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堅持的議論文論據
名言
·只要持之以恒,知識豐富了,終能發現其奧秘。——楊振寧
·人貴有恒,做直銷就必須要有一顆堅忍不拔的“恒心”。——戴爾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況
·如果你希望成功,就以恒心為良友,以經驗為參謀,以謹慎為兄弟吧!——愛迪生
·我們應該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居里夫人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王國維
·一個人做事,在動手之前,當然要詳慎考慮;但是計劃或方針已定之后,就要認定目標前進,不可再有遲疑不決的態度,這就是堅毅的態度。——鄒韜奮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蒲松齡
·只有恒心可以使你達到目的,只有博學可以使你明辨世事。——席勒
·做一件事,無論大小,倘無恒心,是很不好的。——魯迅
·做學問要花工夫,持之以恒,日積月累。——吳玉章
·要有堅強的意志,卓越的能力,以及堅持要達到目標的恒心。——歌德
·我達到目標的惟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堅持精神。——巴斯德
·卓越的人的一大優點是:在不利和艱難的遭遇里百折不撓。——貝多芬
·要在這個世界上獲得成功,就必須堅持到底:至死都不能離手。——伏爾泰
·凡事需盡力而為,半途而廢者永無成就。——莎士比亞
·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不是氣力。——雨果
·如果愚人始終堅持自己的愚行,他也會變成智者。——布萊克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諺語
·有恒者壽。——諺語
·學習這件事,不在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恒心。——佚名
論據
1、在美國,有一位窮困潦倒的年輕人,即使在身上全部的錢加起來都不夠買一件像樣的西服的時候,仍全心全意的堅持著自己心中的夢想,他想做演員,拍電影,當明星。 當時,好萊塢共有 500 家電影公司,他逐一數過,并且不止一遍。后來,他又根據自己認真劃定的路線與排列好的名單順序,帶著自己寫好的量身訂做的劇本前去拜訪。但第一遍下來,所有的 500 家電影公司沒有一家愿意聘用他。 面對百分之百的拒絕,這位年輕人沒有灰心,從最后一家被拒絕的電影公司出來之后,他復又從第一家開始,繼續他的第二輪拜訪與自我推薦。 在第二輪的拜訪中, 500 家電影公司依然拒絕了他。 第三輪的拜訪結果仍與第二輪相同。這位年輕人咬牙開始他的第四輪拜訪,當拜訪完第 349 家后,第 350 家電影公司的老板破天荒地答應愿意讓他留下劇本先看一看。 幾天后,年輕人獲得通知,請他前去詳細商談。 就在這次商談中,這家公司決定投資開拍這部電影,并請這位年輕人擔任自己所寫劇本中的男主角。 這部電影名叫《洛奇》。這位年輕人的名字就叫席維斯·史泰龍。現在翻開電影史,這部叫《洛奇》的電影與這個日后紅遍全世界的巨星皆榜上有名。
2、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在比較中日兩個民族的認真精神時曾說:“如果讓一個日本人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人會不折不扣地執行,每天都會堅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讓一個中國人去做,那么他第一天可能擦六次,
第二天可能擦六次,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會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后來,就不了了之。”有鑒于此,他表示,堅持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就是不平凡。
3、一個讀書少年向陶淵明求教。陶淵明帶他來到田邊,指著尺把高的稻禾問:“你仔細瞧瞧,它現在是否在長高呢?”少年蹲下目不轉睛地盯著禾苗,看了半天,說:“沒見長啊。”陶淵明反問:“真的沒見長嗎?那么,春天的秧苗又是怎樣變成尺把高的呢?”少年不解地搖頭。陶淵明開導說:“其實這禾苗每時每刻都在生長,只是我們沒觀察到。讀書學習也是這樣。知識的增長是一點一滴積累的,有時自己都覺察不到。但只要勤學不輟,持之以恒,就會由知之不多變為知之甚多。所以,有人說‘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接著,陶淵明又指著一塊大磨石問:“你看那磨石,為什么會出現像馬鞍一樣的凹面呢?”少年答:“那是磨損的。”“那你可曾見到,它是哪一天被磨損成這樣的呢?”少年說:“不曾見過。”陶淵明又進一步誘導說:“這是農夫們天天在它上面磨刀、磨鐮、磨鋤,久而久之,磨損而成。由此可見,‘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學習一旦間斷,所學知識就會不知不覺地慢慢忘掉。”循循善誘的開導,使少年悟到了為學必須“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勤學則進,輟學則退”的道理。 多少年才能寫成巨著
