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內卷與躺平的議論文1000字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提高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那要怎么寫好論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內卷與躺平的議論文10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內卷與躺平的議論文 篇1
5月28日上午,#清華教授稱躺平態度極不負責#話題一躍登進微博熱搜前十,短短時間閱讀量就達1.4億次,討論次數1.2萬次,網友關注度可見一斑。
經查證,這一話題源自于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長聘副教授李鋒亮的一篇文章觀點。
該文章由中國科學報25日發布,李鋒亮在文內討論的主要內容是“內卷”現象,以及他對“內卷”的看法。而其“躺平態度極不負責”的評論正出自文章最后一部分內容——“筆者對那些不喜歡‘內卷’的大學生的建議”。
根據文章,李鋒亮稱自己就是“小鎮做題家”,但幸運的是即使到了一線城市的知名大學,依然能夠憑借自己的努力獲得耀眼的績點,甚至早早進入實驗室參與科研任務。
他表示,自己一方面理解由于激烈競爭帶來的廣泛焦慮,才讓“內卷”成為流行語;另一方面,也強烈建議不要用“內卷”對競爭進行污名化。
李鋒亮認為,現在人們紛紛談“內卷”,正說明了社會是可以通過競爭獲得上升機會的,否則社會階層固化,怎么努力都是白費力氣,而這種情況下社會就可能面臨大動蕩與大退步。因為如果沒有競爭,抑或如果競爭沒有區分度,優勢家庭的子女將憑借已有的優勢,輕松碾壓弱勢家庭的子女,那將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他繼續稱,如果進入名牌大學就以為可以高枕無憂、前程似錦,輕松獲得“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那么廣大由于種種原因尤其是家庭原因輸在教育起跑線上的學生,就再沒有“逆襲”的機會,這樣的情況只會更糟。
因此,已“現身說法”的李鋒亮就認為“家庭背景不那么好的大學生就不要再吐槽‘內卷’了。如果沒有學習成績這個硬指標的競爭,那么優勢家庭的子女可以輕易通過各種所謂的“素質”占據大部分資源。”
另外,在李鋒亮看來,鼓勵競爭有很多收益,包括促進流動、減緩分層等,不過其成本就包括整個社會不得不“內卷”。李鋒亮有意識到“內卷”殘酷,但他并不反對“內卷”下的`競爭,并對那些不喜歡“內卷”的大學生提出了建議:
如果你能夠通過一定的努力獲得比較好的績點,則不應該跟風鄙視績點;如果你在績點上感覺疲于應付、力不從心,則可以去尋找能夠體現自己優勢的其他信號,比如科研、公益服務等,即采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戰術,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
總之,千萬不能因為不喜歡“內卷”,就采取“躺平”的態度。“躺平”是極不負責任的態度,不但對不起自己的父母,還對不起億萬個努力工作的納稅人,畢竟高校的運行經費中,學費只是其中一部分,還有很大比例來自財政撥款,而財政撥款的來源就是稅收。
也正是這一建議,讓李鋒亮的這篇文章,最后反以其對“躺平”的寥寥幾句個人看法徹底“出圈”,并招致網友們幾乎一邊倒的反對與批評。
在報道他此番言論的相關新聞下,不少網友認為,李鋒亮“躺平極不負責任”的觀點未免“居高臨下”,還給人一種“站著說話不腰疼”之感。
也有許多網友觀其文章,反駁其對于“內卷”的說法,認為他對此理解并不準確。
甚至還有人進行情景假設,描繪了一幅“清華大學副教授卷起來”的場景,以說明什么叫做“內卷”: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網友也指出,“躺平”是一種接納自我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有人表示,不是自己不愿意奮斗,只是因種種現實原因而無奈選擇“躺平”。
而值得一提的是,《光明日報》此前曾發文談及“內卷”與“躺平”,文內的相關觀點正映照了上述許多網友的想法。
這篇“拒絕‘內卷’,年輕人開始信奉‘躺平學’了?”的文章稱,事實上,這些信奉“躺平文化”的年輕人也并非完全是咸魚心態,也不同于幾年前網絡上出現的“葛優躺”和“喪文化”,他們中的不少人仍然有自己對人生意義的看法。
只不過他們不愿意卷入社會系統給人們設定好的程序,不想在這個快速而擁擠的進程中,追求傳統意義上的通過加班、拼業績等方式實現“升職加薪”“買房買車”,他們選擇自動退出追求社會系統中成功的快感,而將衡量的標準設定為內心對自我狀態的接納。
同時,文章也指出,在網絡上流行起來的這一“躺平”文化雖不是主流,卻也釋放了一個要關注年輕人心理和生活狀態的信號。對大部分年輕人而言,生活并非沒有“欲望”,只是有時候實現的難度比較大,比如想要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想要盡可能地提升生活質量,在一番較勁之后發現沒能“翻身”或者“逆襲”,也就選擇了“躺平”。顯然,現代社會仍然要盡可能多地創造條件,讓年輕人有機會在社會系統中實現自我價值。
而另一方面,年輕人也不必急于“躺平”。哪怕是像《百元之戀》電影里靠“家里蹲”生活了32年的主人公,依然有產生“好想贏”意念的時刻,哪怕獨自抵抗生活的重拳,也不妨向生活致意。
內卷與躺平的議論文 篇2
近日,一篇《躺平即是正義》的文章火了。作者在文中大談“躺平即正義”,描述了自己是如何在兩年沒有穩定工作的情況下,通過極低的生活消費跟有一搭沒一搭的打零工,維持一種“自由”的狀態。不少網友讀罷如獲至寶,引得“躺平學”風行一時。
俞敏洪稱年輕人不能躺平要講奮斗精神
對此,在今日(5月30日)的第四屆全國青年企業家峰會上,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發言表示,現在年輕人躺平了生活,太佛系的話,國家的未來靠誰做?總不能靠他們這幫老頭八九十歲還呱啦呱啦講吧。
俞敏洪表示,臺下和董明珠交流時,他贊同“我們這一代的企業家還是要為激起中國的年輕人的奮斗精神做點事情的,不能鼓勵年輕人天天打游戲、貸款消費,要讓年輕人努力為中國多創造財富,要講講奮斗精神”。
董明珠談“躺平”、“內卷”:年輕人應該追求精神財富
珠海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出席則強調,媒體應該更關注企業家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而非財富。“過去社會的排行榜經常看到成功人士是財富多少,我想提醒媒體關注,有多少優秀年輕人為社會貢獻多少?這是大家要一致達成共同夢想和追求”。
談及最近被熱議的“躺平”、“內卷”,董明珠強調,現在已經是物資不再匱乏的時代,年輕人應該追求精神財富。“我不認為吃得好,穿的好,手上有很多鈔票,你就是成功者。每一個企業家都要為社會、為周邊人創造一個和平、美好、安全的時代”。
新華社談“躺平族”:“未富先躺”須警惕!
