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重陽節的作文(合集)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重陽節的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1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伴隨著秋色,應和著落葉,重陽節來臨,它的意義在于團圓、長久、敬老!斑b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是重陽;“不向東籬賞菊花,只點茱萸茶一啜”是重陽;“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币嗍侵仃枴
神州大地上敬老、愛老的故事處處可見。一幕幕暖心的畫面,傳遞的是人們的孝愛之道,秉承的是千年薪火相繼的傳統美德!靶ⅲ剖赂改刚。”許慎認為,善于侍奉父母的人是為“孝”。重陽是其樂融融的團聚時刻;重陽是知感恩、盡孝道的美好時節,子女可以表達款款孝心意,老人們可以兒孫繞膝盡享天倫。飛得再高,也要回巢,年齡再大,也記恩情。歲歲重陽,它在輕聲勸說著你,來吐露平時羞于向父母表達的'愛意。
今天,重陽早已從一個節日,上升成一種紀念、一種文化。它寄托著人們的美好愿望,更倒映著祖國的壯麗河山。它是家國相依的濃縮,既寓意吉祥如意,又代表生生不息;既彰顯韶光易逝,又銘刻歲月不老。
如果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那么老人則是一段歷史、一面旗幟、一道風景。老人們付出辛勞的一生,為子女安享生活打下基礎,他們的愛無私而偉大。青年的我們要常懷飲水思源之心,常懷敬老愛老之情。這就是重陽節流傳至今的意義所在。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2
每年農歷九月初九,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關于重陽節的來歷,大致有三種說法。
1、據《續齊諧記》記述:漢代桓景隨《易》學大師費長房游學多年。一天,費大師對徒弟講,九月九日那天應系茱萸登高,桓景及家人因聽從師言幸免于難,而未及撤離的'家畜全部患瘟疫而死亡。故每年九月九日外出登高,躲避災難,相沿成習。
2、源于漢代的道學。道家奉為經典的《易經》中,把奇數視為陽數,偶數視為陰數,陽數中“九”又被視為“極陽”,九月九日是兩個“極陽”相遇,所以稱作“重陽”。陽又表示鋼,重陽是“二鋼相逢”而相克,所以被視為“厄日”,登高和系茱萸,目的是為了“解厄”,重陽習俗由此而來。
3、源于公元前五世紀春秋戰國時代的齊景公。九月初九的這天他帶了很多人登高山,爬城垣,感到秋高氣爽,心曠神怡,于是認定是個吉日。以后,每年這天他都要外出登高。后人仿之,形成習俗。
但這3種說法究竟哪種正確,歷史學家和民俗學家們尚無定論。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我除了吃塊米糕,貌似就剩下聽媽媽講小時候的故事了。哦哦,對了,晚上,我還準備幫奶奶洗次碗。
媽媽說她上小學的時候,小學的西面有個敬老院,里面住了十幾個老人,那時候的敬老院里,據說居住的都是無兒無女的老人,或者是軍烈屬。老人們真的很老,白發蒼蒼,拄著拐杖。就在小學的西面,僅隔著一條小河。
媽媽和其它兩個小朋友,把自己的零花錢省下來,幫老人買點心。媽媽原來除了學校組織的擦窗戶掃地,沒去過敬老院;當她們買好點心,趁周末悄悄溜進去時,看到的`就是破敗和蒼老。昏黃的太陽照在頭頂,老人們坐在破舊的藤椅上,曬著太陽,周圍是灰色的打著補丁的棉被。
那時候流行做好事不留名,所以,她們看了會兒老人的生活起居,把點心留在了一個稍微醒目的角落,就悄悄走了……每周如此,年復一年,那么多年過去了,媽媽說,每當回憶起來,滿眼都還是老人們的蒼老,和設施的破敗。
講講媽媽就笑了,你說,現在要是在地上有一堆點心,也不知道有沒有人拿起來吃呢。媽媽說,小時候,她們就是這樣敬老的,用力所能及,來敬老。我想想,我們呢?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4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也是“老人節”,為了表示我們對老人們的敬愛,所以學校開展了一次活動,就是到我們學校附近的一所老人院去為里面的孤寡老人門一起慶祝重陽節,為他們獻愛心。
這次活動可隆重了。由全校師生一起去慶祝。一路上少先隊的隊員們吹著號、打著鼓。這聲音震耳欲聾,仿佛它那小小的鼓點還表現不夠它滿腔的喜悅。我是一名攝影小記者,我用那小小的照相機跑前跑后的為他們留下了許多精彩而美好的瞬間。
不一會兒隨著這雄偉的聲音,我們來到了敬老院。敬老院里面的爺爺奶奶們都用一張張慈祥的笑臉接待我們。隨后,我們就開始表演節目了,首先是一年級的唱歌表演。二年級的.朗誦……節目就這樣順利的進行著,時間也一步步推移著;顒咏Y束了,我們也順著來路回校。
經過這次的慶祝活動,讓我有了許多的感受重陽節是個很重要的節日,這個節日能讓我們為老人們、長輩們做力所能及的事,讓我們獻出自己的一片孝心,獻出一份對老人的敬愛,讓他們都能夠快快樂樂的安享晚年,讓他們無憂無慮的生活著。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5
“百善孝為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炎黃子孫,自然應當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為引導少年兒童孝敬父母,孝敬長輩,學會感恩,樹立良好的家庭美德觀念,增強少年兒童的社會責任感,我校大隊部特在重陽節之際,針對我校六年級全體學生,開展以“念親恩”為主題的青少年感恩敬老活動。具體事項安排如下:
一、準備過程:
1.活動時間集合時間及參加年級:10月21日下午2時,六年級全體學生。
