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作文(優)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重陽節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重陽節作文1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每當想起毛主席的《采桑子·重陽》這一首橫掃千古的名篇大作,不禁心生感慨:重陽節又到了。老人高興,兒女高興,小孩也高興,好一派喜慶氣氛。
重陽節:節令名。陰歷的九月十九,又叫重九。因為九是陽數,九月一個陽,九日一個陽,故名“重陽”,又叫敬老節,有登高的傳統習俗。登高時,佩戴茱萸囊,據說可以避邪。
重陽節對于老人來說,是一個高興的節日。老人門可以結伴,手握金菊,前去登高。可重陽節對一些特殊的老人來說,又有著不一般的意義,故歷代文人墨客,對重陽節大加吟誦,各抒感慨!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毛主席的《采桑子·重陽》,內容描寫重陽節的戰地風光,借景抒情,表現了戰爭勝利后的喜悅和對革命前途的樂觀,并從而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自然觀或宇宙觀作了形象的詩的揭示,是富有深刻哲理意蘊的。而對于一些煺役老軍人來說,會勾起他們無限的回憶與遐想。抗戰時期,他們是如此的風光,如此的英勇,充滿了動力與奉獻祖國的激情。可一年一度秋風勁,歲歲重陽,他們也老了!回憶當年,他們會感到無比欣慰與自豪。每到重陽,他們會為自己倍感驕傲。
“每封佳節倍思親’,有些兒女忙于事業,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去照顧和陪伴他們的父母親,只有把他們送進養老院。可每到重陽節,兒女想父母,父母也思念兒女,想來想去,即使是節日,彼此也獨自生悲,徒感寂寥。
今逢重陽,而我們因該為這些飽受思念之苦的老人們做些什么呢?雖然我們是小孩,卻也可以為他們做很多很多。我們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一些東西,去養老院慰問那些老人,陪他們一起過節,讓他們不用感到孤獨,還可以自編自演一些節目,與老爺爺老奶奶一起開心,一起快樂。這樣,老人們不僅開心了,我們也度過了有意義的一天。
重陽節過了一年又一年,今又重陽,對老人們來說,他們一定會一起吟誦: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重陽節作文2
雖然外公外婆、爺爺不在我眼前,我不能夠在他們面前做一些孝順他們事,但是我依然得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我力所能及家務事以儆效尤!那我也已經打電話給他們了,也祝他們重陽節快樂!
既然我要做一些力所能及事情。我便坐在冰冷板凳上冥思苦想。剛好這個時候媽媽要去洗衣服了,還帶了我一雙鞋子,我便想:既然媽媽不讓我洗衣服,那我就幫媽媽洗那一雙鞋吧。說實話,那實際上是幫我自己洗一雙鞋!
自己想不如自己做,于是我便用實際行動來表明。我急忙跑下樓,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幫你洗一雙鞋,行嗎,這樣也算我幫外公外婆做一件家務事吧!媽媽猶豫了一會兒,但還是答應了。等媽媽洗完了衣服,我便開始洗自己鞋子。
以前媽媽教過我,要洗鞋子,得先把鞋里襪子拿出來洗。我拿出襪子,覺得臭極了,我想:爸爸媽媽是多么關愛我啊,雖然我襪子那么臭,但是依然幫我洗,這多么偉大啊。我得感謝他們!我洗好了襪子之后,把鞋墊拿出來洗,鞋墊非常容易洗,兩面都放點洗衣粉,兩個一起刷,一下就搞定了。
接下來就是鞋子本身了。鞋子我穿了非常長時間,本來非常白一雙鞋,現在變得黑不溜秋。但是爸爸媽媽以前仍然不厭其煩把我鞋子洗干干凈凈。真對我非常關愛,我真不應該天天惹他們生氣,不然我豈不是辜負了他們對我用心良苦!
我拿了些洗衣粉,先抹在鞋子外面,在拿刷子用力刷,好不容易才把這只鞋子外表洗好。繼而,我又弄了些洗衣粉抹在鞋子里面,然后先把刷子放在鞋里,用力地左刷刷,右刷刷,上刷刷,下刷刷,費經心思才把這一只鞋子洗完呢!我也感到了爸爸媽媽洗鞋不容易!
