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圓明園作文合集6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圓明園作文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圓明園作文 篇1
圓明園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在這里我看見了金光閃閃的黃瓦,玲瓏剔透的地板,一束束帶有龍花紋的方形柱子,眾星拱月般環繞在殿堂四周,里面掛滿了一幅幅名人書畫,有活潑歡快的魚兒,有高大壯麗的竹子,還有一朵朵栩栩如生的花朵。
再向前走,我來到了山鄉村野,周圍一片寂靜。風一吹,小草便歡樂的跳起舞來,陽光照射在清澈見底的湖水上,折射出萬道光芒,眼前一片碧綠,遠看,好像綠色的海洋,近看好像一根根綠色的針。走著走著,好像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
后來我去了,獅子林,蓬島瑤臺,武陵春色……
這時,已是黃昏,我去了最后一個地點,一平湖秋目,這平靜的像一面鏡子,太陽下山了,射出了萬丈光芒,湖面倒影著美麗的余光,我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可就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了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拿走了園內能拿得走的文物,為了銷毀證據,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就這樣化為了一片灰燼。
梁啟超先生說:"少年強則國強!"我們這一代青少年一定要好好學習,并記住這一次的恥辱,為祖國的強大而努力學好本領。
圓明園作文 篇2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題記
康熙四十八年,這位清朝第三位皇帝將暢春園北一里許的一座園林賜給第四子胤禛,并親題園額圓明園。從此,圓明園踏上了它近一百五十一年的風雨歷程。
這是一座奢華的皇家園林,一座神秘的帝王離宮,它見證著一個家族的成長與沒落,榮耀與痛苦,見證著一個帝國的興盛和衰亡。
從踏入圓明園那一刻開始,我就意識到,圓明園將帶給我的,不僅僅是心痛,更是對歷史的一種思考。
康熙酷愛牡丹。一日,他的一個兒子邀他到園中欣賞牡丹。同時他還見到了自己的孫子。聰明伶俐的小孫子讓康熙十分喜歡,這奠定了清朝盛世的三代帝王。當然,這是雍正的精心安排,因為康熙的孫子數不甚數,很多連面都沒有見過。關于雍正繼位的說法很多,但大多數人都認為是因為老皇帝喜歡自己的孫子。傳教士郎世寧曾在日記中寫道:人老了自然就會喜愛小孩子,皇帝也是這樣。雍正繼位以后,下令擴建圓明園。或許他念念不忘那日祖孫三人在園中相會。雍正時期的建筑風格含蓄樸素,與園內的自然景觀十分協調。整座園林效仿全國多處自然人文,桃花塢,曲院風荷紫禁城的居住環境皇帝不適應,他們大多數時間都在圓明園中度過。乾隆時期,其建筑風格有較大的改變,各處亭廟富麗堂皇,卻與周圍山水格格不入。這種風格印證了這位盛世皇帝鮮明的性格——自負。
天朝物產豐盛,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同有無。一句話,充分道出了乾隆盛世下悲哀的不可逆轉的結局。當大清帝國還在用老祖宗留下來的腰刀弓箭的時候,當軍隊里還用兩百年前的大炮的時候,這一切就早已注定。
走在圓明園的遺址上,身旁的蓮花池吹來百年前的風,卻已聞不到那時的腥風血雨,戰火硝煙。容妃的宮殿如今已只剩下斷墟殘垣。大水法是整座圓明園保存最完整的建筑。郎世寧在設計西洋樓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會是這個將近600個足球場大小的圓明園唯一沒有完全毀滅的建筑?