2.集合地點:學校后院。
3.參加人員:各班主任、副班主任、蹲年級領導、趙波
二、 活動要求:
1.在活動期間,嚴肅認真,不嬉戲、追逐、高聲喧嘩。
2.講文明、懂禮貌,不隨手亂扔垃圾。
3.各中隊自選一首以孝敬父母長輩為主題的歌曲(推薦曲目:;丶铱纯);
三、活動過程:
1.老師介紹重陽節典故及其傳統:
2.組織隊員為老教師家屬院打掃衛生。
3.孝歌我會唱:
組織學生學唱一首以孝敬父母和長輩為主題的.歌曲。
4.承諾宣誓活動:
以中隊為單位,開展集體宣誓承諾活動;
5.小小真心話:
集體承諾儀式活動結束后,每位同學將自己想要對父母、長輩說的祝福語或最想表達的話語寫到承諾卡上并帶回家交給自己的父母長輩;
6.身體力行、實踐承諾:
每位學生盡自己所能,制定并堅持為父母長輩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7.感悟體驗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6
前天我們班召開了“九九重陽節,濃濃祖孫情”的主題隊會,九九重陽節。
我是主持人,首先是第一項升旗:我們全體起立,面向隊旗行隊禮,我又聽到隆重的音樂,還想起北京的天安門升旗是多么隆重!第二項:唱隊歌,那歌聲證明著祖國的偉大,證明著祖國的富強!
接著我們有欣賞了詩朗誦《啊,前輩》 ,這首詩是那樣的感人,寫出了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為我們的成長付出了多少,為我們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
然后,我們又給我們的爺爺奶奶頒發了獎狀 ,那一刻是那樣的溫暖是那樣的使人感動,看見一位位同學擁抱著自己的爺爺奶奶,我都想撲到我的'爺爺奶奶身上,真是一個溫馨的環節呀!
下一個環節有許多同學都非常喜歡,嘻嘻也包括我,就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今天中午把自己今天總務自己做的飯端過來,和我們一起分享,啊,真是色香味具全呀! 有許多同學早已盯著飯好久了,想必早已像吃了吧?還有的同學口水都快滴下來了!
開完這次主題隊會,我還有了一個啟發: 不光在重陽節這天幫助老人,給老人捶背、柔肩, 陪老人聊天,要每天都這樣對待老人,讓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過一個幸福快樂的晚年,現在行動起來吧,我們就是爺爺奶奶的左膀右臂!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7
同學們,你們了解重陽節嗎?如果不了解的話,那就我幫你們講解一番吧。
重陽節又稱“重九”“敬老節”“登高節”。人們在這一天要吃重陽糕,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重陽節的習俗有很多,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做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做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意,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上一小紅旗,點上蠟燭燈。
描寫重陽節的古詩,歌謠也不少呢!陜北有首民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陽,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啊,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場”,唐代王維的《九月九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新中國成立后,重陽節的活動充實了新的內容。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的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記得在去年的重陽節時,我和一起彈古箏的好朋友在花區表演,獻給老人們一首令人回味無窮的曲子“漁舟唱晚”,贏得了爺爺奶奶的熱烈掌聲。
同學們,聽了我的介紹,你們是不是對重陽節有了更深的了解呢?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8
秋風乍起,今天是重陽佳節,重陽節思親作文400字。詩人王維已經很久沒和家人在一起了。中秋之夜,他的家人在家高高興興地吃月餅,而他只能在他鄉思念親人。
詩人已經有一個節日是在他鄉度過的,今天又是一個佳節,他就更加思念親人了。這時,他的兄弟們都在向離家不遠的一座高山上進發。他的哥哥已經采了足夠的`茱萸,正準備給大家戴上。他忽然發現王維不在,而王維的那份也采好了。他忘了王維還遠在他鄉,心里想:“王維他今天會不會生病啊,現在天氣變涼了,他能不能自己照顧自己啊……”而王維此時卻佩戴茱萸去登高了。但他看見別人都是一家人在一起登高,又想起了故鄉的兄弟們。兄弟們一定會看到別人一家人全部都來了,自家缺少了一個兄弟,兄弟們一定會思念他。王維又回到客棧,想起自己以前在家時和兄弟們登高的情景,他詩興大發,作下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他念完之后,心里便覺得好受了些。后來,這首詩也成了人們思念親人的傳世佳句。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9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
