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作文

時間:2024-08-17 12:26:31 中秋節 我要投稿

(薦)中秋作文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薦)中秋作文3篇

中秋作文 篇1

  中秋節到了,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買了很多吃的準備去外公家玩。我們來到外公家,外公家那只可愛的小狗便開始不停地搖著尾巴,像是在歡迎我們的到來似的。

  傍晚,我和外公、弟弟、小狗在門口玩。我們到莊稼地里給蔬菜澆水,小狗跑來跑去,在追趕一只螞蚱,它頑皮地用爪子摁住螞蚱,再把螞蚱放走。

  晚上,月亮升起來了,又圓又大,像一面銀色的大鏡子。我們把家里的小桌子和小板凳都搬了出來,然后把月餅、水果擺在桌子上。小狗也跑過來,乖乖地蹲坐在地上等我們給它月餅吃。我用小刀把月餅切成兩半,分別給外公、弟弟、我自己和小狗。小狗尤為著急地用舌頭舔著月餅,想快速把月餅叼起來吃掉,一只小蟲飛來,停在它的月餅上,小狗很生氣,用手把小蟲趕走了。可是,卻把月餅拍到了另一邊。它“汪汪”地叫起來。我連忙說:“別生氣,姐姐再給你一塊!彼孟舐牰宋业'話,不叫了。

  在銀色的月光下,媽媽給我和弟弟講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她說,美麗的嫦娥偷吃了仙丹,飛到了月亮上,再也回不到人間了,只有一只玉兔陪伴著她。她好孤獨!嫦娥姐姐,請你下來,和我們一起分享月餅,好嗎?媽媽又告訴我們,其實,月亮上沒有人,也沒有別的生命,只有很多環形山,只有一片寂靜。我想,假如有一天,我能乘坐飛船,到月亮上,那該多有趣啊!

  中秋節的這天,我真快樂。

中秋作文 篇2

  早晨,我和爸爸媽媽開車去姥姥家。天上飄了好多云,好像要下雨了。在路上我看見很多農民在辛苦的摘棉花。我問媽媽:“農民伯伯為什么不回家過節吃月餅?”媽媽回答:“一旦下雨,棉花的質量就會降低,賣的錢就會少!蔽矣謫枊寢專骸半y道摘棉花比過中秋節還重要嗎?他們不吃月餅嗎?”媽媽說:“他們把月餅拿到農田里去吃,要不就等到干完活晚上回家才吃。”媽媽還說,在農民伯伯的眼中,摘棉花要比過節還重要。

  到了姥姥家,天氣更加陰沉沉的了,好像馬上就要下雨了。姥姥家的.院子里曬滿了玉米。我和爸爸媽媽找來幾個筐子幫姥姥把玉米收進屋子里。以前我從來沒干過這么重的活,干著干著我就想休息了,可是爸爸媽媽說要把活干完才休息。

  收完玉米我們又去收玉米稈。當我拿起一捆玉米稈時,一只小老鼠從玉米稈里跳了出來嚇了我一大跳,但是我還是堅持干完了活。

  今年的中秋節雖然我沒有吃到月餅,但是我幫姥姥干完了所有的活,我覺得很值得。

中秋作文 篇3

  “十二度圓皆好看,其中圓極是中秋!边@詩句中說的“中秋”,指的就是婦孺皆知的中秋節。

  在我國,一年之中與歲時有關的節日非常多,而中秋節是人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也是最富有詩意的節日。中秋節還有八月半、團圓節、月夕待一些別名。因為中秋節在八月十五,正是八月二分之一,俗稱“八月半”。因為中秋節人們有邀請親朋好友夜飲玩月的習俗,又有媳婦歸省至此日必還家的俗規,且以圓月為象征,稱中秋為團圓節。又因為傳說唐明皇在這一天夜游月宮,便稱中秋為月夕。至于什么時候才開始有中秋節,文獻上找不出答案。古時專門記述歲時節令的專著《荊楚歲時記》中唯獨沒有關于中秋的記事。就連唐代成書的《初學記》中也不見關于“中秋節”的文字。

  關于中秋節的來由,前人大致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中秋與秋社有關。周云錦、何湘妃合撰的《閑情試說時節事》一文中說:“或許是因為我國是個農業國家,家事和季節有很大的關系,古人在播種的時候,就祀土地神祈求豐收,而在收成時也祀土地神報告豐收,答謝神祗的護佑。前者叫做'春祈',后者叫做'秋報'。八月十五是稻子成熟的季節,這一天各家拜的也是土地,很可能中秋節,就是'秋報'的遺俗,經過后人踵事增華而漸漸盛大起來!绷硪环N說法認為中秋與古代的祭月風俗有關。今人徐杰舜、陳順宣合著的《中國的風俗》一書中說:“中秋節的起源可能與古代對月的原始信仰有聯系。我國古代神話中有女媧捧月的.故事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抖Y記·祭法》中就有'夜明,祭月也'的記述。秦漢之前的禮儀中,就已經有秋分之夜,天子到國都西郊月壇祭月的規定,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場所。從唐詩寫中秋的詩中,已看到當時已經把嫦娥奔月神話故事與中秋賞月聯系在一起了。到宋朝,節日活動已很盛大,南宋時杭州因為中秋賞月,'此夜天街買賣,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曉不絕。'”

  吃月餅

  閑秦再思《洛中記聞》說,唐僖宗在中秋節日吃月餅,味道極美,他聽到新科進士的曲江設開喜宴,便命御廚房用紅綾包裹月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們。這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最早的關于月餅的記載。到了宋代,月餅有"荷葉"、"金花"、"芙蓉"等等雅稱,其制作方法更加清致。詩人蘇東坡有詩稱贊說,"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酥是油酥,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宋以后,制作月餅不僅講究味道,而且在餅面上設計了各種各樣與月宮傳說有關的圖案。餅面上的圖案,起初大概是先畫在紙上然后粘貼在餅面上,后業干脆用面模壓制在月餅之上。滿月形的月餅也跟十五的圓月一樣象征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贈送親友。這無疑是漢民族的一種民族心理的反映。傳說,元朝初年,元蒙統治者懼怕民眾起來反抗,采取每十家派一名兵監視,十家只許用一把菜刀的高壓政策,人民忍無可忍,便乘八月十五中秋節互贈月餅之機,在月餅里放一個蠟丸,蠟丸中裹著紙,紙上寫著誓言,餅底還貼一張紙做暗示,以此互相號召反蒙復國。浙江溫州一帶稱這種月餅為"三錦",按當地方言的諧音就是"殺緊"。這大概就是今天月餅外常貼上一張紙的由來。

  觀潮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以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大賦中就有了相當說盡的記述。漢以后,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條記載。這兩書所記述的觀潮盛況,說明在宋代的時候中秋觀潮之事達到了空前絕后的巔峰。

  燃燈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之美景,然而對此人們并未滿足,于是便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于塔上燃燈的節俗。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錦、何湘妃《閑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于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樹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于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竿,燈籠兩顆,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于元宵燈節。

【中秋作文】相關文章:

中秋時節話中秋作文07-24

中秋的作文06-12

中秋的作文(精選)09-25

中秋的作文(精選)12-04

中秋的作文(經典)11-18

中秋的作文06-13

(精選)中秋的作文03-22

中秋的作文[經典]04-19

[經典]中秋的作文01-05

中秋的作文經典01-1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aV女同在线 | 香蕉网伊在线中文字青青 | 亚洲一国产欧美在线看 | 色成年激情久久综合 | 一a在线视频插进去了 | 欧美v亚洲v中文v日韩v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