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夜的作文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xiàn)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秋之夜的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秋之夜的作文1
天空中,掛著一輪皎潔的圓月,秋風呼呼地輕撫過我們的臉龐。一排排燈籠掛在每戶人家的屋檐下,隨風飄動。一切景物都襯托著美麗的夜景。
那天晚上,爸爸媽媽和我還有哥哥在家里吃團圓飯,看晚會。我很好奇,因為今天為什么突然爸爸說:“去小區(qū)下賞賞月,順便去小區(qū)走一走。”只見,一縷輕柔的月光透過窗子,撒在了窗臺上,窗臺宛若鍍了銀。這時的月兒一定很美吧!我才猛然記起今天到中秋節(jié)了。
于是,我們一家就下樓來賞月。好圓好豐滿的月啊!遠處還有幾顆閃閃爍爍的星星,更給這月夜增添了幾分詩意。
沿著通往小區(qū)的小路,我漫無目的地走著,整個世界仿佛沉浸在銀色的光海中,烘托著充滿溫馨靜謐的夜。我也置身在這月光之海中了。
月光灑滿了我們一家的.衣服,溫暖著我們的心——我覺得太陽的溫暖過于熱烈奔放;星光又孤寂清冷了些。只有這溫柔恬靜的月光,才能這般地恰到好處。月華浸染著整個大地,我的周圍被月光照得雪亮,世界完全籠罩在圣潔的氣氛里。我的感官模糊了,心靈也在這圣潔中升華。
我們一家在路上有說有笑。爸爸說:“我們?nèi)S里吃月餅吧。”到廠里后,吃月餅時,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灑進千千萬萬戶人家,灑進每一個人的心靈。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為與親人團聚的佳節(jié)。在各地,各族人們有著不同的過節(jié)傳統(tǒng)習俗:走月亮,走三橋;燃寶塔燈,放孔明燈;拋帕招親;放煙花等等。豐富多彩的民族習俗為這美好佳節(jié)有添上絢麗的一筆!當我們和家人團聚在一起吃著美味的團圓飯,當我們在月下與家人訴說著家常,吃著點心,水果,月餅時,可有誰想到遠在邊疆守城的戰(zhàn)士,此時此刻卻不能與家人團聚。我也不由得想起遠在故鄉(xiāng)的親人們不能一起吃團圓飯。
皎潔的明月懸在半空,我也躺到床上看著月光,靜靜的入了夢鄉(xiāng)。
中秋之夜的作文2
中秋之夜,家家戶戶都響起了“咣咣當當”的清脆的聲音,回蕩在熱鬧繁華的城市之間。這是擲骰子的聲音。這是廈門獨有的聲音。
有人說,在中秋之夜的月亮下,可以看見玉兔。可是抬頭望天,除了那輪金黃骰的如玉盤一般的月亮,什么都沒有。更別提那玉兔了,連個影子都沒見。想必那只是個傳說罷了。
在這個擁有無數(shù)美麗傳說的中秋,我們一家人聚在外婆家搏餅。
首先是我的小妹。她搏餅的時候動作非常多。雙手合十祈禱著,嘴里念念有詞,然后手里握著骰子轉(zhuǎn)了好幾個圈才“戀戀不舍”地將骰子擲進巨大無比的碗里。
骰子在碗里調(diào)皮地打著旋兒……
小妹帶著滿臉的期待望著碗。
最后一顆骰子終于安分地停了下來。小妹臉上掛著顯而易見的失望——她做了那么多的動作,結(jié)果卻什么都沒博到。我感到很可笑。小妹則受到了姨媽的一翻“教育”:“你在博之前要先把手擦干凈,才會博到狀元,懂不懂?”這本只是個玩笑,沒想傻乎乎地小妹居然還當了真。她很乖巧地點頭:“知道了,我一定會擦得很干凈的。”話音未落,小手就在身上使勁來回地擦。如此天真可愛的動作惹得所有的人笑得直不起腰。
接著輪到上大學的表哥。他每次博餅時動作不多,手氣卻很好。他很老道地舉起手,骰子在手中跳了幾下以后滑入碗中……
“啊——狀元插金花!”大家都驚叫起來!!狀元插金花?太過分了吧?我從小到大都沒博到的,他竟這么輕易地得到!表哥仰頭大笑著,嘴里還不停念著:“這就是技術呀!技術呀技術!技術……”
表哥博完了,下一個是我。我對自己的運氣沒什么信心,所以隨手抓起骰子就往碗里扔,看都不看一眼。兩只眼睛一刻不停地盯著正前方的電視機。直到耳旁傳來了眾人的驚呼:“天啊!狀元帶八啊!!”我急忙拋下一直拿著的.遙控器,湊近一看,目瞪口呆:天,狀元帶八,要是沒有表哥的狀元插金化,狀元是誰的還不一定呢!