重陽節,起源于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這一天,正值仲秋季節,天高氣爽,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中國歷代許多文人雅士,每當此時,登上高處,一面飲菊花酒,一面吟詩取樂,留下無數詩篇。
九月,嚴寒的冬關即將降臨,人們開始添置冬裝,他們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時燒紙衣,讓先人在陰間過冬。這一來,重陽節便演變為掃墓及為先人焚化冬衣的節日。
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會館保留重陽節祭祖的習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這一天選擇較有傳統意義的慶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與友好相約到戶外活動,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風光,又能聯絡親友之間的感情。
農歷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數,雙陽相重,故名重陽節。重陽節作為一個以娛樂為主的節日,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10
次韻重陽二首(其二)
宋·李新
故事登高會,流風落帽文。
客樽常滿滿,籬菊任紛紛。
馬埒攄豪氣,萸囊想舊聞。
不須蘭作佩,騷客恨如云。
《次韻重陽二首(其二)》的作者
李新(1026?~?),字元應,號跨鼇先生,宋丹陵井研治(仙井人,今四川仁壽)人,與秦觀同時,唐代曹王李明后人。共有詩540首。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入太學,時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1090)進士,官南鄭縣丞。元符三年(1100),在南鄭應詔上萬言書,奪官貶遂州;兆诔鐚幵(1102),入黨籍。大觀元年(1107)遇赦,攝梓州司法參軍。宣和五年(1123),為茂州通判。高宗紹興八年(1138),應其子時雨請,追贈一官(《宋會要輯稿》儀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鼇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三十卷(其中詩十一卷)。以上事跡均依據本集中有關詩文。李新詩,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跨鼇集》為底本。新輯集外詩另編一卷。
李新,字元應,北宋元祐(元符?)進士。元符末以上買抵罪,置州縣三十余年。善詩、文,才思敏捷。劉?嘗薦于蘇軾,命賦墨竹,口占一絕,立成。其詩氣格開朗。(靖康)南渡后……。其文章亦多有俊邁可誦之作,著有《跨鰲集》。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11
天,在流血!滿世的血,染遍了天宇四荒,肅殺的紅,割收著蕭條的生靈。
“九月九,青天埋,黃天出”古老的咒,在這一世顯現。長鷹擊博著浩空,發出蒼傲的鳴叫,似是青天的悲梟!上一世是蒼,天是蒼天,地是蕪。
蕪誕了生靈,巨大的生靈,袒露地奔走在蕪上,繁衍,繁衍,繁衍……一天,充斥黑白的蒼天西南角幻化了青氣,青氣越來越盛,它有了陽,蛻變成了半面天,兩片天在蕪上爭斗。青取代了蒼,蕪裂出了荒。
世在更迭,生靈被滅殺。天河流淌,荒和青產下了人,賦予純潔的魂,賦予青的信仰。道之初,萬物皆相齊,漫長過后,人不這樣想了,虛榮促使貪欲,貪欲催生邪惡。邪惡戴著偽善的面具,彳亍在人間,那一團團污穢復制,傳染……鴻蒙之始的靈魂從靜漣變成渾濁。
吞噬啊吞噬,吞噬著自大地以靈長自居的`人,青害怕濁,濁已讓它奄奄一息,世又該更迭了,只是萬物是她的子女,青又怎舍得讓子女陪葬,哪怕他們是殺她的元兇!青走到了盡頭,濁氣,黃塵彌漫人間……
又是一季重陽天,世已濁,連酒也濁了,幸兮!青天之酒還留下稍許,待取來,圖得個醉,醉后舞一舞那青之舞,為青送上葬歌。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12
人們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小時候,爸爸媽媽辛辛苦苦的上班,掙錢,想著能夠給你一個美好的家庭,每當想起媽媽那燦爛的笑容;每當想起媽媽那嚴厲的教導;每當想起爸爸媽媽送給我的禮物。我就忍不住流下熱淚。如今,我們長大了,爸爸媽媽都長出了白頭發,眼角多出了一絲絲皺紋,我還會想到:當我們長成大人了,又要像爸爸媽媽那樣拼命的工作,到那個時候,我們將離開爸爸媽媽,離開這美好的家庭。那時的父母是多么孤單啊!所以,我想設定一個敬老節。
常回家看看,看看那些白頭蒼老的.父親,看看那些親人們。讓父母回到他們的童年時代看一看。這就是愛
他們默默的支持著我們,祝福著我們,安愛著我們,教育著我們,表揚著我們,他們把快樂到帶給了我們,把悲傷留給了自己。這就是愛。
讓我們吧12月26日命名為敬老節,回家看望一下父母,看望一下親人,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他們輕松一回,快樂一回,再一次歡笑,再一次開心。這就是愛。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13
秋,如期而至。陰霾的天似乎有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晌午的冷風吹打著路邊的樹,泛出淡黃色的樹葉輕輕地打著旋兒飄落在地,鋪成一張如繁星點綴般的地毯。而我正走在這條冷清的鄉間小路上,不亦樂乎地踩著枯黃的樹葉,樹葉像被踩疼了一般發出簌簌的聲音。
9月初9也悄無聲息地來臨了,村子里的敬老院張燈結彩,大擺宴席,好不熱鬧!
