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的作文

時間:2023-11-20 12:53:50 習俗 我要投稿

習俗的作文(合集4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習俗的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習俗的作文(合集4篇)

習俗的作文 篇1

  春節的由來與風俗 春節大約有三四千年的歷史,原為農歷的元旦,民國時改稱為“春節”。新中國成立后,把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 “春節”之名正式列入中國節日法典,真正被廣為流行至今。

  農歷正月初一是春節,俗稱“過年”。 這是中國民間歷史最悠

  久、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有傳說春節始于舊歷"元旦",便是皇帝戰勝蚩尤的勝利紀念日。 也有傳說新石器時期堯舜時就有過“春節”的風俗。另有一種傳說是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獸,能為人們帶來災難,通過燃鞭炮可以把“年”趕走。也有傳說 “春節”起源于中國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 。

  漢族的春節習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湯圓、荷包蛋、全魚、美酒、花生、瓜子、糖果為主;并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貼剪紙、貼窗花、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守歲、小孩穿新衣、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跳鐘馗、舞獅子、耍龍燈等眾多活動,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后,春節才算真正結束了。中國人過春節還有掛中國結的習慣。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

習俗的作文 篇2

  今天是中秋節,為了弄清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我在網上查了一下,中秋節在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日,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處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間稱為“中秋”。又因為八月十五日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因此,中秋節又被稱“月夕”。在中秋的晚上,人們仰望天空朗朗明月,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人們,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各地的`中秋節習俗各有不同。最常見的中秋節習俗有親朋好友一起吃月餅、賞月、拜月。此外,中秋節還會有許多游戲活動,如玩花燈、舞火龍等等。

習俗的作文 篇3

  驚蟄作為中國節氣中的一種,民間有一種說法是要吃梨,很多人以為這是簡單的習俗習慣,但是其實驚蟄吃梨可是很有科學根據的呢——驚蟄吃梨可潤燥!

  驚蟄是立春之后的.另一個節氣,天氣開始轉暖,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開始蘇醒,而農耕時期驚蟄一到農民就開始準備春耕了。這時人們要開始在飲食上進行調整,才能讓身體適應接下來的勞作。所以傳統的飲食習慣中,有驚蟄吃梨這一習俗,因為吃梨可以潤肺健脾,滋陰清熱,有益于身體健康。

  驚蟄時天氣乍暖還寒,氣候仍然比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咽痛音啞,加之一些細菌、病毒開始活動繁殖,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出現咳嗽、咯痰等癥狀。梨味甘,有清熱養陰、利咽生津、潤喉化痰之功效,且含豐富的果酸、鐵質、維生素A、維生素C等,特別適合這一季節食用。食用時可采取生梨去核去皮后榨汁、生梨去核后蒸熟、切片后與冰糖、銀耳等一起煮水等方式,川貝燉梨對咳嗽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因梨性質寒涼,不宜一次食用過多,否則反傷脾胃。對于脾胃虛寒或血糖偏高的人,不宜食用生梨。

  1、止咳化痰,清熱降火

  在營養學界,梨有個很響亮的名頭——天然礦泉水。它多汁、少渣,卻含有豐富的葡萄糖、果酸、鐵等多種微量元素、膳食纖維以及維生素A、B、C等,具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能,最適宜冬春季節發熱和有內熱的病人食用。

  2、可治療“春季季節病”

  梨還有降低血壓、清熱鎮靜的作用。高血壓患者,如果有頭暈目眩、心悸耳鳴者,經常吃梨,可減輕癥狀并能有效地治療“春季季節病”。

  3、促消化,補水分

  梨能促進食欲,幫助消化,并有利尿通便和解熱作用,可用于高熱時補充水分和營養。

  4、可解酒,保護肝臟

  梨子清涼潤胃還解酒。梨雖然甜,但熱量卻很低,極適合愛吃甜又怕胖的人食用。吃個梨能清涼潤胃,特別對于喝酒人士而言,因為梨含有較多糖類物質和多維生素,對肝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5、潤燥消風

  梨具有潤燥消風的功效,在春季氣候干燥時,人們常感到皮膚瘙癢、口鼻干燥,有時干咳少痰,每天吃一兩個梨可緩解干燥。

習俗的作文 篇4

  我的家鄉在安徽,在我們老家,過節都是有講究的。端午節這天,家家在院子里擺上一個桌子,桌子上放著包成各式各樣的粽子和好吃的咸鴨蛋,這時候,最開心的當然就是小孩子了。

  我最喜歡吃母親包的粽子了。每個端午節,母親便早早起床去把已成熟的粽葉泡在水盆里,約莫一個小時后就來擦洗一遍,擦洗時不能用粗粗的硬物,只用頭軟的布條,以免把粽葉們損傷了或擦破了,把粽葉擦洗好后一一擺放整齊。

  端午節用的米是糯米,母親泡糯米只選大粒飽滿的,把它們洗得白白凈凈,然后放在水里浸泡,過了一個小時后,它們變得肥胖了一些,健壯了一些。做完這些后,母親就開始要加調料了。很小的時候,家鄉里都很窮,所以調料只有單調的堿,加了堿之后,米酒變黃了,再用粽葉包起來。現在可不是這么單調了,現在的'材料一年比一年豐富了。開始,家鄉人只在粽子里加入豌豆和紅豆。后來,生活富了起來,家鄉人開始在粽子里放進一大塊鮮肉,從此,粽子的味道就變得與眾不同起來了。

  每當我看到院中人家的粽子在鍋中燜得不住歡叫時,我的口水就會留下來,我迫不及待想嘗嘗粽子的新味道,當然,每戶人家的粽子燜好后第一個就是給小孩子吃的——不管是自己家小孩子還是別人家的孩子。

  從小時候的端午節開始,母親就開始給我講為什么要吃粽子,原來,有一個典故: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名叫屈原的大臣,他是一個詩人,他很愛國,楚國有危難的時候,楚王被俘獲了,他想要和楚國同生死,他來到江邊,面對著滔滔大江作了一首感人肺腑的詩后,毫不猶豫地跳進了江河。后來,許多人知道了屈原感人的事跡,都被感動了,許多漁夫自告奮勇地要去撈屈原的尸體,但一無所獲。從此,人們為了防止屈原的身體被海里的魚蝦吃掉,就用竹葉包著大米丟在江河里,從此,它就被稱為“粽子”。聽了屈原的故事讓我也深受感動,下次我一定好好珍惜粽子,不再亂扔了!

  端午節家鄉的習俗各種各樣,我都喜歡!

【習俗的作文】相關文章:

有關習俗的作文:正月的習俗01-29

漢族的習俗作文600字-習俗12-22

習俗的作文01-17

習俗的作文01-22

習俗的作文【經典】10-26

習俗的作文(精選)10-29

習俗的作文(經典)10-28

習俗的作文[經典]08-14

習俗的作文(精選)08-26

(精選)習俗的作文08-0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 | 亚洲香蕉看一线 | 中文字制服丝袜在线播放 |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 | 婷婷综合缴情综免费观看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