閉關鎖國,驕傲自滿。一個人的缺點決定著一個國家的命運;腐敗,落后。一個皇族的缺點決定著一個帝國的衰亡。慈禧垂簾聽政,光緒軟禁被害。哪怕光緒帝成功變法,但大勢已去,再也無法力挽狂瀾。滿目瘡痍。中國這塊肥肉,侵略者怎能不動心?燒殺搶掠,淘盡了圓明園各種奇珍異寶,然后,得不到,就毀掉。
Fire——
如此慘烈的失敗,喚起了一部分人的覺醒。中國近代史的滾爬摸打,清朝的悲傷已經遠去。
這就是歷史,不論你怎么樣,它都不會再改變。
圓明園遺址公園。游客們交談拍照。躺在地下的大清不會想到,偉大的圓明園將以這種方式繼續它的旅程
圓明園作文 篇3
在圓明園的湖邊,清風徐來,野鴨在圓明園的湖上嬉戲著。蘆葦隨風搖動。湖邊芳草青青,湖彈奏起了琴弦。
圓明園有的地方綠樹成蔭。那時是秋季,但圓明園的景色卻絲毫不讓人泛起秋天的悲涼。圓明園的柳樹高大,柳葉細長嫩綠,看起來正像一個個小姑娘,彎腰熱烈歡迎游客的到來。其中一座十分小的石橋,這石橋只剩下斷垣殘壁,坑坑洼洼,似乎像一個年過七旬的老人,正在這宜人的景色下暗自落淚。在這美麗的景下,可真是“美中不足”。
這古石橋的對面,是許多凹凸石頭建成的,旁邊是幾塊小石頭。據說這些石頭是因為秦始皇相信了一位道士,只要拿這些石頭來煮湯喝,就可以長生不老。現在想想,真是可笑!
雖然這兒有一些悲涼的景致,但是圓明園它的景不會變。湖中一只黑天鵝,一身烏黑光滑的羽毛,修長纖細的脖子,羽扇般的翅膀。它一會兒低頭捕魚,一會兒和身后的野鴨戲水,它拍打著這對翅膀,在野鴨群中,可以說是“萬綠叢中一點紅”。它優雅地捋著羽毛,就像一位高雅端莊的少女。它的身后,是一座小涼亭,這是一道美麗的“秋畫”嗎?
我看著這幅畫,在那兒想入非非:圓明園的湖上要再來一只白天鵝就好了,黑白交替,綠樹成蔭,花開傍柳,再加上綿綿秋雨。這些天鵝野鴨,在秋雨的伴奏下,跳起了悲傷優雅的舞蹈。它們拍打著翅膀,嬉戲著……想著,想著,真想給這畫添上幾筆。
圓明園作文 篇4
一個舉世聞名的“萬園之園”——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燒的面目全非,這座凝聚著中國人民智慧和血汗的世界名園,化成一片焦土。我一想到這里,就感到義憤填膺。法國文豪雨果曾憤怒地譴責過他的國家與英國共同制造的這一暴行說:“在歷史的審判臺上,一個強盜叫法蘭西,另一個則叫英吉利。”
你可知道圓明園,請你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銅,用瓷器建造一個夢,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給它上上下下綴滿寶石,批上綢緞,這兒蓋神殿,那兒建后宮,造城樓,里面放上神像,放上異獸,飾以琉璃,飾以琺瑯,飾以黃金,施以脂粉,請同是詩人的建筑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再添上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加上成群的天鵝、朱鷺和孔雀,總而言之,請假設人幻想的某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廟,是宮殿,那就是這座名園。
英法聯軍爭先恐后的闖入圓明園,凡能搬動的東西,全部被洗劫一空。搶不走的東西,統統都被砸碎。最后,英法聯軍為掩蓋其丑行,放火燒樂圓明園。這樣一座“萬園之園”,就這樣在地球上消失了,只剩下一大片的廢墟。我真是搞不懂,為什么英法聯軍要這樣做。我們侵略了它們國家嗎?我們向英國和法國發動過進攻嗎?沒有。一切都因為鴉片,因為英國,都是英國讓我們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如果我是控制氧彈和原子彈的'工作人員,我一定要發射到英國和法國去,然后發到日本、俄羅斯、德國等侵略過我國的國家去,讓他們也嘗嘗這種與眾不同的“痛苦”。哪天,等我們中國強大的時候,我們也要讓他們嘗嘗失去領土的滋味,這些一定都是不好受的。
等著吧,可惡的、侵略過我們國家的人們,你們等著吧,我會來報仇的!
圓明園作文 篇5
你曾經是一位王者,把自己的名字刻進法蘭西文豪的贊譽里;你曾經是一團錦繡,讓你的雕梁畫棟出現在俄國沙皇的夢幻里;你曾經是一位巨富,吸引世界的目光在你身上久久地逗留;你曾經是一座殿堂,將普天之下的建筑精華包容到你的紅墻內……如今,你只是一方墓碑,將你曾經的一切永遠地埋沒在連天蓑草之中,在風風雨雨里沉寂……
漫步在你曲曲折折的小路上,就像跋涉在歷史沉重的沼澤里。圓明園,你是一個巨大的驚嘆號,鮮血淋漓、觸目驚心!你掙扎著,忍受著,忍受著從你金碧輝煌的身軀上無情輾過的英吉利鋼鐵炮車和法蘭西雪亮的皮靴。在沖天的烈焰里你枯萎了,沉淀了,凝固了;你承受著火的洗禮、雨的沖刷和冰雪的嚴寒,在慘淡的天宇下沉睡;你把刻骨銘心的恥辱烙記在一方方漢白玉的殘垣斷壁上,凝望著,期待著……圓明園呵,你讓多少炎黃子孫撕裂了自己的胸膛,手捧一腔熱血責問蒼天:國魂何在?!
