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二三事記敘文

時間:2021-10-11 18:00:35 敘事 我要投稿

我的童年二三事記敘文

  童年是美好的,也是短暫的,但童年的記憶卻是最深刻的,年過五旬的我對走過的人生路程回顧時,那童年的一幕幕總是在眼前呈現,那些過往的“生動”時光宛如一幅幅的畫卷鋪展在腦海,如此地難以忘懷。

我的童年二三事記敘文

  一、買蔬菜

  從六十年代走過來的人,自然想起“三年自然災害”這個詞兒,這是當時用以掩蓋“大躍進”造成“大災難”的詞兒,是千百萬百姓生活艱難的一段經歷,回想起來,那個時候全國上下都一樣,城市居民按照地區結構配備公有制菜場,菜場供一應蔬菜、水產、肉制品、副食品等。那個年代,絕大多數家庭都是多子女,家庭成員眾多,經濟也很拮據,生活質量也很低,由于經濟所限,大多數家庭的飲食結構都是以蔬菜為主,特別到冬季,蔬菜生長緩慢,所以供一應也就十分緊張,蔬菜的來源是城市附近的郊區蔬菜大隊,每天清晨農民會用板車拉著,也有的肩上挑著,把蔬菜送到規定的菜場,由于數量有限,要想每天吃到蔬菜唯一的辦法就是起早排隊,那時候的菜場,早上六點開始供一應,每當凌晨,菜場就人聲熙攘,剁肉聲、找零吆喝聲,挑精揀肥的爭議聲,你先我后吵架聲,真是一個充滿活力的世界,又是讓人感受苦惱、無奈和艱辛的年代。

  冬天里是最痛苦的季節,要想全家人吃上新鮮的蔬菜,躺在溫暖的被窩里是絕對吃不到的,那只有懶漢。而要吃上蔬菜,就要為此付出代價,就是不睡暖被窩,起早去排隊。我七、八歲的時候,母親就讓我和姐姐兩個人去排隊買菜,記得有一次我和姐姐5點半去的,到了那里一看隊伍足足有200米長,好不容易要到我們了,結果蔬菜賣光了,我和姐姐一臉沮喪回家。日子要過,飯也要吃啊,第二天繼續,我們提早了排隊時間,后半夜三點多鐘就到那里,只見菜場的門口已經排了一地的隊伍,大多數是籃子,磚頭、瓦片,以物代人,因為天氣寒冷,人們都倦縮在菜場的屋檐下躲避著呼嘯的西北風,排隊的人用盡了家中最為御寒的大衣,三五成群聊著天期待著黎明的來臨。

  6點鐘左右的時候菜場終于開門供一應了,躲在屋檐下的人們一溜煙沖到自己排的籃子、瓦片那里,于是開始了人擠人的壯觀場面,長長的隊伍,人和人一個接著一個地互相緊一貼著,慢慢朝前蠕一動著,終于輪到自己了,那片刻感受到一種特別的快活和欣喜,每人限量的五斤菜放進籃子里面的時候那瞬間是我和姐姐最大的快樂,因為我們為母親干活了,菜買到了,和姐姐回家的時候也不感覺到氣候的寒冷,也不感覺到沒有好好睡覺的疲憊,今天有菜吃了,我歡呼著,這是那個時候我們對物欲最大滿足。

  二、買木柴

  六十年代,城市居民都用煤球爐子,煤球是按照人口計劃供一應的,因為計劃有限,計劃多的人家就晚上封爐子,而計劃不夠用的人家就只有每天早上起來生爐子,這樣可以節約些煤球。而生爐子卻需要木柴做底火來燃一燒,于是木柴成了每家必須的生活用品,而城市哪里有柴禾撿呢?只有到木柴供一應市場去購買。

  那時候,我們把它叫木頭疙瘩子,買木頭疙瘩子也是限量供一應的,而且也需要排隊,為了保證家中炊煙冒起,我和姐姐一個月總要起一次早,凌晨就去躍龍橋下的木材市場排隊,和買菜時候一樣,把籃子排在那里,等到早上7點多鐘就開始賣了,當市場的門一打開,人們就相互擠在一起,有一些晚來的人看見如此長的隊伍,覺得排到自己的時候肯定買不到,于是不甘心,伺機插隊,于是就會引來一場爭吵,最后排在后面的人群起而攻之,插隊的也就無趣地從隊伍里被拉下來,但想想家中等著木頭疙瘩生爐子,于是就沒有理由地破口大罵,然后又在眾人哄然中悻悻而去。終于排到我了,每人四角錢的木頭疙瘩子,我和姐姐兩人排隊就能買八角錢,這樣可以用一個多月,當木頭裝進我籃子的剎那間仿佛看見了火光在燃一燒,我的心也沸騰起來,好舒暢,我感受到這就是人生,這就是生活。

