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力量優秀作文
目前國內更多的兒童音樂教育是從“音樂的技巧教育”開始的,小編收集了音樂的力量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音樂的力量
進入十一月,天就明顯地冷了,我和幾個同事一同包了一輛面包車,每天接送我們上下班。司機是一個穩穩當當、準時又熱情的小伙子,很喜歡和我們嘮嗑,雖然每趟時間不到10分鐘,可是車廂內其樂融融。聽著音樂,說著話。很輕松地往返于學校與家之間,感覺是一種享受。
可是有一天,我們到齊了,司機拿出一盤帶,開始放音樂。是當今年輕人很喜歡的節奏感很強的搖滾樂。剛開始,車行勻速,可是不知為什么,漸漸地,車速跟上了音樂的節拍,速度猛然提了上來。我們說不行,司機也趕忙換了帶,才又回到原來的運行速度。
出現這種反常情況的原因在哪里哪?很明顯,是音樂。音樂占領了人的大腦,左右了人的行動,導致小司機將車速調度成了與音樂同一節拍。險!
這使我想起自己當年在教育學院讀書時的一件事。當時學院有一個食堂,和別處相比,飯菜質量稍好些。為了創設和諧氛圍,吃飯時,還放音樂。有段時間,我喜歡到那里吃飯。可是不久食堂換了負責人。午間吃飯的音樂由輕音樂換成了爵士樂,還有一些不知名的西方舞曲,節奏很快。其時自己也還年輕,很喜歡聽那些富有動感的音符。可是吃飯速度提了上來。一段時間后,感覺胃部不適,去找校醫,檢查來檢查去,沒問題。大夫反復問后,下了結論:吃飯太快,胃接受不了,抗議了。我才反過味來。原來都是中午吃飯時的瘋狂音樂惹的禍。就換了地方,慢慢好起來。
想不到音樂的魔力如此之大。聯想到武俠小說里的“軟猬甲”,想到俗話“四兩撥千斤”“以柔克剛”之類,好象音樂和它們有著某種內在的聯系。
就想把音樂引入我的課堂。一直覺得作文課枯燥的成分多,如果把沉重的寫作文換化成聽音樂一樣輕松,那該多好。我有選擇地找到一段完整的輕音樂《云雀》,是用音樂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春天萬物勃發,森林中以云雀為主的鳥類歡欣歌唱的畫面。作文課上,我要求學生閉上眼睛,用純凈的心靈去感受音樂。然后告訴大家,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用有色彩的語言把這幅畫面描述出來。沒想到,竟取得空前成功。我再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感受形成文字,這次作文竟都寫的很有內容,很有文采!這就不由的使我大膽起來。如果根據不同授課內容,選擇不同風格的音樂做輔助,課堂學習效果是不是會更好呢?孩子們是不是就可以在一個相對輕松的環境里,享受知識帶來的快樂?從而更愿意主動去接受它?可是這就超出了學校規章制度的范圍。目前為止,有誰敢讓自己的課堂,每節課都能充滿音樂的元素?
這就說遠了,不外乎是感覺到音樂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想更好的利用它,讓它更好地為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服務!
切盼,讓我們的周圍充滿快樂的音符!特別是看到我文章的你,祝你快樂!
第二篇:音樂的力量
目前國內更多的兒童音樂教育是從“音樂的技巧教育”開始的,例如讓孩子學習各種樂器的演奏等等,但這僅僅停留在技巧和技術的層面上,這種方式的美育過程對于大多數的孩子似乎成為了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從更人性化的角度出發,積極倡導音樂教育對于更多的兒童來講應該從“素質與養成教育”開始,而音樂素質的養成教育應該從聆聽開始。從一個剛剛受孕的生命萌芽到孩子出生,從零歲到牙牙學語,從混沌初開到理性的建立,孩子應該擁有的更多的音樂教育方式是聆聽,更多的教育機會還是聆聽。正確的聆聽不但可以建立起孩子正確的審美態度,而且對孩子健全的人格會起到潛移默化的完善作用。一系列的科學實踐表明,從小對兒童進行音樂教育,不僅可以使他們受到音樂美的熏陶,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長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巨大影響。兒童的音樂教育,最重要的是使他們習慣于音樂的聆聽,并產生相當的興趣,要讓孩子們按照成年人的欣賞方式從音樂中獲得更深層次的感受是不可能的。選擇什么樣的音樂給孩子聽就變得尤為重要。大多數孩子的天性是活潑好動的,他們很難在相當的一段時間內集中注意力,所以讓孩子們產生興趣,并具有一定的持續性,使他們不會出現聆聽的疲勞是我們進行早期音樂教育應該研究的主要課題,因此,幼兒音樂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要培養他們愉快聆 - 1 -
