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作文【集合9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閱讀的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閱讀的作文 篇1
中華古詩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前人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財富。有言曰:“讀萬卷書。”我想,中國的古典文學是遠不止萬卷之多的。先暫且不說唐詩宋詞元曲諸類等等,單是那數不勝數的明清小說中,為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就令我魂牽夢縈于中國古典文學那深深的魅力中了。
記起我第一回讀《紅樓夢》時好像十歲都不到,具體多大也記不太清了,只記得那回是因為與伙伴賭氣——語文老師上課時偶然提起四大名著,說其中《紅樓夢》最深奧,我們還小,看不懂,不推薦我們閱讀。小時的我好奇心強,老師這么說,倒引起我對《紅樓夢》的興趣了:這《紅樓夢》到底是有多“深奧”呢?我倒要試試看看。我便把我的想法告訴了小伙伴,誰知她卻滿臉的鄙夷:連老師都說深奧,你肯定是看不懂的!她這句話令我氣憤極了,誰說我看不懂,誰說老師說的就一定是對的?我還不信呢,我一定要讓你看看我是怎么把《紅樓夢》看懂的!
帶著這樣的賭氣,我艱難地翻完了一本白話文版的《紅樓夢》。這本《紅樓夢》的內容雖然比原著刪減了許多,但是年幼的我尚不懂這當中復雜的人物糾葛。要求不過是不求甚解地翻完一遍,但于我而言我也是十分吃力的。可那時的我不以為然,覺得把書看完一遍就是懂了。再將大人口中的傳述與書本內容隨便地一結合,我得出了一個并不正確的結論:《紅樓夢》一點也不難懂,不就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么?淘氣的我生怕人家聽不懂我的結論,還將書本扉頁的插圖上畫涂鴉。攜著幾分令人哭笑不得的孩子氣,就這樣,我第一次接觸到《紅樓夢》這本舉世聞名的著作了。
第二回讀《紅樓夢》也同樣是收到的小學老師的啟發。不過站在三尺講臺上的,已不是曾經那位老師。每當提到《紅樓夢》,我的老師總是面色紅潤,異常激動,甚至可以一口氣講一中午的時間。她對《紅樓夢》的理解自然與曾經的那位老師不同。她推薦我們讀背《紅樓夢》里的詩句,我想起了自己曾經讀過《紅樓夢》的有趣經歷,重新去找了一本帶有注釋的文言文版。盡管帶著注釋,讀起來也并非容易,生辟字、意思的復雜帶入使得我覺得《紅樓夢》讀起來生硬無趣。那時我五年級,正是沉迷于小說故事的年紀。于是,讀到后來我索性不顧書中的細節(詩句、釋義、發音等),不明白的直接跳過,只想著看書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便覺得有趣,以為自己這樣是真正的把《紅樓夢》看透了。
那是最真切的記憶就是后來過年,居住武漢的親戚都來我家里相聚。我的一位老爺爺問我今天都讀了什么書,我隨口告訴他說我讀了《紅樓夢》。老爺爺很激動,因為我能感受到他緊握著我的手更用勁兒了,還在不停的抖動。他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了,這下卻一會努力的顫巍巍地站起,一會又緩緩坐下。素日里,他總是靠在躺椅上,連坐起也不愿的。此時的老爺爺兩臉泛光,我好像從他的臉上,看到了曾經同樣出現在我的語文老師臉上的東西。只聽得老爺爺一遍又一遍含糊不清地呢喃道:“《紅樓夢》,好書!好書呀……”仿佛他的嘴里含著一顆糖。我盯著老爺爺的光禿禿的透著風的牙床,出了神。那時候,我莫名的臉像發燒了一樣的滾燙,像是被人扇了一巴掌,火辣辣的。有一股羞愧之情涌上我的心頭。
之后是在六年級那個空閑的令人發慌的.暑假里,我突然對古代文學常識產生了極濃厚的興趣。但是要弄清當時的文化、社會風氣,四大名著是關鍵的突破口。我首先看的就是《紅樓夢》。這一回,我讀的是原著。不是經過他人的推薦,而是我自己真真正正的想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語言文字的奇妙。這一回,我揣懷的是一種與曾經不同的心境——一種欣賞,一種尊敬。我想要感受到作者賦予它的思想,賦予它的心跳,賦予它的作為一本書的吸引人的魅力。它本身就是一個傳奇——高鶚是有多大的本事,才能將曹雪芹離世時未遂的殘垣續接得如此自然?作者是需要多厚的文字功底,才能以不同的風格寫出這般多的佳句?作者是該有多深的品格思想,才能將一部原本普通的愛恨情纏寫得如此富有內涵?至少在我本身,我已經突破了以前狹隘的局限思想,開始學會品味這本書。而它正需要這種非凡的格調,才能體現其作為古典文學代表的超凡脫俗的魅力!