  三、蒸年糕

  那個年代里,糧食是計劃供一應,每個月居委會的小組長家里都會有糧食局的人來發糧食供一應券。記得小組長會挨家挨戶地通知:現在發代糧券了,拿糧卡和印章來取。特別是年底的時候,就會有很多讓人欣喜的票發下來了,有糯米票、赤豆票、麻油票等等,看見這些票你就會在眼前呈現出湯圓和年糕的影子,不由咽一下口水,因為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能感受到年糕和湯圓的美味,而有農村親眷的城市居民這個時候就會有人給他們送些糯米,那個時候我就最最羨慕那些有親眷在鄉下的鄰居們了。臘月十五左右,家家戶戶都忙著碾米屑,碾米加工場就在我家門口,每年這個時候后半夜開始就有很多人拿著糯米排隊了,長長的隊伍排了有半條街長,這樣的場景要持續半個月左右,大家把糯米碾成了米屑,然后再到年糕加工點做成年糕。

  我小的時候和所有的孩子一樣,就喜歡年前的這種感覺,盡管深夜排隊會在寒風里顫栗發一抖,但我還是喜歡那個氣氛,當排到正午時分,輪到我家的米碾的時候,聞著機器中的米香,看著雪白如雪的糯米屑倒進我的米袋里,那個時候的心情別提有多快樂,于是跟在背著米屑的姐姐后面往加工年糕的加工場奔,我還不斷地在后面催姐姐,跑快點,跑快點,因為蒸糕的地方也要排隊。

  蒸糕的地方一股熱氣升騰著,這股升騰的熱氣一直會延續到30晚的前夕,只見有人在生火,有人在拉風箱,站在灶頭的人正從一個大木桶里用碗舀著和好的米屑慢慢地向蒸籠里均勻鋪撒,還有一個人站在一個大木盆里為下一家的一搓一屑。等輪到我家排到的時候已經是深夜了,母親趕了過來,和做年糕的師傅打著招呼,大師傅,把屑多一搓一兩把,到糕出蒸籠時,母親又對做年糕的師傅說,你幫我多摜幾下,母親說,多摜幾下年糕實,也好吃,我站在做年糕的臺子邊上早就垂涎三尺了。

  

  每年的臘月里,到處可以感覺到要過節的氣氛,我和所有的孩子們一樣,只盼著年三十快快到來,正月初一慢慢過去,只有過年我才能解渴地品嘗到糖果、茶食、花生和瓜子,在那個物質不豐富的年代里,只有過年才能解饞,想到過年我就直咽口水!我心中的春節記憶猶新,三十晚上就看見大哥和媽媽開始切肉絲、切生姜、切甜包瓜,然后把這三樣炒在一起說是叫野雞絲,是我們家鄉的傳統菜,然后是將10多種蔬菜洗凈一樣樣炒起來然后合炒在一起叫炒蔬,把幾天前就浸泡在那里的黃豆煮在自家腌制的咸肉里,然后讓它冷卻就變成了凍豆,總之那一天家中最忙了,滿屋噴一射著油香味,晚上的飯桌上擺滿了冷盤和熱炒,我會沒有抑制的吃,直到吃不下為止。晚上,媽媽會為我和哥哥姐姐準備好大年初一的`新衣服,新棉鞋,那些都是媽媽親手做的,臨睡前媽媽還用紅紙包一角錢放在我的枕頭邊上,說是壓歲錢,那個晚上我非常興奮,不是為自己長大一歲,是為吃為喝為那種感受。

  大年初一到了,我們會比平時晚些起床,媽媽說,是過年,多睡會。媽媽總是第一個起床,生爐子,準備為我們下湯圓。等大家都起床了,一家人一起坐在方桌上吃湯圓,媽媽就會關照我了:華子,今天是過年,新年開始,家家都要圖個吉利的。見人都要叫,不許說不吉利的話。

  我嘴很甜,總是用甜甜的聲音叫著鄰居家的爺爺、奶奶,伯伯、叔叔、大媽、阿姨,這一叫,我的口袋里就會裝滿糖果、花生等等食品,我把裝滿口袋的零食回家放在我的食品盒子里,空空口袋再去叫那些還沒有給我零食的叔叔、阿姨們,我越發嘴甜了,我的收獲也就更多了,那些食品裝滿我的食品盒,有一陣子解饞的了。

  過年期間親戚間互相拜訪,手上拎著點心,全家出動,天天吃得肚子圓圓的,也就是不幾天的功夫,接下來到了正月半,媽媽請朋友為我做了兔兒燈,紙糊的兔子下面有四個輪子,兔子身體里面插一根小蠟燭,用火點亮它,兔子嘴下穿根線,我拖著那根線在院子里轉呀轉呀,嘴里用南通方言念著童謠:一人巷二溝頭三里墩四步井五步橋陸洪閘七佛殿八里廟九華山…….年終于過去了,歲月就是這樣無情流逝,年復一年,轉眼間我的童年就消失了。

  童年的片段只是人生歷程里的一個階段,而其中的一段細節、一個元素,只要你愿意撿拾歷史,一切生動就在眼眸,因為那個年代,因為那個年齡,因為所有的感受,所有的過程都深深印刻在我的腦海里,盡管那個時候的物質沒有現在豐富,生活也沒有現在多姿多彩。可那段過程卻給了我們許多的感慨,在物質富裕的今天,當我們在奢侈浪費的時候,我就想起老人們常常對我們說的一句話,人不能忘本啊!于是那段歷程總會在回憶中得到啟迪和收獲,由此也就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人成在线俺来了 |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一区 | 亚洲国产噜噜视频 | 夜福利日本一区国产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不卡 | 污网站上在线观看免费视频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