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重陽節的作文八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重陽節的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重陽節的作文 篇1
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又因為在我國古代,六為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慘害后,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
在古代民間,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至于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詩人王維更留下千古傳頌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陽節的作文 篇2
九九重陽節農歷9月9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中國古人以九為陽數,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有老人節之稱。
重陽這一天,人們賞玩菊花,佩戴茱萸,攜酒登山,暢游歡飲。
關于重陽節的來歷,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東漢(25;220)方士費長房對他的弟子桓景說:九月九日你們家有大災難,如果用紅色的囊袋盛茱萸,掛在臂上,登高山飲菊花酒,就可以免禍。桓景到那天就率領全家老小到山上避難去了,等到晚上回來的時候,發現家里的雞犬全都死了。從此,人們每到九月九日就去登高避邪,于是沿襲成俗,遂成佳節。
重陽登高,是節日主要習俗。歷代以來,漢族官民到九月九日全都成群結隊去爬山登山。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干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仿制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災之意。
登高受人重視,特別是受老年人重視的另一個原因,是高有高壽的意思,因此人們認為登高可以長壽。
歷代詩人都喜歡重陽登高賦詩,唐代(618;907)大詩人工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方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遠客思鄉之情,深切感人。
重陽節還有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風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種中藥植物,氣味辛烈,中國古人認為折以插頭,可以防止惡濁邪氣的侵襲;燃熏后可以避蟲咬,在這百足之蟲,死而未僵之時,熏佩以避之,猶似端午節熏雄黃一樣,是很符合傳統衛生習慣的。
菊花是中國一種歷史悠久的名花,除重陽賞菊外,還具有食療價值。因而古人在食其根、莖、葉、花的同時,還用來釀酒。晉代菊花酒制法是:采菊花莖葉,雜秫米釀酒,到次年九月始熟,用之。
明代(1368;1644),菊花酒是用甘菊花煎汁,同曲、米釀酒。或加地黃、當歸、構相諸藥方佳。明代醫藥家李時珍說菊花酒具有治頭風,明耳目,去痿痹,消百病的療效。
重陽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種節令美食,在重陽節食用。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的意義。
重陽節的'作文 篇3
重陽節的一天來到了,我們一家子準備去爬山。車開到了半山的地方,我們就下車開始爬山。我們爬呀爬呀,爬了好一會兒,才爬到半山腰,我們看到了一個亭子,于是就坐在亭子里休息了一會。
我們就繼續爬,我和爸爸走了一會山路,又走了一會樓梯,我爬呀爬呀終于爬到山路的一半。爸爸說我們爬不上去了,于是我們就下來沿著樓梯繼續往上走,又看到一座亭子,我們爬到了亭子的第三層,我從窗外望出去,看見了外面的高高低低的房子、看到了環球中心、高鐵上的火車在開,還看到了錢塘江,就像一條白色的線。這時候我想起了一首詩《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在亭子里休息完了后,我們都覺得時間有點晚了,于是就下山準備走,我們走到了山下坐到車里走了。我覺得爬山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我還學會了怎樣爬山哦。
重陽節的作文 篇4
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是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今天爸爸帶我去澤雅老家——嶼山村探訪家鄉重陽節民俗,我還當了一回小,采訪當地的老人有關重陽節的民俗,收集了很多重陽節民俗的照片和資料,家鄉的重陽節活動可真是豐富多彩呢!
我們先去了嶼山村星光老年之家,有老人在這里下棋、看電視。在這里我了解到全村有一千多人口,村里60歲以上老人有223人。星光老年之家里面有老年電視大學、文化娛樂室、健身活動室、老年衛生室、老年理發室等等,村里的老人可以在這里喝茶、聊天、下棋、看電視、健身等娛樂活動,老年人可以在這里過幸福的晚年生活呢!
然后我們去了爺爺家里,我陪爺爺聊天,問了爺爺很多關于村里老人節的民俗活動。爺爺告訴我,每年的老人節都很熱鬧,村里有能力有孝心的人自發組織了一個叫“嶼山聯誼會”的愛心組織,巳經有會員一百多人,專門為村里的老人服務、獻愛心。每年重陽節,組織聯誼會會員開展“孝暖重陽、愛在重陽”活動,由會員個人出錢,大擺“孝敬酒”,給老人發紅包,還邀請甌海三醫的醫生免費為老人體檢送藥。村里有很多爺爺輩的理發師傅,村里人稱他們為“剃頭老司”,在每年的老人節免費為老人理發。爺爺說今年的老人節擺了28桌酒,可熱鬧了,還給每位老人發了紅包,老人們可開心了,都夸這個聯誼會辦得好,夸聯誼會的叔叔阿姨有孝心,讓老年人感受到家的溫暖。
我想我以后也要向聯誼會的叔叔阿姨學習,學習他們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做一個有孝心有愛心的人。
重陽節的作文 篇5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我準備幫奶奶洗一次腳,因為從小到大都是奶奶給我洗腳的。我記得每一次都是奶奶把腳盆拿到我面前,輕輕地揉著我的腳,那感覺真是太舒服了。
晚飯剛吃過,我就把洗腳盆跟毛巾準備好了,準備給奶奶一個驚喜。這時奶奶走進來了,我立即把洗腳盆跟毛巾端到奶奶面前說:“奶奶,我想為你洗腳。”奶奶笑得合不攏嘴,開心地說:“好孩子,真是奶奶的乖孫子!”