三讀《紅樓夢》經典,一層更比一層深。閱讀本應基于文字本身,對于文言文的閱讀更是如此。因為它所有的內涵必是由感而發,由心而啟。因為有了《紅樓夢》,我們方能知道封建社會的現實,“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正如這《紅樓夢》開篇語。讓我走近古詩文,親近古詩文,跨越時空的界限,與古人交談。
這,便是我與我的朋友《紅樓夢》之間的故事了。
閱讀的作文 篇2
我是一個“書蟲”,跟世界上所有書蟲一樣,我非常喜歡“啃書”。其中,我最喜歡“啃”《閱讀》。
《閱讀》這本書是我從這學期才開始訂閱的,雖然相處時間不長,可是它已經把我深深迷住了。這本書里有以下幾點吸引我的地方:
一、語言描寫很生動,詞語用的很準確。有時我就在想,如果我把某個部分某個詞換掉,會是什么樣的效果呢?但最終發現找不到合適的詞替換。
二、書里有很多與我們語文課文內容相像,這樣會從另一方面讓我們加深對課文的印象,更加有利于我們理解和記憶。
三、書里也有很多對我們來說很新奇的知識,對我們這些渴望知識澆灌的幼苗們來說,真是求之不得呢!
四、書里還會有一些小作者平時真實的經歷和感受。讓我們看到了同齡人的世界,與我們自己的世界有的'相同,也有的不相同。
我很喜歡閱讀,也喜歡《閱讀》,它陪伴在我學習和生活的道路上,讓我開闊眼界,了解世界。
閱讀的作文 篇3
閱讀可以是閱讀書籍,報紙,雜志等等,無論是閱讀什么,我們都要有一顆想去發現知識,想去追求的心。這樣你就能快樂,就像我上次看的那本書里,是真正的讓我感受到閱讀中快樂的存在。那本就是《可以抱你嗎,寶貝》這本書寫了一個非常有愛心的媽媽去孤兒院領養了一位擁有兔唇的'小女孩,她并不嫌棄還花錢讓小女孩變得美麗漂亮。之后她又生了一名看似健健康康的小男孩但她們卻不知道,這名小男孩是一個“星星的孩子”——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自閉小孩。但她的媽媽并不放棄她,她每天都試圖想教孩子開口說話,但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了,都沒有效果。最后,在媽媽出門時他開口叫了一聲“媽媽!”
這本書讓我感動,我覺得快樂是為孩子在最后終于開口說話了,也是為這世上真的有真善美而快樂,我為我能明白一個人生的道理而快樂。
閱讀的作文 篇4
仍記得五歲時,我喜愛看插圖書,一個小時就能看完幾本,還時不時放聲大笑,自得其樂。
走到書柜前,各色圖畫書琳瑯滿目,有的厚,有的薄,有的小,有的大,從外表來說,我還是喜歡更薄更小的書。
一會兒翻看《黑貓警長》,看黑貓警長如何制敵;一會兒翻看《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看父子倆的軼事,但我只看插圖,從不看文字,一本書能來來回回翻好幾遍。
后來,慢慢地我長大了,認識了更多的文字,我開始喜愛看寓言故事,一個小時能看完一本,時不時捂嘴笑的同時,我也開始思索里面隱含的小道理。
走到書柜前,所有的書煥然一新,沒有了以前浮躁的心態,小小的我坐在椅子上認真地看著書。寓言故事常常能帶給人啟迪,不一會兒我就從《老鼠和獅子》中學到了盡管有些動物的體積小,但是它們團結起來就成了龐然大物。人也是一樣,要團結起來才能克服面前巨大的困難。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讓我懂得了許多。
現在,我長成了大女孩,喜愛看名著了,開始細讀慢品,開始思考著書中詞句的.深層含義。
走到書柜前,所有的書全部都是又厚又大了,我安靜地坐在書桌前,心情隨著文字跌宕起伏,視野跟著飽讀而逐漸開闊。
吟著《朱自清散文全集》中的《匆匆》,我深切地感受到: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要好好珍惜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做有意義的事。
讀著劉慈欣的科幻小說,我心潮澎湃:地球在宇宙中還是很渺小的,宇宙中有許許多多的未解之謎,等著我們去探索。
