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的作文【必備8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習俗的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習俗的作文 篇1
除夕一過,就是正月初一。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正月初一時,家長帶領小輩出門見親戚、朋友、尊長,朋友們也互致新年快樂,以吉祥之語互賀祝新春。有的提點小禮物,以示新年不要空手進別人家門;土家兒女還要進門放一掛鞭炮,以示新年紅火吉祥。
“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也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健康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到同輩親友,也要施禮互賀。至今未曾改變這種禮儀,只是在形式上更多元化了。
年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中國人自明清起始,對拜年禮儀定下了不成文的規矩,有著一定的次序:首拜天地神祗,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長,最后全家按輩份次序互拜。對尊長要行大禮,對孩童要給賞賜。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出門拜年抱拳的禮節是平輩之間一種形式。
標準的.男子姿勢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為右手是攻擊手,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則相反但不抱拳,只壓手,這和自古的“男左女右”傳統一脈相承。如果左右手弄反了,那可是哀拳,報喪,求饒才用的。
拜親朋也講究次序:初一拜父母;初二、初三拜丈母等,直至十六日。這種習俗早在宋朝時就已流行。
習俗的作文 篇2
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也是老人節,重陽節的時候要喝菊花酒,還要佩戴茱萸。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講重陽節登高習俗的由來。
從前有一個叫桓景的人,跟隨一個道士在外地游學。一天,道士突然對桓景說:“九月九日,你家會有災禍。你快些回去讓家里每人都縫制一個香囊,再裝上一種叫茱萸的植物,然后佩戴在胳膊上。這一天,你還要帶著全家躲避到高處去,喝點菊花酒。”桓景聽了,趕緊回到家鄉,并全部按道士的話去做了。到了重九這天,桓景家中的雞狗牛羊果然全部暴死,而桓景和他的`家人,則因聽了道士的話,避免了這場災難。從此以后,每到重九這一天,人們便借登高、喝菊花酒來免除災禍。久而久之,重陽節登高的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現在重陽節的活動包括出游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邊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重陽節作為老年人的節日受到大家的關心,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習俗的作文 篇3
“小年”并非專指一個節日,由于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節日也不盡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區稱臘月二十三或臘月二十四的祭灶節為小年。中國國內也有不少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冬至也有地方叫作小年。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干干凈凈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
【節日來源】
農歷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民間傳統的祭灶日,又稱“小年”。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后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鉆到灶鍋底下燒死了。玉帝知道后,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覺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匯報。于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祭灶王
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講壞話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輪到祭拜祖宗。
掃塵土
過了二十三,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塵,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戶都要認真徹底地進行清掃,做到窗明幾凈。粉刷墻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貼年畫等等。
剪窗花