中秋之夜,我博到的東西少得可憐,不過我并不在乎,因為我快樂過了。只要有歡聲笑語,這就是個美好的中秋節(jié)。一家人的笑聲,飄得很遠,在這個美麗夜晚,回蕩……
中秋之夜的作文3
夜色如水,如鏡的月,高高的掛在樹梢。
今晚,是中秋之夜,我坐在臺前的石級上,望著明月,看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xiāng)的小院。炊煙冉冉升起,游絲一般恍惚。屋后,高大魁梧的老槐樹,臂彎里挎著鳥窩,斜歪著身子,輕拂著屋頂上的瓦楞。院子里的桃樹,濃蔭里罩著兩扇疊放的石碾盤,清亮、潔凈,閃著幽幽的光,邊上站著初長成的.小蘋果樹,葉間露著蘋果紅紅的臉。院中石井邊的葡萄架上,一串串葡萄掛在藤上,水晶似的。月亮不知什么時候走過來了,悄悄掛在老槐樹的樹梢。
媽媽解下圍裙,洗凈了手,從老屋斑駁的門里走出,捧著一個雕花木制大盤,上面錯落有致的擺著幾個精致小蝶,碟里除了各種果子、花生,還有期待已久的月餅。媽媽小心地捧著,走到院子中間,月光最亮的地方,把雕花大木盤上的小碟一一擺到早已備好的木制小桌上,轉(zhuǎn)身,插上香,燃著,香火閃閃爍爍,香煙裊裊娜娜。我和弟弟妹妹都圍過來,跟在媽媽的身后,對著銀盤似的月亮,畢恭畢敬的各自磕上三個頭。媽媽說這是每年中秋節(jié)特地拜月亮的。弟弟妹妹和我都緊緊圍著小木桌,手指放在唇邊,眼睛巴巴的盯著碟子里的月餅,還時不時咕咚咕咚咽著口水。弟弟忍不住,試著伸出小手。媽媽忙擋回,呵斥道:小祖宗,急什么,再等等,香燒完了,再動。香終于飄完最后一縷煙,我們咽回最后一點口水。媽媽才把碟子里的月餅分給我們一人一個。我們高興的在清冽冽的、白花花的月光下,在婆娑的樹蔭中,跳啊、笑啊、鬧啊、香甜的月餅在口齒間流淌。
媽媽時常會留下一些月餅,藏起。等過些時候拿出給我們,媽媽常說:好東西不要一下子吃光,要細水長流,慢慢品嘗。月餅只有每年的中秋節(jié),才可吃到,是好東西,媽媽當然要藏些,可有時媽媽會藏好長時間,忘記拿出分給我們,想起時,取出,大都長了墨綠的霉斑,干澀如土,不可入口了。
月光如水,靜靜的流著。此時,我坐在別處院中的石級上,捧著月華,捧著月餅。月華依然清幽,月餅卻沒有了兒時口齒間的那份香甜。
濕濕的,臉上掛著什么,拭去,卻原來是兩行清淚。在今晚這樣的夜色里,在今晚這樣的月光中,靜靜的淌著。
中秋之夜的作文4
中秋節(jié)又稱月夕、秋節(jié)、仲秋節(jié)、團圓節(jié)等等。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東亞諸國中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時在農(nóng)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jié)定在八月十六。“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于《周禮》。因我國古時的歷法,農(nóng)歷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稱為“中秋”。總之,根據(jù)史籍的記載,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動,日期定于農(nóng)歷8月15日。因為此時正是三秋之半,故名為“中秋節(jié)”。也有很多關于中秋的神話故事,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等。
中秋節(jié)那天下午,我看到老媽、二姨她們在餐桌上興高采烈地包著餃子,她們分工很明確。有搟皮的,有包餃子的,有煮餃子的.。老姐在客廳看著電視。小悠悠在家里跑來跑去,還高興地蹦來蹦去,興奮極了,這只小笨狗也知道今天是個非常特別、喜慶的日子,因為今天是中秋節(jié)。我和姐夫在書房切磋著游戲,比誰更厲害。姥爺則和家里的男的愉快地聊著國家大事或新聞,也談了談中秋節(jié)。一家人其樂融融。過了一會我們坐在餐桌前,老媽她們端上來一道又一道美味、可口的飯菜。我們先舉杯慶祝,我喝了一口飲料后,我們就開動了。我用筷子夾起了一塊魚肉,樂滋滋地品嘗著鮮美的魚肉……
