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慎議論文論據
“動必三省,言必再思”,所言所行應權衡利弊,周密計劃,切不可輕率盲動,草率行事,否則等待他的將是失敗的命運。
謹慎決不等于畏首畏尾,膽怯退縮。它是把言行構建在認真調查研究和周密思考基礎上的。
事實論據
范蠡功高慎歸
春秋末,范蠡為越國大夫,輔佐越王勾踐,忠心效命,勤苦效力,為越王謀畫20年,幫助勾踐發憤圖強,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越國國勢日盛,公元前482年,乘吳王夫差在黃池大會諸候之機,他建議勾踐發兵攻吳,獲大勝,俘吳太子友,數年之后滅吳,迫使夫差自殺,雪洗越國當年被吳滅亡的恥辱。繼而又助勾踐北征,直副齊魯,稱霸中原。
此時范蠡覺得危險就在眼前,功高震主,君主只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兔死狗烹”,歷史上的例子多了。于是他收拾細軟,帶上家屬悄悄遠去,改名陶朱公,歸隱經商。與其同時輔佐越王的`文種,不聽勸告,留戀富貴,結果被勾踐所殺。
長孫皇后位尊守慎
長孫皇后與其兄長孫無忌,幫助唐太守李世民完成大業,建立大功。太宗欲封長孫無忌為宰相,長孫皇后聞訊后,出面力阻。她對唐太宗說:“臣妾感謝圣恩,臣妾已位尊至皇后,長孫家不能再封賞了。漢朝的教訓太深了,當年呂后受皇上寵幸,滿朝都是呂家的人,結果圖謀造反,遭滅之災,禍國殃民。長孫無忌不能為相,請求皇上另找人選。”李世民拒不采納皇后的請求,仍封長孫無忌為相。
長孫皇后向皇上請求遭拒絕,于是就將其兄長孫無忌找去,向他講清利害,要他遠避裙帶,切不可貪圖眼前榮華富貴而釀成大禍。無忌最后被皇后說服,向皇上力辭宰相之職。
理論論據
1、行謹則能堅其志,言謹則能崇其德。宋·胡宏《胡子知言·文王》
2、多言不可與謀,多動不可與久處。明·薛宣《讀書錄》
3、言為世范,行為士則。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4、言必可行也,然后言之;行必可言也,然后行之。漢·賈誼《新書·大政上》
5、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篇》
6、言有物,行有格。《禮記·緇衣》
7、不要對任何人都敞開你的心胸。圣經后典·便西拉智訓》
8、出門要三穩:身穩,手穩,口穩。中國諺語
9、言寡尤,行寡悔。《論語·為政》
10、沒有謹慎的態度,智慧再多也無濟于事。德國諺語
11、重視結避的人,開始就會謹慎。日本諺語
12、頭要冷,卻要熱。日本諺語
13、得意之事不可再做,便宜之處不可再住。中國諺語
14、謹于言而慎于行。《禮記·經辦衣》
15、鳥三顧而后飛,人三思而后行。中國諺語
16、成事每在窮困日,敗事多在得志時。中國諺語
17、怒多橫言,喜多狂言。明·呂坤《續小兒語》
18、言行如走棋,一動思三步。中國諺語
【謹慎議論文論據】相關文章:
2017關于謹慎的熱點論據素材03-15
2017年高考論據素材:謹慎10-02
愛國議論文的事實論據及理論論據02-16
議論文寫作經典論據05-16
議論文經典論據:平凡05-25
議論文經典論據:智慧06-19
議論文的論據類型02-11
議論文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范例08-25
議論文論據:恒心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