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作文合集9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藝術的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藝術的作文 篇1
寫的出一個好字,就造得出一個好句;造得出一個好句,就創得出一篇好文章。認得出一個字,就讀的懂一個句子;讀得懂一個句子,就欣賞的了一篇好文章。
書中的知識,就像是無際的天空;書中的樂趣,就像無垠的大海;書中的哲理,就像無邊的森林;書中的歷史,就像深海的寶藏一般,深深的誘惑著我。
所謂讀書,并不是抱著書死讀,讀書,是對藝術的欣賞。閑暇之余,浸泡在書店之中,翻一翻巴金先生充滿憂傷的《家》,品一品冰心奶奶費盡心思為我們寫的《寄小讀者》,午休的時候,翻出《水滸傳》來看一看,一百單八將的豪邁,朝廷的腐敗,讓人義憤填胸,午后,搬出一把搖椅,躺在上面,一邊聽著音樂,一邊翻閱著《三國演義》,讓人見識到諸葛亮的聰慧過人,臨睡之際,躺在床上,開著臺燈,讀著《紅樓夢》中賈寶玉的辛酸,體會著林黛玉的痛楚,走在放學路上,欣賞著外國名著的另一番風味,似乎忘了時間,忘了一切。
書中的知識,就像是無邊無際的天空,放眼望去,那么的遼闊,那么的純潔美麗,幾朵輕逸的白云隨風飄蕩,將藍天點綴的更加美麗,有了一種全新的面貌。
書中的樂趣,就像是廣闊無垠的大海,時而泛起小小的波漣;時而平如明鏡;時而微波粼粼;時而波濤洶涌;千變萬化,各具風味。
書中的哲理,就像是清靜幽雅的森林,越往深處,就越是神秘,時而聽到一聲鳥叫,感覺是那么的親切,那片森林在我們心中的樣子,始終是那樣,不會被改變。
書中的歷史,就像是深海的寶藏一般,引得無數人去探索,去找尋,那一點一滴積累下來的歷史,不僅是我們的過去,也是我們的未來,那其中的寶藏,就像是黃金湖一般誘人。
書籍,不僅僅是一些文字的合集,更是人類知識的結晶,也是自己祖國文化的結晶,前美國總統曾說過:“當中國人的下一代失去自己的文化時,我們就可以去攻打它。”多少人不知中國文化為何物?多少人崇洋?多少人多少人狂噴中國文化?中國之后再無中華!
所以,讀書不是讀死書,學習不是學課本,我們要從一些書籍中,去學習前輩的經驗,去欣賞前輩的“藝術”。
藝術的作文 篇2
一提起藝術,我們也許會想起高雅的鋼琴曲、散發墨香的書法,還有讓人產生無限聯想的雕塑……而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一幅讓人沉浸在青山綠水間的寫意國畫。
這幅國畫出自于一位名家之手,讓人一看便仿佛置身其中。遠處的白云任性的像一個孩子,一會兒把巍峨峻拔的高山擋住,一會兒又跑到樹林中間的小徑之中……薄霧慢慢散去,巍峨峻拔的高山終于露出了廬山真面目。山中有郁郁蔥蔥的松樹林,里面好像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松樹林邊上有一座房子,里面是否住著一位詩人呢?正在這讓人癡迷的高山、白云、流水之中尋找創作的靈感。房子的周圍有松樹、楓樹、杏葉樹……美不勝收。