吃完晚飯后,我來到了窗臺。已經(jīng)夜晚了,我又吃著美味的月餅,欣賞著有無數(shù)星星點綴的夜空,周圍寧靜極了。漆黑的夜空上,還有一輪皎潔、潔白的圓月,月光如瀑布瀉了下來,溫柔地照著大地,如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潔白的頭發(fā)輕輕地灑落在大地。如此美麗的景色我仔細地感受著,感受到月光溫柔地撫摸著我,感受到月下的美麗。我看著月亮寂寞的浮在天空,這時不禁想起了李白寫得那首《月下獨酌》。我頓時感受到了李白當時的寂寞、孤獨,那種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如果他還在這個世界上,我愿和他一醉方休在月色之下。今年的中秋節(jié)在笑聲歡語中很快過去了,今年的月亮可真美、真圓、真溫柔。
中秋之夜的作文5
夜幕降臨了,一輪明月徐徐升上天空。
我和爸爸媽媽出來賞月。圓圓的月亮好像在逗我,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真有意思。
啊,月亮上還有一塊黑影呢!那可能是嫦娥姑娘吧?旁邊那一小塊黑影,可能是玉兔吧?我真想和她會會面,可惜那是神話中的人物,我們是不可能會面的。也許,那黑影是蘊藏著寶藏的山脈,正等著我們?nèi)ヌ剿鳌㈤_發(fā)。
穿過花壇時,月色透過花叢,發(fā)出溫柔、和諧的光,把周圍的一切景物都鑲了一層白邊,我仿佛漫步在銀色的`世界里。
這時,一陣花香迎面撲來,原來我們走到了小花園。這里有假山,有水池,有樹木。月亮倒映在水池里,像一個玉盤,一群小魚好奇地向“玉盤”游去,水面一陣晃動,“玉盤”碎了。小魚們嚇得躲到了浮蓮下面,過了好一會兒,才探頭探腦地鉆出來,多有趣啊我輕輕地哼著歌兒,陶醉在迷人的月色中。
中秋之夜的作文6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爺爺一邊端著食品,一邊吟誦著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是啊,我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來了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我們一家人圍著大圓桌,坐在陽臺上,一邊嚼著月餅,一邊談天論地,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節(jié)日的喜悅,笑聲如潺潺流水,一陣接一陣……
我搬來了小凳子,雙手托著下巴,小聲地嘀咕著:“這月亮怎么還不出來,不會是還沒睡醒吧。”我仰望著那深藍的天空,巴望著月亮快快現(xiàn)身……終于,月亮披者一件金黃色的紗衣走了出來,射出亮光,大地變得黑夜如白晝,小星星也變得時隱時現(xiàn),天空仿佛就是一個龐大的舞臺,而月亮就是那眾人注目的主角。漸漸地,月亮變成了淡黃色,如玉盤一般,怪不得“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月亮又把銀光灑向大地。大地在皎潔的月光下,似乎又披上了一層輕紗……
望著那一輪高掛在空中的明月,我仿佛看到了嫦娥正在廣寒宮和玉兔一起嬉戲,而吳剛卻拿著大斧,在不停地砍著桂花樹。雖然這只是神話而不是現(xiàn)實,卻有著那千古流傳的魅力永遠吸引著人們……
“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忽然,隔壁傳來了《七子之歌》中的一首――《臺灣》,這讓我不禁想起海對岸的臺灣同胞們。我相信,現(xiàn)在一定有許多人隔海在向?qū)Π锻驗椤懊糠昙压?jié)倍思親”啊!許多人的`親人身在異處,卻沒有在中秋佳節(jié)回來團圓,這是多么無法彌補的遺憾和痛楚。由于祖國還不能統(tǒng)一,有多少人在這中秋佳節(jié)要淚如雨下,又有多少人在還的對岸凝視著這美麗的大陸,想念著僅一水相隔卻不能相見的親人呢?
