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推薦】藝術的作文8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藝術的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藝術的作文 篇1
序言
作者盧卡斯在序言里引用休謨的一言作為重點:授人善辯之術,莫過于從范例入手。
第一個部分
一、公共演講
1、書上的東西多少都不如實踐實在。先把這些條條框框記住,不斷積淀和錘煉,必定歷經久遠。
2、演講和日常語言的共同點:邏輯、對象、效果、反饋;不同點:結構更嚴謹、用語更正式、方式更專業。
3、關于演講焦慮。關于焦慮我是再熟悉不過了...那天和傳路聊天的時候還把焦慮的方方面面復習了一遍(有時候自己仍然會不自禁的陷入焦慮)。其他的不多說,書中列舉了一下六種克服焦慮的方法:不斷演講,積累經驗;準備準備再準備;積極心理暗示;場景想象(這個非常有用,親身體會);大多數緊張是看不出來的(貌似口語課老師也這么說過);別指望完美(認知的關鍵);除了這些,當然可以運用一些放松技術。
4、演講現場的要素:場合、演講人、干擾(以及調整自己,適應干擾)、信息、反饋、渠道。
5、演講和文化:就是場合問題要設計到不同文化的差別。
二、公共演講的道德觀
1、演講內容和方式要合乎文化道德觀。
2、演講的目標要符合道德,特別是一些灰色地帶的道德,非常值得關注。
3、精心準備每一次正式演講,并且說話要誠實,避免謾罵和其他不良詞語的濫用。注意是濫用,還是看場合問題。
4、個人演講不能有剽竊的內容,引用需說明,演講需要代表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思考和自己的語言。
5、避免剽竊是個相當重要的內容,避免的唯一方法是,盡可能多的搜集資料,形成自己的看法。
三、傾聽
1、聆聽可以分類為,欣賞性聆聽,移情性聆聽,理解性聆聽和批判性聆聽。
2、聆聽能力不強的幾個原因有:注意力不集中,聽得太費力(怎么又聽力的感覺= =),武斷(一般溝通最容易犯的問題,還沒說完就打斷對方),拘泥于外表
3、后面談到怎么聆聽,我認為口譯課練得真的很多了 = =~
第一次演講
1、組織演講:任何演講包括三個部分,開場白、主體和結尾。短篇演講的要點不宜過多,觀眾很容易接受不了連綿不斷的邏輯。
2、開始演講:完全的照著念和完全的即興演講都不適合初學者。即興演講需要演講者對邏輯要點和材料非常熟悉,并且需要有一定放松的狀態,才能發揮出日常語言相當的幽默感和連續感。真正有效率的演講都是連續的連貫的,你常常會驚訝于演講人,但是流暢的演講常常是大量經驗和練習的沉淀。
3、試講:幾個要點:不要照著念,大聲演講,掌握時間,覺得差不多了可以讓其他人在你面前繼續試講。
4、正式演講:首先自信的身姿自然的上臺后,用少許的時間用微笑和觀眾保持一致,再開始演講,途中記住要和觀眾保持持續的眼神交流,聲音和眼神是控制觀眾的重要手段,特別是最后一排的觀眾。只要你能夠根據觀眾的反饋調整眼神和聲音,就一定踏上了高效演講的道路。
第二個部分
一、話題的選擇與目標選定
1、話題的`選擇不多說,主要是由場景、觀眾和演講人自身的條件決定。主要可以從自身熟悉的和自身感興趣的話題入手。
2、目標的選擇:記住,目標的選擇是演講稿非常重要的部分。主要的有告知和勸說。比如目標:“告知觀眾,瑜伽有助于我們的健康水平”
3、對目標的審查:是否切合聽眾?是否切合自身?是否太瑣碎?是否太專業等。
4、關于中心思想:一句話中心思想是對主體的高度概括。往往被用在演講最后,是演講人想讓觀眾即使忘了所有的內容也應該記住的東西。
二、聽眾分析