我先讓奶奶坐在凳子上,放上滿滿一盆熱水,用手試試,水溫差不多了。然后蹲下來輕輕地把奶奶的鞋子、襪子脫下來放在一邊。“奶奶把腳放進來吧!我會好好伺候你的。”我開心地朝奶奶一笑。當我的手摸到奶奶的腳時,不禁心里一顫,原來奶奶的腳是那么粗糙。是呀,奶奶辛辛苦苦勞累了一輩子,到現在還要天天做家務,我心里真是慚愧呀!我慢慢地把奶奶的腳洗了一遍,然后輕輕地按摩了一遍。我很認真地對奶奶說:“奶奶,我以后天天給您洗腳。”奶奶開心地笑了。
重陽節的作文 篇6
今天是重陽節,也是中國第一個法定老年節。阿公特地從揚州趕到上海來看望老太太(阿公的媽媽)。我和媽媽也一起去看望她,還帶了蘋果和橙子。阿公把老太太接到我們新裝修的房子來玩,老太太看了很開心。我有一個多月沒見到老太太了,她還和以前一樣,精神不錯。
阿公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還這么關心他的媽媽,讓我很感動。我要向阿公學習,關心老人,照顧老人,讓他們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健康長壽。
重陽節的作文 篇7
在早上起床的時候,我看了看墻上的日歷,哇!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沒想到今天竟然是重陽節!想起老師讓我們寫的“重陽見聞”,呀,寫什么呢?給爺爺打一個電話問候一下,那外公外婆呢?送禮物?有點不實惠;送卡片?沒新意;請客?額,好像還不錯!剛好媽媽那里有“麻辣空間”的優惠卷,可以少給點錢,嘿嘿。
一會兒之后,我就把這個想法給媽媽說了一下,媽媽剛開始有些不可思議的對我說:“真的嗎?這主意實在是太好了,但錢從哪來呢?”我還沒注意到這個問題呢,原來都是先借一下媽媽的錢,這次可不行!我想了想,對媽媽說:“從我銀行里扣吧!就這么定了,我給外婆打電話了啊!”
時間過得可真快啊!才轉眼,就已經到中午了。我們開車去了“麻辣空間”。看了看菜單,菜可真多呀!我點了很多菜,但是,媽媽卻都“無情”的消掉了,我正想說些什么,媽媽拿出優惠券,我清清楚楚的看到上面送的菜我竟然都點了!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今天的這一頓飯,我們吃得愉快極了,可能是因為平常小氣的我,今天竟請客吃飯而感到不可思議吧。吃飯時,我把菜夾到外公外婆碗里,他們都說我長大了、懂事了,說的我心里美滋滋的。被人夸的感覺真好!
我們吃完飯之后,外公外婆便一起回家了。我也要去上我的補習班了。我想了想今天吃飯時的情景,想起外公外婆幸福的笑容,我也不知不覺的笑了。以后一定要多體諒長輩們,不只在重陽節這天……
重陽節的作文 篇8
又是一年的九月初九,重陽節就要到了。秋高氣爽,正是適合登山的日子,很多人都會選擇在這一天去登山,所以重陽節也稱登高節。
我記得重陽節那天,我們一家人去了蘇州樂園,因為我非常喜歡爬山,爸爸剛買好了門票,我就拉著媽媽飛快跑到山前。山上許多人已經手拉手成群結隊地直達山峰了,我也興致勃勃地往山上爬。但還沒有爬到半山腰,我就已經累得滿頭大汗了,正好前面有座亭子,我和爸爸媽媽就進去休息,這時媽媽給我講了重陽節的由來。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神,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的苦頭。村里有一個叫恒景的年輕人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神。恒景四處訪師尋道,找了很長時間終于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恒景不畏千辛萬苦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于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不僅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從此以后恒景不怕風吹日曬終于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恒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神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恒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恒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神沖出汝河,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臉色突變,這時恒景手持降妖寶劍幾個回合就把瘟神刺死于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瘟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聽了這個故事我非常地感動,猶如有一股能力注入我的體內,我大踏步地向山上爬去,感覺終點就在自己的眼前。
下山的路上,媽媽告訴我今天也叫老人節,我想到自己身上還有爸爸平時給的零花錢,奶奶一直都有肩膀酸的毛病,正好路邊有賣棒槌的按摩器攤,我花了五元給奶奶買了一個。
這次的重陽節登高讓我學習了很多知識,我覺得這是我過的最有意義的一個重陽節了。
【【推薦】重陽節的作文八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