的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陽缺。十五的月亮亮又圓,但似乎卻還是少了什么。哦,我明白,只因為大陸和臺灣還沒統(tǒng)一啊!不過,我想,花好月圓的日子很快就會到來!
中秋之夜的作文7
中秋佳節(jié),或許是帶有中華民族烙印最深的節(jié)日。從唐風宋月、文人客,到現(xiàn)在的親人團聚、合家歡樂。邁過了多少年代啊!中秋節(jié),充塞于歷史時空,帶給大家無盡的夢和想象。而月,也因這個漂亮的節(jié)日看上去神秘而迷人、溫馨而浪漫。
我做過無數(shù)的夢。做夢夢見庭院深深,藏得住月亮;做夢夢見疲倦的'月亮躲進云層,只留下幾顆星星看上去在放哨;做夢夢見嫦娥那秀麗的面龐,冰清的裙裳;做夢夢到聞到了那桂花樹傳送了千古的流香;做夢夢到很多平時里不容易見到的親人,一家團圓,共度中秋時光......
然而,月有陰晴圓缺,又怎能一直完美;人有悲歡離合,又豈能奢求永久的團圓?
夜,靜極了。滿月在云中穿行,向大地灑著銀色的光芒。“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愈是享受著月光的銀輝,愈是思念著遠方的家鄉(xiāng)。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寂靜的夜空像一匹柔美光滑的藍色綢緞,一輪玉盤似的滿月把它那皎潔的光華灑向人間。月光透過斑駁的樹隙絲絲縷縷地灑下來,在地面上鋪了一層碎銀,每一片綠葉都好像靜靜地沉浸在牛乳里。墻腳的花披著如水的輕紗,似紅霞搖曳著修長得花枝,散發(fā)著醉人的花香。
“明月幾時有?”子瞻把酒問月。中秋良宵,弟兄離別,杳無音訊。唯有皓月孤影相伴,起舞弄清影,一夜難成眠。罷,不可以相見又怎么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同在圓月下,即便遠隔萬里,也算是一種相聚吧!
一輪輪的中秋月,記錄下歡聲笑語,記錄下離愁別緒。
中秋賞月,月亦可讀、可思、可品。月圓月缺,是自然中最奇妙的變換,輪回往復,不止不息。生活又何嘗不是這樣?福禍相依,順逆同在。大家往往把自我丟失在名利場、社交海之中,得意則肆意狂歡,失意則悲天憫人。而月,依然懸于當空,無聲地達成著我們的循環(huán),好像在向大家昭示著什么......
中秋思月,讓大家像月一般清寧冷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中秋思月,讓大家像月一樣晶瑩坦蕩,去留無意,寵辱不驚;
中秋思月,讓大家像月釋然陰晴圓缺那樣吧,笑對悲歡離合......
