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續寫激情演講稿
責任續寫激情 信念點亮青春
我一直相信,從土地督察機構選擇我們那一天起,我們的個人命運就注定與全新的土地督察制度緊密相連。三年前,當我幸運地成為土地督察機構第一批招考的公務員時,我和大家一樣,內心都對這個嶄新的機構充滿感恩,都對這項朝陽制度滿懷期待。感恩,是因為那場公正的考試給了我們立足社會的一個起點;期待,是因為我們將伴隨土地督察這項年輕的事業共同成長。
帶著初任培訓班上對土地督察制度的粗淺認識,揣著督察隊伍第一批年輕人的自豪,我們邁向了自己的新生活。如果說“嚴、明、勤、廉”最初只是我對督察工作概念化的認識,那么經歷了三年的工作實踐,我終于體味到這四個字背后蘊涵的責任、重托、約束和奉獻。如果說當時曾經醉心于“國務院派駐機構”的炫目光環,三年的冷暖甘苦已使我逐漸讀懂,“國家”二字,永遠只意味著肩負使命的神圣和莊嚴。
三年的奠基之路,我們經受了意志、體能、個人、家庭的重重考驗。從9支小分隊開始,后勤事務千頭萬緒,業務建設從零起步,對外要打出聲威贏得認可,對內要建章立制總結規范。人人都要身兼數職,天天都是快馬加鞭。
面對高強度的密集工作,高標準的嚴格要求,也曾感到很大的心理壓力。經年累月遠離家人,維系親情的只是一串熟悉的號碼,“對不起”就是我們對親人重復最多的一句話。一邊是外人很多的誤解,以為我們位高權重養尊處優,一邊是內心的種種糾結,算不上豐厚的薪水難以應付生活成本的上漲。最初的激情漸漸平復,生活還原了很多現實的困境和無奈。有時候確實會想,舍棄了安穩的生活和溫暖的親情,這樣的犧牲究竟值不值得?其實現實也一直在追問我們,為什么要來督察局?是為了獲得一份養家糊口的體面工作,還是為了心中潛存的一份勇敢擔當的社會責任?
一次例行督察中,我們發現當地政府居然以一塊錢一畝地的優惠作為招商引資的條件。一畝地一塊錢,這足見地方政府追求經濟增長的沖動和對犧牲土地資源的漠視,足見耕地保護的政策怎樣被發展的“硬道理”肆意挑戰!我是土生土長的西北人,我深知在這塊生態脆弱的地區,以犧牲土地資源為代價的片面發展無異于殺雞取卵。這一塊錢一畝地的事實讓我直觀地感受到,自己從事的這份工作會是怎樣的艱難復雜!要站在國家民族的全局視角,代表可持續發展的理性方向,幫助地方轉變沿襲多年的發展模式,是怎樣的任重道遠!我們必須做科學發展觀的布道者,甚至殉道者。作為一個西北人,我更應該承擔一份特殊的責任。
黃埔軍校的校訓寫到“升官發財,請走別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土地督察事業,代表的同樣是國家民族發展的路徑選擇,這厚重的使命決定了,在個人得失和履行職責之間,我們必須鄭重地作出選擇。
我相信我們當中很多人都在用行動證明自己的選擇。矛盾時,困惑時,我總能從這支優秀的團隊中得到巨大的感召力量。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眼前時常展現出立體的督察工作全景回放,比任何一部3d影片都要真實都要鮮活。百日行動中在西北6個省級機構的初次亮相;雙保工程中敢于碰硬打響西北督察第一槍;例行督察中十幾位同志輾轉各地連續作戰;11月的冰天雪地里督察女兵在崎嶇山路上定格的身影;百村千戶調研時,窯洞門前淳樸農民對我們這些“中央干部”的殷殷期望……一項項任務圓滿完成的背后,也有無數次涌上心頭的苦澀思念,也有遠離熟悉環境的孤單寂寞,也有放棄安逸生活的偶爾失落,也有夢想遭遇現實的彷徨困惑。
但也正是這個團結的集體,在創業時期不分級別同吃同住,形成“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優良傳統;這個戰斗的集體,在復雜環境里開疆拓土,鍛造了 “敢于亮劍”的硬朗作風;這個青春的團隊,視廉潔為生命,以敬業奉獻鑄造了土地督察這塊閃亮的金字招牌;這支精英的團隊,在“為國督察、不辱使命”的共同信念里提純出團結和諧、督察一家親的人文情懷。就是這些有血有肉、有情有愛的督察人,每年平均6個月在西北廣袤的高寒高海拔區域輾轉奔波,一次次頂烈日冒風雪地外業核查,一次次不眠不休地反復核對再三討論;就是這些平凡普通的督察人,在“逢戰用我、用我必勝”的承諾里,彰顯西北督察鐵軍克難攻堅甘于奉獻的壯美魂魄!
