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重陽節小學作文合集八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重陽節小學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1
在登山者之路上,如果你勇于向上就是勝利。——引子
重陽節的前一天,我提議:“老人節登山去!明天我們全家也總動員好不好?”“好!好!”哥哥雙手贊成,爺爺也在一旁樂。媽媽見狀,笑著說:“好啊!明天上午去登山,就這樣決定!”
第二天,我們全家——爺爺、爸爸、媽媽、哥哥和我穿上運動衣、球鞋,帶好了毛巾、水、帽子,全副武裝、興高采烈地上車直奔冷水尖。
路上層林浸染,這景色就像一幅幅油畫:一抹綠、一抹紅、一抹金黃、一抹青紫……而天呢?湛藍如洗,就像倒過來的海,無邊無際。那云就是海里翻騰的浪,哈哈,太陽倒像是在海上行駛的船了!回過頭看著坐在后排的爺爺,已經興奮得坐都坐不住了,那眉毛高興得都彎成了峨眉月,眼睛都瞇成一條縫了呢!還時不時問:“到了沒有?” 簡直像個孩子。
一下車,一座大山矗立眼前。哇,好高啊!腿都酥軟了。爺爺似乎看出了我的心事,拍拍我的肩膀說:“可可,怕了嗎?不要怕,要不你和爺爺比賽吧!”“可以啊!”我笑著說。接著,爺爺伸伸胳膊,抖抖腿,好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2
大家都知道農歷9月9日是重陽節,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又稱“老人節”。重陽節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國的節日。
每到重陽節的這一天,我不由的想起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句話說明一些地方的群眾也有利用重陽登山的機會,祭掃祖墓,紀念先人的習慣。
我的家鄉在重陽節時正是收割的季節,過重陽節是在晚上,白天家人忙碌的在收割、打場。晚上爺爺奶奶用蕎面熬羊肉,吃完晚飯后,全家人走出家門,爬上附近的山上,點上火光,說說笑笑,不難看出也是一個豐收喜悅的日子,家人們都非常開心,我也一樣的開心。
不知道你們家鄉的重陽節是不是也和我家一樣熱鬧而開心。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3
農歷九月初九為傳統的重陽節。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位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慶祝重陽節的活動豐富多彩:一般包括出游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今年的重陽節,天氣格外的好,告別了許久的陰雨天氣,迎著怡人的晨風,抬頭望天,暖陽露出了笑臉,似乎也來趕趟兒,我們一大家人從四面八方趕到曾祖母家,陪她過重陽。曾祖母今年87歲高齡了,耳聰目明,身體硬朗。平時一個人住,每逢節假日,兒孫們都會趕回來看望她。
曾祖母今天可高興了,看著滿滿的一屋子孩子,笑得合不攏嘴了。一會兒叫這個,一會兒叫那個,一會兒用手摸摸這個的.頭,一會兒用手摸摸那個的臉。曾祖母總是最疼我們曾孫輩。有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舍不得喝也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她給自己添置新衣,總是拿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給我們零花錢。
中午,我們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完飯后,奶奶提議:我們曾孫輩的幾個孩子給曾祖母捶背、洗腳,孫輩們給曾祖母收拾整理房間。接到任務后,我馬上開始行動,在廚房里打了一壺冷水,放在灶臺上燒熱。然后拿出洗腳盆,把燒熱的水倒進盆里,為了不燙著曾祖母,我用手試了試水溫,小心翼翼地往盆里加冷水,直到水溫合適。我趕緊把盆子端到曾祖母面前,蹲下身子,熟練地把襪子脫掉,把她的腳慢慢地放進水里,我:“水燙嗎”?“不燙”。
曾祖母回答道。我卷起袖子,慢慢地給她輕輕地搓起腳來。她的腳又粗糙又干瘦,腳面上滿是褶皺,腳底滿是老繭,硬硬的。她一聲不吭,靜靜地看著我把她的腳撥弄來撥弄去。猛然間,我發現她的眼睛濕潤了,我相信:那是幸福的眼淚。
我給曾祖母洗腳,其他人也沒閑著,有的給她錘錘背,有的給她揉揉肩。而他的幾個女兒,則準備了精彩的節目:四姨婆唱起了《世上只有媽媽好》,五姨婆跳了民族舞,大家唱的唱歌、跳的跳舞,好不熱鬧。曾祖母的臉上一直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看著眼前的一切,我不僅想到了女作家龍應臺老師的《目送》一書,那樸實真摯的文字,讓人走心的同時心生折服,讓我深刻的領悟到“百善孝當先”的真諦。同時也詮釋了“你把我養大,我陪你變老“的真正含義。別樣重陽,心懷感恩,感恩長輩們的教育撫養之恩,讓長輩們度過一個安詳的晚年!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4
重陽節那天,老師帶我們到敬老院看望那里的老爺爺老奶奶。
一進大門,我就看見許多老爺爺老奶奶坐在院子里曬太陽。有的在低聲嘀咕著,聽不清楚他們在說什么;有的悠閑地翹著腿,微閉眼睛享受溫暖的陽光;有的在樹下下棋,還不時傳來爽朗的笑聲……院子里的花花草草美麗極了!引來了蝴蝶和蜜蜂,都在花叢中翩翩起舞!老爺爺老奶奶的身后就是一棟漂亮又干凈的樓房,白墻紅瓦掩映在綠樹中。這一切多像一幅美麗、和諧的畫。