中秋之夜的作文8
在這金風送爽的季節(jié)里,我們迎來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佳節(jié)——中秋節(jié)。
中秋節(jié)又叫團圓節(jié),是家人團圓,品嘗月餅,飲酒賞月的好日子.我和爸媽也趕回鄉(xiāng)下,跟爺爺奶奶一起過中秋。
吃過晚飯后,我們?nèi)胰俗陉柵_上,我焦急地等待著圓月的出現(xiàn)。
終于,月亮像個害羞的姑娘,羞答答地從一片烏云身后伸出半個腦袋,偷偷地向外窺探,出現(xiàn)在天空。我喊著:“月亮出來了,出來了!”可惜,只一頓飯的工夫,月亮姑娘在一群烏云的簇擁下,不情愿地隱沒了。過了一會兒,月亮又出現(xiàn)了,這會兒,它變得更加晶瑩剔透,就像一個純潔明亮的水晶球。我們坐在這美麗的月光下,邊吃著象征合家團圓的.月餅,邊欣賞這輪圓圓的明月,那時,從我們每個人的表情中,可以看得出無比的幸福美滿。
此時此刻,我想起了臺灣的同胞們,作為一個炎黃子孫,我多么希望臺灣能回到的懷抱。我凝視著月光,仰望天空。多渴望我能和月亮一樣,成為一個和平使者,讓海峽兩岸人民團團圓,走在一起,共同建立一個美好,繁榮,富強的大家園。
但愿祖國人民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像我們家一樣幸福,美滿。
中秋之夜2
中秋節(jié)到了!我們一家高高興興的坐在桌前,吃著可口的團圓飯。
我們吃好晚飯,一家坐在門外。看著天空等著月亮,可月亮卻不出來。爺爺告訴我今天月亮不出來了,因為今天是陰天。我不信爺爺?shù)脑挘谑俏疫坐在門外看天空。
爺爺怕我無聊就跟我講有關月亮的知識。
爺爺說:“農(nóng)歷的八月十五,是舉國歡慶的中秋佳節(jié)。這一天,中國人講究要合家團聚,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月餅最早出現(xiàn)在唐朝。開始時,它只是人們祭月時的一種供品。由于月餅的味道甜美,形狀極似圓圓的月亮,于是人們給它賦予了美好的意義,將它看成合家團聚的象征。”
爺爺剛講完我抬頭一看,天空中出現(xiàn)了一點亮光。過了一會兒,月亮出來了。月亮圓圓的,皎潔明澈,宛如一面明鏡,懸掛在上空。我覺的今年中秋節(jié)的月亮比往年的都美!
中秋之夜的作文9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聽著這首歌,又一個中秋之夜來到了,似乎是老天眷顧,夜空顯得格外的高遠,像用水沖洗過的黑寶石那樣透明、潔凈。月亮從東方天邊悄悄地露出笑臉,像一個文靜的姑娘,把柔和、皎潔的銀光灑向人間,月光映著幾絲羽毛般的輕云,美妙極了。繁星在浩瀚的蒼穹上閃爍,多么耀眼,多么神奇,它記錄著人間多少的`回憶和向往。星月交輝,周圍靜悄悄的,只有樹葉被涼風吹著,發(fā)出輕微的沙沙聲,似乎在為中秋節(jié)到來而歌唱。
晚飯后,奶奶把一張桌子搬了出來,我好奇地問:“奶奶,你這是在干什么呀?”“我在準備祭月的工具呀。”奶奶耐心地回答道。“那什么是祭月呀?”“祭月就是祭拜月亮。”“噢,原來是這樣呀!”我恍然大悟。接著,我?guī)湍棠潭藖砹嗽嘛灐⒘狻⒋竺住⑻O果、團圓……還有兩個罐子,上面插著兩根紅顏色的蠟燭。不一會兒,桌上就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東西。奶奶拿來打火機,點燃了蠟燭,蠟油順著蠟燭滴到了硬板紙上。突然,奶奶拿來了一個香爐,里面全是香灰,上面還插著幾根香,奶奶左手擋風,右手拿打火機,點燃了香。瞬間,一股香味鉆進了鼻孔,青煙裊裊上升,像一條青龍在自由翱翔。我雙手合十放在胸口,跪在跪板上,拜了拜月亮,心里不禁充滿了惆悵。突然,天空仿佛感受到了什么,下起了綿綿細雨,那雨里融合了多少人的淚水呀!中秋是團圓的日子,但有多少人相隔兩地,不能團圓,只能思念呀!
突然,感覺身上一涼,我回過了神,蠟燭已經(jīng)燒掉了半截,雨越下越大,月亮害羞地藏起了臉。我回到家里,忽然想起蘇軾曾在,《水調(diào)歌頭》中寫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是呀,有誰一生都是充滿歡笑的呢,所以,不要悲傷,人生是公平的。
在這沒月的中秋,有多少人仰望天空,凝視著這原本應該屬于月的天空呢?“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希望月亮能露出笑臉,希望天空不要哭泣,希望更多的人早日團圓!
