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習俗作文

時間:2022-10-13 20:50:55 習俗 我要投稿

關于家鄉的習俗作文9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的習俗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家鄉的習俗作文9篇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1

  我的家鄉是一個小小的鄉鎮——張家港市合興鎮。但在這個小鎮中,卻流傳著許多風俗。比如新娘離開娘家時,一定要痛哭,意示對娘家的依戀;來迎接新娘的新郎不能直接進入新娘家中,而要在新娘家門口等候多時,表示對新娘的真心。而使我印象最深的卻是過年時做饅頭與吃饅頭時的情景。

  在我的家鄉,每逢過年都要做饅頭。饅頭做得越多越大就說明來年的運氣越好,財氣越旺。一般做饅頭會選在過年前的某一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圍著一張圓桌坐在一起,會包饅頭的包饅頭,會做饅頭餡的做饅頭餡,分工明確,井井有條。只見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年人,一手抓起一個面團,在手心里來回的一搓一揉,然后兩手一合,就壓成一個扁扁的圓形,把餡放入其中,再把四周的邊一拗一擰,一個饅頭就做成了。那些不熟練的人,就連抓起一團面疙瘩也要一段時間。做完了饅頭,就把饅頭一個一個地放入蒸籠中。大約蒸了一個多小時,饅頭就可以出爐了,一個個饅頭熱氣騰騰,那么豐滿,活像一個個挺著大肚子耀武揚威的將軍。這時,我們就會沖上去,搶饅頭吃,不管饅頭燙手不燙手,搶到以后就一個勁地往嘴里塞,喲,新出爐的饅頭又軟又香,別提有多好吃!有的小孩長得矮小,還沒來得及擠上去搶就被別人搶光了,只能在一旁傷心地哭。每當這個時候,大人就會拿著一個大饅頭,逗他說:“你不哭,我就把這個大饅頭給你。”那小孩便立即停止哭聲從大人手中搶過饅頭就吃,這時周圍的人看見那小孩狼吞虎咽的樣子,都會忍俊不禁的大笑起來。

  可見我們家鄉的風俗是多么富有樂趣呀!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2

  我們家鄉有個習俗,只要誰家小孩滿十歲了,準在初八那天請所有的親朋好友吃飯,什么七大叔,八大姨,都要來,今年剛好趕上,又有人過十歲生日了,我和媽媽帶上禮物,一大早便出發了。

  這個親戚屬于那種不是特別熟的,不熟到什么程度呢?見了面,我連他叫什么,該怎么稱呼他都不知道,畢竟,一年就見一次面啊!到了他家,很龍套地向他拜了拜,說了句“新年好”!主人便把我一人請進了里屋,留我媽媽一人在客廳,至于干什么,不看我都知道,要交禮金,也可以理解為份子錢,但未成年人是免費的。哈哈。

  過年時,中午飯吃的特別遲,一般是在一點或者兩點時才吃的,這時,大人們可以聊會天,把小孩子們放在一邊,小孩子們這會無非就是看看電視,玩玩游戲,輕松自在。

  要到吃午飯的時間了,但你吃飯總不會站著吃吧,你首先得會“坐席”坐席也有講究,輩分越低就要坐在離門口越近的地方,在吃的時候也有講究,不能翹二郎腿,這樣對主人們不尊重。不能大聲喧嘩,會影響別人,也很不禮貌,吃完飯后,更加要注意,不可以擅自離位,必須等大家都吃好了后才可以離開。吃完飯后,要把筷子放在桌子上,千萬不要放在碗上,這是一種非常沒有禮貌的行為。因為只有在有人去世的時候,才會這樣擺放碗筷,如果沒有人去世這樣擺放碗筷,可以說是客人對主人的詛咒,是非常沒有禮貌的表現。

  上完菜后便沒有過多的規矩,反正就是吃,吹!吃飯時大家談的很開心,什么話題都有,說說你今年的工作如何,孩子的成績如何,一派和諧,從話中透出的是對親人的懷戀與關心,主人將鞭炮煙花燃起,在這本不安靜的和諧中增加了幾聲重重的喜悅。桌上的菜有很多,各式各樣,但少不了魚,年年有魚,年年有余!

