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修養作文2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談修養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談修養作文1
常言道:獨善其身,練好內功,提高自身修養。古今知識分子把其美好的愿望寄托于讀書,正如蘇東坡所言:“腹有詩書氣自華。”
何為修養?修養不僅是展示給別人的一種氣質,更是人的一種內在涵養。修養不是與生俱有的,而是從后天的教育、生活中汲取的。
修養是蓮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身處官場的陶淵明沒有被權勢、地位、權益而沖昏頭腦,曾因“不為五斗米而折腰”棄官而去,歸隱田園,選擇“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面對世事,李白沒有批判命運的不公,而是仰天長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折去歷史的一頁,翻開《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中國人被侵略者玩弄于手掌之間,被當作靶子,而圍觀的國人卻發出的最刺耳的狂笑,此所謂失其本心,修養何在?
修養是比天空更寬廣的胸懷。因為趙王把“完璧歸趙”歸功于藺相如,廉頗不忍為之下,心中憤憤不平,揚言見之必辱。而藺相如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胸襟,望見廉頗便引車避匿。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藺相如用寬廣的胸懷容納謙頗,最終換取“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的完美結局。被人稱作個頭不達標的鄧老撫起了不小心捽倒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此時,英國的經濟處于滑坡趨勢,這一舉動,使中國在國際中的地位邁出一步。如果藺相如魯莽沖動,找廉頗理論;如果鄧老袖手旁觀,那么歷史的鏡頭又將顯示怎樣的畫面?
修養是“命運可以毀滅我,但永遠都不能把我打敗”。面對命運的摧殘,不會順從,而是奮起反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是不會隨波逐流,在惡風惡習面前,找準自己的方向;在困難挫折面前,思考把大的困難化為小困難,“走一步,再走一步。”
修養體現在日常生活的待人處事,言行舉上。一個人談吐文雅,這是修養的第一步,心靈美,就可達修養之梯的高一級,此謂真修養。
修養是為人之本,為人的根本標志。有修養的人,人人敬之,人人愛之。
談修養作文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在古代,人們很注重個人修養,都會平時空閑的時候認真反省,深刻反思。孔子悟出了《論語》莊子悟出了《莊子》老子悟出了《道德經》……而現代人只追求物質財富卻忽略了精神財富,只會閑的時候去享受……卻不懂修身,不去讀一些名著,不去學習古人的思想,這便是當下社會大多數人缺乏的精神與信仰的現狀。
首先談談誠。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現代社會非常注重誠實守信。只有真誠守信才能交到真朋友,才能找到更好的合作伙伴,這樣才能更有利于去追求物質財富。倘若一個人連真誠都做不到,就不會有人信任他,就沒有人和他相處,更沒有人愿意與他合作,他追求財富就受到阻力。所以說,真誠守信最重要。
其次是孝道。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中國人盡孝往往體現在金錢和物質上,卻忽略了精神上的孝。有人總是逢年過節給父母一些財物卻不懂得去言語問候,不懂得用心關愛,體貼父母。更有人在父母生前不懂得好好孝敬,等父母去世后就后悔了。乃“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還有要養正。做一個正直的人,做正義的事,不受環境的.影響,像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即使環境惡劣,也要做一個正直的人。諸葛亮文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在生活中,多去做些好事,從小事做起,不做違法犯罪的事。在學校多幫助同學,不做違反校規校紀的事。做一個正直的青少年。
中國大部分人平時不注重個人修養,才使如今的社會不如往日一樣安寧,常常有犯罪行為。因此,從青少年起始,就應該注重個人修養,少年強,則國強。“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談修養作文】相關文章:
以談修養為題目作文01-28
談修養作文(精選54篇)10-29
談修養作文(精選95篇)09-27
《談修養》讀書筆記05-31
談個人修養作文600字01-27
《談修養》讀書筆記1000字01-26
修養作文:責任與修養01-25
修養作文:姿勢是修養的鏡子01-26
修養的作文:修養心靈01-27
有關修養的作文:勿忘修養作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