近處的懸崖峭壁間有一條瀑布,它像一條玉帶纏繞在山水之間,我仿佛能聽見巨大的瀑布聲。那聲音磅礴大氣,讓人心生悲壯之情。我想,瀑布的水一定是涼涼的,讓人心曠神怡。瀑布下面是一個深不可測但清澈見底的水潭。伯牙和子期兩位知音在岸上一唱一和,讓潭中的魚兒都“探”出頭來欣賞這天籟之音。伯牙的琴聲伴著嘩嘩流淌的瀑布還有山間鳥兒的叫聲,譜成了一章大自然的樂曲。這就是國畫的魅力,讓人沉迷其中…………
這幅國畫讓我感受到了國畫的意境美,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我會帶著對國畫的欣賞,開啟我的國畫學習之路……
藝術的作文 篇3
生活中的我們,總是喜歡催促人。大人經常催:快點吃飯,等下冷了!同伴經常催:走快點,等下只能坐二排了!就連幺妹都經常催:哎呀,小妹呀,你怎么這么不聽話,不能這樣……
在教書的這些年來,我卻體會到了慢的好處。有些事情,需要趕緊做。有些事情,卻必須慢慢來。我總覺得,快即是慢,慢也是快。
就拿習字來說,家長們經常吼自己的娃娃們:快去寫字,你看你的字像個啥子喲!孩子倒是離開了家長的視線,但是,真正用心的孩子不多。這樣的每一次催促,每一次快的要求,仿佛都在折損著孩子們的耐心,也打擊著家長的信心。其實,這些就是無用功。這樣的快其實就是慢。我教孩子們練習毛筆字的時候,曾經要求過學生們寫一個字至少要安排一分鐘:20秒看帖,20秒寫字,20秒對比寫好的字與原帖的異同。大部分孩子都很快地完成了書寫,本來一頁24格子需要20多分鐘的習字,結果他一分鐘內就“涂”完了。另外一小部分則能夠堅持10分鐘,能夠寫幾個像樣的字。只有少數幾個學生能夠完全按照規定認真觀察、書寫和再次觀察,在慢慢地觀察和書寫中,一點點地進步。練習了半學期,習慣性應付的基本上就不練習了,習慣于半認真的也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了,只有慢慢練習的學生開始在自己的進步中體會到了慢慢練習的好處和快樂!都說練字是有好處的,幾乎人人都曉得這個道理,可是,堅持下來的人并不多。最后,真正慢慢練習的孩子們在20xx年的各項比賽中大放光彩。從教學生習字過程中,我體會到了慢就是快的道理,也收獲了慢的性格。
或許,我生來就反應遲鈍,比別人都慢一拍,于是養成了慢的習慣。但是,在我教書的過程中我卻意外地發現了慢的藝術。調皮搗蛋的學生很多,但他們也不是一無是處,相反,他們本來是很優秀的,只是,他們的想法太多而沒有專注于自己想做的事情上,換句話說就是:想得多,做得少。這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我們成年人身上。想做的事太多太多,都是必須要做好的,都是希望盡快達成的目標,可是,卻沒有這么多時間和精力。因此,我們只能有所舍棄,這也是我體會到的慢的藝術。當我們放下心中的執念而專注于一件事情時,我們最容易讓自己在這方面優秀,也就是讓自己慢下來學習和體悟,讓自己真正獲得某項技能或者知識。當我們一件事完成后,再去認真干另外一件事情,你會發現:原來,我也干得漂亮!慢慢地干,干好了,接著又干,又干好了,再進行其他項目。其實,這也是聰明人的選擇:在看似慢的成長中積累下來的成功不容小覷,最終會幫助你獲得大的收獲!
這就是慢的藝術:慢就是快!