  也許桌上并沒有山珍海味,也許在一起吃飯的都是普通人,但是,在年中,在平常的菜也是被大家所喜歡的,家人在一起,哪都有年夜飯。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3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新年里,我的家鄉一陸豐,也有不一樣的習俗。

  在我的家鄉準備過年時,家家到幾十里買年貨,要準備吃的、喝的、穿的、用的,號在新年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臘月二十八就開始大掃除了,家家都忙得不亦樂乎。將垃圾、灰塵掃走后,就把買的吃的擺上桌,讓客人和家人吃。在這一天,已經漸漸會有客人來做客了,無論是隔一面墻的鄰家親戚,無論是百里相隔的朋友,都會趕來做客。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海鮮與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這一夜,在廣場上會演“潮劇”,會有很多人前往觀看。不僅如此,在廣場上還會有人在賭“魚蝦蟹”,時不時連小孩子也會拿著十塊、五塊前往去賭一賭,因為過年開心。此時此刻,大部分店鋪已經關門,因為都去看戲了。

  正月初一與除夕截然不同。這一天,大人們都在家中看看電視什么的,只有小孩偶爾去找朋友一起玩。

  元宵到臨,有一個高潮到了,許多的人都蜂擁而至、三五成群到自己的親戚家拜年,小孩子都應接不暇,嘴里不停說著“新年快樂”等吉言,然后不停收著紅包,到下午時會有舞獅不斷進入一戶戶人家,舞獅代表吉祥,意味福氣來了,大家都十分樂意它們進入自己家中。

  一眨眼,新年就要過去了。在正月十七過去,家鄉的新年也就算過去了。學生們該去上學,大人們又去照常工作了。雖然新年過去了,但小孩還會放放鞭炮,還有零零散散的客人前來做客,大家都不舍得新年過去。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4

  在有許多傳統的節日,例如端午節,重陽節,,春節,每個節日都有自己的傳統風俗,你們想不想了解我家鄉的春節習俗?別急別急,馬上給你們介紹。

  我是江西人,我的家鄉每年年三十都會祭拜神位,祭品有雞豬肉糖果餅干等。寓意在新的一年萬事如意,大富大貴,拜完神位村民又爭先恐后的去祠堂敬拜,祈禱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財源廣進。到了晚上一家人就坐在一塊吃團圓飯,吃著的食物,飯后小就可以盡情的在院子里放煙花了,大人就在房間里聊天,打麻將,看電視等。

  伴隨著一聲聲祝福語,新年的拜年環節開始了。到了大年初一,我們小孩就到村上每家每戶去拜年,見到長輩就要單膝下跪和長輩說新年好等一些吉祥的話語,這當然也是我最的一個環節,因為此時我的腰包已是鼓鼓囊囊的,裝滿了大小紅包,還有各種好吃的花生,瓜子,糖果等。到晚上天空中便會綻放出一朵朵的煙花,五彩繽紛,可了

  你喜歡我家鄉的春節習俗嗎?歡迎大家來我家做客。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5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民俗。

  我的家鄉在石泉,那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山會在不同的季節繪制出不同的景色,水會在不同的季節向你展現出它不同的.舞姿,人更是熱情好客,不管你們認識與否,只要你需要幫助,他們總是會放下手里的活來幫你。最令人喜歡的不是那的環境,而是那獨特的風俗。

  我最喜歡家鄉的春節,家鄉的春節是最熱鬧的節日,也是最快樂的節日,大街小巷到到處張燈結彩,小孩子們把作業的煩惱拋到了九霄云外,在大街小巷中快樂的奔跑玩耍,大人們在家準備著年貨,街上到處是美食的香味。

  除夕那天,天剛擦黑,幾只煙花就迫不及待的沖向天空,在天空中綻放出朵朵鮮花,除夕之夜還要守歲,所以除了很小的孩子以外,幾乎沒人睡覺,除此之外除夕還有一項大的活動,就是吃年夜飯,每當此時,在外奔波勞碌了一年的親人們都會回家感受家的溫暖,在吃年夜飯時如果小孩子一不小心打碎盤子,長輩不但不會說你,而且還會愿你歲歲(碎碎)平安。

