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端午的習俗作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的習俗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的習俗作文 篇1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早上,聽到奶奶嘴里念叨著這首歌兒,讓我想起了端午節的一些風俗習慣。
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要插艾枝。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楣中央或隨身帶著,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更得吃粽子。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里頭包的東西而命名。其中,摻紅棗兒的'最多。摻紅棗兒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風俗習慣。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村民百姓劃船追趕。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屈原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端午的習俗作文 篇2
“隔牖望蒿艾,彈指又端陽”。眨眼間,端午節邁著輕快的腳步,伴隨著艾草的清香,栗子的淡甜,悄然而至。
兒時的端午節,常常洋溢著粽子的香味。一到端午那日,奶奶就會包粽子,我便搬來一張小板凳,挨在奶奶身旁。包粽子的葦葉是從老家采來的,泡了一夜的水,竟還有一股淡淡的芳草味道。剛出水的糯米像極了一顆顆珍珠,其中還混雜著一些綠豆紅豆。奶奶拿來一張草席往地上一鋪,材料往上一擺,席地而坐,便開始包粽子。包粽子可謂是奶奶的拿手好戲。只見她拿起三片葦葉,平面朝上,豎著疊好,用手托著。接著勺一匙子糯米,薄薄地鋪在葦葉中間,接著擺上三朵烏黑發亮的香菇,一片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四顆黃澄澄的栗子,然后再鋪上一層厚厚的糯米封頂。緊接著,奶奶迅速用右手的食指把葦葉的兩邊往中間折,形成一個無底圓柱,然后把它放到腿上,用雙手把葦葉的兩頭往中間折,最后用細竹條往粽子上繞九圈,然后把頭兒往圈里一塞,另一個手接過去一拉,就把粽子扎緊了。過不了一會兒,草席上就排滿了粽子,像一個個昂頭挺胸的小士兵。奶奶把它們抱進灶房,擺進蒸鍋里蒸上二三十分鐘,香噴噴的粽子就出爐了。
“端尖尖蘆粽溢清香,處處龍舟競漿”。賽龍舟,于兒時的我來說也是一重頭戲。還記得小時,聽說小區外的小河里有龍舟賽,奶奶立刻背起我,狂奔到門口張望。不想小河邊已是人山人海,擠得水泄不通,我們好不容易終于擠到了前頭。只見江上排著五艘龍船。船頭船尾高高高翹起,是金黃色的。船身是鮮艷的.紅色。每條船上,穿著橙紅色救生服的隊員們雄糾糾氣昂昂地坐著,緊握著船槳,蓄勢待發。“嗶!”隨著一陣清亮的哨聲響起,龍舟賽拉開了序幕。河面上頓時鑼鼓喧天,隊員們快速而整齊地劃著船槳,濺起一朵朵雪白的浪花。岸上的人們大聲地吶喊,為支持的船隊加油鼓勁……“加油!”、“快沖!快沖線!”加油聲此起彼伏。“沖!沖!沖!”幼小的我也傻傻地跟著喊了起來,邊喊還邊揮舞著小拳頭,惹得奶奶哈哈大笑。
隨著黃昏時分的到來,龍舟比賽結束了。人們都歡天喜地地一散而去。但粽子的飄香,龍舟賽時的吶喊聲,仍時時在我心中回蕩。
端午的習俗作文 篇3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端午節的午時是陽辰,所以端午節也叫“端陽”。
端午節有許多傳統習俗,如賽龍舟、喝雄黃酒、吃粽子
先說賽龍舟。一條條長得首尾不相望的五顏六色的船只在河上蓄勢待發。龍舟上的職位分為鼓手和漿手,鼓手打鼓,打出氣勢的同時指揮漿手劃船;漿手根據鼓手打鼓的節奏整齊地劃船。在龍舟比賽上,一條條龍舟爭相向前激進,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不爭第一死不休。
五月五日,還被古人稱為惡月惡日。陽氣旺盛,易使五毒出現。五毒就是蛇、蜘蛛、蜈蚣、蛤蟆、壁虎。為了防止毒物進入家里,人們要把一種刺激性強的物質雄黃,撒在家中的各個角落。同時,喝一點(僅僅一點,喝多了就“沒”了哈。)下肚。還要制作一些艾草包,可驅蚊蟲。