重陽敬老,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品德。說到這里,我想起了一句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重陽節作文3
十月25日,陰歷9月9日,是傳統的重陽佳節。因爺爺說要買一雙運動鞋,父親就攜帶我和小弟弟陪他來到大潤發超市。
父親在停車點停好車,大家一塊走進了超市。一進超市,就遇見了前所未有些困難,買鞋子的在三樓,到三樓去要坐電梯,爺爺因中風,所以走路困難,還要拄著拐杖,這到底如何解決啊?
在來這里以前,我就想到了這個問題,可我想象爺爺只須走上去再走下來就沒事了,可事實不是如此,爺爺的腳一踏上去就全身發抖。小弟弟雖然只有五歲,但他根據父親的命令,攜帶爺爺的拐杖和其他東西先乘電梯上去,在電梯口旁邊看好東西等大家。
爺爺等在電梯口,父親扶著他,我站在電梯上等爺爺。從大家身旁走過的人,都轉過頭來看看大家。父親看了看電梯口沒人了,就籌備讓爺爺上去。爺爺的`右腳抬了起來,踏到電梯的板上,因為電梯是往前運動的,所以剛剛站上去,整個人就被拉上去了。這個時候,爺爺的右手不停地發抖,我扶住爺爺。過了一會兒,電梯到頭了,爺爺的腳根本沒動的跡象,整個人滑了上去,右手又不停地發抖,這個時候爺爺緊緊地抓著旁邊的靠手,不愿往前走,后面推著長長一串購物車的員工使勁往左拐,才沒碰到爺爺。
沒想到下面還有一層上三樓的電梯,這下可如何解決啊?沒方法,大家只能在堅持一下。還是老樣子,大家讓小弟弟先上去,然后在扶著爺爺上電梯,可剛出電梯就遇見了愈加艱巨的困難,爺爺手拉著扶手不愿松,我如何那爺爺的手他都不拿掉,后面上來的人擠成了一堆,父親立即把爺爺一把拉了過去,電梯終于通暢了。
這次重陽節,大家幾個小的可是幫爺爺幫得夠辛苦了,但我想爺爺肯定十分高興。這是大家小輩應該做的,由于重陽節本來就是老大家的節日。
重陽節作文4
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啦。重陽節這天人們通常會登高祈壽、秋游賞菊、佩插茱萸等。每年的重陽節我都不知道它的存在,今年的'重陽節可是和以前大不相同哦。
今天就是重陽節了,我和媽媽吃完早飯就去了山陽灣小區參加班級組織的進社區活動。活動內容是給爺爺奶奶宣傳人口普查,我拿著老師發的材料就高興地朝小區廣場走去,那兒人多,這樣可以發得快一點。我看到一個爺爺就鼓起勇氣走上去說:“爺爺您好,今天我們班開展了進社區活動,想讓您了解一下人口普查。今年的人口普查時間點是11月1日開始,請你們關注一下。”,接下來我不斷重復這句話直到資料發完為止,任務很快完成了。在社區門口我還看到了志愿者在給爺爺奶奶免費剃頭,媽媽告訴我,重陽節要敬老愛老,是老年人的節日。
我最期待的是下午的活動,去邵老師家做重陽糕。我們到了邵老師家先洗手,接下來就開始動手做重陽糕了。首先把面倒在盆里,接著把水倒進去,攪拌,然后用手把面捏的碎碎,放進模具里再在上面放上葡萄干,紅棗干等材料。蒸好后我們幾個嘗了一下,真是很好吃。重陽糕做完,寫上祝福語,我們就下樓去給爺爺奶奶發重陽糕,爺爺奶奶很高興,還夸我們是好孩子。
活動結束老師讓我們每人帶了一塊重陽糕回來,我非常開心,因為我想送給我的奶奶嘗一嘗。奶奶平時照顧我們非常辛苦,我想感謝她對我們的照顧。我還在重陽糕上放上提子和柚子,很漂亮,奶奶說:“這個還是留給你們吃吧。”,奶奶總是這樣,把好的全部留給我們,妹妹不懂事,還在一旁吵著要吃,我趕緊掰一塊放到奶奶嘴巴里,奶奶說真好吃。
媽媽說,愛老敬老不是非要等到重陽節這一天,我們平時都要愛老敬老,我決定以后不對奶奶耍小性子,每周末幫奶奶捶捶背,捶捶腿,幫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明年的重陽節,我要在家多做點重陽糕,送給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祝他們健康長壽!
