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習俗作文

時間:2022-03-18 15:25:05 習俗 我要投稿

【實用】端午的習俗作文四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的習俗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端午的習俗作文四篇

端午的習俗作文 篇1

  端午節在老家叫做五月端午,日子也是在農歷的五月初五,但老家的人似乎不知道這個節日為何而來,我在上初中以前,是不會把端午節和屈原聯系在一起的。

  許是因為老家地處平原,沒有吃米的習慣,因此粽子并不是端午節的必備吃食,即便是備受寵愛的餃子,也不是主角兒。小時候,農村條件都不太好的時候,端午節的特殊只是體現在早飯上,即糖包子和咸鴨蛋。糖包子,用發好的白面包成三角形,里面放上白砂糖或者紅砂糖,蒸熟即可。即便是這樣,糖包子在平時也是很少吃到的。

  糖包子是甜食,又是三角形,很明顯這是粽子的替代品了,至于為什么吃咸鴨蛋,就不得而知了。我推測,或許是因為家鄉的人以面食為主,不愛吃甜食,而腌的很咸的`鴨蛋剛好可以中和糖包子的甜。

  甜食對于小孩子的誘惑是很大的,尤其是小時候甜食并不多,因此最喜歡吃糖包子的是小孩,砂糖包在面里,等出鍋的時候,糖早已融化成糖水了,而嘴饞的孩子往往拿起剛出鍋的糖包子就吃,結果可想而知,被糖水燙的直叫。

  咸鴨蛋平時吃的也少,因為鴨蛋貴,一般家里養有鴨子的人家才會經常吃到咸鴨蛋,若是會過日子的婦人,還會把積攢下來的咸鴨蛋賣掉。沒有咸鴨蛋的人家也是有的,那就只能煮雞蛋來代替了。

  小時候,早飯吃好就是過端午了,因為午飯又和平時一樣了,能吃的起餃子的人家很少。現在不一樣了,早上的糖包子和咸鴨蛋越來越少人吃了,中午吃餃子到慢慢變成了主要的過節吃食,一到做午飯的時間,家家廚房里都傳出“篤篤篤”剁餃子餡兒的聲音。

端午的習俗作文 篇2

  端午節到了,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姥姥家,和姥姥一起過端午節,這次我知道了很多端午節的習俗。

  清早,我一起床就看見窗臺上擺滿了艾蒿草,原來是姥姥起早從山上采來的。姥姥揪幾片艾蒿草的葉子,把它放在洗臉盆里,讓我用這個水洗臉,姥姥說:“用這樣的水洗臉,以后可以不被蚊子叮。”吃早飯的時候,姥姥煮了很多雞蛋,其中有幾個特別的雞蛋,上面畫著一道紅線,姥姥說:“帶紅線的是五月初一下的雞蛋,吃了這些雞蛋,一年肚子不會疼。”

  姥姥還告訴了我端午節的其他一些習俗,比如吃粽子、掛葫蘆——端午節的習俗可真有趣啊!

端午的習俗作文 篇3

  “百里不同于風,千里不同于俗”,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俗。

  今天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說到端午節,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那些綠色衣服、香甜肉餡的小粽子。

  我拿起一片又長又綠的竹葉,把它卷成一個三角形的“小碗”,把洗好的米飯放進去,再放幾片培根,最后用一條又厚又白的“被子”把培根蓋上,把竹葉折起來,用彩繩綁好,一個可愛的小粽子就做好了!我仔細研究了一下,說:“小粽子,小粽子,你怎么看起來這么好看?我不想吃你。罪過是什么?我把你放進蒸籠煮三個小時再出來。好吧,這就是決定。”我命令母親:“快,打開監獄的門,把小粽子扔進去,煮3個小時再放出來!”媽媽笑了,然后按照我的吩咐,把小粽子放進鍋里。時間一天天過去,3個小時后,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鍋蓋,一股香味撲面而來。我趕緊拿起粽子,打開粽葉,咬了一口。竹葉的香味和米飯的粘稠感彌漫在我的嘴邊,我咬了一口。這一次,我吃了熏肉,這使我有很多回味。吃完粽子,我舔了舔手指,跑到媽媽身邊問:“媽媽,媽媽,粽子還在嗎?我完了“然后,”媽媽說,“桌子上有很多東西。”媽媽還沒吃完,我就沖到桌子邊開始吃

  生活的每一點都體現著豐富多彩的地域特色,展示著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端午的習俗作文 篇4

  說到端午節,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賽龍舟,懸艾葉,聞香囊,包粽子,忙碌而又開心!

  其實關于端午節的來歷,現在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于三代夏至說;惡月惡日驅辟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傳說屈原投江后,漁民們劃著漁船去打撈他的尸體,后來慢慢演變為今天的賽龍舟。屈原投江后,當地的村民為了不讓他的身體被魚啃食,就把糯米投入江中,但多被蛟龍所食,后來屈原托夢給村民,經過屈原的提醒,村民們才把糯米用葉子包起來,再用彩線纏繞,形成了粽子的最初形態。

  過端午節,人們喜歡將艾葉掛于門上或用彩線綁在手腳上,意為驅邪辟邪。人們在這一天還會吃粽子,賽龍舟,紀念屈原投江。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人們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半娛樂的節目。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米,因水中含堿,用茭白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堿水粽。

  我們祖國各地的人們,用他們不同的方式和習俗,共同慶祝著這個傳統的節日。“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濃濃的粽香,濃濃的親情,濃濃的歡聲笑語……

【【實用】端午的習俗作文四篇】相關文章:

【實用】端午的習俗作文8篇03-11

【實用】端午的習俗作文九篇02-23

【實用】端午的習俗作文4篇01-27

【實用】端午的習俗作文八篇01-19

【實用】端午的習俗作文6篇01-14

【實用】端午的習俗作文三篇01-06

【實用】端午的習俗作文3篇01-04

【推薦】端午習俗作文01-26

【精】端午習俗作文01-26

端午習俗作文【推薦】01-2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婷婷在线分类视频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 中文字幕的a级一片 | 久久综合激情视频 | 婷婷久久丁香五月综合色 | 制服丝袜在线观看亚洲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