藝術的作文 篇4
一、花香蝶自來目美養人眼
俗話說:“題好一半文!币粋好的題目,就像一雙秋波流轉、顧盼生輝的美目,透過它可以洞悉文章的靈魂。題目只有確切精練、獨到新穎、有意蘊、有文采,才能眉目清秀,攝人心魄。精彩而又富有個性的題目,定會令評閱老師在眾多平庸的題目中猶如在沙漠中見到綠洲一樣眼前陡然一亮,靚麗奪目的標題既能使文題明眸善睞,起到眉目傳神的作用,為作者提供一個明確的中心點,又能扣住評卷老師的心弦,迅速激發起閱卷老師的好奇心和閱讀快感,對其作文一見心動,甚至“一見鐘情”,大筆一揮,就不吝惜給高分甚至打滿分了。因而擬一個猶如深谷幽湖,使人忘俗,或明眸一睞秋波轉,韻味無窮養人眼的標題,讓其曬出第一抹亮麗,給閱卷老師良好的第一印象,不管是從審美的視角,還是功利的選擇,都是值得我們窮盡才華而為之的。
擬題的方法有:①妙用修辭顯靈動;②引用化用見智慧;③巧用術語新耳目;④借名擬題添親切;⑤反向思維收奇效;⑥運用符號增魅力;⑦中外結合出幽默;⑧巧用算式激奇趣;⑨設置懸念勾魂魄;⑩物象點染(詩情畫意)出韻味。
二、活畫作文魂題記搶眼球
女為閱己者容,文為閱讀者撰?紙鲎魑囊咙c頻顯,讓閱卷老師的法眼為之一亮。高考作文閱卷就像流水線,一波未伏一波又起,評卷者根本沒有時間和心情把你的文章當咖啡細酌慢飲,其間深藏的況味,是不大能輕易看出來的。因此,如果能夠刻意地在文中設置幾個醒目亮點,以抓住閱卷老師的`眼球,如是,作文便入“流”了。而題記,占據著標題之下、正文之前的“搶眼”位置,其意義自然不可小覷。擬一個能開宗明義、畫龍點睛、渲染氣氛、意味綿長,從而活“畫出作文的靈魂”的題記,是大有必要了。寫好題記,不僅可以增添文采,還能激發閱卷者的閱讀興趣,導引情感傾向,收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藝術效果?紙鲎魑模缒茉O計一則別出心裁而又與文章內容相關聯的題記,定會給閱卷老師以美好的第二印象,營造愉悅的評閱心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作文的“印象分值”。
題記的語言形式多種多樣,可以借用名人名言,可以引用一首小詩(或若干詩句),可以是俗語箴言,還可以是一段自我感悟的文字,抒情性和哲理性是題記的主要特點。題記的寫作要點就是:短短的語句,美美的語言,淡淡的情感,淺淺的哲理。
如何寫出讓人過目難忘,成為點睛之筆的題記呢?
①題文映襯,俯仰生姿;②點明題旨,開宗明義;③設置懸念,尺水興波;④抒發真情,文采盡現。
三、萬事開頭難鳳頭展才情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好的開頭是事情成功的一半”,寫文章亦如此。清人李漁說:“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之一見而驚,不敢棄去”。若審準了題,立好了意,理清了思路,再打造一個不同凡響、引人入勝的開頭,那作文就有了吸引力,能達到閱卷老師“嘗一口想得一杯”的效果,“鳳頭”乃文章的關鍵,積累好的開頭樣式,平時寫東西時要形成自己的套路,高考時最好不要去玩新花樣,平時怎么寫就怎么寫。常理上,評卷者一般都喜歡充滿才華的炫示文字,如果考生在文章的開頭又激起了評卷者的興趣,那就為獲取作文高分加重了砝碼。
簡明扼要,提綱挈領,文采斐然,出語不凡是開頭的要訣。優秀的作文開頭方法大約有如下八種:①名句引入法;②名句切入法;③提問進入法;④懸念切入法;⑤開門見山法;⑥排比切入法;⑦故事引入法;⑧比興開頭法。
四、過渡如行云接榫須自然