看著曹文軒的《草房子》,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禿鶴:他讓我知道每一個人都有自尊,我們不能拿別人的缺點來嘲笑。每一個人都要努力做好每一天的自己,滴水穿石,你的努力終會被認可。
在閱讀中我成長了,我的世界越來越豐富多彩,懂得的知識也越來越多。我愿做一尾魚,在知識的海洋里永遠遨游著,遨游著。
閱讀的作文 篇5
前兩天,一位家長打來電話訴說自己的困惑:她的女兒十分愛看課外書,只要一有空,就會捧著書如癡如醉地閱讀,是個十足的小書蟲。平時這位家長也挺支持孩子讀課外書的,但期末考試臨近,擔心那些書分散孩子太多精力,讓她不能專心復習,害怕影響孩子的成績。所以不知道復習期間到底該不該讓孩子讀課外書。
聽了這位家長的訴說,我也能理解。六年級了,分數對于孩子和家長確實越來越重要。但同時也覺得有些悲哀和無奈。原本以為,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因為從一年級開始,每逢家長會我們都會以各種形式向家長宣傳閱讀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及其重要性。平時學校也把學生的閱讀放到了教育教學工作重要的位置。家長每天接送孩子時,也總能看到我們學校教學樓墻上的校訓——“改變,始于閱讀,終于習慣”。但現在看來,家長還是在不知不覺中把閱讀與分數對立了起來。
于是我十分肯定地告訴這位家長,課外閱讀不會影響孩子的成績。首先,這個孩子沒有在課堂上聽講時看課外書;其次,這個孩子每次的作業都能認真完成,并沒有因為課外閱讀而影響學習。看課外書,只要不過度,和復習、成績并不矛盾。
在這里我還想和這些有顧慮的家長多說幾句: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孩子一生的寶貴財富。且不說人類最偉大的智慧是來源于書,傳承于書的。也不說讀書對人的一生有多大的影響,即使是從應試的角度看,反對學生在復習期間進行課外閱讀也是不明智的。
大家都了解,現在的'語文試題一般都有三大部分——基礎知識、閱讀理解和作文。除了基礎知識有可能靠死記硬背拿點分外,閱讀理解和作文這兩部分都是檢測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而學生的語文素養除了平時課堂上的訓練之外,最主要就是依賴于海量的閱讀,而很難靠短期的集中突擊去拿高分。就因為它的綜合性太強,所以它考的是一種能力,而不是死的知識。學語文必須靠平時的積淀,語文課本上的內容只是一部分,老師是根據教材上的內容教給孩子學習語文的方法,以及如何去思考。要想真正學好語文,不進行課外閱讀的話,對于閱讀理解題和作文,學生肯定做不好,也許從目前來看,課外閱讀對提高分數還沒有家長所期盼的那種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從長遠考慮,只有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孩子的語文成績才能走得更遠。
所以,當課外閱讀遇上期末復習,不論是從哪個角度來看,課外閱讀不會是復習考試的障礙,反而能成為學生學好語文、考好語文的助推器。
閱讀的作文 篇6
出水的芙蓉,亭亭玉立,極盡妍姿;經霜的蒼松,勃勃精神,獨具風采;出岫的白云,悠悠行空,飄逸流韻;歷世的峭石,默默無語,淡泊忘我。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天然是種樸素;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挺直是一種樸素;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無心是一種樸素;壁石立千仞,無欲則剛毅,剛毅是一種樸素。
真正的好詩,不是苦吟得來;真正的好畫,不是修飾得來;真正的好歌,不是假聲得來。真正的美人,并不依靠脂粉;真正的作家,并不依靠詞藻;真正的賢者,并不依靠貼金。