100多年過去了。被火燒得赤黑的土地,被莽莽的綠草和星星點點的野花遮掩著,即使成了一個公園,你依然是一片廢墟,依然在荒郊野外遙望著清華園。你將自己慘不忍睹的身軀展示給國人,你斑斑的血淚化作了漫山遍野的映山紅,開遍在傷痕累累的家園。圓明園,你是一個情結,系著一個古老民族千年的榮辱興衰。你流著血的靈魂在熱淚和碧血中升華、凝聚,凝成一座鐵灰色的史碑,頂天立地地挺立著,任憑傷口的鮮血浸染著每一寸山河。在沉思中靜默,在靜默中沉思。你飛濺的血花激起了多少流淌著中華血液的心跳。你無言的嘆息是一塊粗黑的礁石,歷史的長河在你身邊徘徊著,激蕩著,怒吼著,掀起沖天巨浪,吞噬著、咀嚼著你深深的苦難和悲哀。歷史的煙云飛散后,你依然沉寂著、仰望著蒼天,等待著你腳下的土地再一次騰飛。
百年的孤獨和滄桑巨變塑造了你堅毅的沉默。你什么也不說,只默默地在荒野抒寫你的悲壯。圓明園,你是一個長長的省略號。你靜靜地亞立在斜陽里,讓小草撫慰你的傷痕,讓風兒撫慰你的記憶,淡淡地看秋去春來,冷冷地聽雷鳴雨驟。你是“過來人”了,是么?所以,你將所有的言語融進你的血脈,在你的土地上孕育出青春的野山植,讓后人去品味你的苦澀?你殘破的肢體以堅忍的毅力支撐著,站立著,是要把恥辱永遠保存下來以替醒后人?是的,你不說話,可你在哭泣,你在咆哮,你在期待……
記得建國40周年那天,白發蒼蒼的老藝人駱玉笙站在你的廢墟上聲淚俱下地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也許,這是對你最好的診釋?抑或是你百年的心聲?圓明園,歷史與現實交織在如血的殘陽下,譜成了一曲悲歌。我漫步在你荒草沒脛的小路上,我跋涉在渾濁的歷史沼澤里,我在讀著你的過去,我在勾畫著你的未來。
圓明園作文 篇6
圓明園曾經是一座奢華的皇家園林,一座神秘的帝王離宮。它見證了一個皇族的沒落、榮耀與痛苦,見證了一個帝國的興盛與衰亡。
在北京的這幾天里,媽媽終于帶我去參觀圓明園了。
走在去圓明園的路上,我的腦海中不斷地浮現出圓明園的華麗場景。終于看見大門了,我迫不及待地沖了進去。可是,迎接我的不是一片富麗堂皇,而是一片片廢墟。我失望地看著媽媽,媽媽似乎看懂了我的心思,嘆了一口氣說:圓明園占地350平方公頃,相當于8個紫禁城那么大。可是,這一宏偉的建筑,就毀在了軟弱無能的清政府手中。在清朝末年,奇跡和神話般的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燒成了一片廢墟,只剩斷垣殘壁。”
聽了媽媽的話,我陷入了沉思。我看到周圍參觀的人,個個都沉默不語,表情凝重。我腦海里蹦出了兩個字清朝。就是那腐敗無能的清政府,才使我們失去了珍貴無比的圓明園;就是清政府的軟弱,才使清朝末年的子民們受到外國人的欺辱。是的,我們國貧民苦,弱到任人宰割的地步,弱到無力抵抗的地步雖然,這只是一段歷史!
游覽圓明園的整個過程,我都感到心情壓抑。我在想:落后,就要挨打;貧窮,就要受欺凌。這個血的教訓,我們不能忘記。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是中華民族的未來!走在回賓館的路上,我在心里不斷叨念著:振我中華,勿忘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