  這就是家鄉的春節,這就是家鄉獨特的風俗。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6

  元宵節,必須點面燈(我們叫做燈盞),也就是回民說的明心燈。燈盞是用蕎面之類的,用開水燙一下,然后捏成元寶狀,糧倉狀,動物狀。糧倉狀的還要用剪刀在邊上剪出許多小錐體,象征著麥穗的飽滿,還有十二生肖,一般是根據家里人的生肖情況,一般都要捏有一個狗。這些燈盞蒸熟后,在上面的小窩陷中倒點胡麻油,插上事先搓好的燈芯,然后將所有點燃的燈盞端出去,放在院子中央,算作是祭天神吧,幾分鐘就可以端進來,然后全家開始挑自己的。小孩子要挑燃燒最旺、燈光最明亮的,據說,這樣象征眼睛明亮,心地聰明;那條狗形的要放在大門上面,最大的、剪得小錐體層數最多的,要放在糧倉上面,然后給各個房間放。這個節日持續兩天,十六晚上要用一根較長的棉花軟燈芯,照遍墻角,這是在找蚰蜒,據說蚰蜒這玩意,很厲害的,晚上睡覺時會鉆到人耳朵中,然后等你感到頭痛,它已經在你腦袋中生了許多小蚰蜒,所以在十六這天要找著并消滅它們。這天小孩子是要挑著燈籠滿村莊逛,比比看誰的燈籠好看,誰的最大,男孩子還要相互逗著玩,看誰的最后給燒著了。以前山上有個山神廟,一幫小孩子挑著燈籠去廟里,從山下遠遠望去,彎彎曲曲的,一個個小紅點,極其好看。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7

  只要提起習俗,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春節了,春節與其他節日不同,春節要放鞭炮、去拜年、吃團圓飯等等,但是我最喜歡的就是春節家人團聚的時刻。

  除夕晚上我們一家人吃著團員飯,給遠方的親人打視屏通話,開開心心地聊聊天看著春晚節目,吃完飯就休息,因為大年初一天還沒有亮,鞭炮的聲音就四處的響起,果然,天蒙蒙亮時,四周的鞭炮聲就已經響起,我迷迷糊糊地穿上衣服,爸爸媽媽也早早地準備好了我的新年禮物“紅包”,我便喊了一聲:“新年好”。

  按照習俗,大年初一的早上要吃餃子,媽媽和奶奶包餃子,外公和外婆下餃子、我負責燒火,爸爸和爺爺準備放鞭炮,都忙得不亦樂乎。

  早上七點鐘我們吃著熱乎乎的餃子,在我的記憶里,以往的春節初二要開始拜訪親戚和朋友,爸爸、媽媽和我一同去親戚家串門,到了親戚家都熱情的招待我們,我們每個人聊著天、笑著。到誰家都那么的親熱,一點也不拘束,我和姐姐、哥哥弟弟們玩耍,心中滿是歡喜。吃完晚飯親戚們都出來送我們,直到看到我們走了很遠才進屋里。

  然而今年的春節卻十分特別,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們不能出去聚餐,只好待在家里,等到明年我們在過一個熱熱鬧鬧的春節。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8

  今天是農歷七月半,俗稱鬼節,史上也叫中元節。在老家,今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燒包封。包封像信封一樣,里面裝滿了冥錢,封面上寫上收的先祖名字。用奶奶的話說,老祖公們回家在了半個月,今天要回那邊去了,我們要多多的給他們準備一些,去了那邊才有錢花。

  幼時,每年快到七月半,就要幫著奶奶做紙殼,有金紙殼,也有銀紙殼,做成金元寶,銀元寶的樣子。除此之外,奶奶還要做紙衣,紙褲,紙帽,紙包等,做了堆在一個大籃子里。到了七月半這天,還要殺雞,買魚,買水果,買酒,買茶等當貢品,等太陽落山后,全搬到門口,點上蠟燭焚上香,三跪九叩首,把所有物品一一敬獻后,再把各種紙做的物品一一焚化。