重陽節作文5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弟子規上也說過:“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這句話的意思是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讓他們暖和,夏天要讓他們涼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請安,晚上要替他們鋪好被褥。我的爸媽對老人一向孝順,雖說不上“晨則省,昏則定”,但也是事事都盡心盡力地安排周全。
今年的重陽節恰逢國慶長假,爸爸媽媽和我陪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過了一個特別的重陽節。重陽節前夕,媽媽特地為老人們安排了一次旅行,去杭州風水洞和宋城游玩,老人們可高興了!一路上老人們談笑風生。到了杭州風水洞,景區里形狀各異的石鐘乳、一眼望不到底的溶洞、一條條可愛的娃娃魚……老人們看見這么多他們不知道的東西,都發出了陣陣驚嘆。事先早就為這次旅行做足了“功課”的我,此時充當起了家庭導游,把我網上查的,書上找的關于風水洞各個景點的傳說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一講解。聽了我繪聲繪色的講解后,他們更是連連稱贊大自然的鬼虎神功。杭州宋城是外公夢寐以求的地方,聽說這次要到宋城,別提有多了。在宋城,我仿佛又看到了欣欣向榮、熱鬧繁華的宋代:房屋都是宋朝時的樣子,工作人員都穿著宋朝的衣服、街上到處是熱鬧的小吃店……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街巷間,我仿佛覺得自己是穿越到宋朝的歷史之中了呢。外公來到宋城可就活躍了,就跟個孩子似的立刻去買了小吃,一邊吃著小吃,一邊還給我們講開了宋朝的`歷史。最讓人難忘的還是我們那里看的名叫《宋城千古情》的精彩的魔術表演!舞臺上,旖旎的燈光加上舞者的精彩表演,使大劇院不時響起陣陣雷鳴般的掌聲。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嘖嘖“演得太精彩!”
晚上,大家和幾位老人一起吃了團圓飯。看著老人們一個個都得紅光滿面,笑著,說著,滿臉的皺紋都舒展開了,就像盛開的瓣,每根皺紋里都漾著甜甜的笑意。爸媽也因為能讓老人家高興而特別高興。我心里想著,原來老人們的快樂原來如此簡單,孝順也是并不是一件難事。
重陽節作文6
有人喜歡春節,有人喜歡端午節,還有人喜歡中秋節,可我卻與他們不同,我喜歡重陽節。為什么呢?因為我覺得它是我們漢族人民從古代一直流傳到現在的傳統佳節。
今年的重陽節,我們家也過得很有意義。這天,我剛起床,只見桌子上已經擺著兩塊圓圓的、厚厚的糕點,見我一臉的疑惑,爺爺解釋道:“今天是重陽節,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重陽糕。”“噢!”我情不自禁地拿起爺爺已經切好的一小塊糕,邊吃邊問:“那重陽節還有哪些習俗啊,爺爺你快告訴我吧!”
爺爺見我這么感興趣,就讓我坐在他身邊,竹筒倒豆子般把他知道的一五一十地說了起來。
古代,民間在九月初九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代詩人的登高詩有很多,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9層,像寶塔,上面還做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上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聽了爺爺的話,我了解了我們漢族文化是這么傅大精深,這讓我聯想起在學校里學過的一首古詩,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說得正是在重陽節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
重陽節除了有“登高”和吃“重陽糕”外,還有喝菊花酒、插茱萸等豐富多彩的習俗。近年來,我國又把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和助老的優良風氣,使重陽節多了一層新含意。所以我喜歡重陽節,它使我從心底里樹立起從小尊敬老人的好習慣。
重陽節作文7
重陽節到了。每年的重陽節,都是人們去拜祭先祖,敬重老人的日子。
轉眼時光匆匆,今年的重陽節又來了。只是今年我們的重陽節跟往常的不一樣。學校組織了一次活動。讓我們去看福利院的老人。
我們帶著慰問品來到了福利院。只見這里的環境真優美,一幢幢樓房撥地而起,綠樹成蔭,花草遍地,不亞于上海的居民樓。我們先是慰問表演,同學們個個生龍活虎,極為賣力,把老人引得哈哈大笑。就在這時,我突然發現在窗簾后面藏著一個老爺爺的臉。我想:其他老人都出來了,為什么這位老爺爺不出來呢“下面是問候交談,請同學們和老人們拉拉家常。”主持人的話打斷了我的思緒。好奇心促使我去那個老爺爺的房間。我輕輕推開門,老爺爺一看是我們來了便熱情地招待我們。我看了看老爺爺,只見他的頭發全白了,眼睛深陷在眼窩里。我們替他捶背的時候,他雙手緊緊握住我們的手說:“好孩子,你們有這份心就夠了,你們這些孩子都不嫌棄我們,真好!”我們又為老爺爺整理了房間,老爺爺連聲說謝謝。他小心翼翼地從一個隱蔽的.地方拿出幾塊糖說:“這是我的一點心意,你們拿著吃吧。”我好奇地問:“老爺爺,您為什么剛才不出去呢”老爺爺苦笑著說:“我發燒38℃,不能出去。”“噢,原來是這樣。”我恍然大悟。我們又問了老人許多問題,知道了他姓樊,今年78歲。直到老師叫集合時,我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
以往的重陽節,我都只知道是敬老的日子,但是卻不懂得其中的含義。現在的我,終于,明白了這其中的深刻含義。更明白了作為一個21世紀的小學生,更應該尊重老人,關心老人不嫌棄老人。
今年的重陽節,真是一個很有意義的重陽節!