丑,是天生的,不是你的錯誤,何必耿耿于懷;乖,不是你的性格,是你的人格力量所在,何必憂心忡忡;天生一副笨嘴笨舌的樣子,是你的本色,絕不可扭其天性以迎流俗;天生一副多情善感的樣子,絕不可違背內心以示堅強;天生你耿介之性,絕不可讓流言來改變你;天生你同情之心,絕不可讓騙局來消融你;無論如何,不必讓人家一個眼色來動搖信念;無論如何,也不必讓面前幾個銅板來改變形象。彩虹有彩虹的美麗,白云亦有白云的韻致;大樹有大樹的風采,小草也有小草的'可愛。山雞披上孔雀的羽毛,不是西施;小鴨學著天鵝的嗓子,也永遠成不了歌王。風度,讓自然來體現吧,忸怩作態永遠體現不了魅力;讓本性來體現吧,裝模作樣更將是丑態畢現。
柑桔與柚子嫁接,變成的是另外一種植物;驢子與馬雜交,變成的是另外一種動物;沐猴而冠,人非人,猴非猴;牛頭馬面,牛非牛,馬非馬。保存樸素,就是保存本色,就是保存自己的基因與血型,就是尊重自己,永遠成為自己。
謊言,終有識破的時候;偽裝,終有揭穿的時候;粉飾,終有褪色的時候;騙局,必有露餡的時候。
一副木櫝不會比一粒珍珠更珍貴,一只瓶子不會比一份美酒更誘人,一片羽毛不會比一雙翅膀更有用。
一句謊言不會比一份真情更動人,一種面具不會比一副肝膽更有力,一件服飾不會比一顆真心更溫暖,一身皮囊不會比一顆靈魂更重要。
真理是樸素的,真情是實在的,真正可以交際的心靈世界應該是素潔而實在的。
當浮華給予我們過多欺騙的時候,我們感到樸素的自信;當虛偽給予我們過多悔恨的時候,我們感到樸素的可愛;當虛情假意給予我們過多傷害的時候,我們感到樸素的可敬。
樸素是一份力量,它抵抗一切外來的侵略永葆自己;樸素是一份感動,它抵達人的心靈深處感動人心。所以,我愛樸素,不愛虛華,正如我愛的是你的本身,不愛你身體里的硅膠或裝上去的“芯片”。
閱讀的作文 篇7
一個晴朗的早晨,在茶香四溢的伴隨下,我一邊看書,一邊品茶,閱讀也在陪伴著我。
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就開始讀一些帶拼音的童話書了。在書中,我常常不由自主地被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所吸引。圖畫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睡美人……他們鮮活的形象一個個躍然紙上,他們的故事一個個美妙感人。直到我愛不釋手地合上書,腦海中還不斷出現各種畫面。閱讀帶領我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小女孩逐漸成長起來,我有一種甜蜜的感覺:“閱讀,真好!”
隨著時光流逝,我長大了,開始讀小學了,我迷上了詩詞。有抒發思念家人的,有描寫田園風光的,有描寫友人送別的,有反映社會現實的……這些詩詞都表現了詩人不同的情感。蘇軾在中秋之夜,長嘆一聲“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抒發了對親人的無限思念;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表現了朋友間深厚的友誼;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現了高尚的愛國情操;辛棄疾的一句“可憐白發生”的壯志難酬的悲憤……閱讀陶冶了我的情操,改變了我的人生價值,我不禁拍手叫好:“閱讀,真好!”
時光飛逝,現在,我已經是一名初中生了,我的閱讀視野更加地廣闊了。我捧起了世界名著,細細品味起來。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懂得了用堅強面對困難的道理,讓我明白了人生的意義在于奉獻;讀《西游記》我被唐僧師徒四人不畏艱難地精神所折服,讓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不要被困難所嚇倒,就一定能取得成功;讀《童年》我看到了阿廖沙所處的年代,人們勾心斗角,到處充斥著丑惡、辱罵,我不禁感慨萬千。這些書籍,豐富了我的知識,開闊了我的.視野,改變了我的人生態度,使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諦。閱讀,填充了我心靈的空百,使我的成長更加多姿多彩,我由衷的感嘆:“閱讀,真好!”
當我們安逸地享受這文明的恩賜:車水馬龍的繁華都市,鱗次櫛比的高樓,舒適優雅的居住環境,便捷神奇的交通通信……不僅僅是我,大家都在呼喚:“閱讀,真好!”
