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素材:名人惜時事例

時間:2024-06-13 18:00:06 麗華 中考素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考素材:名人惜時事例

  孩子不懂得管理時間,珍惜學習光陰,可以給孩子講一些名人軼事,給孩子樹立正向的榜樣力量。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考素材:名人惜時事例,歡迎大家分享。

中考素材:名人惜時事例

  名人惜時事例:

  1、列寧惜時

  有一篇回憶錄,回憶一位同志向列寧匯報工作,列寧批準了他的計劃,并問道:“那么你們什么時候開始呢?”“明天開始”那位同志說。列寧卻批評他說:“為什么不今天開始呢:就是現在!”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列寧是非常珍惜時間的。

  2、柯羅惜時

  一位青年畫家把自己的作品拿給大畫家柯羅請教。柯羅指出了幾處他不滿意的地方。”謝謝您!”青年畫家說:“明天我全部修改。”柯羅激動地問:“為什么要明天?你想明天才改嗎?要是你今晚就死了呢?”可見柯羅是多么珍惜時間。

  3、邱吉爾勤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三巨頭之一的邱吉爾,平均每天工作十七個小時,還使得十位秘書也整日忙得團團轉,為了提高馳緩的政府機構的工件效率,邱吉爾還制定了一種體制,他給那些行動遲緩的官員們的手杖上,都貼了一張一張“即日行動起來”的簽條。

  4、不閑一日

  我國著名畫家齊白石,無論是畫蝦、蟹、小雞、牡丹、菊花、牽牛花,還是畫大白菜,無不形神兼備,充韻生動,奧秘晚窮,據說他在八十五歲那年的一天上午,寫了四幅條幅,并在上面題詩:“昨日大風,心緒不安,不曾作畫,今朝特此補充之,不教一日閑過也。”

  5、巴爾扎克的時間表

  巴爾扎克在二十年的寫作生涯中,寫出了九十多部作品,塑造了兩千多個不同類型的人物形象,他的許多作品成了世界名著。他的創作時間表是:“從半夜到中午工作,就是說,在圓椅里坐十二個小時,努力修改和創作,然后人中午到四點校對校樣,五點鐘用餐,五點半才上床,而到半夜又起床工作。

  6、惜時如金

  徐特立于1929年赴法勤式儉學時,已經43歲了,然而他卻信心十足,惜時如金,所以不到一年時間,他就初通了法語,可以到工廠去做工,實行勤工儉學了。

  7、準確的時間表

  德國大哲學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學任教期間,遵循嚴格的生活規律,也每天晚上八點鐘睡覺,清晨5點鐘起床,他在30年中嚴格按照這一時間表活動,準確無誤,以致于他每天早上外出散步時,當他的居民都以他出門的時刻為標準來校對時間。

  8、達爾文惜時

  據達爾文的妻子埃瑪回憶,達爾文在寫作《物種起源》一書時,經常晝夜不眠,沒有一夜超過五個小時,在他身患重病,生命垂危時,仍然堅持觀察,記錄植物的生長情況,直到臨終前兩天都未間斷。

  9、抓緊時間

  優秀影片《喜盈門》曾轟動中國影壇,編劇辛顯令長期以來,抓緊每一分空閑時間讀書,學習和寫作,每天忙到深夜,睡眠從不超過6個小時,他常說:“超出一分鐘的休息,便是增加自己思想上的一分懶惰。”正是因為他特別善于擠時間,才在工作之余寫出了一部出色的電影劇本。

  10、司光光惜時

  《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的枕頭是用圓木做的,他讀書困倦時就枕著圓木睡覺只要一翻身,枕木就會滾走,人就會驚醒,他用這種方法來強制自己,擠時間刻苦讀書。