重陽節作文8
又到九月九日重陽節了,昨天我陪著爺爺奶奶去登了杭州的虎山仙人谷。每年這個時候呀,老人家會帶著子女們登山,找自己當年的伙伴。然后,在一起聊當年的趣事,一邊帶著子女們都去看他們插茱萸,又讓子女們和他們一起賞菊花。我們又看到滿山遍野的野果、錯雜在花花綠綠的草叢里的野花,讓我們感覺到秋天的氣息,也讓我們知道秋天來了。但是令人最高興的事情來了,我們不但感覺到秋天的'氣息,而且還了解了這里的風土人情,更美的是,我們還在那里欣賞了那里美麗的小橋流水人家呢!
開始爬山了,咦?怎么下山的人手里的袋子都裝的滿鼓鼓的?好奇心的我,為了弄清楚其中的奧秘,我把一個大伯攔住了,我問大伯,他袋里裝的是什么?他說是柿子,我問他那里可以摘?他說在路旁。于是我對他說了聲“謝謝”,就跑到老媽那兒了。媽媽一看到我一蹦一跳的樣子,逗著我說:“瞧,你這一蹦一跳的樣子,準是又發現什么“新大陸”了吧?”我告訴他們這里有柿子,老人們急著叫要去摘。我們又走啊走,媽媽說她太累了,要休息一會兒。可是剛想坐在亭子里休息一會兒的老媽看到樹林里有很大的柿子樹,我眼疾手快地鉆進樹林子,老人們怕我掉下去,也和我一起摘柿子,媽媽見了急忙和我們一起摘了起來。
不一會兒,我們每個人手中的袋子都裝滿了。此時此刻,大家笑得臉好比像萬圣節的南瓜那么圓,我突然發現媽媽臉上的皺紋像菊花瓣一樣地舒展開來了,我發現此時笑得正甜的母親似乎年輕二十多歲了呢!
過了一會兒,我們下山了,此時此刻我高興得能用什么語言表達呢?
這就是我假期的一個收獲,也是我假期中一件最開心的事情呢!
