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古鎮的作文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描寫古鎮的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描寫古鎮的作文1
我愛您,夢里水鄉——甪直
小時候跟隨爸爸媽媽來到了人間天堂蘇州,在夢里水鄉——甪直生活了下來。今天就請您跟著我這個新吳中人來我們的小鎮看一看吧。
還沒進鎮,鎮口的一個獨角獸雕像已經先聲奪人,這個便是甪直的象征——瑞獸“甪端”了,它的形象像個“甪”字。這里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說是很久很久以前獨角瑞獸從彩云間看到這兒水豐草盛,風水極佳,便降落于此,“甪直”的名字也因此而來。雖然只是個神話,但是甪直自有史以來,一直風調雨順、人杰地靈。我曾從鎮上的一位老大爺口中得知“甪直”地名由來的又一說法,原來鎮東有一直港,直通六處,水流形狀酷如“甪”字,小鎮因此而得名。
走進甪直古鎮,仿佛穿梭在悠久的歷史畫卷中一般,從古橋、古街、古寺、古宅到鎮情、風情、水情、人情,到處都流淌著江南水鄉的靚麗和輝煌歷史的燦爛。要細細地看、細細地品,才會品出味來:
甪直橋梁多,曾被茅以升形象地喻為中國古代橋梁博物館。一平方公里的古鎮區、5.6公里的河道上橫臥著形態各異的七十二座半橋,現存41座,其橋梁密度,遠遠超過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這些橋造型各異,各具特色,古色古香。有多孔的大石橋、獨孔的小石橋;有寬敞的拱形橋、狹窄的石板橋;還有雙橋、鑰匙橋、半步橋等,把古鎮裝扮得精美絕倫(老師點評:一幅幅水墨丹青圖)。其中最負盛名的要數東美橋,其全圓的拱形,在中國橋梁史上也是不多見的。
甪直古跡多,簡直就是一座完美的藝術宮殿。古鎮上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保圣寺、中國第一報人的王韜紀念館、香港著名電影演員蕭芳芳的演藝館、現代文學家、教育家葉圣陶先生的紀念館。還有葉圣陶筆下的萬盛米行,新建的江南文化園,這些優美的景點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滿意而歸。如果你時間充裕,不妨坐船游覽古鎮,如癡如醉地感受“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在船上品味一下甪直那悠悠的水、曲曲的河、彎彎的橋、窄窄的街、深深的巷、斑斑的墻、沉沉的瓦(老師點評:更那堪游人醉)。
甪直,還是一幢流動的服飾展覽館。漫步古鎮街頭,你會驚訝地發現,無論是年輕的導游還是搖船的阿姨,無論是景點的服務員還是景區的售貨員,都會穿上傳統的甪直水鄉婦女服飾。這種“梳髻髻頭、扎包頭巾、穿拼接衫、拼襠褲、束裾裙”的服飾顯得既質樸自然,又鮮艷悅目,把水鄉婦女的勤勞、美麗、淳樸、善良盡情地展示在游人眼前,成了古鎮上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我愛您,夢里水鄉甪直!希望你們有空來我們小鎮做客,我會再請你們吃上甪直的小吃,先不告訴你,保證讓你一飽口福!吳中人民歡迎您!甪直人民歡迎您(老師點評:明天,背上行囊,準備出發)!
描寫古鎮的作文2
踩在青石路上,伸手便可觸碰到那綿綿的春雨,無限的柔情融入心底;走過河畔,兩岸的柳枝伴著和煦的微風傳來清香,洗凈塵濁疲累的心靈;說著吳儂軟語的姑娘撐著油紙傘,輕輕巧巧地路過,余下一個柔情似水的身影。
就這樣,我在江南的四月踏進那煙雨蒙蒙的古鎮,聽見它的聲音。
你說,古鎮的聲音在哪?是那帶著無限情絲的雨拍打窗戶的聲音?是那道路兩旁小攤販帶著方言的吆喝聲?還是那從茶館里傳出的大珠小珠落玉盤般的樂聲?