督察機構披荊斬棘的征程里,我們用無聲地奉獻表達對這份事業的忠誠和熱愛,我們用不為人知的犧牲捍衛這支隊伍的尊嚴和榮耀。面對困難,我們從未退縮,擔當重任,我們永不懈怠。國家土地督察制度實施的歷程,就是我們與土地督察機構共同的一部青春日記,我們將用責任和信念,為凝結我們青春色彩的督察事業續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朋友,你怎樣看待督察人的工作、生活狀態?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樣的狀態,你會用哪一個?你還記得夸父逐日的故事么?當我們在車站之間穿梭,當我們在地塊之間奔波,你有沒有覺得,我們也是一群不斷奔跑的人?自從跨入督察行列,我們的腳步再也沒有停歇,“奔跑”是對這種姿態、狀態和心態的最好形容。奔跑,是我們學習追趕的腳步;奔跑,是我們連續作戰的身影;奔跑,是我們只爭朝夕的工作節奏。
四年來,我們一路奔跑,一路收獲。從“百日行動”到“雙保工程”,從嚴查重大案件到護航土地調控政策,從一次次督察到一場場調研,處處活躍著督察人的身影。在奔跑的過程中,我們成長為保衛耕地紅線的生力軍,以堅持原則、嚴督明察的形象,贏得了地方政府的尊重與認可,顯示出在整個國土資源工作格局中的獨特作用。今年6月,總督察在蘭州例行督察現場說:督察工作“越打越有信心,越打工作越順,越打越有威望,越打越有地位,”這,正是對我們四年奔跑最好的總結和肯定。
在今年2月25日的新聞通氣會上,我們督察人自信地向媒體宣布:在過去的一年,我們在全國150個縣區,開展了39項例行督察,發現違法違規問題8000多件。這一組組數據和成果,凝聚著全體督察人的心血和汗水。這一組組數據,是同志們一個一個卷宗啃出來的,一個一個現場跑出來的,一個一個日夜熬出來的,一場一場戰役打下來的!其中的艱辛只有督察人自己能夠體會。去年11月,在一次例行督察中,當地連下幾場大雪,氣溫降到了零下10度,天寒地凍,雪厚路滑。但風雪并沒有阻擋督察人的腳步。有一個下午,幾名同事到山上去核查圖斑,車子沿著積雪的盤山公路往上走。上山還不算難,可等核完圖斑下山時,天色已晚,路面全凍成了冰。汽車在冰面上行駛,坡大彎多,一側又是深溝,每前進一步,都異常危險!大家的心繃緊了,司機緊張得淌汗了。那真是一段驚心動魄的路程啊!二十多公里的山路,他們足足走了三個小時,三個小時啊!當晚上八點,他們的車子平安返回駐地,正在寒風中焦急等待的專員急步迎了上去,緊緊握住了歸來同事的手,那一刻,大家的眼眶濕潤了。不畏艱苦,敢打硬仗,不退縮、不懈怠,不正是我們督察干部的本色嗎?
在奔跑的人生里,有我們默默的堅守,有我們勇敢的擔當,更有多少督察干部家庭默默的支持和付出。我有一個女同事,她有一個七歲的女兒,名叫蘭蘭。女同事剛來督察局的半年,小蘭蘭經常哭,在電話里,“媽媽,你什么時候回來呀?”“我想你啊,我要媽媽!”說著,哇地就哭起來。如今,她早已習慣一個人靜靜地寫作業,一個人靜靜地安睡。媽媽從5月參加西安例行督察起,就再也沒有停歇,接連去了蘭州、西寧、銀川,整整三個月在家只待過短短6天。小蘭蘭想媽媽了,就打電話,當聽說媽媽正在開會或者加班時,她說一句“媽媽,我不打攪你了”,就把電話輕輕放下了。端午節的時候,仍在蘭州督察的媽媽給女兒打電話,女兒第一句話就是:“媽媽,你今天吃粽子了嗎?”爸爸媽媽都覺得蘭蘭漸漸懂事了。只是有一次,蘭蘭悄悄對爸爸說:“爸爸,我不想長大。”爸爸問為什么,她說,“我小的時候,你和媽媽都陪著我;現在我長大了,媽媽卻總是離開。”女同事是從銀川督察現場匆匆趕來北戴河的,和女兒只相聚了半天。蘭蘭也懂得支持媽媽了,臨來北戴河前,小蘭蘭拖著和她一般大的皮箱來送媽媽,當車子緩緩駛動,小蘭蘭呼喊著媽媽,和汽車一同奔跑起來……這樣的故事,在我們督察干部身上很多、很平常。我們每個人都懷著對家人強烈的愛,可是,緊張的督察生活,讓我們把這份愛埋藏在內心深處。在孩子留戀的目光里,我們又一次出發了。
奔跑,是我們不負重托、為國督察的責任感;奔跑,是我們雷厲風行、永不懈怠的執行力;奔跑,是我們召之即來、敢于攻堅的鐵軍精神。奔跑,也是我們執著的態度、奮進的品格、向上的追求。奔跑吧,戰友們,和我們的青春一起奔跑,和土地督察事業一起奔跑!