4、馬克思寫《資本論》花了 40 年;達爾文寫《物種起源》花了 20 年。
哥白尼寫《天體運行論》花了 36 年;摩爾根寫《古代社會》花了 40 年。
歌德寫《浮士德》花了 60 年;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花了 37 年。
司馬遷寫《史記》花了 15 年;左思寫《三都賦》花了 10 年。
李時珍寫《本草綱目》花了 27 年;曹雪芹寫《紅樓夢》花了 10 年。
徐霞客寫《徐霞客游記》花了 34 年。
從以上幾個數字里,我們可以看到要成就一項事業,需要持久的恒心。所以,巴爾扎克說:“持續不斷的勞動是人生的鐵律,也是藝術的鐵律。”
4、魯迅從 1907 ~ 1936 年 30 年間寫作(包括翻譯)了 500 多萬字的著作。在此期間,他不管工作、寫作再忙,客觀環境如何艱苦、惡劣,身體條件再差,都一直堅持寫日記。 20 余年,從不間斷,只有到最后病危的時候,才被迫停下筆來。
5、勤勞是齊白石一輩子藝術生活的特點,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他不斷刻苦努力,至老不衰。在 70 余年的畫畫生涯中,他差不多天天都要作畫。 27 歲以后,只有兩次害病,一次遭父母之喪才擱過筆。他的勤奮是持久有恒的,即使到了晚年,也沒睡過早覺,每天照例黎明即起,吃過早飯,便要畫上幾幅。對藝術真是孜孜不倦。 1957 年他逝世這一年的春夏之際,他的精神有些不濟了,健康情況已大不如以前,還絲毫不服老,頑強地和衰老作斗爭,畫了一幅花中之王——牡丹,這是他一生中畫的最后一幅畫。
6、徐特立認為讀書固貴理解,也須記憶。要理解得好,必須記憶一些基本的東西。但老年人的記憶力衰退了,今天看的書,明天又忘了。因此他就把書中重要的地方,或精當的語句,用大字摘錄出來,張貼在壁上,就寢前向壁朗讀或默念,第二天起床,又是這樣,一直到能背誦為止。 1976 年,他已經 90 高齡,仍堅持這樣做。
7、細菌學家歐立希,為了醫治當時流行的“昏睡病”,發現一種叫“阿托什爾”的化學藥品,可殺死引起昏睡病的稚蟲,但是,美中不足,這種藥物又會給人帶來雙目失明。歐立希和他的'助手堅忍不拔,經過 606 次試驗,失敗 605 次,終于成功地制造出一種既能挽救昏睡病人,又不傷害病人視力的藥品,取名叫“六零六”。
8、1508 年,意大利雕塑家、畫家、詩人米開朗琪羅接受了為羅馬西斯廷教堂繪屋頂大壁畫的任務。任務相當艱巨:屋頂高達 20 多米,面積 300 平方米,畫中人物 340 多個。他夜以繼日地工作,多少次從腳手架上摔下來,還摔成過重傷。經過 4 年零 3 個月的艱苦努力,終于完成了這幅轟動全意大利的巨幅壁畫,但他的身體已摔成畸形。
9、中央電視臺《藝術人生》節目中介紹了著名舞蹈表演藝術家刀美蘭成長的經歷。刀美蘭舞蹈以其質樸、自然、純真、甜美的獨特風格,給人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我國新舞蹈奠基人吳曉邦曾為之贊嘆:這哪里是人在舞蹈 ? 分明是神從天上降臨 ! 她之所以取得這樣高的造詣,是與她平時苦練硬功分不開的。刀美
蘭在中央東方歌舞團工作時,住在一個倉庫里,夏天熱、冬天冷,生活環境十分艱苦,但她每天練十幾個小時的基本功,累得有時連飯都不想吃,瘦得只有四十幾公斤。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持之以恒,這需要多么堅強的毅力 !
10、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幼年家貧。他 8 歲上學, 12 歲就當印刷所的小學徒。但惡劣的環境并沒有堵塞他尋求知識的途徑。他發奮自學,硬是從零開始打基礎,經過近 30 年的努力,自學了有關電學方面的大部分知識,從而正確地解釋了電的性質——電荷守恒定律,成功地揭示了雷電的秘密。
——堅持,才能成功
【堅持的議論文論據】相關文章:
關于堅持的論據素材03-11
愛國議論文的事實論據及理論論據02-16
議論文寫作經典論據05-16
議論文的論據類型02-11
議論文經典論據:平凡05-25
議論文經典論據:智慧06-19
議論文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范例06-04
勵志的論據素材:堅持就是成功04-26
關于恒心堅持的論據素材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