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瑞文網!

中考作文真題及“取”“予”之間自從容

時間:2017-11-19 18:20:01 中考作文真題 我要投稿

中考作文真題及范文“取”“予”之間自從容

  面對生活中各式各樣“珍珠”的誘惑,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只是本能,而懂得自己根本不需要什么才是人生的大智慧。小編收集了“取”“予”之間自從容作文,歡迎閱讀。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70分)

  一只公雞滿地覓食,撿到一顆珍珠,把它交給了寶石工人,說:“這的確很精巧,但我需要的不是這玩意,而是一些小米粒。”

  上面的材料,引發你怎樣的感悟和聯想?請就此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范文】

  “取”“予”之間自從容

  人生旅途中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面臨類似公雞的遭遇,要在“珍珠”與“米粒”之間做出自己的抉擇。公雞的豁達與坦然,值得我們學習。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能夠理性估量,物取所需,物盡其用,這是人生的智慧。

  物取所需,有知足心,人生方得悠游自在。大千世界,物欲橫流,若是顢頇貪得,不知饜足,生命必然為外物所累,快樂也就遁隱無蹤了。你看,守財奴葛朗臺,臨終前還要去搶神甫那鍍金的十字架,結果送了自己的命。你看,普希金筆下的那個漁夫的婆娘向小金魚要了房子,要宮殿,要了財富,還要做國王,結果她什么都沒有得到,回到了原初的破船上。因為不知足,不知止,生命、自由、幸福……最終都喪失了。蘇軾曾言:“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人生于世,應該清醒地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需要的什么。若無這種必需的明智,人必將為外物所役。

  物盡其用,有布施心,人生才有盎然詩意。人是社會的人,人與人之間“取”“予”關系無所不在。取之有道,心乃安然;予之有道,心才自在。《淮南子·本經訓》云:“取予有節,出入有時。”意思是說獲取與給予是有節制的,不茍貪得!妒ソ洝氛f:“施比受更有福。”比爾·蓋茨在《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上層連續六年雄踞榜首,他將其全部財產的99%留給以他和他的妻子命名的基金會,以之用于研究艾滋病與瘧疾的疫苗,為世界貧窮國家抵御這兩種疾病提供援助。不把財富據為己有,而是無畏布施,盡量去幫助別人,這樣自己會擁有更多的幸福,人生才更有價值。

  欲修成知足心與布施心,關鍵在于從容處理與外物的.取予關系。這種從容,源于自我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人生的意義在于創造與奉獻,而非索取。以一己之聰明才智為社會服務,于謀生自足之外,也為他人造福。物質占有的多寡,并非就是幸福的全部;而精神世界的豐瘠,才可能決定幸福的品位。正如白居易詩曰:“饑止一簞食,渴止一壺漿,出入止一馬,寢興止一床……”人的生存與生活的必要需求其實是很有限的,而“這山望著那山高”的無節制的物質欲求,必將使人異化為物質的奴隸;那樣,幸福之源也就枯竭了。物欲方面知足才能常樂,而精神世界懂得“填空補缺”,才能真正幸福。常懷仁愛之心,盡己之所能,予人以幫助,于助人之中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剔除自我靈魂中的某些褊狹、偏私的痼疾,不斷地獲得一種大愛的圓滿與賡續,這樣的人生才是真正富足的人生。

  面對生活中各式各樣“珍珠”的誘惑,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只是本能,而懂得自己根本不需要什么才是人生的大智慧。對于外物,只有取之尊道,取之有節,取之適度,才能成為物之主宰;對于他者,常懷悲憫,樂善好施,周貧濟困,成人之美,方能成就超凡脫俗之大我。此所謂:“取”“予”之間自從容,大愛無疆成圣德!

【中考作文真題及范文“取”“予”之間自從容】相關文章:

1.中考真題作文范文

2.2015成都中考作文真題:揮手自茲去

3.給予貴于索取作文700字

4.給予貴于索取700字作文

5.驚蟄中考作文真題

6.中考作文真題:喜歡

7.中考作文真題:渴

8.中考作文真題:溫暖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 午夜免费视频国产在线 | 亚洲国产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在线播 | 在%亚洲中文字幕 | 在线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