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馀),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二十三,糖瓜粘
【習俗歌謠】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習俗的作文 篇4
在西方國家里,每年4月1日的“愚人節”意味著一個人可以玩弄各種小把戲而不必承擔后果。叫一聲“愚人節玩笑”你的惡作劇就會被原諒。
這是一個區別軟心腸和硬心腸的日子,軟心腸者卻使被騙的人看上去的卻愚蠢萬分。有位婦女攢集了幾年來她從別的婦女那兒得到的名片,再向對自己用心毫無察覺的朋友那兒索取一些,然后帶著大把這樣的名片去赴愚人節聚會。她肆無忌憚地同人調情,暗示與她共度一夜將會得到“不一般”的樂趣,然后塞給每一位要求再次相會的男人一張別的女人的名片。
無疑,每逢這個節日,魔術品商店也會提供不少翻新的花樣。例如坐上去就會發生刺耳噪音的坐墊;劃著后會變成煙花的火柴;以及為那些要在舞會上裝出另一副面孔的人準備的肉瘤、假鼻子、眼鏡、胡子和油灰。
有時候某些惡作劇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一位一向洋洋得意于自己酒類知識的品酒專家,找到一個街角的下等小酒鋪,從酒柜里取出一瓶低劣的普朗克酒,愚人節這天,夾著這瓶他認為是“鄉巴佬的美酒佳肴”,出現在某位女主人的門口,并把這瓶酒作為禮物送給了她。當他站在那兒期待著女主人臉上現出要反胃的表情、以便可以大叫一聲“愚人傻瓜”時,女主人卻因太重禮節而沒有流露出對他的鑒賞力的不屑,反而誠懇的向他致謝,并稱這酒“正是她所喜愛的”,然后把酒放進冷藏柜中,并在晚餐時享用。
不止一個惡作劇者用錄音磁帶中的爭吵使客人們陷入“愚人節傻瓜”的境地,男女主人離開了客廳,仿佛是去廚房,從那兒傳來了激烈的爭吵聲,實際上,兩位把這場戲劇性爭吵事先錄下音來的主任,此時就躲在起居室,這樣他們便能夠站在客廳后面查看客人們的種種反應。
有一位男人每年都要為那些有著奇怪共同點的人舉辦愚人節午餐。有一年他邀請了3個職業迥異,在任何事情上都絕無共同興趣的男人進餐……因為他們每人都長著落腮胡。直到最后一道甜點端上來時,客人們才意識到自己為何被邀請。還有一年被邀請的是3個紅頭發的婦女。在他所有這類惡作劇中最刻薄的,也是把客人蒙在鼓里時間最長的一次是為矮人舉行的午宴。全部客人都不超過5英尺3英寸,直到午餐結束、客人們站起來時,才明白他們之間的共同之處。
以編著“烹飪年鑒”而為當今人們熟知的18世紀末法國惡作劇者格里莫?雷涅赫,在某次愚人節時,舉辦了一個模仿葬禮布置的聚餐會。在用黑色裝飾的房間里,一個靈臺放在餐桌的正中央,沒完沒了的進餐過程中,旁觀者在環繞著餐廳的廊臺上走來走去,送葬者被邀請來注視著進餐者的賓客。雷涅赫擔心來客中的有些會提前離去、從而破壞了他的晚宴。既然晚宴氣氛如此,他也許有理由擔心,不過對此采取了措施——他關上了所有的出口,在宣布晚宴結束之前謝絕任何人退席。
愚人節時,人們常常組織家庭聚會,用水仙花和雛菊把房間裝飾一新。典型的傳統做法是布置假環境,可以把房間布置得象過圣誕節一樣.也可以布置得象過新年一樣,待客人來時,則祝賀他們“圣誕快樂”或“新年快樂”,令人感到別致有趣。
4月1日的魚宴。也是別開生面的。參加魚宴的請帖,通常是用紙板做成的彩色小魚。餐桌用綠、白兩色裝飾起來.中間放上魚缸和小巧玲瓏的釣魚竿,每個釣竿上系一條綠色飄帶,掛著送給客人的禮物或是一個精巧的賽璐珞魚,或是一個裝滿糖果的.魚籃子。不言而喻,魚宴上所有的菜都是用魚做成的。
在愚人節的聚會上,還有一種做假菜的風俗。有人曾經描述過一個典型的愚人節菜譜:先是一道"色拉",萵苣葉上撒滿了綠胡椒,但是把葉子揭開后,才發現下面原來是牡蠣雞尾酒;第二道菜是"烤土豆",其實下面是甜面包屑和鮮蘑;此后上的菜還有用蟹肉作偽裝的燒雞和埋藏在西紅柿色拉下面的覆盆子冰淇淋。飯后,客人還可以從丸藥盒里取食糖果。
不過愚人節最典型的活動還是大家互相開玩笑,用假話捉弄對方。有的人把細線拴著的錢包丟在大街上,自己在暗處拉著線的另一端。一旦有人撿起錢包,他們就出其不意地猛然把錢包拽走。還有人把磚頭放在破帽子下面擱在馬路當中,然后等著看誰來了會踢它。小孩們會告訴父母說自己的書包破了個洞,或者臉上有個黑點.等大人俯身來看時,他們就一邊喊著"四月傻瓜"。一邊笑著跑開去。總之,每逢愚人節這一天,動物園和水族館還會接到不少打給菲什(魚)先生成萊昂(獅子)先生的電話,常常惹得工作人員掐斷電話線,以便減少麻煩。
習俗的作文 篇5
泱泱華夏,盛開著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各個民族、各個地域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民俗。我們陜南清明節的習俗也很特別。
每年清明節前后,人們都要攜香表、火紙、菜肴供品和清明吊去培土掛清,焚紙禱告,祭奠逝去的親人。在掛清的時候,將紙條壓在墳頭上就行,壓得越多越好。
清明節到了,家家戶戶都要祭祖,我家也不例外。外婆買了火紙回家,然后用現行的`大額人民幣來劃分、拍印。我十分好奇,想親手來試一試,可外婆卻百般阻攔。我十分不滿,問:“為什么弟弟能做,我就不能做!”禁不住我刨根問底,外婆終于鄭重地告訴我:“這是我們老祖宗立下的規矩,叫‘男尊女卑’,如果你來印錢,這紙錢就不能寄到陰間去了。”令我不解的還不止這個呢。劃分、拍印完紙錢后,我就回房去準備了一番。我以為燒火紙一定要上山去,就往包里裝了水、面包、果凍……當我拿著這些東西出門時,外婆看看我,問:“你拿這些東西干什么呀?”“上墳啊!”外婆大笑:“不用帶這些東西的,我們就在院子里燒火紙。”接著她又說:“祖墳太遠了,去不了,所以就在院子里燒些紙錢,招呼祖人到我們這里來領錢。”外婆用木棍在院子里畫了一個圓圈,招呼我們圍著圓圈跪下燒火紙。大家一邊燒著火紙,外婆的嘴里一邊念叨著“保佑平安”之類的話。她還對我們說:“一定要多說這些祈福的話……”
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民俗,你是否覺得我們這里的清明風俗很具特色呢?