中秋之夜的作文10
人們常說:“中秋之夜是美好、祥和的”。因此,家家戶戶歡聚一堂,坐在天臺上品嘗月餅、瓜果,欣賞圓月,享受天倫之樂。就像唐代著名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中提到的“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誰都希望在中秋佳節(jié)之時能夠回家,與家人團聚,其樂融融。這是人之常情,但又總有些人不能如愿。我爸爸是會計,常常出差,因為這已有好幾個中秋佳節(jié)都沒有在家和我們一起度過。想到這,我不禁想起蘇軾的那首《水調(diào)歌頭》中的那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今天是農(nóng)歷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jié)。今天晚上,我和媽媽照例回奶奶家過節(jié)。吃完團圓飯后,我和弟弟拿著各種口味的月餅一起上天臺賞月。
站在天臺上,遠遠望去,月亮蒙著面紗,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輕輕地掀開她那層層的面紗,漸漸地露出那潔白的臉蛋來。我抬頭望著她,對著遙遠的夜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在銀灰色的樹下,一個高大的背影正努力的砍著一棵參天的.銀樹;在冰冷的月宮里,嫦娥仙子孤寂的坐在桌邊,手中托著那與她一直相依為伴的玉兔,眼中充滿了期望與企盼……
突然,弟弟側(cè)過他那俏皮的臉蛋好奇地問:“姐姐你看,天上有個銀盤,好漂亮。你能給我拿下來玩玩嗎?”。我聽了弟弟的問話覺得又好氣來又好笑,我想他一定想起了我教他的那首古詩《古郎月行》,而在這里故意賣弄呢。于是,我沖著月亮大聲的朗誦起來:“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我倆邊聊邊吃,看看那所剩不多的月餅,再摸摸各自的肚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我倆都哈哈大笑起來。
時間過得真快,轉(zhuǎn)眼夜已深了,我倆戀戀不舍地回了家。此時我在心中默默地祈禱:明年的中秋節(jié)我們一家人能在一起過一個美好而又祥和的中秋節(jié)!
中秋之夜的作文11
中秋節(jié)又稱月夕、秋節(jié)、仲秋節(jié)、團圓節(jié)等等。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東亞諸國中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時在農(nóng)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jié)定在八月十六。“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于《周禮》。因我國古時的歷法,農(nóng)歷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稱為“中秋”。總之,根據(jù)史籍的記載,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動,日期定于農(nóng)歷8月15日。因為此時正是三秋之半,故名為“中秋節(jié)”。也有很多關于中秋的神話故事,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我看到老媽、二姨她們在餐桌上興高采烈地包著餃子,她們分工很明確。誰搟皮,誰包餃子,誰煮餃子。老姐在看著電視。小悠悠在家里跑來跑去,興奮極了,這只小笨狗也知道今天是個非常喜慶的日子,它高興的蹦來蹦去。我和姐夫在切磋著游戲,看誰更厲害。老爺則是和家里的男的愉快得說著國家大事或新聞,也談了談中秋節(jié)。一家人其樂融融。過了一會我們坐在飯桌前,老媽她們端上來一道又一道美味、可口的飯菜。我們先舉杯慶祝,我喝了一口飲料后,我們就開動了。我用筷子夾起了一塊魚肉,喜滋滋的品嘗著鮮美的魚肉……
吃完晚飯,我來到窗臺。已經(jīng)夜晚了,我又吃著美味的月餅,欣賞著夜空,周圍寧靜極了。漆黑的天空上,一輪皎潔的圓月已升了起來,月光如瀑波瀉了下來,溫柔地照著大地,如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潔白的頭發(fā)輕輕地灑落在大地。如此美麗的景色我仔細地感受著,感受到月光的溫柔地撫摸著我,感受到月下的美麗。我看著月亮寂寞的'浮在天空,這時不禁想起了李白那首《月下獨酌》。我頓時感受到了李白當時的寂寞、孤獨,那種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如果他還在這個世界上,我愿和他一醉方休。今年的中秋節(jié)在笑聲歡語中很快過去了,今年的月亮可真美、真圓、真溫柔。
中秋之夜的作文12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天際之間,圓月清輝漫下,灑落人間。四周繁星點點,恰似一家歡顏。美好的祝福,圓滿的家庭,一代代傳承著中秋的傳統(tǒng)。而目前的你呢?
中秋之季,人月兩圓,卻也出現(xiàn)著不一樣的聲音,或埋怨月餅的油膩,或埋怨回家的煩惱,更有人為節(jié)日的形式抱怨……可當你抱怨的同時可曾想過為什么要節(jié)日,月圓為哪般?
