲錢,老人呢,負責發放壓歲錢,可忙壞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了,蠻熱鬧的吧!
節日習俗作文 篇5
農歷三月十五是冀南漳衛河畔的廟會,熱鬧非凡,雖比不上南京夫子廟會那樣正統,北京城隍廟會那樣隆重,上海靜安寺廟會那樣肅穆,蘇州玄觀廟會那樣神奇,成都青年宮廟會那樣富有生氣,但在當地也算是首屈一指的廟會了。
這廟會的歷史和由來源遠流長。相傳,在衛運河岸一個極普通的村莊里有一女子,聰慧賢良,專為百姓解憂排難,成了當地傳誦和擁戴的“奶奶”。后來,人們為了永遠紀念她,就在河的堤坎上建一奶奶廟。據說,當時的廟會很隆重,可惜現在看不到那樣的景觀了。以前,廟堂的建筑莊重古雅,房脊抬梁堅固如磐,四棱上線,雙檀雙掛,飛檐拱脊,整個廟宇巍峨通靈,氣勢恢宏。院內松柏蒼勁,椿槐古拙,古色古香,四周翠柳依依,紫藤攀援,枝繁葉茂,郁郁蔥蔥。廟內,側臥正堂的奶奶,眉清目秀,雍容華貴,形象動人,殷重慈祥,呼之欲應。身邊簇擁著善男信女,空懸絲綢燈盞,額前擺著豐盛的貢品。胸前橫著“治病救人”、“功德無量”、“千載難逢”的匾額。
日月遞進,斗轉參橫。悠悠歲月像奔瀉的漳衛河水,攜著兩岸的陳腐淘淘而去,這奶奶廟飽經大自然風雨雷電的洗禮,非但沒被遺棄和泯滅,卻又得到修復和新建,奶奶又重臥正堂,接受著眾人的叩拜和許愿。
三月十五廟會這一天,一大早,那些從幾十里以外趕來的老太太,扭動著奶奶輩的“三寸金蓮”潮水般地向廟址集攏。她們有的抬著花轎(轎內睡著奶奶的化身),舞著彩旗,有的攜帶香火貢品,風餐露宿,十分辛苦。到了晚上更加熱鬧,老遠看見香火升騰,燭光輝映,靠近廟堂的路旁早已布滿香火,錫箔,元寶的攤點,阻你無法行走。
我也被裹進擁擠的人流,加入了被熏陶和教化的行列。先是被“呼嚓—呼嚓”的打扇鼓聲響所吸引,擠到圍觀的人圈,只見那奶奶們抖著手中的扇鼓,繞行“8”字,口中哼著歌,十分壯觀。緊接著一伙年輕人,也加入了“8”字型行列,只是他們的動作不夠逼真和虔誠,竟鬧得滿場轟笑,一時破壞了嚴肅凝重氛圍。
前來參拜的人點燃的.香火紅光沖天,煙霧升騰,使人們嗆了喉嚨,熏出了眼淚。我發現在跪拜和燒香的行列里,不但有老年香客,還有七八歲的孩子被媽媽和奶奶強迫摁下磕頭,看著孩子那茫然眼神,覺得那清白無瑕的幼嫩心靈也被升華和洗禮了一番。
走出香火繚繞的廟宇,登上堤坡觀望,正有明月高懸,夜風在春寒料峭中微微吹動,似乎廟堂正冥冥地昭示著歷史嬗變的陣痛和輝煌的悲壯。在我們祖先的歷史上,有無數值得懷念和擁戴的形象,后人為他們修廟、立塔、建寺、樹碑以傾吐敬仰和傾慕之情。這么多年了,沿河兩岸的人們還把幸福和命運托付給奶奶這個冥冥中的偶像。我想,這么多人到這里來,其誠意到底如何?我斷定,其中有的是訴諸衷腸,渲泄積憤;有的是占卦問卜,以求逢兇化吉;有的是借助奶奶的神力求醫消災,驅魔避邪;有的則是乘興來看看熱鬧……
人類是如此渺小,如茫茫宇宙中一現的曇花,隨著自然法則生滅。當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不再成為問題的時候,當人類處在紛繁復雜、日新月異的時代,對內心沉靜的渴望愈來愈強烈。滾滾紅塵,一切當隨緣。隨,順從;緣,機遇。過去的已經過去,將來的還未來臨。世間最可貴的是現在,如何把握珍惜現在,全在自己。
漳衛河水默默流淌,香火還在升騰、蔓延,扇鼓聲傳向天際。這盛況一直要持續到天明,迎接明天河兩岸盛大的經濟貿易交流大會。
從廟會上回來時,我想:這從遠古流傳下來的奶奶廟會,一方面顯示著文化的悠久,一方面又表現著封建迷信的擴展和延續,似乎科學越發達,一些人的封建迷信意識越濃厚,這陰差陽錯的鏈環是多么神奇和超脫啊!
【【精華】節日習俗作文合集五篇】相關文章:
【精華】節日習俗作文合集九篇12-23
【精華】節日習俗作文合集10篇02-09
【精華】節日習俗作文合集六篇02-08
【精華】節日習俗作文合集7篇12-29
【精華】節日習俗作文八篇01-07
【精華】節日習俗作文(通用13篇)12-19
【精華】節日習俗作文十篇01-29
【推薦】節日習俗作文合集6篇12-22
【實用】節日習俗作文合集10篇12-07
【實用】節日習俗作文合集六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