習俗的作文 篇6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習俗的作文 篇7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新年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今年的元宵節母親讓我獨自購買湯圓。我興奮地來到了超市,看著冰柜里琳瑯滿目的湯圓,我從中精挑細選了一些迎合家人口味的湯圓。
回到家,母親將湯圓片刻煮熟了。我們一家人邊吃湯圓,邊欣賞仲秋節晚會。
團圓飯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父親母親帶著我出門看禮花。
我們來到樓區花園中心,抬頭仰望天空,天空中接連不斷的禮花給無邊而又昏暗的夜空增添了絢麗的色彩,我看得目不暇接。忽然,一個個彩燈在我眼前閃過,我定睛仔細看,許多人家門口都掛著各式各樣的.燈籠,元宵節為什么要掛彩燈籠呢?我感到疑惑。回到家后,我在網上閱覽了元宵節相關的資料。
原來元宵節掛彩燈籠還有這樣一個傳說啊。
以前,有一只神鳥因迷路而迫降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震怒,下令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不忍心百姓無辜受難,就冒險偷偷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民。
過了好久,有個老人想出了辦法,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積極響應。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驅邪避鬼神。
看來元宵節還有這么多的習俗和傳說呀,真令我大開眼界。元宵節這一天讓我懂得了很多課外知識和文化習俗,中國是個文化古國,還有更多的奧秘正等著我們去發現它,探究它,把祖國傳統的文明的文化習俗傳承下去。
習俗的作文 篇8
感恩節到了,感恩節吃什么呢?火雞是必不可少的!想要自己做火雞吃,行不行?當然可以!不會做怎么辦?別擔心,這就教你做,包你學會!
按照食譜,一只20磅左右的火雞要烤上4個小時,直到火雞完全熟爛了。它需要整只烤出,雞皮烤成深棕色,肚子里還要塞上許多拌好的食物,如碎面包等。燒火雞的汁,會被用來制成黏稠的肉醬,伴上甜甜的紅莓果醬,作為火雞的調料。
火雞吃法也有一定講究。端上桌后,由男主人用刀切成薄片分給大家。然后由各人自己澆上鹵汁,灑上鹽,味道十分鮮美。感恩節的食物除火雞外,還有紅莓苔子果醬、甜山芋、玉蜀黍、南瓜餅、沙拉自己烘烤的面包及各種蔬菜和水果等。這些東西都是感恩節的傳統食品。
餐桌布置也很有特色。主婦們不是照往常一樣擺放鮮花,而是擺放水果和蔬菜。中間還常常放上一個大南瓜,周圍堆放些蘋果、玉米和干果。有時人們還把蘋果或南瓜掏空,中間放滿去殼的`干果或者點燃蠟燭。平時,女主人可以在飯后把客人請到客廳里,但在感恩節卻不這樣做。感恩節的聚餐是甜美的,每個人都愿意在飯桌旁多呆一會兒,他們一邊吃一邊愉快地回憶往事,直到最后一根蠟燭燃盡,他們才離開那可愛的餐桌。
【習俗的作文】相關文章:
有關習俗的作文:正月的習俗01-29
漢族的習俗作文600字-習俗12-22
習俗的作文[經典]08-14
(精選)習俗的作文08-06
習俗的作文(精選)08-26
【經典】習俗的作文09-13
(經典)習俗的作文09-19
習俗的作文【精選】09-18
【精選】習俗的作文08-23
(經典)習俗的作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