重陽節作文9
今天是九月九重陽節,有的地方稱做老人節,還有的地方稱做思親節。普遍的稱呼就是,重陽節、登山節、踏青節。重陽節是我國古老的節日,人們進行著登山、旅游、插茱萸,摘樹葉,觀賞楓樹的紅葉風景。總之,人們對這個節日是很重視的。
我懷著喜悅的心情參加了旅游的隊伍,看到了香山的美景,見到了朋友與親人們的歡聚,不由我思念起我的故鄉,思念我的親人、朋友。我一路游覽、一路思念。
臨近下山時心里萌動了作詩詞來紀念這個節日的想法。靈感一來就舉筆寫下了如下宋體詞。清平樂.九月九思故鄉。
今天農歷九月初九,廣州也終于有點涼快了,此時若在家已經要穿毛衣了吧。每逢佳節倍思親,客居他鄉,總有點小小的鄉愁在心底。廣州的白天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夜晚五彩斑斕,燈紅酒綠,嘈雜與匆忙沒有休止。
所謂的繁華不能給我任何的歡喜,總是想起家鄉的秋天,晚上,涼爽的風,吃著各種新鮮香甜的果實,望著天空閃爍的星星,想著朦朧美好的心事。那時的我眼睛很亮,心中有夢想,而夢想總是在遠方,年少的我相信,遠方充滿著難以述說的神秘與美妙,遠方有很多我們想象不到的奇觀景致,遠方有很多讓我們激動好奇的東西。而今遠離故鄉來到所謂的遠方,每天所聽所看的'人和事已司空見慣,終日的匆忙讓我眼睛無光,內心迷茫,年少的夢已經模糊,也許現在的我就在年少的美夢里,只是我已經沒覺得那么美好而已。
也許很多人來到這里都是為了淘金,并沒有把這當成一個家園,所以很多人找不到安全感和歸宿感,而由太多沒有安全感和歸宿感的人們組成的城市總會透露出一些冷漠。單位也有那么多本地人,年長的,年輕的,尤其是年輕人跟我們在一塊感覺不到什么隔閡,只是不知道他們年少的夢想是什么,是否也在遠方,但此時此刻他們肯定體會不到異鄉人的情懷。想家的感覺,其實挺好。
重陽節作文10
1000多年前的今天,杜甫爬上天空,唱起了永恒的絕唱——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個人在異鄉是陌生人,過節的時候會為親人考慮再三。他知道哥哥在很遠的地方爬山,山茱萸里少了一個人。穿越歷史的煙云,又是重陽的一年,又是頌經,就像他的心.
一個安靜的傍晚,我獨自站在商場旁的一棵樹下,陽光斜斜地織下來,穿過一片片散落的樹葉,在我眼中投射出斑駁的光芒。但是,我根本無法從光里得到溫暖,反而覺得有一種寒氣從骨髓里散出來。看那枯黃的葉子,已經不亮了。即使在這種暖風下,它們也會凍得發抖,如果我堅持不住,它們也會像蝴蝶一樣掉下來。然后我就孤獨終老了。當我裹好衣服離開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就像那些被拋棄被遺忘的敗葉,遠離親人朋友,在這個遙遠的城市里呼吸著陌生的空氣,咀嚼著思念的苦果。
回到宿舍,發現手機里已經有很多短信了。秋風吹來,我的祝福會毫不猶豫的'化作秋雨,滋養你;菊花盛開時,我的祝福會毫不猶豫地化作花瓣,飛向你;重陽節到了,我會不惜一切代價發短信祝你——重陽節快樂。“工作時不要太累,”這是m一貫的搞笑風格,”有人在乎的旅程,不是流浪;有人思念的日子并不孤獨;有些人在乎的歲月并沒有逝去;不要讓幸福擦肩而過,不要讓夢想變成泡沫。“愿你比任何人都幸福,”z總是很貼心.雖然這些短信大部分不是自己手里的,但我知道祝福之心是真的,感覺很強烈。握著手機的手漸漸暖和起來,然后遍布全身。我仿佛被千里之外的愛包圍著,這種愛會填滿我體內的冰冷。
窗外,一陣秋風吹來,我又抬頭看著空中飛舞的枯葉。突然覺得他們就像天生的信頭,愛情是萬能的郵票。枯葉用盡了最后的生命,燃燒成明亮的陽光,向無數異地的親朋好友傳遞溫暖和祝福,讓世界不再孤獨。本來,只要心心相印,距離永遠擋不住真情;其實只要真情永存,世界就在身邊。
重陽節作文11
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古代詩人也寫了許多關于重陽節的詩句,比如王維寫得《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重陽節不僅稱登高節,還稱為老年節。在這一天農歷九月初九張,人們都會菊花酒、登高。
之所以還被稱為老年節,也是因為中國已經步入了老齡化社會,我們都應該尊老、敬老、愛老、護老。
“香九齡,能溫席。”意思是有一個九歲的孩子,年齡雖小,但卻已經會在父親睡覺前,給父親溫被子,讓父親安穩的睡覺。我們也應該學習敬老的行為,比如,多陪伴老人說說話,給老人講有趣的事,給老人捶捶背、按按腰,使老人不會孤單、無聊。有時,如果不在老人身邊,也應該多給老人打打電話,給老人一點溫暖和祝福,或為老人發一點錢,讓他們每天都可以過得快樂。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都應該尊敬老人,比如在吃飯的時候,老人必須坐到主座,如果老人沒有動筷,其他人不得先吃,否則不尊重老人,還有就是筷子不能指向老人,且壺口也不能對著老人。雖然這些規矩,現在都有許多人不知道,但是我們不能缺少應有的禮儀。