過渡句段對于文章的整體架構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它是連接上下文的橋梁或紐帶。如果考場作文中沒有恰如其分且文采斐然的過渡句段,文章就會給人一種不自然或者雕琢的痕跡,從而構成閱讀障礙,造成分值的下滑。說起過渡句段的作用,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說:承上啟下。這固然不錯,然而如果仔細研讀各種滿分作文過渡句段的上下文,耐心品味其前言后語,我們就會發現在這高度概括過渡句段的“承上啟下”四字里,還應包含更為明確的意義和內容,那就是強化主題,溝通文意,畫龍點睛,完善結構?荚囎魑臅r,我們只有在內容的開合處和轉換處巧妙地設計出耀人眼目的過渡句段,才能讓評卷老師抓住題旨,把握中心,順理成章地理解作者在行文中的良苦用心,從而于瞬時之間理解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結構,領會文章的思想內容。結構嚴謹,過渡自如,銜接自然,細針密線,天衣無縫,就會達到獲取高分之目的。
過渡的形式大約有如下八種:
、佟叭绱恕薄耙嗳弧薄拔铩薄稗D人”;②“曾看”“曾聽”引事例;③現實生活巧轉入;④關聯詞語妙過渡;⑤“相對”“相反”轉反例;⑥序數詞語來縫合;⑦小標題來巧銜接;⑧問句、時間來接榫。
五、余音繞梁在千嬌百媚生
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也有人說,有了鳳頭,還需豹尾。文章的結尾同開頭一樣,是文字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其內容發展的自然結果。元人喬夢符認為,好的結尾應短小精悍,剛勁有力。明人謝榛說,結尾當如撞鐘,清音有余。以上種種,皆言結尾要簡潔有力,“如截奔馬”,留有余味,言有盡而意無窮,有余味而耐咀嚼。清人李漁則如是總結:“終篇交際,當以媚語攝魂,使之執筆留連,若難遽別!彼^媚語,即富有文采、意蘊深刻的語言。有文采的結尾,耐人尋味,讓評卷者愛不釋手,久久不能釋懷。有一個精彩的結尾,為文章留下最后一抹亮色,從而收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該多好。×钭x評者“龍”顏大悅,擊節贊嘆,高分在握,豈不美哉!
結尾技巧如下:
、偈孜埠魬,凸顯主旨;②言為心聲,呼喚號召;③巧妙發問,引人深思;④引用佳句,多姿多彩;⑤抒情議論,氣勢不凡;⑥景物烘托,詩情畫意;⑦卒章顯志,感悟升華;⑧含蓄蘊藉,耐人尋味。
六、書寫宜規范整潔在文面
俗話說:“人靠衣裳馬靠鞍”,又說:“人靠衣裝,佛靠金裝!备呖甲魑脑谝欢ǔ潭壬喜荒懿豢繒鴮懪c文面啊!高考中因書寫不規范,文面不整潔而使作文扣分的教訓很多,因為高考作文往往是在90秒之內就被“判定”生死。現在是電腦掃描閱卷,字一定要寫大些,閱卷教師一眼掃去一清二楚,盡可能寫楷書,當然漂亮的行書也很好,在平時就要高度重視文面的修飾。
文面包括文字書寫、標點符號、行款格式、修改符號、字數控制等內容。卷面文字是作文的外包裝,卷面整潔,字體端正娟秀,使人看了有愉悅感,老師給作文評分,帶有較強的主觀任意性,不像判標準化題,對錯分明,因此卷面整潔,文字端正,既是對考生的要求,也是考生作文獲得評卷人好感的重要手段,因而不可草率從事。
書寫及文面的要求是:
、傥淖謺鴮憫苏;②標點位置宜合理;③行款格式要規范;④修改符號不馬虎;⑤字數控制要適量。
考場作文如果從以上六個方面進行必要的內外包裝,給閱卷老師一而再、再而三的視覺沖擊,你的作文想不得高分都不可能。如若不信,盍試為之!
藝術的作文 篇5
今年暑假,我第一次獨自離開家,跟著“童畫”的師生們一起去參加了一場大型的寫生活動——福建云水謠6天5夜的藝術之旅,這次活動讓我收獲多多,十分難忘!
