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故事:布里丹的驢子
很多時候,重要的不是做出什么樣的選擇,而是要做出選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哲理故事,歡迎閱讀與借鑒,謝謝!
小故事:布里丹的驢子 1
這個故事來自于14世紀法國哲學家布里丹,他是個反自由意志論者,人們由此提出“驢子問題”意圖反駁他的觀點。
有一頭驢子站在兩堆草面前,對于這頭驢子來說,這一左一右兩堆草的樣子看起來一模一樣,盡管這頭驢子餓得要命,但它始終沒有挪動它的腳,因為這樣完全一樣的兩堆草讓它無所適從,它沒有理由選擇其中的一堆而放棄另外一堆。最后,這頭驢子在這兩堆草面前活活餓死了。
在這個小故事里,驢子所遇到的困難是,它的兩個策略選擇的效果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沒有什么優勢策略,于是,它不知道該選擇哪一個。
其實,這里應該是三種策略選擇,第三種就是所謂的'不選擇,蠢驢子就是選擇了這樣一個絕對劣勢策略,這不禁讓人想敲著這頭驢子的腦袋大罵:“就算沒有優勢策略好選,你也不用做最爛的選擇——不選擇啊!你隨便選一堆也比你餓死強吧。”
所以說,重要的不是做出什么樣的選擇,而是要做出選擇。
小故事:布里丹的驢子 2
有一頭驢子,它肚子很餓,而在它面前兩個不同方向上等距離地有兩堆同樣大小、同樣種類的料草。驢子犯了愁,由于兩堆料草和它的距離相等、料草又是同樣的數量和質量,所以它無所適從,不知應該到哪堆料草去才是最短距離,才最省力氣,于是就在猶豫和愁苦中而餓死在原地了。
這是哲學史上著名的故事,“驢”的主人是著名的哲學家布里丹,這個效應叫布里丹效應。
這個故事無所謂真實,但它的寓意是深刻的。
一是思考和行動的邏輯關系,很多人擅長于思考,而拙于行動,想的很多,前前后后,左左右右,猶猶豫豫,不能立即下決斷,最后一事無成,“思考有余而行動不足”,耽誤了很多寶貴時間和機會,最后結果可想而知,“黃瓜菜都涼了”。就好像拿槍打樹上的小鳥,是瞄準后再打,還是邊瞄邊打,關鍵是小鳥會不會一直在等你。
二是環境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到底是環境決定意識,還是意識決定環境,兩者是相互影響和作用的,環境不是決定行為的唯一因素,很多人都在抱怨環境不行,其實是在為自己找借口和理由,意識的能動性是很重要的,雖不能說“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但它發揮的作用不可小視的;
三是創造性和創造力,只要有創造意識,就會煥發創造行動,就會有活力,而呆板凝滯是致命弱點。因此,人不能太死板和教條,而是活學活用,靈活機動,創造性地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本本主義,拿來主義,創新創造是一種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決定結果。
思考思辨沒有錯,關鍵是果斷決策,立即付諸行動,才會有好的結果,才會改變人的命運。
【小故事:布里丹的驢子】相關文章:
累死的驢子寓言故事08-27
驢子過河寓言故事01-06
獅子、驢子與狐貍的寓言故事05-06
相聚丹小放飛夢想11-15
拉封丹寓言故事集錦04-26
肚子里的小西瓜08-29
書包里的故事作文04-24
故事里的事歌詞06-30
春天里的故事02-25
生活里的小浪花作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