  11、枕頭睡覺

  我國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在野外進行地質。

  關于珍惜時間的勵志名言

  1、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2、不饜飫以終日,不棄功于寸陰。

  3、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辦事。——歌德

  4、我們若要生活,就該為自己建造一種布滿感受、思考和行動的時鐘,用它來代替這個枯燥、單調、以愁悶來抹殺心靈,帶有責備意味和冷冷地滴答著的時間。——高爾基

  5、完成工作的方法是愛惜每一分鐘。——達爾文

  6、公道安排時間,就即是節約時間。——培根

  7、應當仔細地觀察,為的是理解;應當努力地理解,為的是行動。——羅曼羅蘭

  8、每一美特斯邦威官方網站點滴的進展都是緩慢而艱巨的,一個人一次只能著手解決一項有限的目標。——貝弗里奇

  9、成功=艱苦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愛因斯坦

  10、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莎士比亞

  11、沒有方法能使時釧為我敲已過往了的鐘點。——拜倫

  12、人的全部本領無非是耐心和時間的混合物。——巴爾扎克

  13、任何節約回根到底是時間的節約。——馬克思

  14、時間就是能力等等發展的地盤。——馬克思

  15、時間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時間給空想者痛苦,給創造者幸福。——麥金西

  16、時間是偉大的導師。——伯克

  17、時間是一個偉大的作者,它會給每個人寫出完美的結局來。——卓別林

  18、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是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赫胥黎

  19、忘掉今天的人將被明天忘掉。——歌德

  20、辛勤的蜜蜂永沒有時間的悲哀。——布萊克

  關于名人的珍惜時間故事

  司馬光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也是當時了不起大學問家。流傳千古、影響深遠歷史著作《資治通鑒》就是他編寫出來。

  司馬光小時候在私塾里上學時候,總認為自己不夠聰明,他甚至覺得自己比別人記憶力差。為了訓練自己記憶力,他常常要花比別人多兩三倍時間去記憶和背誦書上東西。每當老師講完書上東西,其他同學讀了一會兒就能背誦,于是紛紛跑出去玩耍了。司馬光卻一個人留在學堂里,關上窗戶,繼續認真地朗讀和背誦,直到讀得滾瓜爛熟,合上書本,能背得一字也不差,才肯肯罷休。

  他還利用一切空閑時間,比如騎馬趕路時候,或者夜里不能入睡時候,一面默誦,一面思考文章內容。久而久之,他不僅對所學內容能夠記誦,而且記憶力也越來越好,少時所學東西,竟至終身不忘。由于他從小學習一絲不茍,勤奮用力,為他后來著書立說奠定了很堅實基礎。

  司馬光一生堅持不懈地埋頭學習、寫作,往往忘記饑渴寒暑。他住地方,除了書本,只有非常簡單擺設:一個板床、一條粗布被子、一個圓木做枕頭。

  為什么要用圓木做枕頭呢?原來是這樣,司馬光常常讀書到很晚,他讀書讀累了,就會睡一會兒,可是人睡覺時候是要翻身,當他翻身時候,枕頭就會滾到一邊,這時他頭自己會碰到木板上,這樣一振動,人也就醒了。于是,他就馬上披衣下來,點上蠟燭,接著讀書。后來他把那個圓木枕頭看成是有思想東西,給它起了個名字,叫“警枕”。

  就是憑著這種永不自滿、永不懈怠精神,司馬光和他助手,花了整整19年時間,編成了《資治通鑒》這本歷史巨著。

  魯迅惜時如金——時間是擠出來的

  文壇巨匠魯迅先生很愛惜時間。他一生撰寫和翻譯了 640 萬字,平均每天寫 2000 字,為無產階級文化寶庫留下了極其豐富的遺產。

  許廣平在回憶魯迅時說:“他常常一點一滴地積累時間學習。成天東家玩玩,西家坐坐,說長道短,是他最怕的。如果有朋友在他工作的時候來談天了,就是最要好的朋友,他也會毫不客氣地說:唉,你又來了,沒有別的事好做嗎 ? ”

  魯迅把時間當作生命。他說:“節省時間,也就是使一個人的有限生命,更為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長了人的生命。”正像他所說的,他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了工作上。他是用跑步的速度度過了自己的一生。魯迅在逝世前不久,還在病床上寫作。他有一句名言:節省時間,也就使一個人的有限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延長了人的生命。

  鄧中夏的五分鐘談話

  我國早期的革命家鄧中夏先生,他在北大讀書時,給自己規定了嚴格的學習時間,為不受人干擾,他干脆寫了個“五分鐘談話”的紙條,貼在書桌上,來訪的客人看到這字條后,如沒重要事情便會馬上告辭。有的客人甚至從他那兒得到啟迪,也抓緊時間讀書,不再虛度年華了。