1、把聽眾作為中心是出色演講的必要條件。尋求共同的普遍的價值觀和經歷是一個好的方法。當然說的容易做的難,我們必須在演講之前就要了解聽眾的觀點,而不是在現場根據聽眾的反饋來調整。
2、成功演講的成功條件之一是,要尊重每一個聽眾,無論在課堂內外:你都要表現出最高的水平。
3、聽眾心理:任何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們愿意聽到和自己有關的有意義的事情。
4、聽眾統計分析:額...干脆建模好了...有兩個方面需要考慮,一是聽眾的統計特征(年齡、性別、職業、文化、性取向等),二是這些特征對演講的影響程度。
5、聽眾情景分析:在進行統計分析后,就要做情景分析了哈。
·規模:記住,規模越大,就越需要正式。
·環境:在演講前有必要提前考察和準備好聽眾的環境,即使物質環境確實不好,不如很熱,你需要記住,這個時候只有靠你自己的熱情和能力來吸引觀眾的情緒了。
·對演講話題的態度:一是興趣;二是知識;三是態度。
·對演講人的態度:人們往往有先入為主的感情,演講人的水平越高,人們越信服。
·注意場合:時間等等。
6、如何搜集信息:到了這一步就不說了~~
7、適應聽眾:兩個方面。一、演講前適應觀眾:預測觀眾的反映,調整自己的話;二、 演講時適應觀眾:這個非常重要啊!以前完全沒有意識到!在現場即將演講時,如果你發現突發的情況,比如說黑板沒了,人數少了,應該根據上述的標準及時做調整,比如說人少了就少些正式,時間少了就精簡內容等等。
三、資料搜集
1、這個不多說了...當然這里包括了訪談和問卷調查,我想自己在大一的時候已經做的夠多,不多說了。
2、順便說一句,這教材真是詳細啊...什么檢索的方法,索引的方法都講的那么耐心...贊一個~~
四、支持你的觀點
1、實例:可以分為簡要事例、完整事例和假設事例。事例的運用說明、強化你的看法,并且可以使演講更加人性化,生動。當然要讓事例起到最佳的作用,演講人的功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哈!!
2、數據:不多說,關鍵的要點有:不要濫用數據;指明數據來源;簡化數據。
3、證言:分為專家證言和普通人證言。有兩種方式可以引出證言:引用和轉述。至于什么時候用什么,請記住,一般如果證言短小精煉,并且有思想,流暢,能夠打動人,那么就引用吧~
第三部分:演講準備:組織和設計
一、組織好主體內容
1、要點:演講目標和中心思想定了后,就是定演講的主體要點了~注意要點不宜過多,兩三個足以。
2、后面的諸如論點材料、組織方法大多屬于文章寫法,早就熟悉了,不多說。
二、開頭和結尾
1、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在演講中再正確不過了,一般來說,開頭有四個任務。
2、引起注意與興趣:這是發揮演講人創造力的時刻!!所有的方法都是為了讓主題和觀眾產生關系。具體的技術有:讓觀眾想象、讓觀眾震驚、反問觀眾、引文開始、講故事等等。
3、闡明演講主題:好的開始也一定要讓觀眾對主題有清晰的了解,否則即使引起了注意和興趣也是徒然。
4、建立可信度和好感:可信度的程度是觀眾是否對演講人買帳的關鍵,有時候有必要說明自己的主題方面的研究情況和了解情況;好感這個東西,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真誠。
5、介紹主體內容,即邏輯要點:不要讓觀眾去猜你的邏輯是什么,最好是在開頭告知。還有個另外的作用,演講人可以在開頭告知觀眾演講的重點和難點是什么。
另外的一些開頭的提示
·開頭部分的時間一般在總時間的10-20%。
·開頭的部分需要靈感和創造力,可以在搜集資料的同時準備一個本子,隨時記下靈感。
