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的作文(經典)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習俗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習俗的作文 篇1
正所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朋友,如果你來我的家鄉,就可以看到重陽節正宗的民風民俗。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在重陽節,正是看老人、飲雄黃酒的節日,我們家也正是如此。
在公雞打鳴、太陽出來時,我們迎來了重陽節,姥姥聽見公雞打鳴,便拿了幾根艾草掛在門頭上,還說:“艾草不上頭時,不能說話,不然不吉利。”
清晨,姥姥就開始打掃房間了,隨后,又用了幾根艾草掃了掃屋里的地板,我也學著姥姥拿了幾根艾草,姥姥邊掃邊念著俗語:“艾草掃一掃,螞蟻蚊蟲都往外跑。”
剛出了屋門,姥爺拿毛筆,在我頭上寫了一個“王”字,還說:“寫上這個,妖魔鬼怪都不敢騷擾你!
臨近中午,是我們小孩最開心的'時刻,因為我們可以要食物了。小孩子們挨家挨戶串門,還可以要兩三塊糖和一些小零食。
回到家中,家里變得和春節一樣熱鬧,親朋好友都來家中聚餐,廚房里也開始“叮叮當當”忙了起來,頓時,開始了一段交響樂:“咕嘟咕嘟”“呲啦”“叮!钡嚷曇舸似鸨朔。
吃飯時,客人們井然有序地坐著,飯也是琳瑯滿目:有糖醋魚、四喜丸子、白糖赤米、手扒雞等,只見姥姥給媽媽夾菜,爸爸給姥爺倒酒,小孩子們也吃著五花肉、火腿,大家其樂融融,這場面,如果你看了以后,你會覺得十分溫暖。
太陽悄悄爬上了老棗樹,我坐在搖椅上,聽姥姥給我講她小時候的故事,在溫暖的陽光下,我就這樣乘著涼風,曬著太陽,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習俗的作文 篇2
日落日升,斗轉星移,回首往昔,歷史為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這“歲時禮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節習俗成了我國最大的傳統民俗節日。春節在古都更受到人們普遍重視,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節習俗。農歷的正月初一為春節,俗稱“過年”。春節原起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古代的春節稱:“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
就北京地區來說,從臘月初八家家戶戶要泡臘八醋(蒜),就開始有了“年味”。民謠講:“老太太別心煩,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有一首歌謠唱道:“糖瓜祭灶,新年來到,丫頭要花,小子要炮……”。從這一天開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掃房子,蒸饅頭,置辦年貨,貼“福”字,貼年畫,剪窗花,貼對聯。貼門神,貼掛錢,一直忙活到除夕,開始過大年。
北京人總是把“福”倒著貼在門里、衣柜、水缸上,寓意著福到了。貼春聯也有許多講究,一般百姓家貼紅色春聯,門楣上貼“橫批”,內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紙鑲紅邊;守制者(有父、母喪者)則要用藍紙;廟宇用黃紙。春聯最早始于五代時的后蜀。據說當年蜀太子在本宮門上提寫“天垂余慶、地接長春!卑藗大字,這就是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北京人在屋內廷貼上“抬頭見喜”,屋外貼上“出門見喜”,院內貼“全院生輝”等春條。
過去大多數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龕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講究的要擺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餅、花糕的面鮮,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飯,素餃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擺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過年講得就是吃喝玩樂,以吃為主。這些供品實際上也是為人準備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豐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飯要葷素一起上。有冷葷、大件和清口菜。冷葷有冷燉豬、羊肉、冷燉雞、鴨。大件有:紅燒肉、扣肉、米粉肉、紅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羅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葷素睡覺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餃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還總是把餃子包成元寶形,在餃子中放進糖、銅錢、花生、棗、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著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銅錢意味著有錢花;吃到花生意味著長壽,因花生又名長生果,吃到棗和栗子的意味著早立子……
北京春節的習俗真有趣!
