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民俗小學作文

時間:2021-05-23 14:43:22 中秋節 我要投稿

中秋民俗小學作文450字(精選3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秋民俗小學作文450字(精選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秋民俗小學作文450字(精選3篇)

  中秋民俗小學作文1

  降神活動也是中秋夜一個神秘有趣的活動。據說,一到中秋,諸神也都出游賞月。因此,這一天,人們只要通過特殊的降神儀式或咒語,就可以使神袛顯靈。于是人們往往在這一天搞降神活動,主要有關戲童、請籃姑等等活動。

  關戲童即由12個少年捧著香火,到水田里拔來一株水稻帶回曬谷場。大家圍著唱:“關呀關,關戲神,戲神雅雅來顯身……神來演老爹,神來演老爺。老爺老爹去底處,老爺老爹來顯身。”這樣反復唱上二十來分鐘,就會有一少年像青蛙一樣跳出來,手舞足蹈地唱“關蛤婆”。唱一陣后,要往此人臉上噴水,方可復原。而請籃姑是婦女們的游戲,在一間黑暗的`屋子里,用一件女人穿的衣服披在竹籃四周,然后在籃子里放一個椰子殼,這就是籃姑了。降神時,兩個人面對面地盤坐在地上,用手托住竹籃,前面放一張矮凳,其他人則唱“籃飯姑,籃飯神,盤山過嶺去抽藤。抽藤縛籃飯,籃飯老老好誆神。”如果有神,那么這籃就能以叩頭回答一些簡單問題。

  此外,潮汕地區的中秋節,還有“游月娘”、“落阿姑”等習俗。現在,有些習俗已被淘汰,有些習俗也沒舊時那么盛行,但設案賞月,把酒問月,遙祝遠方親人,共慶美好生活等習俗仍然流行。

  中秋民俗小學作文2

  福建廈門是一座富有風情又現代化的城市而廈門中秋習俗也是廈門的代表性文化之一,據悉,廈門中秋習俗有博餅之說,每年中秋節前后都奉行廈門中秋習俗博餅。

  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人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這一天能夠一家團聚,坐在一起吃月餅、賞月、參與廈門中秋習俗活動。今天,我們就帶您走進中國東南沿海城市——福建廈門,去了解那里特有的廈門中秋習俗——博餅。

  在中秋前后整整一個月的時間里,走在廈門的大街小巷您都能聽到這骰子與瓷器碰撞發出的歡鬧的脆響。博餅,是廈門人幾百年傳承下來的中秋游戲活動,簡單說來就是人們通過擲骰子一決高下,贏得不同大小的月餅。

  說到博餅的起源,今年76歲高齡的閩南文化學術研究會名譽會長彭一萬認為,廈門中秋習俗博餅活動的出現跟民族英雄鄭成功有一定的關系。

  經彭老研究發現,在南宋時江南一帶就有一種叫做狀元籌的游戲在江南一帶頗為盛行,狀元籌用竹簽和骰子做工具,按科舉等級設獎品。而1659年鄭成功軍隊從江浙一帶撤回福建時,士兵們就把狀元籌帶了回來,進而有了博餅。

  身在廈門到中秋節時定會舉行廈門中秋習俗博餅,許多外地人也會參加廈門中秋習俗活動。

  中秋民俗小學作文3

  上海中秋節風俗,有祭月和燒香斗等。祭月時,當月亮升起,于露天設案,供以月餅、瓜果、毛豆、芋艿和藕等食物,還供有執著搗藥杵站立的玉兔月宮符畫。舊以月屬陰,祭月時由婦女先拜,男子后拜,也有說是“男人不拜月”的,祭月完畢,一家吃團圓酒、賞月飯等。婦女回娘家暫住的,中秋夜必須返回夫家,因為這是團圓節的緣故。中秋夜出游賞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婦女們結伴夜游,稱為“踏月”。上海小東門外的陸家石橋,橋下面水中蕩漾的皎月倒影,與天空中的皓月形成美妙對照。因此中秋夜游人如織,爭相觀賞。這“石梁夜月”在上海很有名氣,被稱作“滬城八景”之一。

  上海民間還有燒香斗的風俗。所謂香斗,也有稱為斗香的,是由紙扎店制作的,形狀四方,上大下小,大的四周各寬約有二尺多。香斗四周糊著紗絹,繪有月宮樓臺亭閣等圖畫,也有的香斗用線香編繞而成,斗中插有紙扎的龍門魁星以及彩色旗旌等裝飾。上海中秋節燒香斗的場面,向以南園為最盛。此外,城里城外許多大橋的橋堍都點燃有特制的大型香斗。

【中秋民俗小學作文】相關文章:

中秋民俗作文09-14

廈門的中秋民俗-中秋博餅(小學作文)09-05

感受中秋民俗作文07-27

作文中秋民俗09-03

中秋民風民俗作文09-06

民風民俗的小學作文-民俗12-23

感受中秋民俗01-05

中秋民俗小學作文500字(精選3篇)09-14

中秋節的民俗小學生作文03-1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一卡久久伊人大国麻 | 中文字幕无线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 日韩综合一区二区 | 天堂va视濒在线 | 亚洲欧美国产高清vA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