新華社也曾對“躺平族”青年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與拼搏努力爭取成功相對,“躺平族”在各種壓力面前選擇逃避。相比奮斗的收獲,他們更愿意過與世無爭的生活,甚至一躺了之。這種自外于傳統主流觀念的青年處世方式,值得引起社會的重視。
特定文化現象的出現往往根源于經濟社會的轉型。20世紀70年代,歐美國家面臨高失業疊加高通脹的經濟“滯脹”危機,朋克文化在承受巨大壓力的社會底層中迅速興起壯大,年輕人以簡單的音樂結構、非主流的著裝和無所顧忌的言語方式等表達對現實生活的抗爭。在經歷了20世紀90年代經濟泡沫的破裂之后,日本開始了長時間的經濟停滯,催生了不出社會、自我封閉的“蟄居族”,并逐漸形成了大前研一筆下的“低欲望社會”;而在20xx年全球金融危機深度影響全球經濟的背景下,不上學、不工作、不進修的“尼特族”日益發展壯大,逐步演變為當下世界性社會問題。
“躺平族”的興起也有著深層次的經濟社會背景。一方面,當下中國正在經歷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隨著經濟增長換擋降速和產業結構深度調整,行業發展空間受限,競爭更加激烈,最終反映到個人層面工作和生活上的“內卷”上。另一方面,中國巨大的經濟發展成就為多元化的生活方式選擇創造了條件。在物質相對豐裕的當下,人們可以有選擇地放慢腳步,以相對舒適的工作方式換取足夠的生活條件,或者依靠前期積累安逸度日。由此,那些思維活躍、不拘泥于傳統的青年,自然會想到換一種輕松的生活方式——“躺平”。而與真正付諸行動在身體上躺平的人群相比,那些在崗位上早早失去斗志,消極應對工作的精神躺平者可能也不在少數。
然而,“躺平族”顯然對于經濟社會發展有很多不利。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等多方面挑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離不開青年的創造性貢獻。相較于“未富先老”這一特殊歷史背景促成的客觀趨勢,“未富先躺”這一現實問題帶來的主觀傾向同樣需要引起我們警惕。關注“躺平族”,讓“躺平族”愿意奮斗,對于面臨轉型發展任務的我國尤為必要。
當然,這絕非要對“躺平族”進行批判與苛責。出于身心考量選擇舒適生活理應得到理解,經過充分思考選擇慢節奏生活也需得到更多尊重。基于現實環境自主做出適合個人的生活選擇,本身就是社會發展成就的一方面體現。引導“躺平族”奮斗,更多是需要從培育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積極的'社會價值取向角度出發,通過國家、社會和學校等各方共同努力,給予這些青年更多的關懷。
奮斗的機會最終來源于經濟發展本身。個人奮斗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國家采取鼓勵創新創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等多方面政策舉措,是推動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也相應能夠為人們提供更多的工作和成功機會。而打通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個人奮斗的良性循環,需要在制度上更加重視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進一步打破制約企業積極性的制度壁壘,釋放行業發展空間,推動不同行業、不同性質的企業平等地進入創新領域、把握創新機遇、收獲創新成果。
奮斗的動力離不開積極理性價值觀引導。以積極的價值觀增強青年奮斗的動力,社會和媒體應更多關注平凡中的偉大,宣傳腳踏實地愛崗敬業的身邊人,推崇在普通崗位上做出可貴成績的工匠們,贊美在各個領域默默奉獻價值的勞動者;企業應充分重視各類型工作崗位的價值,在合理安排薪酬和晉升機制的基礎上,更加重視青年的歸屬感和自我實現動機,讓不同崗位員工的努力都能得到應有的認可,讓奮斗者收獲滿意的成果。而作為思想引領的重中之重,學校教育應始終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導向,強化勞動教育,引導學生認同勞動本身的價值,促進在青年當中達成勞動光榮的共識,引導青年珍惜韶華、奮發有為。
【內卷與躺平的議論文】相關文章:
高中議論文指導:議論文的三要素_議論文05-06
理想的橋梁議論文作文_議論文01-10
閱讀的議論文作文大全 議論文作文03-18
天才在于勤奮小學議論文-議論文04-05
陽光議論文12-14
努力議論文12-15
安全議論文12-11
勞動的議論文12-11
耕耘議論文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