習俗的作文 篇3
家鄉人把正月十二這天稱為老鼠娶媳婦、觀燈火的日子,祈福家家年年紅紅火火和和美美。童年過年是孩子們最盼望的節日,因為只有到了過年,我們才能有新衣穿,有肉、餃子、饅頭等好吃的。家鄉人講究過年的東西吃出正月。過了“二月二,龍抬頭”,就又開始了一年的輪回。
正月十二這天,天不亮人們就起床了。奶奶告訴我們,誰也不能動剪刀,因為剪刀的“咔嚓”聲,很像老鼠啃咬家什的聲音。誰要是動了剪刀,家里今年就會招來老鼠。村里的姑娘媳婦們把剪刀用紅繩或紅布捆綁包裹好,放到孩子們不容易找到的地方藏起來,生怕有人動了剪刀,給自己家招來鼠害。大娘、大嬸們手拿木棍,敲打著可能藏有老鼠的地方:炕洞里、墻角的老鼠洞、墻根的磚縫里、木柜底下、牲畜棚里、柴垛里、茅房里……凡是房屋、院落的各個犄角旮旯兒都要敲打個遍,嘴里念叨著:“打、打、打旮旯兒,十個老鼠九個瞎,留下一個撥眼的,眼里長個蘿卜花!”孩子們高興地學著大人的樣子各處敲打,讓老鼠無處藏身。
這天,是新過門媳婦在婆家的日子,寓意合家團圓。那年,堂哥媳婦剛過門。新嫂子穿著打扮甚是好看,人也長得俊俏。我們這些淘氣的孩子,為了討得糖吃,在新嫂子家跑呀鬧呀,喊著:“小媳婦兒捺底子,捺不了小殼子兒”。在過去,新過門的媳婦進門后,要為婆婆做一雙新鞋,一是表示對老人的孝敬,二是看是否有活路,針線活做的咋樣,好活路討得婆婆喜歡,也是婆婆在外對兒媳的談資。嫂子很是害羞,拿出糖來分給我們吃。我們拿到糖,就歡快的跑著玩去了。
到了中午,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這包餃子也是有說頭的,手巧的奶奶把餃子捏成老鼠模樣,有嘴、有耳朵、有尾巴,還用綠豆作眼睛。一個個餃子就像一只只活靈活現的小老鼠,儼然是一件件面塑藝術品。奶奶告訴我們說,這天的餃子,一定要把餃子邊捏得死死的,表示把老鼠嘴捏住了。被捏住嘴的老鼠就不能偷吃糧食、啃咬東西了。這樣,一年中家里就不會有老鼠了。
到了晚上,村里人是要觀燈的。新過門的媳婦家人要燒鞋底子!俺粤巳思业淖於,拿了人家的手短”。因為吃了人家給的糖,為了得到更多的糖。我們就義務為新嫂子挨家挨戶收集舊鞋底子。奶奶叮囑我:“不要沒大沒小,顯得沒規矩。見了人該叫啥就叫啥。一定要記住,要說是舊鞋,不要說是破鞋。你說破鞋別人會不高興!蔽覜]等奶奶把話說完,和幾個本家弟兄們一起跑著出了家門。奶奶喊著“慢點,別摔著”的'時候,我們早一綹煙似地跑的沒影了。從村東頭開始,提留著籃子到各家斂米、背著筐斂舊鞋。鞋與“邪”同音,把舊鞋扔出去就是把一年的邪氣扔掉。當家嫂子嬸子婆婆們都會抓一把米放到籃子里,再找些舊鞋子放到我們背的筐子里。鞋底子都是自制的粗布鞋底,一般穿一年就不能穿了。
那天晚上,村里的人們從各家收斂了很多棉油、棉花籽皮兒、谷糠什么的,備以放燈。有人扮成老鼠,有人扮成媳婦,有人敲著鑼打著鼓,老鼠們抬著花轎,老鼠娘子步行在無底的轎里,很是逗樂。人們用車拉著放有火種的大鍋,繞著街道轉悠。走到哪家門口兒就放上一個燈,為家人祈福。家人們在門口迎接著,表示謝意。
“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喵喵喵,貓來了,跟頭咕嚕滾下來!边@天晚上家家做燈仔,用面做成的燈仔放在籠上蒸了。到了晚上,用來散燈。誰家的燈仔多就家業興旺。奶奶把蒸好的燈仔放上棉油,放在灶臺上,一家人一年有吃有喝;放在窗臺門臺外門口,一家人家庭幸福,平平安安。第二天早上,再把這些燈仔收起來,放在灶上騰熱了,一家人再吃了。
這天晚上在大街上,新嫂子家人把壘成老鼠窩樣子的舊鞋點燃,象征著把全村的老鼠都燒掉。那天,新嫂子的婆婆,也就是我的大娘準備了很多年貨,有花生、紅薯、饃饃片等,在火上讓人們烤著吃;在火上架上鍋,把從各家斂來的米放到鍋里煮熟。說是吃了那食物好,不得噎食(食道癌)和倒食(胃癌),有胳膊腿腰疼病的烤烤就不疼了。新媳婦坐在火堆旁,邊上也圍著很多人。說著一些吉利的話,“你看這火多旺呀”。本家很是高興,盼望著家人人丁興旺。說燒完的鞋灰是很好的東西。說牲口哪兒破了,是上等的好藥,抹上就好。
我們還會悄悄地去磨房,把耳朵湊到磨眼處,去聽奶奶所說的新婚老鼠夫妻磨嘰甜言蜜語。
現在想想,其實這鞋底子,經過腳的處理,用燒臭鞋的火煮粥,燒花生,烤紅薯。那紅薯會是什么味道?
