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代杰出人物及事跡作文素材
導語:古往今來,有許許多多的名人為人們所熟知、世代傳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代杰出人物及事跡作文素材,歡迎閱讀與借鑒,謝謝!
一、屈原:赤子之心的汨羅英魂
【獲獎名片】濁世清蓮
【評價】
1.“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在有些人看來,處世不必過于認真,世道清明,可以出來為官;世道渾濁,可以與世浮沉。然而你寧可投江而死,也不愿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塵埃。
2.眼看自己一度興旺的國家已經無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你本可以出走他國,卻最終因愛戀國土,于悲憤交加中自沉于汨羅江,殉了自己的理想。怎能不讓人嘆惋?
【頒獎詞】
是您,使內外交困的楚國一度出現國富民強、諸侯威震的局面;是您,雖屢遭疏遠流放,赤子之心卻始終不渝!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直到無能為力,您縱身一躍汨羅江,以身來殉美政理想!
【事跡】
戰國時楚國人。我國最早的大詩人,名平,字原。他學識淵博,主張彰明法度,舉賢授能,聯合齊國,抗擊強秦。在同反動派斗爭中受誣陷而丟官離職。頃襄王時被放逐,但因此卻更加接近人民的生活,對黑暗現實十分不滿。后因楚國的日益****,首都郢亦被秦兵攻破,他既無力挽救楚國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無法實現,遂投汨羅江而死。
屈原的著作有《離騷》、《九章》等,這些著作文字華美,體現了他的人生理想和政治追求。他看清了貴族的虛偽、昏庸與腐朽,看清了奸臣排斥賢才的行為,看清了社會的種種不仁……他的主張,體現了他對楚國國事的深切憂念以及為理想而獻身的偉大精神。
屈原的死是對當時黑暗勢力的一種嘲諷和揭露,是一種無言的反抗與斗爭,同時也是向后世發出的一個警告——要小心黑暗的勢力!他的作品語言生動而富有活力,有著浪漫主義精神,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周瑜:歷史長河中的不滅星光
【獲獎名片】堅守信念為國捐軀
【評價】
1.談笑間,羽扇輕搖,破敵百萬;沙場上,征袍染紅,血戰南郡。他用短暫的一生,詮釋忠誠與智慧的真正含義。
2.國家危難,他力排眾議,強據曹魏,盡顯名士風采;赤壁陣前,他泰然自若,拔劍相迎,破百萬曹軍。他短暫的一生確如高山般讓人仰止!
【頒獎詞】
權力的巔峰,他觸手可及;忠誠的信條,他永生不忘。他火燒赤壁,血戰南郡,以自己短暫的生命,成就他人的王者霸業。一顆忠心,東吳元老,他深謀遠慮,助吳天下三分。何謂賢謀,何謂良帥,何謂能臣,公瑾是也。
【事跡】
周瑜出身士族,早年與孫策是摯友。他盡心輔佐孫策,為孫策東渡江東立下汗馬功勞。孫策死后,周瑜又效力孫權。建安七年,曹操下書責令孫權送其子為人質,眾大臣猶豫再三不能決斷。周瑜力挽狂瀾,分析利弊,最終說服群臣。周瑜對孫氏忠貞不二。他拒絕了曹操派人的游說,態度堅決。
建安十三年,曹操揮軍三十萬會獵江東。周瑜英勇不懼,說服眾人,與曹決一死戰。面對三十萬曹軍,周瑜展現的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擁有的豪邁。一句“操直送死”,一計“火燒曹軍”,一場“赤壁之戰”,成就了他的輝煌。這場大火使曹元氣大傷,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熊熊的火焰是周瑜愛國的心火,是他誓死效忠的赤子之心。
赤壁之戰后,他為了擴張東吳的勢力,主張攻打南郡,在那場戰爭里他失去了生命,但他在赤壁船頭傲立的風姿,依然讓人仰望。他將一生都奉獻于東吳霸業,直到最后一刻都不曾倒下。
三、李時珍:用堅持譜寫中華傳奇
【獲獎名片】醫學泰斗
【評價】
1.穿上草鞋,背起藥筐,遠涉深山曠野,遍訪名醫宿儒,你就是以這樣謙遜的姿態和輝煌的成就為中華歷史寫下一部傳奇!
2.一介農夫,懷揣著執著上路,走進大山,風雨兼程,親嘗百種藥草,揮就一部影響世界的不朽醫典,而他的名字也同《本草綱目》一起刻入歷史的記憶。
【頒獎詞】
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堅定的信念伴你步入醫學圣殿,不懈的努力帶你翱翔成功之巔!