月圓為哪般?千里以外,一種相思兩處愁,是不是想到了爸爸媽媽盼兒歸的殷切的眼神?是不是想到了爸爸媽媽知兒歸時喜悅的笑顏。兒行千里母擔心,只一次,一次的相聚便可告慰濃重的`憂思。月兒圓圓心兒暖暖,你說月圓為哪般?只為人月兩相圓,只為將千里之遙的兩顆心拉近,只為拂去爸爸媽媽念兒時的淚痕,只為看到爸爸媽媽見兒時的一抹微笑。
月圓為哪般?有人說是為獨享1日悠閑,有人說是為大吃大喝,有人說是為公園玩?zhèn)痛快……當你怡然自樂大快朵頤時,你可知爸爸媽媽對你的思念?時近中秋,有人卻埋怨:“有哪些過頭?月餅膩死人。”當高端奢華的月餅在手時,你可知它滿載了至親對你無私的愛戀和祈愿。佳節(jié)代相傳,真愛在心間。容易中秋,小小月餅,它不只承載著無盡的愛,更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契機,一個敬愛長輩關心幼小安享天倫之樂的機會。所以,當月兒圓時請君千萬不要忘了,為什么“圓”!
中秋之節(jié)起來自于嫦娥奔月的漂亮神話,它寄寓了古人樸素美好祝愿,而月餅則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寓示豐收與親愛,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而作為炎黃子孫的21世紀的大家,為何要過中秋節(jié)呢?它是一種責任,是承傳中華文化的使命賦予大家過中秋的責任。所以不要埋怨,不要曲解,挺直脊梁,伸出臂膀,承擔起這份祖先交托給后人的責任。月兒圓為哪般?為紀念先人,為傳承智慧,為美好的心愿。
中秋夜,月兒圓,清風徐來,觀庭院落葉飛舞。長者閑臥搖椅,手捧香茗細品,笑視兒孫繞膝分食月餅,好不熱鬧的中秋月圓圖。清輝漫下,人長久,共歡笑,千里共嬋娟。思念寄明月,愿君同暢飲,思愁傾無余,四海一家親。
月兒圓,為哪般?只為人心圓家國圓!
中秋之夜的作文13
今天我坐在媽媽車后,翹首遙望東南方向,只見萬里“烏”云,心想:唉,今年恐怕看不到那玉盤似的月亮了,我不禁遺憾地搖了搖頭。突然,我想起了媽媽曾經(jīng)對我說過的話: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沒事,十六的月亮會更圓。
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它是中國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
這天晚上我們一家來到奶奶這吃團圓飯。平時我們上學的上學,上班的上班,都很忙,要想聚在一起一個不缺卻十分困難。奶奶特地定了規(guī)矩,中秋節(jié)這天再忙也要回來吃飯。我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叔叔還沒到家,便問奶奶,叔叔在哪兒?奶奶說“正在路上,如果你肚子餓了,要不先吃吧!”我說:“不餓,不餓,等叔叔回來一起吃。”其實我的肚子早就跟我“抗議”了。
“叮咚、叮咚”門鈴響了,弟弟連忙跑去開門,然后迅速跑到餐廳,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我們舉杯歡慶,這個中秋節(jié)太及時了,大家又聚在一起了。我們邊吃邊聊,奶奶講著有關中秋節(jié)的傳說。她問我們兄弟倆為什么在今天要吃月餅,賞月亮?我搶先回答說:“因為在古時候有一個傳說,叫‘嫦娥奔月’。”我簡單地將故事講了一遍給弟弟聽,他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那我們還不快吃月餅?看月亮嘍!”我說:“你去看看,能看到月亮嗎?”幼稚的他還真的跑了過去,仰望天空:“咦?月亮呢?”他問我,“哥,今天怎么沒有月亮?”我回答:“這你就不聰明了吧!今天下那么大的'雨,烏云那么多,月亮被烏云遮住了,你當然看不見。”我接著說,“雖然月亮看不成,但月餅照樣可以吃啊,不用傷心。吃月餅一樣可以為嫦娥祝福。”我問:“奶奶,吃藕餅又有什么含義呢?”奶奶說:“蓮藕,蓮藕,象征著偶們永遠都連在一起;藕餅又是圓的,意味著大家永遠團在一起;吃甜餅意味著我們生活永遠美在一起。”
今天我們聚在一起,雖然沒有賞到月亮,但是我們談笑風生,既開心,又長了見識,真爽!我看了天氣預報,正中下懷,今天不看明天看唄!真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啊!