很幸運的進入了土地督察隊伍,認識了各位領導、前輩和同事。很感激成為各位的下屬、同事、同學和朋友。很感激緣分讓“我”與大家成為“我們”。
我們,是勤懇而堅韌的。土地督察系統成立伊始,事務諸多、時間緊迫、人手不足。青澀的我們沒有慢慢成熟的悠閑,只能用激情和干勁彌補缺失的老練。我們在寄居的宿舍里鍛煉學習,在租借的辦公室爬坡上坎,揮灑著汗水勇往直前。我們經常性的加班、夜以繼日的工作、整月整月的出差、不知疲倦的奔波。我們遠離了繁華、習慣了寂寞。
記得嗎?“雙保行動”快速調研期間,是誰辦公室的燈光徹夜長明,是誰每日翻閱堆積如山的文件,是誰青春的臉龐增添了幾許皺紋?是我們。例行督察時,是誰,始終貫徹半軍事化的管理、12小時每日的工作強度?是誰,查閱數以千計的卷宗,走過幾千公里的核查行程?是我們;專項督察時,是誰沒日沒夜的奔波、伴著座談用晚飯、撰寫報告到深夜?是我們。
還記得,有一位處長,因長期高強度工作引發腸梗阻,不得不上了手術臺。手術第5天,為開展例行督察,他強打精神飛抵云南,卻因實地核查顛簸撕裂傷口,造成大出血。醫生要求靜臥、修養。可他只吃了幾片止血藥,又頑強的堅持在了崗位上。還記得,XX市XX縣土地例行督察期間,有一位年輕的.同志,噙著淚水在電話旁給遠方持續高燒的女友以聊勝于無的安慰。還記得,XX市例行督察期間,有一個女孩,因水土不服一直鬧肚子。她卻始終堅持與大家一起加班,一月里消減了8斤。這樣的事情,在我們的身邊不斷的發生,給我的身體和心靈以不斷的挑戰。我們,謹守為國督察的信念,堅如磐石、韌似青蘿、眾志成城,用青春的熱血點燃土地督察隊伍的滔滔戰魂。
我們,是嚴謹而執著的。每一宗土地的定性、每一個數據的確認、每一份報告的撰寫,我們都力求精準。不用說,督察工作,對每一個環節的吹毛求疵;不用說,調研工作大量走訪群眾、翻閱卷宗;不用說,信訪查處,反復分析案情,查閱法典。我們用近似苛刻的態度,維護著督察事業的赫赫威名。
我們是真誠而質樸的。對地方,我們不僅做好督察本職,更綜合考量國家和地方發展需要,按照疏堵結合、有保有壓的原則,以實質行動疏解地方用地難題。我們先后促成云南省旅游用地合作協議的簽訂;四川省災后重建特殊用地政策的出臺和四川、云南兩省廢棄工礦用地置換試點的推行。
對同志,我們真誠關愛、親如家人。就在前兩天,在幾位外地同志的集體生日宴會上,頑皮的我們用蛋糕把局長畫成了花貓,用啤酒攆得思鄉的愁緒狼狽而逃,屋子里滿是開懷的歡笑。青春的我們不僅有猛烈如火的雷厲風行,更有溫情如水的拳拳赤心。
我們,是驕傲而自豪的。4年來,我們白手起家,建起了自己的辦公樓,形成了完善的業務體系,多項工作受到國家和部領導批示表揚。我們用自己的敬業奉獻、鋼鐵紀律和真切關懷贏得了地方的真心尊重。我們的作風正被工作過的地方極力推廣,我們的工作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我們的威信還在不斷的提升。青春的我們,正筑起護糧守土的巍巍長城。
我們,真正的付出。我們,切實的收獲。我們,不斷的成長。我們感悟了青青流水、巍峨高山和湛藍天空蘊涵的靈性。我們見證了貧瘠土地上,邊疆人民辛勤汗水的赤誠。我們成就了寂寞歲月里,不斷淬煉的堅韌。青春的我們,雖沒有豐厚的收入,卻有無比富足的心靈。
我們已學會,在出差中度過自己的生日,給父母、愛人和孩子的生日以遙遙的祝福;我們已習慣,在陌生的城市中欣賞圣誕、中秋、七夕或者端午。我們已熟練,在手機的電波中,維系親情、友情和愛情。我們也許是不合格的父母、兒女和愛人,但我們一定是優秀的土地督察人。
一支舍身為國、頑強堅韌、決戰用我、用我必勝的青春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