·開場白可以準備若干個,隨機選取。
·開場白最好在主體完成以后,不要在一開始就范疇,因為這是個創造性的工作。
6、結尾也是個技術活,如果徒然結尾,會毀了整個演講。具體將來結尾有兩個作用,一是發出演講結束的信號,二是強化中心思想。
7、發出演講的信號可以很簡單,比如說口頭提醒諸如最后,作為結論....等等。另外的技術有,通過語氣和姿勢:聲音漸強或者漸弱。不過到底是漸強還是漸弱需要看演講主題和氛圍而定。
8、強化中心思想:常用的方法有,總結主題(最平常的)、引用(升華)、戲劇性結尾(創造力)、首尾呼應。
另外的一些結尾的提示
·和開頭一樣,可以在搜集材料的時候注意一些有意思的創意。
·結尾不要太長,一般占到5-10%。另外聲音好洪亮,不要不慍不火。
三、演講提綱
1、這個不多說,小時候寫作文提綱寫的夠多了,只在這里提出幾個演講要注意的地方。
2、準備提綱(詳細):注意過渡、最好給演講起個名字。
3、演講提綱(演講時用):就是口語老師一直強調的小紙片,注意,可以標明演講小線索,表明準備時的小想法。
四、演講語言和表達技巧
1、演講語言類似與作文語言技巧,不多說,這里主要說一些現場的表達技巧。
2、當然傳達方式這個東西需要演講人在掌握和熟練運用了以上的技巧和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后才能夠擁有的個人風格。屬于精進的部分了。
3、一般傳達方式有四種:書面演講(安娜·理查茨)、背誦演講、即興演講(重點后面介紹)和即席演講(就是上面我們講的內容,著名的可以參見伊麗莎白·多爾 1996年白宮)
4、即興演講:你可以給自己安置一個即興演講的模式:比如三步法(申明觀點,論據,結論)和四步法(態度,觀點,論據,結論),總之要顯得有邏輯。另外要掌握語速,因為一緊張語速就會很快,要學會用一些過渡的短語來調節語速,比如我想說的是...等等。還是需要大量的練習。
5、聲音控制:包括音量、音調、頻率、停頓(相當重要的技巧)等。聲音控制主要有兩個特征,一是控制場面,二是自我風格。需要大量的練習來形成。
6、形體語言:包括個人外表(需要和場合搭配)、身體動作、手勢和眼神交流。形體語言除了關乎演講人的個人形象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調節自信和情緒。
7、回答提問:一般有兩個部分:一是預先準備問題;二是練習回答方法。
·預先準備問題:在演講的排練階段,讓別人提問等等;
·回答方法:說明提問的方式(過程中還是結束后?)、用積極的態度回答、仔細傾聽、面向提問這傾聽,面向所有人回答!!、誠摯和坦率、保持話題方向。
五、使用視覺輔助
1、一般的視覺輔助有實物、模型、圖片、表格、幻燈片等等。在我看來,實物除了給觀眾比較直觀的印象以外,有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組織演講者的演講邏輯。
2、后面講了一些視覺輔助的注意要點,大部分是我們演講課講過的,這里選幾條特別注意的:
·避免使用黑板:黑板耽誤的時間太多;
·避免材料在觀眾中傳閱,即使是每個人手中都有一份:因為這樣會轉移觀眾的注意力,加大演講的難度;
·在需要展示的地方才展示,避免轉移觀眾注意力;演講時面對觀眾而不是材料;
六、使用演示文稿
1、額,都是ppT的東西,不多說。
第五部分 各類公共演講技巧
一、告知型演講
1、關于各種組織方法:主要有實物、過程和概念告知演講。
2、一些提醒:
·不要高估觀眾的知識水平:觀眾不同與讀者,必須在聽的同時要充分理解。
·盡可能多的讓觀眾和你說的東西產生聯系!!!不要一味的告知,要靈活運用語言和技巧讓觀眾對話題產生興趣的方法就是,每個人對和自己有關的事情非常有興趣!