觀燈火一直鬧到深夜,人們久久不愿散去。孩子們在大人們喊聲和呵斥聲中慢慢散去。
現在鄉親們生活富裕了,一年比一年過的好了,但我還是眷戀童年過年的時候,猶如昨天發生的事情,歷歷在目動人留戀……
習俗的作文 篇4
10月31日是西洋萬圣節前夕,美國的街上四處可見精彩的現場表演、戲臺上演的幻覺魔術、逼真的游尸和鬼魂,及各種恐怖電影的放映。
這場嘉年華盛會的由來是在公元前五百年時,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人們相信,往生人的亡魂會在10月31日這一天回到生前所居住的地方,并在活人的身上找尋生靈,以獲得再生的機會。當地居民因為擔心鬼魂來奪取自己的生命,故當10月31日到來時,會將所有燈光熄掉,使得鬼魂無法找尋到活人,并打扮成妖魔鬼怪以將鬼魂嚇走。
隨著時間的流逝,萬圣節的意義逐變得含有喜慶的意味。因此現在象征萬圣節的'妖怪及圖畫,都變成了可愛又古靈精怪的模樣,如番瓜妖怪、巫婆等。喜愛發揮創意的美國人,在這一天則極盡所能的將自己打扮得鬼模鬼樣,讓鬼節變得趣味多了。
萬圣節是兒童們縱情玩樂的好時候。它在孩子們眼中,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節日。夜幕降臨,孩子們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盞“杰克燈”跑出去玩!敖芸藷簟钡臉幼邮挚蓯,做法是將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瞇瞇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后在瓜中插上一支蠟燭,把它
點燃,人們在很遠的地方便能看到這張憨態可掬的笑臉。
收拾停當后,一群群裝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杰克燈”,跑到鄰居家門前,威嚇般地喊著:“要惡作劇還是給款待”、“給錢還是給吃的”。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錢款待他們,那些調皮的孩子就說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們有時把人家的門把手涂上肥皂,有時把別人的貓涂上顏色。這些小惡作劇常令大人啼笑皆非。當然,大多數人家都非常樂于款待這些天真爛漫的小客人。所以萬圣節前夜的孩子們總是肚子塞得飽飽的,口袋裝得滿滿的。
萬圣節前夜最流行的游戲是“咬蘋果”。游戲時,人們讓蘋果漂浮在裝滿水的盆里,然后讓孩子們在不用手的條件下用嘴去咬蘋果,誰先咬到,誰就是優勝者。
習俗的作文 篇5
一想到春節,人們俗稱“過年”。那么,人們過年一般干什么呢?那就要看不同地方的習俗了。
在繁榮的大城市里,除夕那天,人人都穿起新衣裳,接著清潔自己的房子,貼對聯,購買年貨,然后把買來的新花草擺放好。晚上,家家都做好豐富的團年飯。人們吃完團年飯后,就
在規定的路段上放煙花,或者在家看電視轉播的春節聯歡晚會。
鄉村的除夕是這樣過的:大清早,人們就起來了。換上新衣裳以后,就在自家的門前貼對聯,家家戶戶的.院里都掛上了紅燈籠。晚上,家家戶戶的燈籠都亮了,紅紅火火一片。每家門前“劈劈啪啪”都是爆竹聲。人人挨家挨戶到處串門,好不熱鬧。
大年初一,城市和鄉村的人們,都帶著年貨,有的去廟里上香;有的去親戚朋友家拜年;還有的一家一起出去游玩。
這就是中國人們過年的習俗。
【習俗的作文】相關文章:
習俗的作文07-29
習俗的作文03-29
習俗的作文04-18
習俗的作文04-24
習俗的作文06-05
習俗的作文06-03
習俗的作文04-11
習俗的作文04-17
習俗的作文06-01
習俗的作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