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爺爺的作文:爺爺的象棋
爺爺的象棋
小時候,留給我印象最深的玩具,也就是象棋了。盡管到現在為止,我也沒有下過一盤。
撥開記憶的濃霧,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個普通的農家小院,如果你再仔細看看,便會發現在小院的一角,總是擺著一張淡黃色的方棋桌。在它主人的精心呵護下,上面的“楚河漢界”分明,一點灰塵也沒有。它既是我們夏天乘涼的用具,也是爺爺指揮千軍萬馬的戰場。
爺爺酷愛下棋,每當抽出了空閑時間,就定要邀幾個老棋友殺幾盤。這也是我小時候最頭疼的事,因為一旦開始了“馬走日、象走田”的大戰,爺爺答應我出去玩的約定就得推遲半天。爺爺那時的開朗,是眾所周知的,在棋盤上也一樣。一杯清茶在旁邊一放,就會棋友們邊下邊說一個下午。而我只能安靜地依在爺爺的臂彎,一個個地細數著兩邊被“吃”掉的棋子,并和其他的孩子相互打賭誰能贏。那時候我一直不明白,最愛我的爺爺連我摔破了杯子都是笑呵呵的,怎么說什么也不讓我碰那又大又沉的圓木棋子呢。既然無法干預,就有一搭無一搭地指揮,可我自認為很精明的一步準惹來人們的一陣大笑。
棋盤上,兩軍來來往往,戰得正酣,棋盤外,不知不覺中卻經歷了許多四季輪回。當在花圃中的月季初發芽時,爺爺戴著我編的柳條帽擺陣勢;星光燦爛的夏夜里,帶我出來看星星的爺爺也不忘帶上棋具;我踩著秋葉捉螞蚱時,聽爺爺“將軍”的聲音;即使在冬季飄散的雪花里,爺爺也會守在火爐旁,“指揮著他的部隊。”楚河漢界的交鋒中,我上學了,爺爺的頭發全白了。
近幾年來,奶奶的身體不好,爺爺奔波擔心,性格也沒有了我小時候的樣子。只是悶坐在沙發中,半天也說不出一句話。前些日子,我又回了趟老家,聽奶奶抱怨說,爺爺對象棋的癡迷不減反增,一玩起來就忘了時間。我在暗地里偷笑了好幾回,心說,或許只有在棋盤上,才能看見爺爺當年的影子。
上個周末,我去弟弟家玩。發現他們也迷上了象棋了。仔細一問,才知道是受了一部名叫《象棋王》的動畫片的影響。我留了心,特意看了看,電視中棋手的造型很漂亮,棋具也改成了電子制作的“博弈盤”,可是,無論哪里的棋局有多深奧,制作的動畫有多漂亮,我卻再有找不到小時候看爺爺下棋的感覺了。
爺爺的致富夢
我的家鄉坐落在關中平原上,這座小鎮依偎在渭河的懷抱中,渭河的水養育了數代百姓。
話說1961年,我的爺爺還是位鐵路工人,他所在的這支隊伍主修三門峽鐵路,當時的奶奶為了避難孤身來到三門峽。爺爺和奶奶的相遇造就了以后的劇情。
爺爺帶著奶奶回到了貧窮又落后的家鄉,這個時期,農村大都實行集體化體制,各村開辦農業公社,可是生產的糧食遠遠不夠人均分配所得的。在這樣饑荒的年代里,奶奶接連地生下了四個孩子——大伯、二伯、爸爸和姑姑。爺爺從此下決心要改變貧窮的面貌。
到了1980年,大伯長到了5歲,爺爺被選為我們本村的村長,爺爺的運氣好,趕上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他帶領全村百姓進行分地,確保了人人手里都有地的基本目標。第二年,糧食獲得空前豐收。由于糧食的單一,爺爺又想辦法去外地購進一批玉米種子,爺爺率先帶頭種植玉米,由于種植經驗的缺乏,到了第二年,一畝地只收獲了兩袋玉米,但還是成功了。這是值得慶祝的好事情。接著,人們紛紛仿效爺爺的種法。于是,爺爺又忙起來了。
他率領全村百姓橫渡渭河,去干涸的河床開墾荒地。風里來,雨里去。不論炎熱還是寒冷,他頭頂始終戴一頂草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開荒。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渭河周邊的河床都被開墾出來了。全村的人都種上了玉米。
又過了幾年,全村百姓的溫飽問題基本上得以解決。爺爺是個細心的人,他考慮到灌溉田地的問題,于是帶領百姓興修水渠。
隨著村里百姓的生活條件日益改善,爺爺又想出一條致富的方法,他從集會上買來三只小豬圈到柴房里去養,由于飼養方法不佳,只剩下一只豬仔存活,但爺爺還是堅持著養它。一季度過去了,原來的小豬仔已經長成龐然大物。爺爺把它趕到集市上賣了,賣了個好價錢。這樣,一種新的市場流通形式出現了。
如今,二十幾年過去了,爺爺古銅色的臉上,深深的刻著一道道皺紋;兩鬢早已斑白。兩只小蒲扇似的大手也長滿了老繭。可村里的人還是對爺爺那樣的尊敬。一位村民說:“要不是張老前輩,現在咱們這里指不定有多么窮呢。”
爺爺只是為了自己的一個夢想,為擺脫貧困的夢想。說小了是他一個人的夢想,說大了是全中國老百姓的夢想。步入美好富裕的小康社會,是我們華夏兒女共同努力的結果。
【爺爺的作文:爺爺的象棋】相關文章:
與爺爺下象棋作文01-02
我的爺爺是象棋高手的作文02-03
爺爺教我下象棋-作文01-29
象棋能手我爺爺作文09-14
爺爺教我下象棋作文07-23
跟爺爺下象棋的作文05-27
和爺爺下象棋作文02-17
我與爺爺下象棋的作文08-18
愛下象棋的爺爺作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