·避免過多的使用專業和抽象的語言詞匯。
二、說服型演講
1、當然說服型的演講是在告知型演講技巧之上的。說服型的演講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倫理問題,我們需要在不觸犯觀眾倫理的基礎上真誠的進行演講。
2、說服型演講是觀眾和演講者之間的心理戰。這個時候,演講者必須要切身的嚴肅,把自己當作和對方討論的角色,充分考慮到對方的反對意見,才有可能達到效果。
3、另外,說服型演講不可能說服所有觀眾!你必須有一個目標群眾,這個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等形式確定,他們才是你的目標,當然這部意味著可以把其他人的利益忽略。
4、關于事實、價值、政策等不同類型的說服型演講的組織方法不多說。
三、說服的方法
藝術的作文 篇2
今天我早早地起了床,自己穿好干干凈凈的校服,懷著愉快的心情來到校園里,因為一年一度的藝術節又到了。我的比賽項目是繪畫,早上,在陳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走進食堂,負責老師給我們安排好位置,發下紙,比賽開始了,我認認真真的畫著,小心翼翼地勾線著,仔仔細細地涂著顏色,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我終于畫好了。
下午是各個班級比賽表演節目,我很遺憾雖然沒有參加,可是我一定要為班級打氣,加油,開始先聽了三四年級的大合唱,哇,那優美的歌聲,清脆的嗓音,好動聽,簡直都不分高下,接著是一二年級的'舞蹈,我看著看著都著了迷,終于輪到我們班的同學上場了,一個個小演員們都打扮得如花似玉,跳得是如此的投入,時間過得好快,比賽結束了。
我非常喜歡這次藝術節,因為她可以給我們機會展現自己最美的風采和個人的才華,同時,也可以從中了解到這么多同學,都有他們的一技之長。
藝術的作文 篇3
梵高是荷蘭著名的后印象派畫家,他的代表作有《星空》、《向日葵》、《有烏鴉的麥田》,它們是全球最珍貴的作品。今年是梵高逝世125周年,人們為了紀念他,就辦了這個畫展。
我和媽媽是下午去的,走進展廳,我發現它與別的展廳不一樣,別的展廳是把畫掛在那潔白無瑕的墻上,而這里卻不是這樣的。它是動態的,是工作人員與館長用電腦把梵高的3000多幅畫一起投影在那四面八方的屏幕上播放給大家看的,有的屏幕是橫的,有的屏幕是豎的。這次的畫展一場播放35分鐘,在那美麗的畫面中,還配上了美妙、悠揚、動聽的古典音樂。
梵高的`畫畫了自己、別人、自己的房間、水果、花瓶,畫了他的家鄉與城市,還畫了火車、風車、星空和樹林等作品。
現場的觀眾們有的坐著看,有的躺著看,還有的站著看。看著這一幅幅明艷的畫,他們仿佛躺在星光燦爛的夜空下,坐在欣欣向榮的向日葵邊,站在郁郁蔥蔥的樹林中。他們的表現也各不相同,有的眉飛色舞、有的怒氣沖沖、有的低頭沉思。
梵高的畫真是五彩繽紛、千姿百態呀!這次畫展真讓人流連忘返、依依不舍!
藝術的作文 篇4
太陽射出耀眼而溫暖的陽光,炎熱的天氣讓我們汗流浹背。“啊!啊!啊啊!百靈鳥……”在學校寬闊的操場上響起了悅耳動聽的歌聲。哦!原來是一年一度的“流動少年宮,科技大篷車”跨進了我們的校園。
在操場上,人山人海,幾乎擠得沒有留一點兒縫隙。舞臺上兩位舞蹈老師優雅地跳起了新疆舞,紅裙在微風中妖嬈地擺動著,還以為是仙女下凡呢;吹小號的胖叔叔,又幽默又呆萌,帶著全場同學們隨著小號的伴奏跳起了《小蘋果》;跳拉丁舞的兩位老師,熱情洋溢地舞動著;拉二胡的老師完全沉浸在美妙的音樂里,陶醉得隨著音樂搖頭晃腦;喬老師的“噴火龍”和“大象牙膏”的科學實驗,更是讓全場驚叫聲不斷,掌聲不斷……