一大早,我們懷著興奮的心情,一路上說說笑笑,坐了四個多小時客車才到達目的地。老師先帶著我們到“半月樓客!卑才湃胱》块g,放好行李。然后帶著工具寫生去了……
在陳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來到風景優美的云水瑤,眼前溪水清澈見底,一條鵝軟石路一直通往古色古香的小屋,最吸引人的是小屋旁邊那架大大的水車,不停地旋轉。我們在一棵掛滿許愿帶的大榕樹下坐下來,開始第一場寫生……
在韋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大膽地構圖,揮動著手中的畫筆,一會兒輕筆細描,一會兒濃墨涂抹……過了不久,一副副美麗的畫就完成了。
這幾天,我們還游覽了具有閩南特色的各種土樓,如:和貴樓、永定樓、永定文化村和梅林鎮古村落等。邊玩邊寫生,每個人都完成了7幅作品。一路上得到了游客們的頻頻稱贊。
最難忘的是最后一個晚上,我們開了一場精彩的“分享會”。首先陳老師表揚了小朋友們這幾天來畫畫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還特別表揚了幾位表現出色的小朋友。最后公布到目前積分榜的排行情況(吃飯,洗衣,排隊,集體意識等方面表現分數)我排名第三,再接再厲。接著,由指導員韋老師點評第三至第四天的作品,我的作品被評為了滿分。心里特別高興特別激動!點評完后,是發表感想的環節了,輪到我時,我緊張地走到臺上去發表自己的感想,沒想到也得了滿分。
終于等到最最期待的“重頭戲”——頒獎環節,當陳老師念到:“獲得本次藝術之旅一等獎的是……”我聽到了自己的名字,自豪地走到臺上領了獎品,并定格了這美好的瞬間。這時,我的心就像喝了蜜糖一樣甜。
難忘的云水謠藝術之旅就是這樣結束了。期待下次的旅行……
藝術的作文 篇6
學習電子琴是我的一個主要愛好,它占用了我一定的休息時間。你知道我是怎樣愛上和享受這門藝術的嗎?
一天,學校有一次合唱比賽,同學們紛紛來參加,我也不例外,報完名后便開始了課余時間的培訓。我們的培訓是老師彈琴,我們跟著唱。那美妙的琴聲一響起,大家的歌聲便脫口而出,我對琴有了一些了解。六年級上音樂課時,老師愛帶我們去音樂教室上,經過老師的講解和彈奏,我慢慢對琴產生了興趣。
不久,爸爸媽媽給我買了一架電子琴。剛買回家,我便迫不及待地彈上了,可我簡直是亂彈,爸爸叫我靜下心來。從最簡單的練習曲{歡樂頌},開始練起。可我總是靜不下心來聽、看,急急忙忙地往板凳上一坐,便開始亂彈。學習電子琴沒有我想象的那樣簡單。開始我認為只要彈好叨、啦、咪、發、稍、啦、西這七個音就萬事大吉了,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光這七個音階彈起來都好難。而且基本功也很重要,要認識簡譜掌握節奏。經過幾個月的學習,我終于學會了這首曲子,還能自彈自唱了!
我愛音樂,我愛電子琴,愛這能陶冶情操的音樂!
藝術的作文 篇7
在我的藝術之路上,我對書法情有獨鐘。我十分喜歡書法、喜歡練字。在學習書法的道路上,我飽含著艱辛。曾經有過許多困難,有時也想過要放棄,但每次失落時,我往往會得到意外的收獲。因此,我一直在努力地練習書法,從而堅持了兩年。直到現在,我還在學。
沒有哪一條藝術之路是一帆風順的,我自然也不例外。書法最重要的就是那筆要穩,不然寫出的字就不那么美觀了,F在,學書法的經厲歷歷在目:
在我很小的時候,每當春節來臨,院子里的鄰居就會拿著對聯,興高采烈的把春年貼在了門上。還有人是拿一張紅色的紙,讓一些擅長書法的人來幫忙寫。那一個個筆畫連綿、蒼翠挺拔的字映入眼簾。時而跳躍奔舞,時而踽踽而行。也許就是從這個時候起,我就對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書法是美麗儒雅的,祥和而又神秘的藝術靈魂,他深深地根植在我的生命之中。老師、父母對我人生的教誨,對書法領域的理解,我都永遠銘記在心。