我聽見的,不止這些。
是夜。在異鄉的我無法安眠,心里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想法。猛然睜眼,屋子里暖洋洋的燈映照著我模糊的雙眼,看見的是窗外深藍色的天空露出一片魚肚白,光線洋洋灑灑地灑進我的屋子,跑到我的臉上。那一刻,一束微光透過昏暗的天幕,照見天地的深遠,我的心驀然平靜。古鎮的清晨,由此開始。
希望。它告訴我的是一天之始的希望。
踏上旅途,經過一幢老房子,真的是老——厚重、高大、斑駁,雨水沖洗下露出歲月的痕跡。我感嘆,不知是否有文人墨客曾在這老房子里書寫贊嘆過江南風光;不知是否有一家人曾坐在這房子里,其樂融融;不知是否有像我這樣的過路人匆匆一瞥,卻為發現它的古老樸實而驚喜……我想象著它的歷史,想象著它一路走來的歲月。
悄悄地走進院子,一抹別樣的紅映進我的眼眸,震撼我的'心靈——一排光禿禿的老式花盆之間,竟矗立著一枝烈焰玫瑰,淹然百媚而一身傲骨,亭亭獨立于這般殘舊的老房。那時,雨水落在頂蓬上噼噼啪啪,眼前的景色讓我轉不開視線——這樣生動的寂靜,此后是再沒遇到過的了。我試著把那沉重的花盆搬到房檐下,使它免受雨水的淋打。嘗試幾番,卻始終無果,莫非它的根竟已長到了地上?我釋然,鏗鏘玫瑰,便是如此罷!無意間抖落花瓣上的幾滴露水,晶瑩剔透,又似是在訴說它的一片冰心在玉壺。
它們都經歷了怎樣的故事?我無從得知。堅貞、寬厚、從容,是它們告訴我的全部。
夕陽西下,擺渡的漁民歸岸,攤販收起貨物帶著疲憊的笑容歸家,幾十戶人家的燈先后亮起,湖泊上泛起燈光的影子,耀眼卻不刺目。
路上,走在前面的是一對祖孫。老爺爺挑著一擔梅子,踏著竹板鞋咯吱咯吱地走在青石板上,年幼的小孫子在一旁搖著撒浪鼓,口中唱著甜軟的吳語童歌,單純無邪的眼睛在黃昏中格外奪目,讓人有一種看過他的眼,恐怕不會覺得星星亮的感覺。那落日的余暉,將它們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人生得以如此,又有何求。
溫情的歲月,總有很多的故事,作為匆匆旅客的我,愿意去聆聽這些美好。
但這個古鎮的故事很多,很長,需要一點耐心來聽。我很感謝生命中曾有那么一段溫柔時光,讓我接觸這些美好,聽見這么個悠悠古韻、充滿情感的奇麗古鎮說話。而不是作為平庸無知的行人,錯失這絲絲美好語言。
江南的四月,我遇見了最迷人的你,聽見了最動人的聲音。
描寫古鎮的作文3
黎里,一個坐落于江南水鄉、流淌著古老氣息的小鎮,古色古香的老街風貌,便是它的特色。
一年前,我和媽媽曾沿著3里長的鎮河,邊走邊用相機記錄著老街上的古建筑、又窄又長的弄堂……還無意中發現了鎮河駁岸上的浮雕,那浮雕精美得很。我 后來才知道那是數百年前留存下來的纜船石,分布在河兩側的駁岸和河埠上,是以前人們用來系船的,也稱“象鼻眼”。這些雕有圖案的纜船石形態各異,有象鼻、 犀角、貓眼、壽桃、暗八仙、如意等圖案,還有些復雜的,比如獅子滾繡球、瓶生蜂猴、如意得鹿等,共有20多種花紋雕飾,而且數量很多,共有254個,每隔 五六米就有一個,屬江南古鎮之最。這些精美的圖案都象征著吉祥,表達勞動人民祈求安居樂業、心想事成的美好愿望。
“黎川三里,百米一橋。”橫跨在市河上的12座古橋是黎里的另一大特色。每一座橋都有好聽的名字,如:青云橋、梯云橋、進登橋、迎祥橋、子來橋、接桂橋、禊湖橋……
小鎮似一位遲暮的老人———那古老的建筑是他的外衣,雖陳舊,卻別有一番風味;青石板鋪就的路是他臉上的皺紋,刻下的是時光的流逝;古老的小鎮有著屬于它的古樸,它的沉靜。
然而,今年4月起,一支支施工隊打破了小鎮原有的寧靜。主干道路“穿衣戴帽”馬不停蹄;河道清淤、廊棚古駁岸修復、石板路鋪設有序進行;端本園、周公傅祠堂也被一點點的修復……
前些天,我和媽媽再次來到老街,映入眼簾的是正在逐漸修復的老房、小巷、街道等。在分開了40年后,周公傅祠堂內的斷頭赑屃終于和它之前背了180 多年的石碑“重逢”了,如今,它正在祠內入口的院中坐北向南靜靜地趴著,似乎在等待迎接祠堂修復后前來參觀的客人;端本園也修復完成,在這個園子里,原有 的曲橋荷池、伴月廊、半山亭、雙桂樓、平波軒等建筑被一一修復,將重現園子的昔日風采。
看著走著,走著看著,我再一次看到這些圖案精巧別致、栩栩如生的纜船石,不禁贊嘆起那些別出心裁的能工巧匠,也仿佛看到了多年以前眾多的大船小舟滿 載而歸地停泊在這里,船上的商人買賣著貨物,忙得不亦樂乎!那黑黝黝的鸕鶿正安靜地和漁夫一起依偎在那窄窄的小船上……夕陽“落”在水里,河流美得就像七 彩的琉璃,也把兩岸的纜船石映襯得格外氣派!幻想著不久的將來,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或走在青青石板路上,或坐在悠悠小船上,欣賞著古色古香的建筑,品嘗 著美味的黎里特產,談論著黎里人的勤勞、熱情,還用相機記錄著這美好的時刻……
黎里———這顆擁有著豐富歷史遺存和深厚文化底蘊的江南“水鄉明珠”,正逐漸揭開它神秘的面紗,以嶄新的面貌迎接世人!
【描寫古鎮的作文3篇】相關文章:
描寫古鎮的750字12-03
描寫古鎮的1000字12-03
西塘古鎮旅游作文12-19
古鎮,文明,交織……作文11-25
游麗江古鎮作文600字12-02
古鎮作文600字八篇12-08
古鎮作文600字3篇12-08
古鎮作文600字9篇12-14
春游蕩口古鎮作文(3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