還有的老人因為行動不便,無奈地躺在床上,我們輕聲走進房間,和這些老爺爺老奶奶聊天,陪伴他們度過屬于他們的節日。“阿姨,我來幫您吧……”我循聲看去,原來是我們班的梁妤馨在和管理阿姨說話呢。阿姨遞給她半碗碎肉粥。只見梁妤馨熟練地端起碗,拿起勺子小心地舀起一小口粥,放到嘴邊輕輕地吹了吹,再小心翼翼地喂到了老爺爺的嘴里。老爺爺張開嘴巴,吃力地吞了下去,梁妤馨開心地笑了。只見她不時和老爺爺說話,并拿起餐紙幫老爺爺擦嘴。我看到這一幕,眼眶不禁濕潤了。
時間過得真快,一眨眼到了下午四點。我們要回學校了。老爺爺老奶奶和我們依依惜別。我感到開心、幸福,因為今天我和老爺爺老奶奶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敬老節。我想在以后多孝敬父母,孝敬老人,讓她們在晚年的時候享受到幸福的時光。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5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即將到來的重陽節打響了了秋天到來的警鐘。但在重陽節新的定義——敬老節,也倡導人們對老人尊重,讓老人安度晚年。
重陽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
在時間上,重陽節可以分為兩種不同的定義。在古代,重陽作為夏冬交替季節的時間界標,因天地陰陽交替而陽氣衰弱引起的自然物候變化,才有了登高避災,重陽“辭青”以及佩茱萸、食逢鉺的古俗。但是重陽節直到唐朝之時,才被點定為正式節日,各種活動在民間與宮廷一起慶祝。至清朝,一代比一代盛行。
重陽節在現代的定義卻與古代不盡相同。為了讓老人感受到“夕陽無很好。”中國法律明確規定,每年的九月初九為老年節。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在古俗重陽節的承載下,在中國各地彌漫開來。“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是幾千年來儒家文化對于為人道德的基本要求。作為21世紀的少年,我們要孝敬老人,讓他們笑看夕陽無限好,而不是烏云密布;讓他們在人生的最后階段,安度晚年。
不管是“古代”的重陽節,還是現代的重陽節,它們都沿襲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習俗,記載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更應把這一文化節日傳承下來。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6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游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據《晉書》中《孟嘉傳》載,九月重陽這天,晉朝大司馬桓溫及參軍大將孟嘉等人登上龍山(今湖北江陵縣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觀賞山景,連帽被風吹走也不知道。桓溫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辯,一時傳為佳話。
南朝時,梁人吳均在《續齊諧記》中記載一個神異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隨費長房游學,費長房要他在重陽這天讓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系臂,并登高,飲菊花酒,才可免禍。桓景照辦了,才逃脫災禍。這個故事,生動地反映出重陽時人們的避邪除災心理。
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并飲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更有吸引力。如隋時孫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陽日,必以看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記隋代風俗,已與后世近似。在南宋的《夢粱錄》卷五載:“日月梭飛,轉盼重陽。……是日‘孟嘉登龍山落帽,淵明向東籬賞菊’,正是故事。”南宋韓元吉《水調歌頭·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負菊花開。試尋高處,攜手攝展上崔嵬。放目蒼崖萬仞,云護曉霜成陣,知我與君來。古寺倚修竹,飛檻絕尖埃。”描寫了重陽賞菊及登高觀景的韻致。
明清時,北京地區登高頗盛,《燕京歲時記》云:“京師謂重陽為九月九。每屆九月九日則都人提壺攜楹,出都登高。南則天寧寺、陶然亭、龍爪槐等處,北則薊門煙樹、清凈化域等處,遠則西山八處。賦詩飲酒,烤肉分糕,詢一時之快樂也。”不論文人百姓,都喜歡登高后在山上野餐、烤肉食用。有些貴戚富家則帶上幕帳、烤具、車馬、樂器,登高臺、土坡,架起幕帳、桌椅,大吃爆烤羊肉或涮羊肉,并唱戲奏樂,聽歌看舞。如清末慈禧太后,每年重陽于北海東的桃花山登高、野餐、烤肉,并架藍布圍障,防止閑人偷看。在玉淵潭等處,也集中了不少登高之客。故宮御花園里也有登高之山。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7
重陽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他讓我快樂也讓我悲哀。為什么?