【事跡】
李家世代業醫,但由于民間醫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紳的欺侮。因此,父親決定讓二兒子李時珍讀書應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頭地。李時珍不屑于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打算放棄科舉做官之路,專心學醫,于是向父親求說并表明決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鐵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李月池最終同意了兒子的要求。
李時珍認為,“讀萬卷書”固然需要,但“行萬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羅百氏”,又“采訪四方””,深入實際進行調查。李時珍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后人為此寫了“遠窮僻壤之產,險探麓之華”的詩句,表現他遠途跋涉、四方采訪的生活活。
李時珍每到一地,就虛心地向各式各樣的人物求教,其中不乏農民和漁夫。李時珍為了了解藥物,并不滿足走馬看花式的調查,而是“羅列諸品,反復諦視”。例如他在寫到白花蛇時為了真實細致地了解這種劇毒蛇而置危險于度外,到處尋找,終于在捕蛇人的幫助下目睹了捕蛇、制蛇的全過程。李時珍搞清了藥物的許多疑難問題,并編著了中國藥物學的空前巨著——《本草綱目》。
四、朱元璋
金相院寺后面,有一座牛頭山,山上有一塊牛眠石,石上有一個大牛腳印。傳說朱元璋為了結交世界上的英雄,積累了起義力量,裝扮成放牛到福建。
有一天,朱元璋趕著牛來到靈秀山?吹揭蝗悍排5暮⒆,衣服破了,一個個瘦了"洞笛腳,筆管手"。他們縮在一塊大石頭下哭泣。
朱元璋問他們為什么哭得這么傷心。孩子們告訴他,由于旱災,山上的草枯萎了。孩子們死了。牛沒吃飽。當他們回家時,他們不得不被財主毆打,他們不給食物。他們兩頓飯都沒吃,餓得動不了。
朱元璋同情這些窮孩子,說:"他不讓你吃飯。讓我們殺他的牛!"之后,他用一把劍砍下牛頭,切下牛肉,讓孩子撿柴,燒火烤牛肉。
烤牛肉又香又好吃,孩子們一個個吃圓肚子,直打嗝。然而,一個孩子說:"我們殺了財主的牛,回家怎么解釋?"聽他這么說,孩子們一個個目瞪口呆。
朱元璋把孩子們叫到一起,教他們一個好辦法。
朱元璋叫一個孩子跑到財主家,對財主說:"老爺,事情不好。大黑牛跑到懸崖上,前腳掉下懸崖。我們的朋友拉著牛尾巴,拉不上來。請快去。"
財主聽了,急忙跑到山上,來到山上,牛不見了,只剩下一條牛尾巴。孩子們告訴他,牛的前腳從懸崖上掉了下來,他們拉著牛尾巴,想把牛拉下來,誰知道牛尾巴斷了,牛從懸崖上掉了下來。財主跑到懸崖邊看:懸崖下真的有牛頭,牛皮。牛摔死了,財主又回去了。
事實上,朱元璋讓孩子們下山欺騙財主。
據說這些放牛的孩子跟著朱元璋走出了大明的江山。朱元璋的牛在靈秀山踩了一個大腳印。這個腳印還在。
五、岳母刺字
岳母刺字的故事,宋人筆記和野史均無記載,包括岳飛之孫岳珂所著《金佗稡編》也沒有記錄。岳飛背上刺字的記載始見于元人所修的《宋史》本傳:“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有一種說法是,因為“刺字為兵”的制度仍在執行,所以岳飛從軍時在背部刺上“盡忠報國”四字明志。
明代表現岳飛故事的小說、戲劇如《精忠記》、《武穆精忠傳》、《精忠旗傳奇》等都有岳飛背上刺字的描寫,刺字版本不一,流傳最廣的則是“精忠報國”。有學者認為,此時的“精忠報國”四字是混淆了宋高宗御賜“精忠岳飛”四字而產生。
始修于明代的《唐門岳氏宗譜》說“盡忠報國”四字是姚氏于靖康初年為岳飛所刺,但《宗譜》晚出,此事的真實性仍有待考證!霸滥复套帧钡难萘x故事則最早見于清抄本《如是觀傳奇》與杭州錢彩評《精忠說岳》,《說岳》中的岳母刺字故事影響廣泛,一直流傳至今,成為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
生活簡樸
衣——全家均穿粗布衣衫,妻子李氏有次穿了件綢衣,岳飛便道:“皇后與眾王妃在北方過著艱苦的生活,你既然與我同甘共苦,就不要穿這么好的衣服了!弊源死钍辖K生不著綾羅。
食——一次,留部將郝晸進餐,碰巧一個葷菜也沒有。赦晸進送酸餡,岳飛嘗后,把剩下的當作“晚食”。
住——茅屋軍帳,與士卒同甘共苦。高宗曾要在杭州為岳飛建豪宅,岳飛辭謝說:“北虜未滅,臣何以家為?”