“哇!快看!快看,飛—飛—飛機!”旁邊同學激動得說話都不順溜了。我順著她手指的方向一眼望去,果不其然,只見蔚藍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著三個飛機航模:飛機一號、飛機二號和飛機三號。它們如雄鷹展翅,翱翔在無邊無際的天空中,觸摸著柔軟的白云,和一群小鳥歡快地追逐著。瞧!飛機一號向我們展示它的絕技了,來了個三百六十度旋轉豎著沖向云霄,讓全場的人都贊嘆不已,紛紛為它點贊。飛機二號也隨之起飛在空中翻滾著,“嗡嗡嗡”“嗡嗡嗡”似乎在向我們炫耀:同學們!怎么樣,我也不賴吧。飛機三號也不甘示弱,為了吸引我們的眼球,時而低空平行,時而高空沖刺……拍攝無人機出場了,它的四個螺旋槳,像雄鷹煽動翅膀卷起風暴。飛機像一條條金龍盤旋在空中,給我們帶來了視覺上的享受。
接下來我們進行了科學瀏覽,制作了刷刷車。時間也在我們的動手制作中悄悄溜過。4月11日,是開心的`一天,是難忘的一天。學校讓我們又一次享受了視覺與聽覺上的盛宴,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使我們茅塞頓開,大開眼界,彰顯了科學與藝術的力量。讓我們懂得了珍惜當下美好的學習機會,努力學習,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
藝術的作文 篇5
今天,爸爸帶我去少兒藝術節游玩。剛走進藝術中心的廣場,就仿佛來到了動畫城,廣場上放滿了五顏六色、造型各異的氣墊,小朋友們在上面歡快的跳躍、翻滾。看到這些,我就忍不住了,連忙脫掉鞋子投入這片歡樂的海洋,我在氣墊上不停的跳呀、蹦呀,還大聲地尖叫,真是有趣極了!跳累了,我們就去三樓看電影。
看完電影剛出來,就聽到有人在喊“小心小心”,接著就響起雷鳴般的掌聲。我跑過去一看,哇!空中站著一個小姑娘,仔細觀看,原來她是站在一根鋼絲上。看她才五六歲的模樣,雙手拿著一根竽子,只見她不慌不忙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走到中間她就停住了,好象是要休息會兒,但是她突然搖晃一下,下面的.觀眾發出了“啊”的驚叫,以為要掉下來了,但是她卻穩穩地站在鋼絲上,然后就又倒退著走回去,觀眾們提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大家使勁地鼓掌。爸爸用相機拍下了這驚險的一刻。
我們接著又觀看了雜技、輪滑等表演,還看了少兒書法展覽。最讓開心的是看到了班長和我自己的作品也在這里展出。正當我玩得留戀忘返的時候,爸爸提醒說該回家了。啊,今天真快樂的一天!
藝術的作文 篇6
5月3日,我懷著激動而又興奮的心情,和媽媽一起來到了市圖書館。因為我平常最喜歡唱歌,所以我一定認真聽這個講座。
剛進去,就看到有不少人已經坐下等待了,我坐下來慢慢等待,也慢慢期待,終于盼到了大師——閆永麗登場了。她大大方方地坐下,拿起話筒,首先講起了什么是歌唱藝術。我津津有味地聽著,仔仔細細地記著,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音樂是有節奏、有韻律的。”
第二,閆老師又講起了歌唱的.起源。她一一給我們舉例子,讓我們仿佛身臨其境,我更是陶醉其中,沒想到小小的音樂居然有如此大的魅力。最終,閆老師給了我們一個正確的答案:“歌唱,起源于愛情。”
接著,嚴老師又講起了歌唱的特點、歌唱的樂器和歌唱的姿勢。每一個都讓我浮想聯翩。最后,閆老師唱起了歌兒,那嘹亮、高亢的聲音讓我們情不自禁地跟著唱起來,引得聽眾一陣陣叫好聲、鼓掌聲。
11點了,該是說再見的時候了,我們依依不舍地與閆老師告別。我心想:如果閆老師再講課,我一定還要去!