現在的生活中,也有許多不愛老,護老的人。就比如有的人被父母養大,給他娶老婆,結了婚之后,翻臉不認人,給父母吃剩飯,拿掃帚打他們,趕父母走,對父母們不管不問,自己穿著名牌衣服,父母穿的破爛衣服。現在我們的`生活變好了,都是因為這些老人們做出了巨大貢獻,不能把自己當成父母的掌上明珠,要懂得感恩,懂禮儀,愛父母,愛老人。不僅要關愛與自己有血緣關系的奶奶、爺爺,也要關愛沒血緣關系的老人。
一個電話,一句問候,都是愛老人的表現,讓老人開開心心、安安穩穩地過好每一天,享受生活的樂趣。
重陽節作文12
重陽節過去了,但是與此有關的一條新聞卻發人深省。重陽當日,解放日報記者進行了一次隨機性的街頭調查。結果顯示,多數被訪的年輕人不知道當天是重陽節,有的雖然知道重陽節,但是卻并不曉得重陽節與尊長敬老之間的關系。
重陽節在當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傳統文化對年輕一代影響的日漸式微。年輕人可以用學習壓力大、工作競爭激烈等客觀因素來解釋自己的這種忘卻,但無法回避的另一個事實是,在傳統節日被淡忘的同時,西方節日卻在不少年輕人中風光無限。如今許多年輕人熱衷于西方的情人節,卻對中國傳統“七夕”節不屑一顧,就是一例。
事實上大多數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傳統文化的積淀形式,都是傳統倫理觀、價值觀的特定反映形態。然而我們不少的年輕人卻不知道為什么要在重陽節登高、賞菊,更是無法體會其中所孕育的'尊老敬老的倫理內涵。在此次調查中,百分之九十的年輕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從未想到在重陽節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這種對重陽節“有名無實”的認識,反映了傳統倫理道德觀念在不少年輕人觀念中的某種弱化。
當然這種弱化需要辯證地看待。對于傳統文化中糟粕的東西,這種弱化無疑有益。但是對于那些類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之類優秀的東西,這種弱化就不應該了。因為,恰恰是孕育于后者之中的倫理規范與價值觀念,成為構筑現代人格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重陽節被一些年輕人逐漸淡忘的背后,我們看到的是傳統文化教育的脆弱,好在這種淡漠已經引起社會的注意。目前北京已有25所中小學把誦讀四書五經的部分內容列入課程表。在全國估計已有100萬孩子開始把誦讀古詩文作為日常學習的必修課。
我想重要的并不是孩子們背了多少古詩,而是讓他們多了解一下自己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并在這種優良文化的哺育中真正成為“知書達理、尚禮重義”的棟梁之才。
重陽節作文13
農歷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名“老人節”。今年的重陽節過得個性有好處,因為我們學校組織了三,四,五年級的中隊長和五(1)班的全體同學到東成敬老院送溫暖,獻愛心,陪老人們度過一年一度的重陽節。
來到敬老院我們按照輔導員的吩付在敬老院門前的大空地集合,然后提著抱者花花綠綠的營養品和日常用品走向公公婆婆們。公公婆婆看了我們后,心花怒放,然后立刻排成兩隊隊伍歡迎我們。好象當我們是他們的孫子了。
之后,紅十字會的一位阿姨和華潤超市的一位哥哥姐姐們還有我們學校的校長輪流上臺演講。最受人歡迎的要數華潤超市的一位哥哥了!他沖沖忙忙地上臺說了幾句祝福的話,然后就說“拜拜”了。逗地大家哈哈大笑。演說就暫告一段落。
我們十分醒目,立刻把禮物交給了公公婆婆,而且我還對我前面的一位老公公說了一段祝福的話:“祝老公公老當益壯,身體健康”呢!老公公聽了樂呵呵的好象十分開心。為了哄公公婆婆開心,我們幾個同學找到一位走路不便的老婆婆,和她聊天,給她按摩,聽她講故事。雖然講的`是那些老掉大牙的故事,可是仔細一聽,故事里蘊含著老婆婆的熱情和好客,使我百聽不厭。