我的爺爺是老人協會的會長,他安詳地坐在藤椅上,歪著腦袋,看著工人忙忙碌碌地搬著桌椅?禳c兒!快點兒!擺得整齊點兒,時間快到了,時間快到了!絕不能出點兒什么差錯!爺爺指了指手表,對他們指手畫腳。在爺爺的催促下,這么大一個場地,不一會兒就全都布置好了。一些老人三五成群、有說有笑地從敬老院里走出來。他們在桌前坐下,等一桌里最年長的`動口,他們才拿起筷子,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我也坐下,與他們談天說地。他們滿足地笑了,我也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每個人將都有老去的那一天,昔日風華正茂的青年人終會成為年過半百的老人。然而有那么一群老人更需要我們的關注,歷經滄桑的他們需要的不再是物質上的追求,而是我們這一輩精神上的慰問。其實,哪怕我們能陪陪他們,他們也會露出驚訝而慈祥的笑容。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14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關愛今天的老人,就是關心明天的自己。我們學校組織了九九重陽節感恩教育活動,要為老爺爺、老奶奶服務:說一句祝福、泡一杯茶、送一個禮物、敲一次背、聽一個爺爺奶奶的故事、為老人們表演節目……
今天下午,天高云淡,萬里無云,我們四年級的部分同學在輔導員老師的`帶領下向秀山村老人協會走去,同學們帶著又激動又榮幸的心情,一路上有說有笑,我們想為老人送去祝福、送去節日的問候。我們到了老人協會后,看到老人們個個精神抖擻、神采奕奕有的老人們正興致勃勃地打麻將,有的老人正在全神貫注、津津有味地看戲,有的笑嘻嘻地歡迎著我們的到來,現場洋溢著濃濃的敬老情,處處充滿了歡聲笑語。這難道不是我們社會主義新農村老人活動的縮影嗎?
我們為老人送去誠摯祝福的同時,也為他們送去精心練習的節目,有的為老人講故事,有的給老人敲背,有的為老人表演吹笛子,還有的為老人表演快板,真是一副溫馨的畫。老人們看了這些精彩的表演,個個稱贊著我們,大家聽了都高興地合不攏嘴。
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只要人人獻出一點對老人愛,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15
今天是農歷九月初九,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是所有老年人的節日。在我國有重陽節登高、吃重陽糕的習俗。
我大早起了床,跟媽媽來到位于長橋腳下的那家有名的中華老字號——四宜糕團店,準備買兩盒重陽糕送給爺爺奶奶。到了四宜糕團店,我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只見從四面八方趕來買重陽糕的人在四宜糕團店門前排起了長隊,像一條長龍把馬路擠得水泄不通。沒辦法我們也只能排隊等待。等了大概有三、四十分鐘,我們終于買的了重陽糕。
我和媽媽把買來的重陽糕送給了爺爺奶奶。爺爺奶奶很高興,說:“謝謝,大家也一起來嘗嘗吧!庇谑牵液湍棠桃黄鸫蜷_了包裝精美的重陽糕的.盒子。只見里面整齊的排放著四種口味的重陽糕:有綠茶味、有金橘味、有紅豆味、有芝麻味。在盒子里還有兩面彩色的小旗。于是,我手里揮舞著彩旗,和大家一起品嘗著重陽糕。我吃著松松軟軟、美味可口的重陽糕,心里默默的祝福著天下所有的爺爺奶奶:祝他們節日快樂、健康長壽、永遠幸福。
【重陽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重陽節的作文:重陽節前的感想01-28
重陽節作文:重陽節到了01-28
重陽節作文:重陽節抒懷01-27
重陽節的作文:有趣的重陽節01-27
重陽節作文1000字:重陽節1200字-重陽節作文01-17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重陽節的故事900字-重陽節作文01-18
重陽節感恩作文:重陽節敬老作文01-28
度過重陽節作文-重陽節作文12-22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重陽節的祝福09-17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重陽節前感悟01-28