聽音樂的態度。這不取決于孩子們,而是取決于我們提供什么樣的音樂給他們。音樂教育包括音樂欣賞和音樂表現兩個領域,一方面要培養兒童積極的音樂表現力,使他們能唱自己想唱的歌,演奏自己喜愛的樂器;另一方面還要培養兒童的音樂感受力,使他們能夠夠感受音樂所變現的內容和美感。通過音樂欣賞可以非常有效地培養孩子對于音樂的感受、理解和審美有著巨大的作用,進而促進其音樂表現力和音樂創造力的增長。
《越聽越聰明》就是從孩子的欣賞角度出發,遴選了音樂史上經典永恒的古典音樂小品匯集成兩張CD呈獻給小聽眾,這其中包括幾方面的音樂類型,一種是培養孩子具有崇高情操與純凈心靈的音樂,如貝多芬的“悲愴”奏鳴曲、莫扎特的“第20號鋼琴協奏曲”、舒伯特的“圣母頌”等;一種是擬人化的動物世界,這種類型可以建立起孩子對音樂旋律的形象化感受,使小聽眾獲得一種聽覺上的經驗與藝術通感,如圣-桑的《天鵝》、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鵝舞》和《糖果仙女舞曲》、以及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野蜂飛舞》等;一種是通話般的音樂意境,讓音樂給孩子們插上想象的翅膀、如舒曼的《夢幻》、維爾瓦第的《狩獵》、莫扎特的《小星星變奏曲》等。普羅藝術收到許多家長的來信來電,在獲得巨大鼓勵后,再接再厲,推出了《越聽越聰明》第2集。這個專輯同樣分為兩張CD,但不同的是,兩張CD具有截然不同的音樂氛圍。CD1以柔板、慢板式的樂曲為主,非常適合 - 2 -
孩子入睡前欣賞,從肖邦的《降B小調夜曲》、舒曼的《孩子入睡》、門德爾松的《夢》、一直到維爾瓦第的《冬》,那種安靜、從容、溫暖的感覺自始至終;CD2則以行板、快板的樂曲為主,如柴可夫斯基的《蘆笛舞曲》、穆索爾斯基的《雞雛的舞蹈》、巴赫的《勃蘭登堡協奏曲》等,音樂充滿活潑的氣氛和活躍的情感起伏,可以調動和刺激孩子,使他們的聽覺處于興奮的狀態,建立他們的信心和積極的心態。
對于音樂與人類智慧活動之間的關系,自古以來就有無數音樂家和哲學家對之進行過研究和闡述。古希臘人認為音樂是一種感召心靈的神奇力量,他們把人類社會的各種美德都歸之于音樂的作用,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畢達格拉斯等古希臘哲學家都曾深入研討和發展了音樂對于情感和道德的影響的理論;法國大文豪雨果曾指出,開啟人類智慧寶庫的鑰匙有三把:一把是數學,一把是語言,一把是音符,數學使人學會思維,語言使人獲得知識,音符則使人富于幻想;而到了現代,一系列的科學實驗結果表明,從小對兒童進行音樂教育,不僅可以使他們受到藝術美的熏陶,還對其身心健康和成長發育有著不可忽視的巨大影響,兒童音樂教育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過去人們普遍認為,IQ(智能或智商)的高低是天生的。如今,北美和歐洲的醫學界、生理學界以及腦力研究專家等已對人類IQ(智能或智商)的高低有了新的發現和解釋,人 - 3 -
類IQ的高低是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而提升的。歐美醫學界對莫扎特音樂的試驗與研究結果已經證實:聽莫扎特音樂的確使人變得聰明。正如臺北醫學腦神經科的醫學論文表述的那樣:兩歲以前的孩子,若給予音樂的刺激,可促使寶寶右腦的發育更健全,進而使孩子的學習能力、運用能力更趨于成熟。而《嬰兒與母親》雜志咨詢顧問也提出這樣的倡導;傾聽是決定孩子未來學習能力強弱的關鍵之一,莫扎特音樂可以讓孩子在輕松自在的氣氛中走向高IQ的人生。
美國加州大學的科學家證實,接受音樂訓練兒童的智商明顯高于其他同齡兒童:日本幼兒開發協會的母親們證明給寶寶聽莫扎特小夜曲能使他們的孩子更加活潑聰穎;美國國會議員及五百強企業的高級主管中,有近九成的人在幼年受過音樂教育……現代科研結果已經證明,音樂的神奇力量確實有助于孩子的成長與發育,并對其一生起到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
【音樂的力量優秀作文】相關文章:
音樂的力量小學優秀作文08-18
優秀話題作文:音樂的力量08-06
音樂的力量小學生優秀07-06
作文音樂的力量01-28
音樂的力量作文07-22
音樂的力量美作文09-08
音樂的力量中考作文08-31
音樂給了我力量作文08-23
音樂給我力量作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