在我練習書法的這幾年里,我一直在堅持。是什么力量使我有這般動力?是因為我知道,書法是一種很有用的東西,它可以引領我進入佳境;他可以幫助我走向成功的道路;它還可以給我帶來快樂的時光,從而使我更加熱愛它。從遠古開始,人們就是用書法來寫信寫的。一根細長的毛筆,把我帶進了一個我從未去過的時代。
通過老師對我的教導,我明白了什么是書法——一種藝術。而對于我來說這種特別的藝術是不同于其他的,從楷行草隸篆到現在的簡體字,他們經歷了都少風霜,我們很難想象。書法在中國有幾千年的文化歷史,是那么悠久。書法的各種字體也是各有千秋的。篆書和隸書,古色古香。而行書流暢自如,正楷卻又端正無比,狂草竟是那么的奔放。
默默地看著我自己寫的書法,真正感受到了書法的韻味在其中,也就是增添了許多的“味道”。看到“太陽”二字好想感受到了光和熱;可一見“月亮”二字好像一盞明燈閃著清理的光輝。“笑”字令人歡快,“哭”字一看就想流淚!袄渌鄙l出一種寒氣,“幽深”又讓我進入到寧靜的森林。書法可真是神奇,我為祖先們的神奇創造驚嘆不已。
每當看著這抑揚頓挫的字體,同人的氣質又是那樣的相似。要不怎么會有人說“字如其人”呢?看柳體,挺拔如峰。再看看王羲之的《蘭亭序》,又是清亮如溪。
我在書法中慢慢成長,舞臺如一爐火,練就了我的勇氣和毅力。
藝術的作文 篇8
學習目標:
1、合理運用虛實關系,進行訓練寫作。
2、掌握空白藝術運用的規律,形成自己寫作技能、技巧。
學習難點:
1、弄清虛實的聯系。
2、空白藝術規律的提取。
訓練方法:
材料----研討----小結----練筆相結合。
一、導入
有三位畫家都非常擅長丹青。他們聚集到一起,討論畫技時,總是爭執不下,誰也看不起誰,都認為自己是最棒的。于是他們去找一位藝術大師,請大師評判。大師讓他們各以龍為題材畫一幅畫。他們很快就畫好了:第一位畫家畫的是一條龍在空中翻舞,栩栩如生;第二畫家畫的是一條龍的首和尾,這條龍在林間穿梭,活靈活現;第三位畫家畫的是龍的頭部,這條龍在云中叱咤,惟妙惟肖。請問同學們如果你們就是那位大師,哪一幅畫最好呢?(生答:第三幅
。芎茫∧銈兙褪谴髱,不過,老師想知道你們為什么會選第三幅?(生1:第三幅有一種殘缺美;生2:這就叫神龍見首不見尾;生3:他為我們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說得都很好!這就是虛實相生的妙處,畫家給我們留下了極大的思考空間,留下了一個空白,我們把這個空白稱之為空白藝術。能不能從我們的知識庫中找相關的材料說明?(生答:略),如果我們在寫作時也學會運用該方法,我們的作文一定能升格。
二、方法技巧
材料1:《祝!芬晃闹杏羞@樣一個場景:魯四老爺有一句我們耳熟能詳的話:可惡…..,然而
……
請同學們用恰當的內容填寫完整。
交流:
生1:...... 生2:......
生3。
大家的補充出乎我的意料,對場面的描寫、人物性格、時代背景的想象可謂細致入微,不過請大家比較一下,你們的擴充好還是魯迅的簡筆好?
生1...... 生2......
說得非常好,雖然內容有了,可是意蘊沒有了,為什么呢?沒有空白了,也就是沒有藝術了。材料2:再請大家閱讀高中第四冊語文練習冊上的一篇文章《第一個公訴人》,思考為什么會讓你發笑?
生1:...... 生2:...... 生3:......
大家真是各抒己見,妙語連珠。我們能不能歸納一下寫作中空白藝術的第一個方法或技巧:人物描寫藏語言
練筆:描寫一個父母送別孩子外出的場面,注意語言的隱藏。
討論:讓學生自由朗讀自己的作品,師生共同品評。
材料3:《項鏈》
請一位同學復述《項鏈》的故事情節。
生1:借————丟--————賠————識
思考:如果課文開始就明示項鏈是假的,原文的味道會怎樣?
生1:......
生2:。
生3:。
生4:。
同學們的踴躍發言令我感動,你們的熱情令我傾倒,大家的智慧令我振奮,F在請大家揣摩揣摩老師提這個問題的目的好嗎?