要說人們最愛吃的食物,那必定是粽子了。一個小粽子,可藏著大學問。浙江嘉興就是因為粽子而出名的,它出產肉粽、糖粽、蜜棗粽、咸蛋黃粽、黑米粽、白米粽嘿嘿!怕了吧!別急,還有它的包裝也各式各樣,如正三角形、尖三角形、四方形、圓柱形,甚至你還可以往竹簡里裝粽子。總之,萬物皆可“粽”。一個粽子,先裝半個漏斗形粽葉包裝,鋪上糯米,然后放肉、咸蛋黃等,接著用糯米封頂,最后用另外半個漏斗形粽葉包裝封頂,并五花大綁。吃的時候,糯米的甜香、肉的肥美、咸蛋黃的.咸中帶甜,甜中帶香,無不刺激你的味蕾!這小小的粽葉,還包著愛國情懷,還包著對投江自盡的屈原的哀念。屈原是一位楚國人,他對自己的國家十分忠誠。他主張力抗外敵,卻被貴族所害,被流放。最終跳江自盡,當地老百姓把粽子投入江中,讓魚蝦吃飽后不去吃屈原的身體;大夫則往江里倒雄黃,藥暈魚蝦。
端午節不僅是傳統節日,還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它不僅是傳統、過去的節日,更是面向未來的節日。讓我們隨著端午節,重溫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感受偉大愛國詩人的愛國情操,增強民族意識與傳承文化的使命感。
端午的習俗作文 篇4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屈原而成立的。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在很久以前楚國人因為舍不得屈原投江而死去,所以有很多人劃船去趕救他,他們都爭先恐后,但是追到了洞庭湖屈原就不見了蹤影,之后的每年5月5日他們就會劃龍舟,來紀念屈原,借劃龍舟驅散水中的魚,以免讓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到現在賽龍舟的習俗還是有,每年的這個時候,人們都會賽龍舟。
端午節吃粽子,也是中國人民,在端午節的一個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看由來已經很久了,而且花樣也非常多,在古時候,人們為了紀念屈原,而且不讓屈原被雨吃掉,所以,人們每當那個時候都會在水中扔下粽子,這樣魚就不會去吃屈原的.身體,而是去吃那些粽子了。端午節的時候,還有小孩子佩香囊的。
端午節的習俗可以說是種類繁多,各種各樣的習俗都有。
但最終,這些習俗大多都是來紀念屈原的。
端午的習俗作文 篇5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端午節最重要的活動是龍舟競賽。
比賽的隊伍有熱烈的掌聲。歡呼聲和鼓聲中劃著龍舟前進。這項活動是由當時汨羅江畔的居民在江中劃船尋找屈原演化而來的,這個傳統一直保持了兩千多年。在端午節,最受歡迎的食物就是粽子。粽子是用糯米包著肉。花生。蛋黃以及其他材料,再用竹葉包裹而成,而粽子的'傳統則是來源于汨羅江邊的漁夫將米丟入江中,平息江中的蛟龍,希望它們不要將屈原的尸體吃掉。因為端午節流行于漢。
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所以各地都有各地的特色。
端午的習俗作文 篇6
我們中國有很多傳統的節日。端午節是其中重要的一個節日。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愛國人士、文學家屈原的,傳說屈原投江后,人們很著急,劃著龍舟去救他,可到他身邊時發現屈原已經死了,為了不讓魚蝦吃了他的尸體,人們把粽子扔下江喂魚蝦。這些行為經過演變成了今天賽龍舟和吃粽子的習俗。
此外端午節還有其他已些習俗,比如于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等。
今天國家為了讓國民不忘我們的傳統,恢復了端午節的假期。人們在這一天家人團聚,共同緬懷愛國詩人屈原,分享祖國日益強大的喜悅,展望充滿希望的未來!
【端午的習俗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的習俗作文(精選)10-04
端午的習俗作文08-08
端午習俗作文12-29
端午的習俗作文【精選】12-01
端午的習俗作文(精選)11-19
端午的習俗作文[經典]10-17
端午的習俗作文08-03
端午習俗作文02-03
端午的習俗作文【實用】09-12
端午的習俗作文[優]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