藝術的作文 篇7
陽光細碎地灑在地上,望著老師手中的那把二胡,呆呆的、木木的,我怎么也想象不出它可以演奏怎樣的一曲氣勢恢宏。
小時候,我對二胡的印象多是路邊那些可憐的乞討者,用布滿歲月劃痕的雙手顫抖著演奏,是怎樣的孤苦凄涼。我一直認為,二胡這種樂器是不被注重的。直到老師坐在我的面前,手里捧著一把好似歷經滄桑、無力奏響的二胡。老師說她要為我演奏二胡曲《賽馬》。
我心中充滿了好奇,心想這個小小的不被看重的樂器到底能有怎樣的力量呢?幾秒鐘的安靜,一切似乎都凝固了。然而,就在下一秒,一個聲音蹦了出來,是那樣的有力,我感覺連陽光都變得飛濺了。它喚醒了一切沉睡的生靈,空氣變得躁動起來。
是急促的馬蹄聲,我似乎能看見一匹匹脫韁的野馬迫不及待地沖了出去,飛奔向前,有序卻不失力量。老師的手在琴弦上不斷移動,快速落下又彈起,如流水般流暢。
一陣又一陣的馬蹄聲不斷沖擊著我的耳膜,將賽馬的熱烈場面表現的淋漓盡致。樂曲更加高昂、升華,全曲進入了高潮。老師深深沉醉其中,身體自然地隨著節奏擺動。我的心也不自覺地跟隨樂曲變得愈來愈彭拜,開始前的那份寂靜早被置于九霄云外,連窗外的風都躁動不安。
馬匹之間好像漸漸拉開了距離,挨得近些的馬便陷入了你追我趕、不相上下的局面,相比先前的急促,這是較為持久的拉鋸戰。我輕輕閉上眼。腦海里便涌現出了一匹棗紅的駿馬在風中奔馳,強有力的四肢快速觸碰地面又像一支離弦之箭彈射出去。奔跑、奔跑,它的鬃毛在風中有節奏地擺動,耳邊傳來激動人心的歡呼聲。是要成功了嗎?我好像已經聽到了慶祝聲。
睜開眼,老師突然把弓一丟,開始撥弦,嫻熟的.手法下蹦出一個個強有力的音符。緊接著又果斷拿起弓繼續演奏。樂曲漸入尾聲,一切漸漸安靜下來。所有的躁動戛然而止。我的內心卻久久不能歸于平靜。老師手中的那把二胡又回歸于平靜,若不是親耳聆聽,誰會想象出這小小的身軀蘊藏的巨大力量!
自此,我徹底改變了對二胡的看法,它可以奏一曲歲月靜好,也可演繹一派氣勢恢宏,或許這就是藝術,給人帶來無限的驚喜與無限遐想。我與藝術有了一次親密接觸,使我敬畏藝術,融入藝術。
藝術的作文 篇8
思考,使原始人發明了石器,邁入了文明時代的門檻;思考,使人們明白了人世間的自然規律,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思考,使社會不斷進步,讓世界變的日新月異。
奧地利一個名叫盎布魯格的醫生一次在解剖一個胸腔積液病人的尸體時,忽然聯想到父親在經營酒業時,常用手指關節敲擊木桶來估量桶中還有多少酒,便萌生了用手敲扣病人胸部根據音響來作診斷的大膽想法。后來,他發明了“扣診”的方法,而這種診斷方法一直沿用至今。這位醫生的發現,并非經過了漫長而艱辛的探索研究才得到的,只是對習以為常的生活現象多想了一步而已。
其實一些科學家之所以能夠抓住機遇,獲取成功,也不過是多想了一步。有一次,愛因斯坦在爬梯子時不慎失足摔了下來。一般人摔倒了就只知疼痛難忍,而愛因斯坦卻對摔倒
這種普通的現象多想了一步,從身體筆直墜地的偶然現象中,領悟、發現了物體總是沿著阻力小的路徑運動這一重要的力學原理。牛頓又何嘗不是如此,蘋果熟透后,就會從樹上掉下來,而牛頓卻對這種尋常現象多想了一步,發現了萬有引力原理。難道只有愛因斯坦、牛頓才能發明創造嗎?其實并不是這樣的`,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發明者,只不過我們是安于平常,沒有多想一步而已。
德國19世紀化學家維勒有一次在研究礦石時,發現了一種化學物質,他沒有深入思考,武斷地斷定它是金屬鉻。然而不久,瑞典物理學家、化學家肖夫斯特姆也遇到了這種化合物,他沒有輕易放過,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研究,終于發現這種金屬是釩。或許,維勒只需多想一步,就能正確的判斷出這種金屬,也不至于像現在這樣失去了一種科學發現的良機。
思考,就像蘸了墨的毛筆,只須輕輕一抹,便是一片斑斕。讓我們的大腦從現在開始就轉動起來吧,從平凡中發現生活的奧妙,從思考中獲取更多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