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權,靠輿論還是法律
奔馳女車主漏油事件已然發酵成了全民事件,未曝光前商家從換車一直拖到只換發動機的搪塞行為以及收取無厘頭的貸款費,其中的貓膩人盡皆知,當我們對商家不擇手段獲利的行為持鄙棄的態度時,其中反應出的.維權問題更應該被人所知曉:維權,到底靠輿論還是法律?
事件發酵足夠長的一段時間才得到解決,顯然基于“按鬧分配”的原則,因為媒體曝光,然后越來越多人關注,最后有關部門介入,事情得到解決。粗看事情發生的邏輯我們便會發現,輿論竟然比法律早一步行動,如果沒有輿論的推波助瀾,法律還可能不會出動,于是有人戲謔地說,看來消費者維權只能靠輿論。
如此荒唐之言的產生是因為監管部門的不作為,慢作為。奔馳漏油事件中女車主自述自己維權時110,工商局均回避她,直到事件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工商部門才介入調差,這擺明了不鬧大不解決。與之相類似的眾多侵權事件,如天價魚事件,從事件發生到政府介入,都過了好長一段時間。而在這一段時間內,輿論早已介入產生一定影響,
但是,維權靠輿論只是一種表面現象,真正奏效的還是法律。輿論只是帶來道德的沖擊,網友的口誅筆伐除了對商家信譽產生暫時的一定影響外,對于消費者來說,他的權益并沒有得到真正的維護。再者輿論維權具有兩面性,輿論常常會站錯隊,網民的情感導向很容易改變。個人信息受到公開后,當事者受到正反兩派輿論夾擊,他的生活便會受到干擾。奔馳漏油事件中,女車主在和奔馳高管對話中有理有據,依靠法律,使得高管啞口無言,以及有關部門介入后,事情迅速得到解決。可見,維權,還是得靠法律。
奔馳漏油事件引發了全民對權益的討論,消費者維權意識得到提高,在此趨勢下,政府應加強自身的行政能力,加大獎懲力度。正是因為監管部門的不作為,懲罰力度不夠,造就了維權靠輿論這一荒唐局面,使得侵權者敢于一次次頂風作案,因為在政府的“反應時間”內,侵權者們早已賺著盆體滿缽,關停和政府開的罰單加起來與賺的錢相比,顯得微乎其微,這顯然是一筆只賺不賠的買賣。
因為正當途徑維權之難,所以消費者才會傾向于反應快的輿論維權,但是“按鬧分配”不應是社會常態。涉事店的態度不僅砸了自己的牌子,還“漏”了自己的良心!商家應重視消費者訴求,不被利益沖昏頭腦。政府應積極作為,提高自己的服務能力。這樣,維權才不會只能通過撕掉斯文,求助于輿論。
【維權,靠輿論還是法律】相關文章:
四級作文:網絡輿論10-20
靠人不如靠己說說 靠人不如靠自己的名言12-16
關于網絡輿論的高考作文范文01-24
靠譜的同學01-17
成功常靠持之以恒作文11-23
地球是我家,環保靠大家02-07
環保靠大家作文精選2篇01-17
我們還是好朋友12-19
成功靠勤奮作文匯總三篇01-18
冰山難靠的成語歷史典故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