  現在回想起來,小時后祖父還教我填過包封,包封四周印著紙人紙馬,兩邊是對聯的形式,上聯是:虔具 冥財一封上奉 ,下聯則是:魂下火中收用。中間的空格就是自己填寫,格式和稱謂都很講究,比如要豎行填寫,從右至左,稱祖父應稱:祖考X氏老大人 ,亡妻稱妣,X氏老儒人,對應的曾祖稱曾考,高祖稱高考,父親則可以叫父考或是顯考。落尾則稱陽眷XX。填完后還要翻轉過來,在背面大大的寫上一個“封”字。祖父向來是不信鬼神的,但每年七月半,他卻會揮毫潑墨,用毛筆在包封上工工整整的填寫先人們的名字,也許,這是緬懷先人的方式,寄托的,是一個孝子的哀思。

  離開家鄉已久,對燒包封的習俗感覺已經很遙遠,但每年這一天,我仍會感到悲涼,身處鋼筋叢林的都市,我不會也不可能給故去的祖父祖母燒包封,只有在心里默默思念他們,如若泉下有知,祝他們一路走好!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9

  今天,我坐在老爸的車里,窗外景色迷人,但我無心欣賞,只回味著昨晚看到的奇特的“游神”儀式。

  所謂“游神”,簡單地說,就是抬著菩薩的雕塑滿大街的走。小時候只是聽爸爸媽媽說“游神”只是為了祈求平安和得到神的幫助保佑,是封建迷信,沒什么好看的。但我好奇心就是那么強,沒有親眼見到過“游神”我就心癢癢,今年的初十晚上,我終于見到了!

  正所謂“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風”,我家鄉的“游神”會怎樣的與眾不同呢?想著想著我就迫不及待地左顧右盼起來,越來越近的鑼鼓聲引來我的一陣歡悅,太好了,“神”快游來了!慢慢地,“神”“游”了過來,我也看清了大致形狀。

  兩個人拿著銅的鑼和皮做的鼓在整個列隊的最前面吹吹打打,四個人抬著類似于古代花轎的轎子,里面坐著一尊菩薩,后面還有兩個人拿著喇叭在吹。花轎前面的下方掛著兩個筒,里面插滿了香。我還注意到,四個人很有默契,抬花轎的肩膀都是一起一落,上下起伏的,菩薩在中間搖晃。菩薩雕塑也隨著轎子一起一落的,遠看就像真人一樣。四周都是靜悄悄的,每個人的臉上都寫著莊重二字,這種逼迫感倒讓我這個小孩子不知所措了。我無意間把目光放在了菩薩身上,我發現,菩薩的臉竟然是紅的!那也難怪,世人做了那么多違反天理的事,菩薩不生氣才怪呢。菩薩的眼睛就和普通人的眼睛差不多大,臉上都沒有一絲表情,嘴唇微抿著,好像還為世人犯錯的事情耿耿于懷呢。菩薩他昂首挺胸,左手優雅地放在大腿上,右手拿著一把鐵錘。這把鐵錘,仿佛可以把世間所有的壞人錘死,仿佛可以把冤枉好人的鐵籠錘破。正在浮想聯翩之間,猛地感覺……有人推了推我,我結束了我的聯想。

  我睜著茫然的大眼睛,不解地看向了打擾我的人。媽媽笑著說:“我看你一直睜著眼看著窗外,還不眨眼,以為你和魚一樣可以不用閉眼睡覺嘞。”聽完后我哈哈大笑,對媽媽解釋說:“我在回想昨天晚上的“游神”呢。”“喔……”媽媽似乎也沉淀在回憶之中。

【家鄉的習俗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的習俗作文07-19

家鄉習俗的作文12-10

家鄉習俗作文06-22

家鄉的習俗精選作文11-08

家鄉習俗作文精選01-18

《家鄉的習俗》作文08-04

家鄉的習俗作文09-07

作文:家鄉的習俗10-08

家鄉的習俗作文05-29

家鄉習俗作文01-0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精品不在线一区二区色 | 这里有亚洲精品在线 | 伊伊久久综在合线视 | 一及片中文字幕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