中秋之夜的作文14
中秋,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中秋,過中秋的目的就是團圓,一家人聚集到一起,圍坐在桌子旁,嘮嘮今年的家常,這是最好的中秋了。而今年我過的中秋,與之相差甚遠,但我卻覺得我過了一個圓滿的中秋。
時間越來越晚了,天色也越來越暗了,我一個人站在窗戶前,呆呆的望著。這時,“啪嗒”一聲,門突然被打開了,我一驚,扭頭一看,是爺爺。我舒了一口氣。爺爺一進門就笑容滿面的說:
“快洗手,今天我給你買了好吃的。”
我點了點頭,洗完手后又拿出月餅放在桌上,中秋吃月餅,這可是最重要的.習俗之一,以前我挺愛吃月餅的,但不知為何,今天卻不想碰了,甚至看都不想看。環(huán)顧四周,家中只有我和爺爺兩人,沒錯,是只有。爸爸媽媽都回老家了,這個中秋我只能跟爺爺過。偌大的飯桌,只坐著我和爺爺,顯得無比清冷,我有些失落,這算是過中秋嗎?就兩個人,怎么也感受不到節(jié)日的氣氛啊!我無心理會桌上的那些飯菜,在那呆呆的坐著,我想起了以前中秋的美好回憶。爺爺在一旁興致很高,不停的催促我快吃,還為自己倒了一杯酒,不時抿上兩口。我自然沒有回應他。突然,客廳里突然安靜了,爺爺不再抿酒了,也不再催我吃飯了。我望向爺爺,他開口了:
“孩子,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爸媽不在家不開心對吧?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遠在湖北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以前每一個中秋,他們都是懷著這種失望度過的,跟你一樣。現(xiàn)在,爸媽回去看他們了,他們一定會很高興,而你的爸媽也一定把你的思念帶到了,所以,我們不是沒有團圓,而是在心里團圓了。”
這番話很長,它說不上嚴肅,也說不上溫柔,卻給了我重重一擊,以前,爸媽從未回去過過中秋節(jié),家里人一定和我此時一樣不開心,但我卻沒考慮過他們的感受,還不想讓爸媽回去過中秋,自己是在太自私了。爺爺說的沒錯,我們沒有看到對方的臉,但我們的心即使相隔萬里,也緊緊相連。我們的心里,正過著一個熱鬧的中秋節(jié)!
想通了以后,我拿起一塊月餅,與爺爺來了個月餅對碰,并大喊:“中秋節(jié)快樂!”此時,一輪皎潔的天體升上天空,美麗而純潔,我望著月亮,默默想著:月亮,月亮,帶走我的思念吧,讓它與我的親人見面…
中秋之夜的作文15
今天是農(nóng)歷的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晚上我們家飯店的客人比平時少了很多,人都哪兒去了呢?都賞月去了!我三步并作兩步,小跑到門口,抬頭仰望天空,明月高掛,又大又圓,好看極了。這時從東邊飄來幾盞孔明燈,那正是從虞姬生態(tài)園方向飄過來的,我吵鬧著,讓媽媽帶我去玩,媽媽今天很大方,答應了我的請求,我可真是喜出望外!
來到了虞姬生態(tài)園的南門,只見園內(nèi)華燈齊放,色彩斑斕,人們?nèi)宄扇海棚w孔明燈,放飛理想和愿望,大人們孩子們的歡呼聲響成一片,這是我見過的最熱鬧的'夜晚!這時我見到幾名警察叔叔正在公園外圍巡查,我又聯(lián)想到保衛(wèi)祖國邊疆的那些叔叔,沒有他們哪來我們今天幸福安寧的生活呢!這滿天的孔明燈,滿天的心愿,有沒有哪一盞是他們想要放飛的?讓我輕唱《十五的月亮》來表達你們的心聲吧!
有你們我覺得這晚上更加美麗,我也來放幾盞孔明燈,等我長大了,讓我來保護你們!
【中秋之夜的作文】相關文章:
中秋作文:中秋之夜08-28
精選作文:中秋之夜10-15
中秋之夜精選作文12-02
《中秋之夜》作文08-11
中秋之夜 作文09-16
《中秋之夜》作文09-26
中秋之夜的作文09-23
中秋之夜的作文02-08
中秋之夜團圓之夜作文10-14
關于中秋的作文:中秋之夜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