財產——此外,岳飛不僅樂善好施,而且還經;綖楣,用自己的私家財產去補助軍用。史書記載:“(岳飛)樂施踈財,不殖資產,不計生事有無。所得錫賚,率以激犒將士,兵食不給,則資糧于私廩”。有一次,岳飛命令部下將自己家“宅庫”里的所有物品,除了皇帝“宣賜金器”外,全部變賣,交付軍匠,造良弓二千張以供軍用,“除宣賜金器存留外,余物盡出貨,以付軍匠,造弓二千張”。岳飛幕僚黃縱見到了就提醒岳飛不要為公事破費,黃縱說:“此軍器,當破官錢!痹里w卻淡淡地回答:“幾個札子乞得,某速欲用,故自為之。”
犒賞——戰時,南宋對隊伍犒賞極厚,岳飛從來不取一文,全數分給將士。有次一名部將貪污賞銀,立斬。
律己寬人
除了自己儉樸淡泊,刻苦勵志外,岳飛對子女教育很嚴。要求他們每天做完功課后,必須下地勞作。除非節日,不得飲酒。宋時有“任子恩例”,官員品級越高,子女可享受的官階越高,次數越多。岳飛勉勵兒子們“自立勛勞”,僅用了一次“恩例”,還是為張所之子張宗本而用。而岳云屢立殊勛,岳飛卻多次隱瞞不報。為此張浚說:“岳侯避寵榮一至此,廉則廉也,然未得為公也!”岳飛答道:“父之教子,怎可責以近功?”又說:“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若使臣男受無功之賞,則是臣已不能正己而自治,何以率人乎?”
虔城百姓亂時曾驚擾孟太后車駕,被岳飛平定后,高宗密旨屠城,岳飛冒險屢次求情,保全了一城老小。
事母至孝
岳飛是歷史上有名的孝子。飛把母親姚氏接到軍營中后,侍奉唯恐不周,每晚處理好軍務,便到母親處問安。當母親生病時,岳飛親嘗湯藥,跪送榻前,連走路都微聲屏氣而行,生恐吵擾了母親的休息。凡遇率軍出征,必先囑咐妻子李娃,好好侍奉母親。
岳母于紹興六年三月病故。岳飛與長子岳云赤足親扶靈柩近千里,自鄂州歸葬于江州廬山。岳飛認為:“若內不能克事親之道,外豈復有愛主之忠?”
勇冠三軍
岳飛可以“挽弓三百斤,弩八石,能左右射”。后來岳飛在與敵人作戰時,殺敵將黑風大王。后來,賊王善、曹成聚集兵馬號稱五十萬,岳飛部下只有八百,手下士兵都十分害怕。這時岳飛卻十分鎮定,說:“我給大家破了它。”然后左手拉著弓,右手拿著矛,沖擊敵陣,結果王善部大亂,岳飛乘勢大敗敵軍。
儒將風范
岳飛的文才自不必說,數十首詩詞足以說明。除此之外,他愛好讀書,書法頗佳,時人稱“室有鄴架”“字尚蘇體” 。他還愛與士子文人交往,“往來皆高士”。
岳飛雖是武將,但他文采橫溢,有儒將風范。他是寂寞英雄,滿腔抱負,無人賞識,“欲將心事付瑤琴”,卻無奈,“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他寫的《小重山》不似《滿江紅》那樣豪情萬丈,可卻是借琴弦抒發著心中無言的吶喊。岳飛這一生,為南宋抗金,浴血沙場,赤膽忠心,不為功名,只希望可以得遇明君,慰籍平生寂寥。
賞罰分明
“凍殺不拆屋,餓殺不打擄”,是岳家軍的口號,也是真實的寫照。損壞莊稼,妨礙農作,買賣不公……斬!所以岳家軍所到之處,民眾無不歡欣圍觀,“舉手加額,感慕至泣”。
岳飛與將士同甘苦,待人以恩,常與士卒最下者同食。士卒傷病,岳飛親自撫問;士卒家庭困難,讓相關機構多贈銀帛;將士犧牲,厚加撫恤。李氏亦時常慰問將士遺孀。
【古代杰出人物及事跡作文素材】相關文章:
高考素材:古代杰出人物11-28
中考素材:古代十大杰出人物事跡10-16
高考素材:古代十大杰出人物06-08
古代具有工匠精神的名人素材05-11
高中作文素材名人事跡01-11
高中作文名人事跡素材07-25
2016高考作文最新人物素材(古代)04-26
社會熱點人物事跡必備作文素材10-15
高考素材積累:10個古代名人故事05-25
高考寫作素材:馬艷麗事跡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