因為我有個表哥,名重陽,他為人寬厚大量,特別是對待我們這群表兄弟。我更是愛他,雖然他比我大好幾歲,但我對他就好像對同齡的好朋友。但很不幸,幾年前,他慘遭毒殺,從此人間蒸發了~~ 每年的九月初九重陽節是眾人皆知的傳統節日。 家鄉的重陽節,大多風俗和其它地方一樣。只要是祭拜祖先,吃壽桃,爬山,放風箏。 臨到重陽節前,各村各戶就開始匆匆忙忙地準備各種各樣的美食,有雞肉、丸子、油菜(其它青菜也有,不過我很喜歡吃油菜)、壽桃。 到了重陽節那天,人們就會在特定的時間,成群結隊地拿著各自準備好的食物到祠堂祭拜他們的祖先。祭拜主要是上香、說語、燒元寶、放鞭炮。轟轟烈烈地鞭炮聲,激起人們的懷念之心……
祭拜完祖先后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吃壽桃。千萬別誤會,那不是桃子,而是剛剛祭拜時說的壽桃,那是一種用糯米粉、糖、食用粉紅色素等材料所制成的,表面很光滑,像果凍一樣,還刻有桃子、壽字。形狀有的像桃子網 ,有的是個圓形。記得每次我都會吃上一大半,好飽呀!
接著是爬山活動了。每個家庭都會組織一些人去爬山,還可以在山中野炊呢!(要注意防火哦!)在山路上,你可以說笑、唱歌、談心……而我則會坐在一棵老樹下,干什么呢?懷念我那永別人間的表哥:表哥,你在那還好嗎?過很快樂嗎?犯罪人已被逮捕了,你好好安息吧! 最后是放風箏。大家會在山頂上做一個大風箏,然后在上面寫上各自的思念或愿望,只要是好的。接著將風箏放上那蔚藍的天空,送信人——風,就會將你的思念寄托給你所想的人,將你的愿望寄給“夢想成真”者…… 重陽、重陽,何為重陽?就是重返陽間,將虛有化為現實,將難過變為快樂! 啊!思念你,我喜愛的表哥!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8
我們年輕的時候可沒現在這樣的好條件。因為你爺爺在外面當兵,所以家里的事、田里的活都由我包干了。我這雙手干過的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它可作出了大貢獻呀……”
小學生重陽節作文800字:謝謝重陽節
九月初九――重陽節到了!這可是我敬愛的爺爺奶奶的節日!我今天可一定要好好地表現一下!
迅速吃好晚飯后,我從口袋中掏出一把早已準備好的精致的小剪刀,跑到爺爺奶奶身邊,說:“爺爺奶奶,我給你們剪指甲,好嗎?”爺爺聽了,一愣,帶著懷疑的神情說:“乖孫女,你也會剪指甲?”“會!”話雖這么說,可我卻心虛得很,畢竟我從來沒剪過指甲呀!不過我相信:只要用我的誠心,就一定能完成任務。不是有句老話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說干就干,我拉過爺爺的手,開始行動了。哇!爺爺的指甲好硬哦!萬事開頭難,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剪了第一刀。“爺爺,痛不痛?”“不痛不痛,這哪會痛呀!”爺爺滿意地坐在沙發上說,“爺爺這是在享我孫女的福啊!”
突然我發現爺爺有個手指頭上竟沒有指甲,我急了,問:“爺爺,你這個手指頭的指甲呢?”
爺爺見我著急的樣子,連忙說:“小平平,別急!這是我在部隊時弄掉的。那是一次軍事練習,我們正在訓練擦槍,由于我一心想快些,用力過猛,讓槍給夾了。沒事,現在早好了,一點也不痛了。不信你摸摸,它硬得很呢!”
聽了爺爺的話,我趕緊去摸,那肉果然已很硬了。是呀,都已經幾十年了,能不硬嗎?爺爺可真是個堅強的人哪!我一邊摸著他的手指頭,一邊這么想著。
剪好了爺爺的手指甲,輪到給奶奶剪了。我捏過奶奶的手,發現雖說奶奶是個女的,可手卻很厚,而且也很粗糙。我心里格登了一下。奶奶見了,猜出了我的心思:“是不是也想聽聽奶奶的故事?”我抬頭看著奶奶慈祥的眼睛,點了點頭。
奶奶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我們年輕的時候可沒現在這樣的好條件。因為你爺爺在外面當兵,所以家里的事、田里的活都由我包干了。我這雙手干過的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它可作出了大貢獻呀……”
聽著奶奶的話,我竟忘記了給她剪指甲,而是把她的手捧起來,緊緊地貼在我了的小臉上。
一次剪指甲竟讓我懂得了那么多,這得感謝這個重陽節呀!但愿在人們的心里天天是重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