快樂的時光過得真快啊!我們要回去了。一路上,我沒有了像剛才來老人院時的興奮,心里好像有什么想不通似的:我看見東城敬老院里的孤寡老人,觸景生情,擔心我老了之后也會在那里安家,沒有親人來看望,每一天孤孤單單,生不如死。可是,經過一會兒思考我那個想不通的事情已想通了。此刻老人院的工作人員已經改變了很多,然后對公公婆婆像對自我的父母一樣好,所以,我又恢復來時的情緒,和朋友聊天、歌唱……
重陽節作文14
一千多年前的今天,王維登高遠眺,面對茫茫蒼穹吟出千古名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而今,穿越歷史的煙云,又是一年重陽節,再念敬老,顧思經典。
重陽節,在這金風送爽的季節里,老人們更是笑口常開啦!各個地方開展老人們最喜愛的節目,如:扭秧歌啦、播放古典音樂啦、登高遠眺啦……爺爺奶奶們唱歌、跳舞,慶祝自己的節日,九九重陽正趕“九”,家家戶戶樂開懷。
我們是初生的太陽,老人更是一輪永遠不落西山的太陽!丹鳳迎秋,秋蘭飄香,采一朵菊花插在奶奶頭上,送一包煙放在爺爺手上。中秋過后又重陽,它代表著永不落的太陽,無疑是最美的。只要在這一天,你做到了,此后,不管多么久,你還會記得重陽,還會想起你的爺爺奶奶。只要真情永久天涯也只不過咫尺比鄰。重陽節,我也為爺爺奶奶獻出了自己的一份敬老情……
預料之外,我原本精心籌備的“驚喜”又泡湯了——禮物太貴了。我十分失落,心里默默想著:怎么辦,爺爺奶奶會不高興的.呀!一抬頭就看見了家門。爺爺為我開了門。我不敢直視爺爺的眼睛,膽怯地回到了房間。“沒辦法了,只能說句祝福語了!”我想著。我邁著顫抖的步子,走到爺爺奶奶跟前,鼓起勇氣,說出了那句話:“奶,奶奶……”不知怎么的,我突然有些口吃。“怎么了孩子?”奶奶問道。“今,今天是重陽節,祝,祝你們節日快樂!”,我終于說出了那句話。“喲,我們的寶貝孫子長大了!”爺爺激動地說。他們一把抱住我,呵呵地笑著。我也樂了,之前的失落一掃而光,頓時來了勁兒:“爺爺奶奶,我今天下午帶你們去登山吧!
重陽節作文15
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我們便會迎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以前,我對重陽節確實不怎么了解,認為只不過每到這一天人們吃上幾塊重陽糕,大伙再聊聊天也就過去了。后來,等自己漸漸懂事了,并從父母那里了解到了一些關于重陽節的來歷和特殊的含義。重陽節也叫敬老節或老人節,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民間在這一天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
轉眼間,今年的重陽節又來到了,我的`心里有了個小算盤。 這天上午,我走到奶奶旁邊,想考考奶奶的記性,就問:“奶奶,今天是什么日子?”奶奶疑惑的說:“今天,今天什么日子?”我神秘地說:“想想,好好想想。”“今天是***媽的生日?”“不對,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生日?我的生日要到十二月啊!”“呵呵,不是那個生日。今天是重陽節,是你們老年人的節日啊。所以我帶你出去走走。”說著,我便拉著奶奶的衣角向前走。奶奶臉上的笑容今天很燦爛,一旁清澈的湖水倒影著岸邊樹木的身影,幾條小魚無憂無慮的在水里游弋,有時互相嬉戲,有時吐吐水泡。耳邊還不時傳來奶奶小時候的故事,奶奶陶醉在這美麗的詩畫里了。是啊,經常聽大人們說,要讓老人老有所樂,安享晚年。或許說的就是這幅美麗畫面吧。
這時,天色已晚,我和奶奶意猶未盡的回到了家,而媽媽也早早在餐桌上放上了重陽糕。我連忙遞了一塊給奶奶,又抓起一塊塞進了媽媽的嘴里,當然我不會忘了自己。咦?今天的重陽糕怎么比以前的更甜了呢......
【重陽節作文】相關文章:
重陽節的作文:有趣的重陽節01-27
重陽節作文:重陽節到了01-28
重陽節作文:重陽節抒懷01-27
重陽節的作文:重陽節前的感想01-28
重陽節作文1000字:重陽節1200字-重陽節作文01-17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重陽節的故事900字-重陽節作文01-18
重陽節感恩作文:重陽節敬老作文01-28
度過重陽節作文-重陽節作文12-22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歡度重陽節08-08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重陽節的懷念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