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日常思想教育的潛在危機與改革方向芻議論文
摘要:當今社會發展的速度日益加快,大學生在發展的浪潮中經受著多方面、多層次的考驗。其對外有就業競爭的壓力,對內又要潛心治學,如此繁重的負擔早已超出了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因而高校的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從多個角度深入剖析了新時期高校思政工作所面臨的潛在危機,總結出阻礙工作發展的瓶頸所在,并針對其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得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方向。
關鍵詞:思想教育;潛在危機;不足;改革
新時期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際間的文化交流愈加頻繁,部分外來的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涌入我國,對人才的政治信仰與人生觀構成威脅。科技時代信息渠道四通八達,各種社會的負面新聞與不良誘惑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學生的道德取向,人才的是非意識與價值觀念極易出現混亂。在此種局面下,如何提高與改進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質量與方法,已成為了一個時代問題。
1、新時期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面臨的潛在危機
教育工作的發展具有著鮮明的時代色彩,社會各個發展階段的特點與國情現狀對人才的成長環境、心理需求都有著相當程度的制約作用。面對當下,我們不得不承認大環境中我們經受著多方面潛在因素的挑戰,復雜的國際形勢與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無時無刻不影響著人才的心理意識,所以認清當前形勢,分析時局變化對思政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1.1國際間的頻繁交流淡化了民族意識
國際交流的本質是促進經濟的高速發展,單民族獨立的思想體系無法適應國際貿易的客觀需求,所以研究外國的價值觀與理論體系尤為重要。我們發現當對外開放的腳步越來越深入,各國的交流認識從貿易合作逐步趨于文化思想的融合。社會責任在外國霸權主義、階級觀念的影響下對國民特別是青年人的潛意識構成了威脅。
人才淡化了社會責任感,面對肩上歷史賦予的偉大使命降低了投身其中的熱情,人生理想的動搖對國家的發展會造成致命的影響。所以我們在看到國際貿易中巨大經濟利潤的同時,不能忽視其對人思想意識的副作用。
1.2資本主義對外的思想滲透不斷加劇
如今世界格局的大環境在風平浪靜的表面下依然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各國不斷推進科技發展鞏固國防建設,危機意識與防范意識無處不在,特別是在社會制度差異巨大的國家中尤為明顯。從社會主義制度興起到現在的幾十年間,許多社會主義國家紛紛解體,合作同盟的減少降低了社會主義制度的綜合實力。整體時局的低谷會打擊人才的熱情,發展的原動力不足將制約國家前進的腳步。
1.3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加快了社會負面新聞的傳播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如今信息的傳輸速度日益加快,我們在享受便捷順暢的網絡服務時,其對社會的負面影響也逐漸顯露出來。如今的網絡不僅是公共交流的通訊渠道,更是社會各團體、組織發布信息資訊的媒體平臺。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高技術人才,無論是理論學習還是日常生活都會頻繁的接觸網絡。面對如此紛繁復雜的環境,其中不乏有不良信息肆意流竄,誘導性的負面新聞及極端的反動觀點更是屢禁不止,這對人才的思想意識與價值取向產生了惡劣的影響。
2、新時期高校日常思想教育工作的改革方向
教育團體的內部管理與人員素質是確保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障,教育工作要理順領導層面的主體地位,明確思政的教育理念,將科學發展觀貫徹到高校的日常思想教育中去。
2.1構建健全的思想教育工作框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以黨委為領導核心,統一分配下屬各部門、各教學單位的工作職責,構建責任框架的樹形結構。校黨委要針對本職工作內容定期開展有方向、有重點的調研活動,討論教學的改進方案,進行經驗交流與工作總結。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系統性與理論性相對較強,在工作開展之前就應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調動教學人員的工作熱情,使其認識到自身崗位的重要意義。
2.2以人為本,創新工作理念
新時代的教育觀念將“以人為本”的思想深刻的貫徹到日常的工作中,當教學機構更多的將自己定位為服務角色時,我們的工作將更加細致,將會得到更多學生的認同。由于當代教育對象的心理特征較為分散,統一的教學模式無法根本解決所有對象的心理問題,因此有針對性的點到點式的教學理念顯得尤為重要。高校輔導員是一個能在人才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團隊,輔導員通過在生活中與學生溝通可以更好的發現問題并及時進行解決,輔助思想政治課程有效開展,保障人才健康成長。
2.3提高教學隊伍的.整體質量
在工作中高校組織教師開展理論學習是十分必要的,雖然目前各高校已將思政教育作為教學中的必修課程,而由于探索研究的程度不足,其教學質量仍有待提高。思政教育“走場”不精同時又占用了人才大量的專業課學習時間,可謂兩敗俱傷。我們應避免過份注重人才專業技能知識培養的現象,杜絕思想教育表面化、形式化,端正態度為人才鑄造一座堅固的思想堡壘。
2.4吸取外國的先進經驗
國外的思想教育特別強調政治氛圍自然化,在生活中影響人才的潛意識。學生無論是在家庭或是學校都有著相當大的自由。而我國應試教育下人才被過多的束縛,造成其思想的形式化、機械化,不利于人才的發展,因此重新理清我們的教育觀念是十分必要的。思想教育工作本身應具有系統性與階段性的特點,人才的教育不是單方向的灌輸,而是應采取雙方互動的原則,使學生獲得主動權并最終實現自我教育。教育要首先營造民主平等的環境,從是非觀到人生理想引導人才逐步融入到社會主義制度中。
2.5更新方法,提高工作的實效性如今網絡成為了最為方便快捷的信息傳播渠道,因而我們的教育工作也應合理的利用這塊有利陣地。各高校可以在校園網絡中開展黨政窗口,及時傳達先進的理論思想,并針對當前的時事設立相應的論壇通道,由黨政老師參與管理保證學生間輿論導向的正確性。實踐是檢驗教學成果的最好方法,實踐能夠將人才推向社會、推入集體。我們不應孤立的被動授課,要使人才獲得教育的主動權。
新時期的國際國內的時局依然動蕩不安,經濟危機的余溫尚在,就業壓力巨大,資本主義國家加快腳步對我國進行思想滲透,不良風氣影響著人才的人生觀與政治信仰。在此種形勢下我國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面臨著諸多問題的制約,但只要正確分析當前局勢,找到“瓶頸”的要害所在,努力研究科學合理的改革工作路線,人才必將肩負起歷史的偉大使命,成為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合格接班人。
參考文獻
[1][美]全球化的利弊[N].國際先驅論壇報,2001,1,4(4).
[2]石國亮.論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J].青年探索,2005(1):41-43.
[3]童靜菊.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與展望[J].學校黨建與政治思想教育,2006(8)76.
[4]徐建楠,施向榮.思想政治教育:大的與管理下的社會管理方式[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
【高校日常思想教育的潛在危機與改革方向芻議論文】相關文章:
我國高校法學教育現狀及改革芻議論文07-26
人類潛在的危機的初中作文07-27
職校英語教學改革芻議論文09-17
高校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芻議論文08-03
我國預算會計的現狀及改革思路芻議論文08-11
日本基礎教育校長制的改革芻議論文05-29
高師現代漢語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芻議論文12-07
危機議論文04-01
大數據環境下古代文學教學改革芻議論文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