  巴爾扎克

  巴爾扎克在二十年的寫作生涯中,寫出了九十多部作品,塑造了兩千多個不同類型的人 物形象,他的許多作品成了世界名著。他的創作時間表是:”從半夜到中午工作,就是說,在圓椅里坐十二個小時,努力修改和創作,然后人中午到四點校對校樣,五點鐘用餐,五點半才上床,而到半夜又起床工作。

  珍惜時間的魯迅

  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文學家魯迅,非常珍惜時間。他有一句至理名言:"時間就是生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于謀財害命"。

  魯迅確實惜時如命,他把別人喝咖啡、談空天的時間都用在工作和學習上。魯迅還以各種形式來鞭策自己珍惜時間,刻苦學習和工作。在北京時,他的臥室兼書房里,掛著一副對聯,集錄我國古代偉大詩人屈原的兩句詩,上聯是"望崦嵫而勿迫"(看見太陽落山了還不心里焦急),下聯為"恐鵜鶘之先鳴"(怕的是一年又去,報春的杜鵑又早早啼叫)。書房墻上還掛著一張魯迅最崇敬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的照片。

  魯迅在《朝花夕拾》中寫道:"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于是點上一支煙,再繼續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魯迅用這朝夕相處的對聯和照片督促自己抓緊時間。 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惜時如命的精神,魯迅在他56歲的生命旅途中,廣泛涉及到自然、社會科學的許多領域,一生著譯一千多萬字,留給后人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勤奮的莎士比亞

  他非常珍惜時間,從不放棄點滴空閑,少年時代在當地的一所“文學學校”學習,在校6年,他硬是擠出時間,讀完了學校圖書館里的上千冊文藝圖書,還能背誦大量的詩作和劇本里的精彩對白。

  從小喜愛戲劇的他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父親是鎮長,喜歡看戲,經常招來一些劇團到鎮上演出。每次,莎士比亞都看得非常入迷。鎮上沒有演出時,他就召集孩子們仿效劇中的人物和情節演戲。他還自編、自導、自演一些鎮上發生的事,很小就表現出非凡的戲劇才能。

  后來,父親因投資失敗而破產,13歲的莎士比亞走上了獨自謀生的道路。他當過兵,做過學徒,當過瓦匠,干過小工,還做過貴族的管家和鄉村教師。在為養家糊口的奔波中,他對各種各樣的人物進行了細致的觀察,還記錄了他們很有個性的對話,這些都為他日后的創作,積累了素材。莎士比亞22歲時來到倫敦。對戲劇的強烈追求,讓他在一家劇場里找到了看門的工作。起初,他只是給看戲的達官貴人們牽馬看車。之后,他用掙來的小費轉付給一些小孩幫他完成工作,自己他卻抓緊時間到劇場里去觀看演出。慢慢的,莎士比亞開始在演出中跑跑龍套、當配角。

  對此,他感到很高興,因為這樣可以使自己能在舞臺上更近距離的觀摩到演員們的表演。后來,莎士比亞當了“提詞”。躲在道具里的他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抽空把自己對每個演員演出時的觀感記錄下來。正當莎士比亞成為正式演員時,歐洲開始流行鼠疫,成千上萬的人死去,劇場被迫關門。老板和演員們都出外躲避鼠疫,莎士比亞卻選擇了留下來看守劇院。在經濟極度蕭條的兩年里,莎士比亞抓緊時間閱讀了大量的書籍,整理了自己各個時期的筆記,修改了好幾部劇本,并開始了新劇本的創作。等到英國經濟復蘇、演出重新紅火的時候,莎士比亞的劇作一炮打響,他本人也由此成了最杰出的演員。

【中考素材:名人惜時事例】相關文章:

中考名人事例的作文素材06-28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惜時的名人事例02-08

成功的名人事例作文素材01-31

關于英語作文名人事例素材04-27

高考素材之勇于嘗試的名人事例10-07

高考素材:有關戰勝困難的名人事例05-25

高考作文素材積累:名人事例05-26

議論文素材名人事例:想像的力量07-27

2024年議論文素材名人事例04-05

2016高考作文素材名人事例300字02-0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青青青青久久综合色 | 香港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 | 中文字幕色色五月天 | 色色中文字幕色色亚洲 | 亚洲真实片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