我慢慢放下手中的書,茶香與書香融合,氤氳在空氣中,如水蕩起層層漣漪,一圈一圈地彌漫,使我久久不能忘記。
閱讀的作文 篇8
已是初春,課堂上的朗朗書聲。忽恍然,我已從稚氣未脫的小學畢業生進入了焚膏繼晷的第九年。屈指可數的,是時間,紛至沓來的,卻是源源不斷的作業。
而我此刻,只想洗盡鉛華,再去聽聽,他那些趣意盎然的小故事,再去重溫一遍,他那縈滿了墨香味兒的閱讀課。
走進他那寬敞的大教室,窗口的綠蘿未變,停靠的蝴蝶也未變,只是教室里端坐的笑臉變了樣。他仍是留有趣的寸頭,胡茬深深淺淺地漸次勾勒臉龐的輪廓。手不釋卷的他一定會捧著本書——果不其然,一本紅色封皮的《成長,請帶上這封信》映入我眼簾。
“孩子們,上課!”我忍俊不禁,又是這熟悉的開場白,仿佛故地重游。“……哲學、閱讀、微寫作與表演,混搭吧,只要你們不討厭。”
他仍然活蹦亂跳的,笑容堆積在臉上——突然,醒木一響,孩子們的注意力全都高度集中了——原來,他又要開講,他那小木豬的'故事。
時間的推移仿佛長了腳一般,在他那繪聲繪色的講述中,我仿佛也回到了自己的童年——那是我還未踏入初中校園之時,也曾聽他講這故事。在這天地之間,包羅萬象的大千世界,原來也有如此微不足道,卻讓人珍愛一生的玩物,他講,這故事中更多的意蘊,是愛和情誼。于是那“未曾謀面”的小木豬,卻代表了一種最庸常的愛和美好,種在了幼小孩子的心房。
下半場,空氣中仿佛都氤氳著一股俏皮。我想,這“表演課”該要啟動了罷。果不其然的,他讓孩子們自由發揮,根據《夏洛的網》書里的四種鳥,模仿表演。扮演大叫的白脖子燕子,叫聲“震耳欲聾”的小A;飾演東菲比霸鹟,搖頭擺尾的小B……
歡笑過后,他再次拍下了小醒木,精煉地總結。“狹路相逢勇者勝!”他朝我點頭,我也會心一笑,興奮之情油然而生。兩年前,他便是送我這句格言,令我受用至今。我想,這也是他在鼓舞我與所有心懷熱愛的孩子們,勇往直前?
還有怎樣的一堂課,能包含如此之豐富的愛和美好,又能給予人這樣的力量呢?
那是一個帶著充實的作業的暑假,如同沉甸甸的稻穗。然而我愿意,讓這半天變得閑適,去聽他的課。在奮筆疾書之余,駐足到時光的這一刻,讓充滿著愛和哲理的河流在你生命的那一刻留下溫暖的河床。這妙不可言的“故地重游”,或許正是應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原來這看似千篇一律、枯乏的九年級,也能有如此美妙的開場曲,也能有如此結實的鼓舞。
臨走時,他遞給我這本《成長,請帶上這封信》,紅色封皮依然炫目。“好好看看吧,說不定能讓你在課余間放松,讓你在緊張的壓力間被撫慰。”他又笑了起來,堆疊臉上的紋,可愛得像個孩子,仿佛不是那個醒木正拍下,吼出“狹路相逢勇者勝”的人。
“謝謝你,小蔡叔叔。”我深深道謝,不知下次聽他別樣的閱讀課,我又會是在哪一個人生轉折點呢?
閱讀的作文 篇9
我非常敬佩杏林子,因為她雖然從小重度殘疾,但是她任然熱愛生命,并且幫助了很多像她一樣不幸的人們。
我從照片中看到她梳著烏黑的頭發,一雙又大又亮的眼睛透出了親切的光芒,嘴巴微笑著,整個人看起來很慈祥,一點也不像一個曾經經歷過苦難的人。
杏林子在12歲的時候患上了一種奇怪的`疾病,這個病讓她全身只有手指能動,發病時手腳腫痛,行動不便,不得不中途停學。
杏林子飽受病痛折磨,但是她仍然熱愛生命,她一生寫了無數作品,這些作品的主題都是歌頌生命。在《生命生命》中,她說到:“于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加。”
杏林子的故事激勵了很多像她一樣不幸的人們,很多人給她寫信,她都
會親自回復。在晚年,她已經不能拿筆,但是仍然用口述的方式請其他人代筆回復。
杏林子是一個我們都應該學習的人,她熱愛生命,堅持不懈的寫作,為世界作出了貢獻。既然一個殘疾人都能做到,我們為什么不能?
【閱讀的作文】相關文章:
閱讀樂趣作文-閱讀作文01-11
閱讀的大門作文-閱讀作文01-25
網上閱讀?書本閱讀!作文04-18
[經典]閱讀的作文09-22
(精選)閱讀的作文10-11
閱讀的作文(精選)11-10
閱讀與作文[經典]05-07
[精選]閱讀的作文01-02
閱讀的作文【經典】12-09
(精選)閱讀與作文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