生:(略)
我們先把這個問題放一放好嗎?我們再看一則材料吧。
材料4:《有種水果叫香蕉》
閱讀后思考,是什么吸引了你?
生:(略)
請結合上一則材料,仔細考慮兩篇文章有什么共同之處?我們剖析一下空白藝術是如何運用的?我們得出了空白藝術運用的第二個技巧:場面描寫藏情節。
練筆:續寫《項鏈》的結尾。
交流發言:略
三、課堂小結
在法國盧浮宮,有一面空墻,每天游覽的人絡繹不絕,因為那兒曾經掛過蒙娜麗莎的畫像,后來畫別偷盜了。人們面對空墻時,各種情感都有。而且現在創造出的經濟效益是以前的幾十倍,如果我們在作文中也能得體地運用空白藝術,我們的作文也會比以前高出幾十倍。
四、課后作文
以“雨夜”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藝術的作文 篇9
有一次我看到吳昌碩寫的一方字。覺得單看各筆劃,并不好;單看各個字,各行字,也并不好。然而看這方字的全體,就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好處。單看時覺得不好的地方,全體看時都變好,非此反不美了。
原來藝術品的這幅字,不是筆筆、字字、行行的集合,而是一個融合不可分解的全體。各筆各字各行,對于全體都是有機的,即為全體的一員。字的或大或小,或偏或正,或肥或瘦,或濃或淡,或剛或柔,都是全體構成上的必要,決不是偶然的。即都是為全體而然,不是為個體自己而然的。于是我想象:假如有絕對完善的藝術品的字,必在任何一字或一筆里已經表出全體的傾向。如果把任何一字或一筆改變一個樣子,全體也非統統改變不可;又如把任何一字或一筆除去,全體就不成立。換言之,在一筆中已經表出全體,在一筆中可以看出全體,而全體只是一個個體。
所以單看一筆、一字或一行,自然不行。這是偉大的藝術的特點。在繪畫也是如此。中國畫論中所謂“氣韻生動”,就是這個意思。西洋印象畫派的持論:“以前的西洋畫都只是集許多幅小畫而成一幅大畫,毫無生氣。藝術的繪畫,非畫面渾然融合不可。”在這點上想來,印象派的創生確是西洋繪畫的進步。
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藝術的三昧境。在一點里可以窺見全體,而在全體中只見一個個體。所謂“一有多種,二無兩般”(《碧巖錄》),就是這個意思吧!這道理看似矛盾又玄妙,其實是藝術的一般的特色,美學上的所謂“多樣的統一”,很可明晾地解釋。其意義:譬如有三只蘋果,水果攤上的人把它們規則地并列起來,就是“統一”。只有統一是板滯的,是死的。小孩子把它們觸亂,東西滾開,就是“多樣”。只有多樣是散漫的,是亂的。最后來了一個畫家,要照著它們寫生,給它們安排成一個可以入畫的美的位置——兩個靠攏在后方一邊,余一個稍離開在前方,——望去恰好的時候,就是所謂“多樣的統一”,是美的。要統一,又要多樣;要規則,又要不規則;要不規則的規則,規則的不規則;要一中有多;多中有一。這是藝術的三昧境!
宇宙是一大藝術。人何以只知鑒賞書畫的小藝術,而不知鑒賞宇宙的大藝術呢?人何以不拿看書畫的眼來看宇宙呢?如果拿看書畫的眼來看宇宙,必可發現更大的三昧境。宇宙是一個渾然融合的全體,萬象都是這全體的多樣而統一的諸相。在萬象的一點中,必可窺見宇宙的全體;而森羅的萬象,只是一個個體。勃雷克的“一粒沙里見世界”,孟子的“萬物皆備于我”,就是當作一大藝術而看宇宙的吧!藝術的字畫中,沒有可以獨立存在的一筆。即宇宙間沒有可以獨立存在的事物。倘不為全體,各個體盡是虛幻而無意義了。那末這個“我”怎樣呢?自然不是獨立存在的小我,應該融入予宇宙全體的大我中,以造成這一大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